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重点,教师将其列入教学计划,通过阅读训练提升其能力。基于此,本文讲述了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结合农村现状,讨论教育中遇到的困境,重点阐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旨在为农村小学生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获取知识往往通过阅读进行,通过此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进一步促进自身思维的进步。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课内课外文章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生文化素养。
一、 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
首先,学生的认读能力,对于小学农村学生生来说,其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可以带有感情的朗读文章,默读速度为一分钟300字以上,可以自主阅读课外文章,延伸阅读面,并能根据学习需求收集相關信息。阅读文章的时候,可以利用声调、节奏等,感受与表达文章的情感,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古诗文的背诵篇幅为60篇以上。
其次,学生的理解能力,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工具书的辅助下,理解字词的含义,或者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其上下文,有效推测词汇的含义,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此词汇在文章中的作用。另外通过文章中段落的表达顺序,可以体会作者表述的情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表达形式,并能在阅读后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判断。
最后,学生的评价能力,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但需要掌握事件的全部内容,还能简单的阐述课文中心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歌阅读中,体会其中感情,并想象作者构建的情景,感悟诗情。受到文章中良好情感的感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有更美好的向往。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要扩展阅读面,尽量保证课外阅读量高于90万字。阅读后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评价,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因素
首先,步入高年级后的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不过对于心理的发展,还处于骤变期,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很多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阅读能力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培养。其次,农村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以讲解课文为主,即使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是在“有时间”基础上进行,学生缺乏自己阅读的空间与相关素材,导致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资料少,难以提升阅读能力。最后,学校对教师阅读教学不重视,缺少有效培训活动,导致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上难以提升。据调查,每周开设例会,由教师总结上一周的工作情况,设计下一周的工作内容,没有开设专门的培训教育,校本培训更少,未能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老旧,专业素养整体不高。
三、 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观念,多做反思
本人近期对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和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做详细的研读,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固定,但是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以往教学形式已经不能符合学生发展要求,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为了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就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更新理念,树立学习意识,多创新,提升自己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创新观念呢?
首先,农村语文教师要多与他人交流,分享教学心得与理念,工作中不再闭门造车,此类交流不能局限于语文教师之间、同学校之间,还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与更多其他地区的教师交流,交换教育理念。或者到图书馆查阅当前教育著作与热点等。其次,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也受工作环境影响,面对这些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师,学校可以将其集中,定期开展教育讲坛,让教师在此过程中获得新教育理念,在此活动中受益匪浅。最后,本人认为要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就要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做好知识的储备,另外将其与情感与能力因素结合。很多教师认为增强自己综合素养,就是多读书。此处还有一重要的环节,就是反思,教师可以通过书写教学日志与档案的形式,进行反思。有时教师反思的时候,受思维限制影响,不能深化。此时可以和同事交流探讨,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并将同事的见解记录下来,进而为自己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教师要充分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并在交流与沟通中,获得新知,创新教学观念,构建优质语文优质课堂。
(二)创建情景,寓教于乐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上,主要通过课中教育,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空间,课堂的创建很重要,阅读教学教师要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创建新颖、有趣的课堂,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农村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难度更大,文章的字数也增多,短短的课堂时间显然不够,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预习。例如《孔子》一文因为是百年前创作的,距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对当时创作背景不了解,因此需要教师提前收集当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发展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并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探究。然后课前利用十分钟时间,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与沟通,到讲台上开展汇报总结,向其他同学分享经验,积累阅读知识。
导入环节,教师同样使用新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武松打虎》文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经典文章。可以使用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武松打虎的动作片段,为其留下较深印象后,对武松性格有初步理解,进而开展阅读,减少学生思考的时间。
课堂时间,教师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添加自己的情感,对文章思想有完全的了解后,再进行创造。“自主、合作、探究”是新型教育手段,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只有学生在互相合作与独立思考中,才能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进而提升工作质量。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学生多进行提问,如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思想等,学生在阅读与讨论的时候,带着疑问阅读,讨论也变得有方向,通过此提升阅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完成的,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丰富自己专业素养,进而在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进而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提升阅读质量,进一步增强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世岗.浅析小学高年级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19(20):81-82.
[2]岳河.思维可视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蒋惠萍.小学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与习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李阿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学校。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获取知识往往通过阅读进行,通过此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进一步促进自身思维的进步。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课内课外文章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生文化素养。
一、 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
首先,学生的认读能力,对于小学农村学生生来说,其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可以带有感情的朗读文章,默读速度为一分钟300字以上,可以自主阅读课外文章,延伸阅读面,并能根据学习需求收集相關信息。阅读文章的时候,可以利用声调、节奏等,感受与表达文章的情感,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古诗文的背诵篇幅为60篇以上。
其次,学生的理解能力,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工具书的辅助下,理解字词的含义,或者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其上下文,有效推测词汇的含义,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此词汇在文章中的作用。另外通过文章中段落的表达顺序,可以体会作者表述的情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表达形式,并能在阅读后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判断。
最后,学生的评价能力,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但需要掌握事件的全部内容,还能简单的阐述课文中心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歌阅读中,体会其中感情,并想象作者构建的情景,感悟诗情。受到文章中良好情感的感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有更美好的向往。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要扩展阅读面,尽量保证课外阅读量高于90万字。阅读后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评价,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因素
首先,步入高年级后的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不过对于心理的发展,还处于骤变期,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很多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阅读能力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培养。其次,农村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以讲解课文为主,即使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是在“有时间”基础上进行,学生缺乏自己阅读的空间与相关素材,导致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资料少,难以提升阅读能力。最后,学校对教师阅读教学不重视,缺少有效培训活动,导致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上难以提升。据调查,每周开设例会,由教师总结上一周的工作情况,设计下一周的工作内容,没有开设专门的培训教育,校本培训更少,未能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老旧,专业素养整体不高。
三、 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观念,多做反思
本人近期对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和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做详细的研读,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固定,但是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以往教学形式已经不能符合学生发展要求,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为了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就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更新理念,树立学习意识,多创新,提升自己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创新观念呢?
首先,农村语文教师要多与他人交流,分享教学心得与理念,工作中不再闭门造车,此类交流不能局限于语文教师之间、同学校之间,还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与更多其他地区的教师交流,交换教育理念。或者到图书馆查阅当前教育著作与热点等。其次,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也受工作环境影响,面对这些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师,学校可以将其集中,定期开展教育讲坛,让教师在此过程中获得新教育理念,在此活动中受益匪浅。最后,本人认为要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就要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做好知识的储备,另外将其与情感与能力因素结合。很多教师认为增强自己综合素养,就是多读书。此处还有一重要的环节,就是反思,教师可以通过书写教学日志与档案的形式,进行反思。有时教师反思的时候,受思维限制影响,不能深化。此时可以和同事交流探讨,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并将同事的见解记录下来,进而为自己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教师要充分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并在交流与沟通中,获得新知,创新教学观念,构建优质语文优质课堂。
(二)创建情景,寓教于乐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上,主要通过课中教育,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空间,课堂的创建很重要,阅读教学教师要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创建新颖、有趣的课堂,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农村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难度更大,文章的字数也增多,短短的课堂时间显然不够,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预习。例如《孔子》一文因为是百年前创作的,距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对当时创作背景不了解,因此需要教师提前收集当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发展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并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探究。然后课前利用十分钟时间,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与沟通,到讲台上开展汇报总结,向其他同学分享经验,积累阅读知识。
导入环节,教师同样使用新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武松打虎》文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经典文章。可以使用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武松打虎的动作片段,为其留下较深印象后,对武松性格有初步理解,进而开展阅读,减少学生思考的时间。
课堂时间,教师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添加自己的情感,对文章思想有完全的了解后,再进行创造。“自主、合作、探究”是新型教育手段,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只有学生在互相合作与独立思考中,才能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进而提升工作质量。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学生多进行提问,如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思想等,学生在阅读与讨论的时候,带着疑问阅读,讨论也变得有方向,通过此提升阅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完成的,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丰富自己专业素养,进而在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进而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提升阅读质量,进一步增强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世岗.浅析小学高年级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19(20):81-82.
[2]岳河.思维可视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蒋惠萍.小学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与习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李阿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