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铝工业铝灰渣特性及其贮存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 :无机盐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再生铝工业铝灰渣贮存量大、处置难等现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采集中国6家大型再生铝企业铝灰渣样品并进行物相定性和定量、遇水反应性等测试分析,研究了铝灰渣的成分和污染特性,并对铝灰渣的贮存环境风险防控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再生铝企业铝灰渣中各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氧化铝、氮化铝、二氧化硅、铝、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氟化铝以及微量的铜、锌等金属化合物,以铝单质及其化合物为主,总质量分数为74.8%~80.4%;所有铝灰渣样品均可以与水反应释放氨气,氨气比释放率为43.1~68.8 mg/kg;所有样品均可以与水反应释放氢气,氢气释放速率为0.5~1.5 L/(kg·h).因此,铝灰渣的贮存过程应避免与水接触,并重点关注氨气和氢气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再生铝工业铝灰渣的环境管理和贮存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形成的碱性物质容易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加快、寿命缩短,因而调控三元材料表面碱性物质对于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功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综述了高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碱性物质的形成机理及处理手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环境中的水、二氧化碳对表面碱性物质形成的影响.探讨了表面碱性物质形成过程中,由于锂离子和过渡金属的迁移与固化引发的表面结构的相变现象,造成了三元正极材料的加工储存性能的恶化.还对降碱工艺中的洗涤、干燥、低温烧结等过程进行了重点说明,阐述了洗涤工艺对三元材料表面碱性物质降低及对材料性质
日本白石工业株式会社是全世界最早生产纳米碳酸钙的企业,产品种类多、质量优良,生产能力达到25万t/a,是世界领先的纳米碳酸钙供应商.为了解国外纳米碳酸钙的先进生产工艺,为中国纳米碳酸钙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详细介绍了日本白石工业株式会社纳米碳酸钙生产工艺.对原料精选、煅烧、消化、精制、碳化、陈化、表面处理、压滤、干燥、粉碎、包装等工序或环节进行了描述,并与中国企业纳米碳酸钙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此外,还介绍了日本白石工业株式会社纳米碳酸钙产品在传统领域和新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中国企业只要严格控制纳米碳酸钙生
探究了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1.0 mol/L TiOSO4+0.5 mol/L MgSO4+0.25 mol/L Al2(SO4)3+2.4 mol/L H2SO4]的水热水解规律.热力学计算表明:110~150℃,加入MgSO4和Al2(SO4)3的总体效应使钛的理论水解率略有降低[150℃时,纯硫酸氧钛溶液和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的理论水解率分别为99.8%和99.7%,镁铝杂质分别以MgSO4(aq)和Al(OH)2+为主];升高温度有利于含钛组分水解,从110℃升高到150℃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
低温烧结工艺是目前陶瓷行业节约能源、降低燃耗、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低温条件下烧制陶瓷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大幅度降低烧结温度,采用磷酸钠代替基础釉中的二氧化硅的方法,促使液相在低温形成,成功研制了烧成温度为890℃的基础釉.当磷酸钠质量分数达到33.25%时,基础釉的烧成温度降低了290℃.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和断口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钠能够显著降低陶瓷釉的煅烧温度.通过在基础釉中加入显色剂,实现了在低温下制备红色陶瓷釉,并且烧成温度降低了350℃.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钠在低温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