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是资源,人才是效益,人才是导向。处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地方高校如何克服自身的劣势和缺点,走出人才观的认识误区,重新审视自我,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西部高校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上的弊端
一、高薪招揽人才。即把用高薪引进和留住人才看作最佳的人才方案。许多西部高校为了迅速引进人才都出台了高薪揽才的政策,如引进的博士给20万元、解决配偶户口工作等。诚然,高薪对引进和留住人才十分重要,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实际上,薪水不高,条件有限这个不要紧,也容易被人理解。对于多数人才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研究环境,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就谈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他说:“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1]。小平同志讲的环境,主要是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等。要使人才选拔形成制度化,主要依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之中优秀人才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尊重;没有后顾之忧,有困难也能得到帮助。这个环境其本身应该是一个开放、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时应多考虑,怎样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人才才能的政策;怎样营造出一个关心、爱护人才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官重用人才。一谈到重用人才,就给予人才一顶“乌纱帽”,例如,博士招来之后就安排个系主任的职位等等。好像把重用人才同让人才当官画等号,似乎除此之外就不是重用人才。实际上,在给予人才“乌纱帽”的时候,应当认真思考,招揽的人才是否具有担任一定行政职位的能力和水平。当然有行政领导能力的人才让其当官,有益于师资队伍结构的改善,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其危害就大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由于他没有行政领导能力,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而错误的决策不但会对学校,对学生造成损失,也会影响“三高”人才自身的形象,还会使其他人才的才能发挥受到限制;第二,由于他忙于行政领导工作,没有时间去搞科研,没有时间去学习,更新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专业被荒废,长此以往,尤其在知识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才最终会变成一个庸才,该做的事做不了,不该做的事又做不好。因此,这其实不是在重用人才,而是在浪费人才。
三、学历的高低衡量人才。谈到人才,就好像只有那些具有博士、硕士的学历的人才有资格。因此,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总是把目光投向那些高学历的人,而忽视了那些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有一技之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人才不仅是专家、学者、教授,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应该是人才。狭隘的人才观十分有害。因为过度看重学历,并以此为标准,从而使那些非高学历但有水平的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打击。其实,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由于基础设施的不齐全、条件的简陋,资金的不足,而盲目地引进“高、精、尖”的人才,不仅使这些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没有用武之地,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资金。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这种人才观,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才能,建立一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引人用人机制,学历只可作为参考,而绝非统一的标准。
四、制度规范和人事档案限制人才。害怕人才流失就采取“关”、“卡”的政策对人才加以限制,以确保人才留下来,为已所有,人为地限制人才流动。很多学校不准青年教师考研,即使考也有名额的限制,并且还必须是学校委培的硕士或博士,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就是这种状况。实际上这不仅不能留住人才,反而会使人才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最终会造成离心离德的局面,工作不认真、没有主动性。其实,人才的流动并不等于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动是客观必然的,人才在流动之中才能使自己更加丰富起来,采撷到更多的信息,吸取到更多的先进文明成果,从而促使人才不断地拼搏进取。实践证明:开放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五、理科与文科相较理科更是人才。长期以来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社会科学领域的就不是人才,好像文科的都务虚,只有理科才务实。客观地讲,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作用更大。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转化过程中就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第二,经济的发展受人们的经济观念的制约,而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作用主要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思想上一通则百通。因此,社会科学领域人才作用的发挥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经济制度的调整、完善、革新与重组重建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这方面,正是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用武之地”。第四,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关政策、对学校的发展出路、学生的培养模式等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这无疑会给面临严冬的地方高校带来新的生机。第五,管理出效率,对自然科学领域人才的管理离不了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文理并重的人才观,既要重视自然科学,又要重视社会科学的人才,他们好比人的左右手不可或缺。
科学人才理念的确立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并提出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笔者认为,这三种观念是对科学人才观的具体阐释,三种观念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使科学人才观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
第一,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说明了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解决了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问题。邓小平也讲到“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这样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因为他作为一代伟人,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才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就必须重视人才;重视人才,也就是重视了知识的价值。因此,邓小平同志把尊重人才看做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正如他所说的:“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3]这完全阐释了科学人才观的合理内核,由此对于西部高校来说首要的最基本的就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第二,人尽可才的观念。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邓小平同志论及到选拔干部时援引陈云同志的话:“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4]。198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的会议讲话中讲到“选贤任能”问题。他说:“选人要选好,要选贤任能。”[5]这里明确了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并强调了与传统人才观的区别。这里包含了人才的成才途径:谁勤于学习,精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即成才的途径是学习和实践。从而揭示了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成为科学人才观的中心部分。
第三,以人为本的观念。这要求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这表明了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具有鼓励、支持、帮助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责任,说明了人才工作的目的与任务,是科学人才观的最终落脚点。
第四,科学的人才观是全面的、开放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有开放的视野、丰富的内涵,能包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所有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学历只是标志人们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学历而没有将所学知识能力转化为业绩的人,只是一种潜在人才而不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显人才;职称只是社会对人们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的能力和取得的业绩的一种承认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承认方式,人才是多种多样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建立起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使科学的人才观落到实处。
第五,科学的人才观是发展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提供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通道,是对人和人才的进一步解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有利于鼓励人们多作贡献,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科学的人才观是实践的人才观。人才只有在劳动和创造中才能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成才。毛泽东强调“有书本知识的人必须向实践学习。”他说:“有什么办法使这样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据此,他多次要求知识青年到实际斗争中去,和工农相结合.并提出要建立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制度,要搞调查研究,要接触实际,使他们更好地成长。1964年,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6]。因此科学的人才观又应当是实践的人才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应该是检验人才的根本标准,是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不管学历的高低、职称的高低,不管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谁干得好谁就是人才。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10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4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1993:10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32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40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1991:890.
【参考文献】
[1]邱国锋.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应嘉大学学报,2001(8).
[2]崔恩烈.素质教育与人才观念的全新思考[J].教育科学,2000(4).
[3]从志杰.西部大开发与观念更新[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3).
[4]阎世平.解放思想,树立开放的人才观[J].广西大学学报,2003(4).
西部高校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上的弊端
一、高薪招揽人才。即把用高薪引进和留住人才看作最佳的人才方案。许多西部高校为了迅速引进人才都出台了高薪揽才的政策,如引进的博士给20万元、解决配偶户口工作等。诚然,高薪对引进和留住人才十分重要,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实际上,薪水不高,条件有限这个不要紧,也容易被人理解。对于多数人才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研究环境,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就谈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他说:“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1]。小平同志讲的环境,主要是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等。要使人才选拔形成制度化,主要依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之中优秀人才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尊重;没有后顾之忧,有困难也能得到帮助。这个环境其本身应该是一个开放、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时应多考虑,怎样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人才才能的政策;怎样营造出一个关心、爱护人才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官重用人才。一谈到重用人才,就给予人才一顶“乌纱帽”,例如,博士招来之后就安排个系主任的职位等等。好像把重用人才同让人才当官画等号,似乎除此之外就不是重用人才。实际上,在给予人才“乌纱帽”的时候,应当认真思考,招揽的人才是否具有担任一定行政职位的能力和水平。当然有行政领导能力的人才让其当官,有益于师资队伍结构的改善,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其危害就大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由于他没有行政领导能力,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而错误的决策不但会对学校,对学生造成损失,也会影响“三高”人才自身的形象,还会使其他人才的才能发挥受到限制;第二,由于他忙于行政领导工作,没有时间去搞科研,没有时间去学习,更新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专业被荒废,长此以往,尤其在知识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才最终会变成一个庸才,该做的事做不了,不该做的事又做不好。因此,这其实不是在重用人才,而是在浪费人才。
三、学历的高低衡量人才。谈到人才,就好像只有那些具有博士、硕士的学历的人才有资格。因此,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总是把目光投向那些高学历的人,而忽视了那些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有一技之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人才不仅是专家、学者、教授,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应该是人才。狭隘的人才观十分有害。因为过度看重学历,并以此为标准,从而使那些非高学历但有水平的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打击。其实,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由于基础设施的不齐全、条件的简陋,资金的不足,而盲目地引进“高、精、尖”的人才,不仅使这些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没有用武之地,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资金。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这种人才观,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才能,建立一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引人用人机制,学历只可作为参考,而绝非统一的标准。
四、制度规范和人事档案限制人才。害怕人才流失就采取“关”、“卡”的政策对人才加以限制,以确保人才留下来,为已所有,人为地限制人才流动。很多学校不准青年教师考研,即使考也有名额的限制,并且还必须是学校委培的硕士或博士,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就是这种状况。实际上这不仅不能留住人才,反而会使人才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最终会造成离心离德的局面,工作不认真、没有主动性。其实,人才的流动并不等于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动是客观必然的,人才在流动之中才能使自己更加丰富起来,采撷到更多的信息,吸取到更多的先进文明成果,从而促使人才不断地拼搏进取。实践证明:开放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五、理科与文科相较理科更是人才。长期以来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社会科学领域的就不是人才,好像文科的都务虚,只有理科才务实。客观地讲,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作用更大。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转化过程中就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第二,经济的发展受人们的经济观念的制约,而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作用主要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思想上一通则百通。因此,社会科学领域人才作用的发挥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经济制度的调整、完善、革新与重组重建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这方面,正是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用武之地”。第四,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关政策、对学校的发展出路、学生的培养模式等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这无疑会给面临严冬的地方高校带来新的生机。第五,管理出效率,对自然科学领域人才的管理离不了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文理并重的人才观,既要重视自然科学,又要重视社会科学的人才,他们好比人的左右手不可或缺。
科学人才理念的确立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并提出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笔者认为,这三种观念是对科学人才观的具体阐释,三种观念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使科学人才观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
第一,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说明了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解决了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问题。邓小平也讲到“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这样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因为他作为一代伟人,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才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就必须重视人才;重视人才,也就是重视了知识的价值。因此,邓小平同志把尊重人才看做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正如他所说的:“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3]这完全阐释了科学人才观的合理内核,由此对于西部高校来说首要的最基本的就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第二,人尽可才的观念。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邓小平同志论及到选拔干部时援引陈云同志的话:“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4]。198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的会议讲话中讲到“选贤任能”问题。他说:“选人要选好,要选贤任能。”[5]这里明确了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并强调了与传统人才观的区别。这里包含了人才的成才途径:谁勤于学习,精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即成才的途径是学习和实践。从而揭示了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成为科学人才观的中心部分。
第三,以人为本的观念。这要求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这表明了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具有鼓励、支持、帮助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责任,说明了人才工作的目的与任务,是科学人才观的最终落脚点。
第四,科学的人才观是全面的、开放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有开放的视野、丰富的内涵,能包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所有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学历只是标志人们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学历而没有将所学知识能力转化为业绩的人,只是一种潜在人才而不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显人才;职称只是社会对人们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的能力和取得的业绩的一种承认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承认方式,人才是多种多样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建立起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使科学的人才观落到实处。
第五,科学的人才观是发展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提供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通道,是对人和人才的进一步解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有利于鼓励人们多作贡献,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科学的人才观是实践的人才观。人才只有在劳动和创造中才能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成才。毛泽东强调“有书本知识的人必须向实践学习。”他说:“有什么办法使这样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据此,他多次要求知识青年到实际斗争中去,和工农相结合.并提出要建立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制度,要搞调查研究,要接触实际,使他们更好地成长。1964年,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6]。因此科学的人才观又应当是实践的人才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应该是检验人才的根本标准,是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不管学历的高低、职称的高低,不管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谁干得好谁就是人才。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10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4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1993:10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32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40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1991:890.
【参考文献】
[1]邱国锋.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应嘉大学学报,2001(8).
[2]崔恩烈.素质教育与人才观念的全新思考[J].教育科学,2000(4).
[3]从志杰.西部大开发与观念更新[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3).
[4]阎世平.解放思想,树立开放的人才观[J].广西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