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离开“读”的语文课堂,别说高效课堂,那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收效。对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分量的古诗文来说,“读”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古诗文教学大放异彩,收到预期的读书效应?结合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古诗文教学中的“读”应遵循几个步骤。
一、教师先读出自己的见解与体验
阅读教学特别强调教师课前与文本展开先行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备好课。这对于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要。教师课前读出自己对古诗文的独到见解与体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文化底蕴。因为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古诗文(尤其是古诗)绝大部分堪称经典,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个丰富的意义世界。因此,课前,我们教师可以回归特定的历史原野勘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同时揣摩当下世界的流行话语,结合自己和学生生命足迹的观照,洞悉文字背后的真意,为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奠定基础。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课前,我们教师应该查阅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以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就会知道,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在金国统治区长大,亲眼目睹沦陷区老百姓的痛苦。他一生力主抗金,故一再被黜又一再出仕。写这首《清平乐·村居》时,他刚好被贬官闲居在江西上饶,看到“溪上青青草”的田园风光,看到虽居住茅屋,但平安和睦的一家,他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他对老百姓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有了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与体验,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抓住词中的一个“醉”字设置课眼,问“翁媪为什么而醉”?多方品味,把整首词意理解统领起来,想象醉在“溪上青青草”的优美田园风光,醉在大儿锄豆,二儿织笼的勤劳以及小儿卧剥莲蓬的可爱。进一步理解“醉”表面是醉酒,实质是陶醉在恬淡美好的田园生活中,包含了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情向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字词的本意、喻意理解了,诗词的情感领悟了,与作者的思想相碰撞,学生也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可见,教师对古诗文真切独到的感悟是古诗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与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可见,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与古诗文的“文字”相会相亲及其重要。
或许,有教师认为,小学生现代文阅读尚需大量指导,古诗文教学怎能把有限的课堂时间与空间交付给他们自由运作?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阅读指导的作用不容否定。不过,也不应该低估儿童阅读感悟与体验的潜能。有诗云:“借他们一艘船/他们能到达天边……那就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吧/他们会共同建造一个宇宙。”小学生在自由的时空中阅读古诗文,自然可以创造奇迹。我曾鼓励学生自读颜真卿的《早》并记录自己的初始阅读感悟,三年级的孩子居然写出了如下话语:“时间多么宝贵啊,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早》这首诗让我感觉到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在这三年里,我有很多时候不认真读书,浪费了时间,真不应该。”“读了这首诗,我知道要趁年少努力学习,免得长大了后悔莫及。”……小学生的初始阅读感悟与体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资源,从预习环节开始,就要给学生留下充裕的自读时间。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在预习中基本能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并感悟古诗的意境。
另外,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学习古诗文还可与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古诗文赏读;利用班会课举行“古诗文诵读赛”;在课堂上给古诗文配画,仿编古诗,将古诗改编成故事等。总之,我们可以抓住并创造各种机会,给学生提供阅读古诗文的生活时空。
三、加强古诗文的吟诵美读指导
我们公认古诗教学的根本策略是“读”,但怎么做到“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杨再隋),让古诗教学根深根壮,枝繁叶茂,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读”要顺应学情,如同剥笋层层深入,不可违反学习的规律。大体分为四个层次:初读,字正腔圆,读准,读通;再读,有板有眼,读出节奏;悟读,有滋有味,读出诗意;诵读,有声有色,读出诗境。
⒈初读,字正腔圆,“严”字当头
我们很多老师都认为初读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读书,把诗文读通就行,是一种不费力的过场环节。这就错了,我们认为初读要“严”字当头,一点儿马虎不得。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对新事物的第一印象最深,如果他第一次读错了,你不注意,听之任之,那后面去纠错就难了,会出现纠了错还是错,次次错的局面。那么怎样做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认为抓正音,要根据文本,从学情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方法来突破。如《小池》一课的生字教学,抓住“阴、晴”前后鼻音的比较,“露、柔”边音与翘舌音的比较,运用“师带生做手势,念顺口溜:舌头平平露露露;舌头翘起柔柔柔。”并辅助手势,很好地让学生明确,清晰地掌握难点字音。
⒉再读,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说到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让我想起了王菘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中的一个读的环节———
师:一起来读读,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师生合作读,生读“月落乌啼”,师读“霜满天”。)
师:现在反过来,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师生再次合作读)。
师: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句(生齐读)
这种教学形式的背后,就是朗读的“停顿”。其一,师读四个字,生读三个字,自然形成了七言诗句的“二二二一”式停顿;其二,教师在合作中的读,起着示范的作用, 与学生的读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在倾听模仿中调整读的语调、语速、轻重、延音,效果显著。
停顿是朗读的“灵魂”。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体把握朗读的停顿,渗透不同格律诗的停顿规律。如五言诗的“二二一式”——“春眠/不觉/晓”,“二一二式”——“处处/闻/啼鸟”;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式”——“胜日/寻芳/泗水/滨”,“二二一二式”——“万条垂下/绿/丝绦”等。
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画线停顿,引导学生有逗号的地方停顿大一些,停顿画线的地方音断意连,从而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⒊悟读,有滋有味,“语言”与“人言”共生
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会冲破诗句的神韵,课堂索然无味;大量充斥的人文开掘,课堂虽激情飞扬,却冲垮了诗句的语言根基。意象是诗的关键,意境是诗的灵魂。古诗教学要善于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句,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文”“言”共生,个中滋味才能通过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悟读表现出来。
比如,教学《题西林壁》,可以通过抓“身在此山中”这一诗句和其中一个“身”字,教师张开一只手的手掌示意五指山,追问“诗人身在何处”,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身在远、近、高、低,近看远看,横看竖看,俯视仰望,导致“山不同,人不识”的诗意,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⒋诵读,有声有色,读出诗境
在历经品味古诗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我们应当向古人学习,还古诗固有的味道。
在情境体验中“诵之”。可以上学生亲历在诗画诗景中,物我相融,当一回诗人。如《望天门山》的引诵——师:看,(配合课件图景的展示)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我们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望见这样的水——(生齐诵:“碧水东流至此回”)……
伴着态势语“舞之”。教师的手势,在古诗教学中起着两个作用:一是教师势态语的形象性和表情性,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词描写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体验,降低理解古诗的难度。二是起着无声的指挥作用,教师挥动着手像指挥音乐一样打着拍子,指导学生读古诗句,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感受节奏和音韵。鼓励学生读到情深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把感受和体验通过体态语尽情地“发泄”出来。
共“音乐”一色“歌之”。可以变读为唱,作曲家谷建芬创作谱写了几十首古诗新唱,很受大家欢迎。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和意境,自由地选择曲调来唱。如《绝句》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来唱,学生兴致盎然。也可以配乐诵读。选择与诗文内容或情绪和谐的音乐,让学生顺利地深入沉浸到课文中,实现与文本内容的亲密接触,获得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总之,“读”是叩开古诗文朦胧、灵动、丰美意象的不二法门,是对诗文外形的小心呵护和情思的轻柔触摸。古诗文教学中,读的方式运用得当,必将把我们师生共同带入古诗文天光云影的纯美境界。
(作者单位:湖南省辰溪县熊首山小学)
一、教师先读出自己的见解与体验
阅读教学特别强调教师课前与文本展开先行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备好课。这对于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要。教师课前读出自己对古诗文的独到见解与体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文化底蕴。因为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古诗文(尤其是古诗)绝大部分堪称经典,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个丰富的意义世界。因此,课前,我们教师可以回归特定的历史原野勘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同时揣摩当下世界的流行话语,结合自己和学生生命足迹的观照,洞悉文字背后的真意,为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奠定基础。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课前,我们教师应该查阅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以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就会知道,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在金国统治区长大,亲眼目睹沦陷区老百姓的痛苦。他一生力主抗金,故一再被黜又一再出仕。写这首《清平乐·村居》时,他刚好被贬官闲居在江西上饶,看到“溪上青青草”的田园风光,看到虽居住茅屋,但平安和睦的一家,他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他对老百姓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有了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与体验,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抓住词中的一个“醉”字设置课眼,问“翁媪为什么而醉”?多方品味,把整首词意理解统领起来,想象醉在“溪上青青草”的优美田园风光,醉在大儿锄豆,二儿织笼的勤劳以及小儿卧剥莲蓬的可爱。进一步理解“醉”表面是醉酒,实质是陶醉在恬淡美好的田园生活中,包含了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情向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字词的本意、喻意理解了,诗词的情感领悟了,与作者的思想相碰撞,学生也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可见,教师对古诗文真切独到的感悟是古诗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与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可见,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与古诗文的“文字”相会相亲及其重要。
或许,有教师认为,小学生现代文阅读尚需大量指导,古诗文教学怎能把有限的课堂时间与空间交付给他们自由运作?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阅读指导的作用不容否定。不过,也不应该低估儿童阅读感悟与体验的潜能。有诗云:“借他们一艘船/他们能到达天边……那就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吧/他们会共同建造一个宇宙。”小学生在自由的时空中阅读古诗文,自然可以创造奇迹。我曾鼓励学生自读颜真卿的《早》并记录自己的初始阅读感悟,三年级的孩子居然写出了如下话语:“时间多么宝贵啊,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早》这首诗让我感觉到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在这三年里,我有很多时候不认真读书,浪费了时间,真不应该。”“读了这首诗,我知道要趁年少努力学习,免得长大了后悔莫及。”……小学生的初始阅读感悟与体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资源,从预习环节开始,就要给学生留下充裕的自读时间。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在预习中基本能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并感悟古诗的意境。
另外,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学习古诗文还可与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古诗文赏读;利用班会课举行“古诗文诵读赛”;在课堂上给古诗文配画,仿编古诗,将古诗改编成故事等。总之,我们可以抓住并创造各种机会,给学生提供阅读古诗文的生活时空。
三、加强古诗文的吟诵美读指导
我们公认古诗教学的根本策略是“读”,但怎么做到“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杨再隋),让古诗教学根深根壮,枝繁叶茂,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读”要顺应学情,如同剥笋层层深入,不可违反学习的规律。大体分为四个层次:初读,字正腔圆,读准,读通;再读,有板有眼,读出节奏;悟读,有滋有味,读出诗意;诵读,有声有色,读出诗境。
⒈初读,字正腔圆,“严”字当头
我们很多老师都认为初读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读书,把诗文读通就行,是一种不费力的过场环节。这就错了,我们认为初读要“严”字当头,一点儿马虎不得。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对新事物的第一印象最深,如果他第一次读错了,你不注意,听之任之,那后面去纠错就难了,会出现纠了错还是错,次次错的局面。那么怎样做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认为抓正音,要根据文本,从学情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方法来突破。如《小池》一课的生字教学,抓住“阴、晴”前后鼻音的比较,“露、柔”边音与翘舌音的比较,运用“师带生做手势,念顺口溜:舌头平平露露露;舌头翘起柔柔柔。”并辅助手势,很好地让学生明确,清晰地掌握难点字音。
⒉再读,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说到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让我想起了王菘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中的一个读的环节———
师:一起来读读,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师生合作读,生读“月落乌啼”,师读“霜满天”。)
师:现在反过来,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师生再次合作读)。
师: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句(生齐读)
这种教学形式的背后,就是朗读的“停顿”。其一,师读四个字,生读三个字,自然形成了七言诗句的“二二二一”式停顿;其二,教师在合作中的读,起着示范的作用, 与学生的读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在倾听模仿中调整读的语调、语速、轻重、延音,效果显著。
停顿是朗读的“灵魂”。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体把握朗读的停顿,渗透不同格律诗的停顿规律。如五言诗的“二二一式”——“春眠/不觉/晓”,“二一二式”——“处处/闻/啼鸟”;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式”——“胜日/寻芳/泗水/滨”,“二二一二式”——“万条垂下/绿/丝绦”等。
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画线停顿,引导学生有逗号的地方停顿大一些,停顿画线的地方音断意连,从而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⒊悟读,有滋有味,“语言”与“人言”共生
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会冲破诗句的神韵,课堂索然无味;大量充斥的人文开掘,课堂虽激情飞扬,却冲垮了诗句的语言根基。意象是诗的关键,意境是诗的灵魂。古诗教学要善于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句,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文”“言”共生,个中滋味才能通过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悟读表现出来。
比如,教学《题西林壁》,可以通过抓“身在此山中”这一诗句和其中一个“身”字,教师张开一只手的手掌示意五指山,追问“诗人身在何处”,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身在远、近、高、低,近看远看,横看竖看,俯视仰望,导致“山不同,人不识”的诗意,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⒋诵读,有声有色,读出诗境
在历经品味古诗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我们应当向古人学习,还古诗固有的味道。
在情境体验中“诵之”。可以上学生亲历在诗画诗景中,物我相融,当一回诗人。如《望天门山》的引诵——师:看,(配合课件图景的展示)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我们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望见这样的水——(生齐诵:“碧水东流至此回”)……
伴着态势语“舞之”。教师的手势,在古诗教学中起着两个作用:一是教师势态语的形象性和表情性,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词描写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体验,降低理解古诗的难度。二是起着无声的指挥作用,教师挥动着手像指挥音乐一样打着拍子,指导学生读古诗句,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感受节奏和音韵。鼓励学生读到情深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把感受和体验通过体态语尽情地“发泄”出来。
共“音乐”一色“歌之”。可以变读为唱,作曲家谷建芬创作谱写了几十首古诗新唱,很受大家欢迎。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和意境,自由地选择曲调来唱。如《绝句》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来唱,学生兴致盎然。也可以配乐诵读。选择与诗文内容或情绪和谐的音乐,让学生顺利地深入沉浸到课文中,实现与文本内容的亲密接触,获得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总之,“读”是叩开古诗文朦胧、灵动、丰美意象的不二法门,是对诗文外形的小心呵护和情思的轻柔触摸。古诗文教学中,读的方式运用得当,必将把我们师生共同带入古诗文天光云影的纯美境界。
(作者单位:湖南省辰溪县熊首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