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巴菲特,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三的“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子,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与他那赫赫有名、无人不知的父亲相比,在中国,彼得的名字是陌生的。然而,2011年3月初,彼得·巴菲特的名字和他的新书《做你自己》像迎春花一样在国内各大媒体上竞相绽放,犹如回暖的天气不断升温。作为股神的儿子,他似乎总是笼罩在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光影下。人们免不了对他产生好奇,想看看这个“富二代”究竟是什么样的,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股神之子
2010年5月,作为《做你自己》的责任编辑,笔者最先拜读了这本书的英文版。那是第一次通过文字接触彼得。当时,我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是个怎样的人。不过,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步入他的世界,来到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走进那幢已有50年历史的老房子,见到了他的父母和家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大家庭,更体晤到了这个家庭所珍视、共享和传承的价值观。
这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彼得的父亲沃伦·巴菲特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生活极为简朴,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喜欢亲自驾驶着那辆已经用了N年的林肯车去上班,饿了就去快餐店吃他最爱的牛排套餐。他极度享受工作带给他的乐趣,让他最开心的,并不是赚取了多少财富,而是从工作中获得的巨大满足。彼得的母亲性格开朗、宽容、耐心,并且非常慈祥,她总是告诉彼得,每个人都有你值得一听的故事,换句话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彼得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他从父母那里不仅仅得到了爱的滋养,更从中汲取了他人生中最核心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
在家庭的熏陶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下,彼得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道路和幸福,而非财富。彼得的父母身体力行,让他懂得:变得快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对抗失败的方法,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到。在彼得成长的路上,无论是上大学选择专业、还是辍学去从事音乐,彼得的父母都是放手让他独立思考与成长,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真正的尊重与关爱。
生在这样的家庭,彼得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他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不是如何赚钱、炒股或是理财,而是做人的态度:你的人生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支持着他一路向着他热爱的音乐事业不停地奔跑,尽管途中遭遇过负债累累、生活窘迫、事业低迷、良机错失,但他都独自挺过来了D从为商业广告编曲,到为电影配乐、再到榮获艾美奖,成为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和制片人…·彼得对音乐梦想的执着,以及对人生信念的坚守,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2008年,在一次对话人生音乐会结束后,彼得的一位朋友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书?你没发现你的故事已经蕴含在你的音乐中了吗?朋友的话点燃了他写作的激情。是啊,很多人见到他都会说:“你是巴菲特的儿子,可你怎么这么普通?”为此,他也曾困惑:“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个普通人,只是因为我姓巴菲特?”于是,他便想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其实就是一个每日为生活奔波的个体户、自由职业者,而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富少”、“阔爷”。
凡人
我真正结识彼得,是在2011年1月,他专程来北京与新世界出版社商讨出版事宜。
那天,我和几个同事一起来到他下榻的酒店。听说他刚下飞机不久,还没有时间休息,我们猜测他一定很疲倦了,会见的时间大概要推迟,怎么也得让这个“富二代”小憩—下吧。可是,出乎意料,没过多久,他便出现在大堂里,只见他高高的个子,上身着一件长袖套头衫,下身穿一条蓝色牛仔裤,脚登—双轻便的旅游鞋,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这就是那个“股神”的儿子?我不禁有些吃惊,因为他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唯有一头齐肩伏贴的卷发能让人感觉出他的艺术家风度。见面握手寒暄之后,他邀请我们去楼上的会议室,并主动帮我们提书稿,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亲切得就像一位久别重逢的老相识一般。
3月14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做你自己》在北京首发。在杨澜主持的首发仪式上,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杨雨前、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等人分别致辞,祝贺彼得的新书登陆中国。随后身为音乐家的彼得·巴菲特与他的音乐搭档大提琴手联袂为大家献上了一首优美而舒缓的钢琴和大提琴合奏曲。
晚上,在庆祝新书出版的酒会上,大家纷纷拿着书围着彼得签名、交谈或合影,彼得一一满足大家的请求,积极配合,听从摆布,没有任何厌烦或怨言。那个晚上,他是绝对的主角,也是全场最忙的人,以至于没能吃上几口饭,只得靠喝水打发肚子。
随后,彼得一行前往成都、上海和杭州进行巡演和新书推介,与当地人互动,畅谈事业、财富、音乐、人生,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每到一处,彼得都要为大家演奏几首他创作的音乐,每次他都会早早来到演出地点看工作人员调琴,并动手布置演出场地,安排设备,试音、调音和试奏。在杭州,演出地点就设在彼得住的浙江宾馆里,离西湖只有5分钟的路,有人建议他利用调琴师调琴的空挡去看一眼西湖,也算不枉来‘‘人间天堂”一趟。可初次来杭州的彼得却笑着说:“不了,还是工作第一吧。”这句话—下触动了我的心弦。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沃伦·巴菲特的影子,也许这正是父亲对儿子言传身教的结果吧。
当面对媒体记者提出的各种刁钻的问题时,彼得总能以温和的微笑及谦和的态度征服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问题中,“为什么你没有子承父业,而选择成为音乐家”是媒体提问率最高的一个问题。而每次他都耐心地回答:他选择从事音乐,是因为他真心热爱音乐。父亲对他的选择从来没有反对或干预过,或者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职业、地位或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够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的选择。假使我宣布自己的乐趣是捡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待在垃圾车上,也会感到欣慰。”彼得说。
其实,彼得也曾考虑过,是否选择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并且也尝试过,但不久他在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之后,很肯定地得出了“华尔街不适合我”的结论。彼得认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做出的一个明智选择。彼得永远记得,当他决心丛音乐作为终生职业追求时,父亲对他说过的一番话:“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你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对彼得而言,有这样一番话已经足够了。
有一次,有人提问:“我想今天来这里的人不是因为你是音乐家而来的,他们来是因为你父亲是沃伦·巴菲特,你对此有何感受?”当时翻译感觉这个问题对彼得不太友好,有些支支吾吾,可彼得却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他直率和坦诚地说,他知道父亲在中国非常有名,感到非常骄傲。正因为有父亲的影响,他才得以有机会在 这里和大家見面、交流,谈他的成长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迪,正确看待成功,并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对于类似问题,彼得能泰然处之,轻松面对。而对媒体的密集采访和轮番轰炸,彼得也是耐心应对,不急不躁,总是尽量满足记者的要求。一次,记者想多问几个问题,结果延长了采访,挤占了彼得的休息时间,害得他只有15分钟的时间回房间更换衣服,赶去参加另一场活动。看着匆匆离去的彼得,—种敬意从我心底油然而生。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桀骜不驯、堕落、炫富、傲气十足和挥霍无度的“富二代”,而是满怀真诚、善良之心的普通人,他的言谈举止配得上世界富豪之子的身份,但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流露出的谦和友善的品质也完全对得起他父母给予他的一切。
乐中人
彼得的中国之行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音乐、喜欢弹琴、作曲和演唱的彼得。此前,很少有中国人关注过他的作品或听过他的音乐。这次,在他巡演的三首曲目——《Searching for a Place Called Home《(寻找家园)、《NewWest》《新西部和《Nebraska》(内布拉斯加)中,最能打动我的是那首《New West》。曲子描写了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遭受白人欺骗和屠杀,被迫迁移到印第安人聚居地的情景。当鼓声渐渐远去,音乐缓缓结束的时候,我的思绪依旧萦绕在那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久久不能自拔。
小时候,彼得十分腼腆害羞,喜欢独处,于是钢琴便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6岁学钢琴,先后一共换过4次老师。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一位大学同学。
“大学二年级的一个晚上,朋友邀请我到他的宿舍去听一个吉他手的演奏。这个吉他手弹得真是棒极了,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乐曲中所蕴含的那种朴素。没有华丽的指法,没有为了花哨而花哨的技巧,每一个音符都恰如其分、深情可触。我当时想:音乐就该如此,我也完全可以做到!我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离开宿合的,我只记得回到家后我就开始在一种狂热的状态下创作乐曲。我写了两首歌,然后打开录音机,开始叠录其他部分。”彼得回忆说。
从此,彼得踏上了音乐之旅,在音乐创作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以美国印地安人为灵感,创作了很多音乐,备受好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为《500部落》和《魂——第七把火》全程创作的配乐。《500部落》是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出品的电视连续剧,曾经荣获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一—艾美奖。
彼得对印第安人音乐的创作灵感最初源自埃文·康奈尔的著作《晨星之子》。在此之前,彼得刚刚录制并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等待》,这张专辑在业界好评如潮,同时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不过彼得真正希望的是这张专辑能成为他进入电影音乐创作的敲门砖。为此,这张专辑用尽了他抽屉里几年来积累下来的灵感片段。彼得说,那段时间他害怕过,也担心过,他不知道自己的灵感之泉是否已经干枯,不知道下一个灵感将来自何方。彼得迫切地需要寻找新鲜元素和新的灵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挣扎和沮丧之后,彼得的一位朋友将《晨星之子》送给了他。
“这本书彻彻底底地征服了我,书中涉及到了美国19世纪末印第安人的很多史实资料……读完这本书后,我既感动又愤怒,还有种挥之不去的怅然若失。当印第安人的传统遭到践踏时,当古老的智慧遭受贬抑时,不仅仅是流离失所的印第安人被剥夺了他们的古老文明,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所损失。”
彼得对《晨星之子》的强烈反应,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他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开始涉足印第安人音乐,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并尊重这一民族的传统,并对这种几乎被摧残殆尽的文明表达他的崇敬和怀念。这种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第二张专辑《逐一》,以及后来的音乐创作。
1997年,彼得发行了他歌颂土著文化的专辑《神灵之舞(spirit Dance)》。正是由于这张专辑让他被《与狼共舞》的导演凯文·科斯特纳看中,从而有机会为这部1990年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的火舞场景创作背景音乐。
彼得从小就亲眼目睹了父母积极参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民权运动。一次,母亲在汽车保险杠贴纸上写上“好人不分肤色”,却有人在“不分肤色”上打了叉,并潦草地涂改成了“白人’两个字。尽管幼年的他尚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但他眼中的父母让他倍感骄傲,同时他也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人们永远也不应将宽容看作是天生的事情,而是要积极地去培养这种态度。
2009年3月24日,为了纪念国际奴隶制度受害者纪念日,联合国在纽约举办了“文化之夜”活动和一场名为“打破沉默,击鼓呐喊”的音乐会。彼得为活动谱写了一首新歌《血流成金》,并与塞内加尔裔的世界著名嘻哈明星阿肯一起合作表演,他希望以此提醒全世界,如今还有数百万人仍被当作奴隶被买卖,每年有数百万儿童受到强制劳动、性服务和买卖婚姻的剥削,并且敦促人们不要再对贩卖人口这种赃款数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全球性人权问题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结束了过去的大西洋奴隶贸易,那么我们也可以结束今天的这些。事实表明,我们还有希望,但任重道远。”
彼得不仅是音乐家,还是个慈善家。除了利用音乐唤醒人们关注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意识之外,他还用实际行动帮助世界上那些依然生活在贫困、疾病和战乱痛苦中的人们。目前,他和妻子通过共同管理的诺沃基金开展了大量的慈善活动,将视角放在改善贫困地区女孩的生活水平,以及提高她们的生活能力上。
“对一个女孩进行投资,可能是我们能做的最有效的投资。”彼得说。
2010年5月,作为《做你自己》的责任编辑,笔者最先拜读了这本书的英文版。那是第一次通过文字接触彼得。当时,我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是个怎样的人。不过,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步入他的世界,来到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走进那幢已有50年历史的老房子,见到了他的父母和家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大家庭,更体晤到了这个家庭所珍视、共享和传承的价值观。
这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彼得的父亲沃伦·巴菲特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生活极为简朴,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喜欢亲自驾驶着那辆已经用了N年的林肯车去上班,饿了就去快餐店吃他最爱的牛排套餐。他极度享受工作带给他的乐趣,让他最开心的,并不是赚取了多少财富,而是从工作中获得的巨大满足。彼得的母亲性格开朗、宽容、耐心,并且非常慈祥,她总是告诉彼得,每个人都有你值得一听的故事,换句话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彼得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他从父母那里不仅仅得到了爱的滋养,更从中汲取了他人生中最核心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
在家庭的熏陶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下,彼得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道路和幸福,而非财富。彼得的父母身体力行,让他懂得:变得快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对抗失败的方法,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到。在彼得成长的路上,无论是上大学选择专业、还是辍学去从事音乐,彼得的父母都是放手让他独立思考与成长,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真正的尊重与关爱。
生在这样的家庭,彼得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他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不是如何赚钱、炒股或是理财,而是做人的态度:你的人生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支持着他一路向着他热爱的音乐事业不停地奔跑,尽管途中遭遇过负债累累、生活窘迫、事业低迷、良机错失,但他都独自挺过来了D从为商业广告编曲,到为电影配乐、再到榮获艾美奖,成为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和制片人…·彼得对音乐梦想的执着,以及对人生信念的坚守,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2008年,在一次对话人生音乐会结束后,彼得的一位朋友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书?你没发现你的故事已经蕴含在你的音乐中了吗?朋友的话点燃了他写作的激情。是啊,很多人见到他都会说:“你是巴菲特的儿子,可你怎么这么普通?”为此,他也曾困惑:“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个普通人,只是因为我姓巴菲特?”于是,他便想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其实就是一个每日为生活奔波的个体户、自由职业者,而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富少”、“阔爷”。
凡人
我真正结识彼得,是在2011年1月,他专程来北京与新世界出版社商讨出版事宜。
那天,我和几个同事一起来到他下榻的酒店。听说他刚下飞机不久,还没有时间休息,我们猜测他一定很疲倦了,会见的时间大概要推迟,怎么也得让这个“富二代”小憩—下吧。可是,出乎意料,没过多久,他便出现在大堂里,只见他高高的个子,上身着一件长袖套头衫,下身穿一条蓝色牛仔裤,脚登—双轻便的旅游鞋,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这就是那个“股神”的儿子?我不禁有些吃惊,因为他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唯有一头齐肩伏贴的卷发能让人感觉出他的艺术家风度。见面握手寒暄之后,他邀请我们去楼上的会议室,并主动帮我们提书稿,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亲切得就像一位久别重逢的老相识一般。
3月14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做你自己》在北京首发。在杨澜主持的首发仪式上,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杨雨前、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等人分别致辞,祝贺彼得的新书登陆中国。随后身为音乐家的彼得·巴菲特与他的音乐搭档大提琴手联袂为大家献上了一首优美而舒缓的钢琴和大提琴合奏曲。
晚上,在庆祝新书出版的酒会上,大家纷纷拿着书围着彼得签名、交谈或合影,彼得一一满足大家的请求,积极配合,听从摆布,没有任何厌烦或怨言。那个晚上,他是绝对的主角,也是全场最忙的人,以至于没能吃上几口饭,只得靠喝水打发肚子。
随后,彼得一行前往成都、上海和杭州进行巡演和新书推介,与当地人互动,畅谈事业、财富、音乐、人生,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每到一处,彼得都要为大家演奏几首他创作的音乐,每次他都会早早来到演出地点看工作人员调琴,并动手布置演出场地,安排设备,试音、调音和试奏。在杭州,演出地点就设在彼得住的浙江宾馆里,离西湖只有5分钟的路,有人建议他利用调琴师调琴的空挡去看一眼西湖,也算不枉来‘‘人间天堂”一趟。可初次来杭州的彼得却笑着说:“不了,还是工作第一吧。”这句话—下触动了我的心弦。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沃伦·巴菲特的影子,也许这正是父亲对儿子言传身教的结果吧。
当面对媒体记者提出的各种刁钻的问题时,彼得总能以温和的微笑及谦和的态度征服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问题中,“为什么你没有子承父业,而选择成为音乐家”是媒体提问率最高的一个问题。而每次他都耐心地回答:他选择从事音乐,是因为他真心热爱音乐。父亲对他的选择从来没有反对或干预过,或者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职业、地位或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够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的选择。假使我宣布自己的乐趣是捡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待在垃圾车上,也会感到欣慰。”彼得说。
其实,彼得也曾考虑过,是否选择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并且也尝试过,但不久他在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之后,很肯定地得出了“华尔街不适合我”的结论。彼得认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做出的一个明智选择。彼得永远记得,当他决心丛音乐作为终生职业追求时,父亲对他说过的一番话:“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你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对彼得而言,有这样一番话已经足够了。
有一次,有人提问:“我想今天来这里的人不是因为你是音乐家而来的,他们来是因为你父亲是沃伦·巴菲特,你对此有何感受?”当时翻译感觉这个问题对彼得不太友好,有些支支吾吾,可彼得却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他直率和坦诚地说,他知道父亲在中国非常有名,感到非常骄傲。正因为有父亲的影响,他才得以有机会在 这里和大家見面、交流,谈他的成长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迪,正确看待成功,并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对于类似问题,彼得能泰然处之,轻松面对。而对媒体的密集采访和轮番轰炸,彼得也是耐心应对,不急不躁,总是尽量满足记者的要求。一次,记者想多问几个问题,结果延长了采访,挤占了彼得的休息时间,害得他只有15分钟的时间回房间更换衣服,赶去参加另一场活动。看着匆匆离去的彼得,—种敬意从我心底油然而生。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桀骜不驯、堕落、炫富、傲气十足和挥霍无度的“富二代”,而是满怀真诚、善良之心的普通人,他的言谈举止配得上世界富豪之子的身份,但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流露出的谦和友善的品质也完全对得起他父母给予他的一切。
乐中人
彼得的中国之行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音乐、喜欢弹琴、作曲和演唱的彼得。此前,很少有中国人关注过他的作品或听过他的音乐。这次,在他巡演的三首曲目——《Searching for a Place Called Home《(寻找家园)、《NewWest》《新西部和《Nebraska》(内布拉斯加)中,最能打动我的是那首《New West》。曲子描写了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遭受白人欺骗和屠杀,被迫迁移到印第安人聚居地的情景。当鼓声渐渐远去,音乐缓缓结束的时候,我的思绪依旧萦绕在那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久久不能自拔。
小时候,彼得十分腼腆害羞,喜欢独处,于是钢琴便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6岁学钢琴,先后一共换过4次老师。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一位大学同学。
“大学二年级的一个晚上,朋友邀请我到他的宿舍去听一个吉他手的演奏。这个吉他手弹得真是棒极了,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乐曲中所蕴含的那种朴素。没有华丽的指法,没有为了花哨而花哨的技巧,每一个音符都恰如其分、深情可触。我当时想:音乐就该如此,我也完全可以做到!我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离开宿合的,我只记得回到家后我就开始在一种狂热的状态下创作乐曲。我写了两首歌,然后打开录音机,开始叠录其他部分。”彼得回忆说。
从此,彼得踏上了音乐之旅,在音乐创作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以美国印地安人为灵感,创作了很多音乐,备受好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为《500部落》和《魂——第七把火》全程创作的配乐。《500部落》是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出品的电视连续剧,曾经荣获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一—艾美奖。
彼得对印第安人音乐的创作灵感最初源自埃文·康奈尔的著作《晨星之子》。在此之前,彼得刚刚录制并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等待》,这张专辑在业界好评如潮,同时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不过彼得真正希望的是这张专辑能成为他进入电影音乐创作的敲门砖。为此,这张专辑用尽了他抽屉里几年来积累下来的灵感片段。彼得说,那段时间他害怕过,也担心过,他不知道自己的灵感之泉是否已经干枯,不知道下一个灵感将来自何方。彼得迫切地需要寻找新鲜元素和新的灵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挣扎和沮丧之后,彼得的一位朋友将《晨星之子》送给了他。
“这本书彻彻底底地征服了我,书中涉及到了美国19世纪末印第安人的很多史实资料……读完这本书后,我既感动又愤怒,还有种挥之不去的怅然若失。当印第安人的传统遭到践踏时,当古老的智慧遭受贬抑时,不仅仅是流离失所的印第安人被剥夺了他们的古老文明,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所损失。”
彼得对《晨星之子》的强烈反应,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他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开始涉足印第安人音乐,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并尊重这一民族的传统,并对这种几乎被摧残殆尽的文明表达他的崇敬和怀念。这种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第二张专辑《逐一》,以及后来的音乐创作。
1997年,彼得发行了他歌颂土著文化的专辑《神灵之舞(spirit Dance)》。正是由于这张专辑让他被《与狼共舞》的导演凯文·科斯特纳看中,从而有机会为这部1990年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的火舞场景创作背景音乐。
彼得从小就亲眼目睹了父母积极参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民权运动。一次,母亲在汽车保险杠贴纸上写上“好人不分肤色”,却有人在“不分肤色”上打了叉,并潦草地涂改成了“白人’两个字。尽管幼年的他尚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但他眼中的父母让他倍感骄傲,同时他也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人们永远也不应将宽容看作是天生的事情,而是要积极地去培养这种态度。
2009年3月24日,为了纪念国际奴隶制度受害者纪念日,联合国在纽约举办了“文化之夜”活动和一场名为“打破沉默,击鼓呐喊”的音乐会。彼得为活动谱写了一首新歌《血流成金》,并与塞内加尔裔的世界著名嘻哈明星阿肯一起合作表演,他希望以此提醒全世界,如今还有数百万人仍被当作奴隶被买卖,每年有数百万儿童受到强制劳动、性服务和买卖婚姻的剥削,并且敦促人们不要再对贩卖人口这种赃款数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全球性人权问题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结束了过去的大西洋奴隶贸易,那么我们也可以结束今天的这些。事实表明,我们还有希望,但任重道远。”
彼得不仅是音乐家,还是个慈善家。除了利用音乐唤醒人们关注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意识之外,他还用实际行动帮助世界上那些依然生活在贫困、疾病和战乱痛苦中的人们。目前,他和妻子通过共同管理的诺沃基金开展了大量的慈善活动,将视角放在改善贫困地区女孩的生活水平,以及提高她们的生活能力上。
“对一个女孩进行投资,可能是我们能做的最有效的投资。”彼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