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语文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学生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时的态度、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程度、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状态、影响学生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很有意义,因此可以从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情绪唤醒、言语劝说、学生的身心状况等方面来培养,这些策略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坚持多久,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同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成绩,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一、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把语文自我效能感界定为: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观判断。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一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的语文学习效能感的培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进而激起他们对语文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需要及学习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在学校里形成的强烈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以自己的创造性为基础,进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学习。这样就能从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充分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进行自我调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影响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时的态度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它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还没有达到较高程度,所以在语文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而这些困难正是检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充满信心,遇到难题不灰心,不气馁,迎难而上,相信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一定可以解决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量的积累,一定会达到质的飞越,实现自己的目标;反之,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则畏首畏尾,缺乏自信,逃避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没有动力,随之语文成绩也会下降,更不用说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了。
(二)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程度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资源到处都有,新课标也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愿意多方面的学习语文,学习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是将课堂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在选择学习任务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很强的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实现目标。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只是局限在老师的讲解和教材上,遇到难题时也只是主动地放弃。语文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语文学习的积累不仅包括字、词、优美语句的积累,还包括语感、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等等。这些积累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生活中和课外进行,所以,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活动,同时它的成效还相对的具有缓慢性,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自我效能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特别重要的地位。
(三)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状态。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气息特别浓郁的学科,学生在和语文学科打交道的时候,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学生会有很丰富的情绪状态。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情绪很高,有很强的自信心,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保持充足精力;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的情绪会很低落,在面对语文这一学科时,经常是害怕、讨厌、逃避,严重的还对语文有一种恐惧、焦虑的心理。如果长此下去,语文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为阻挡他们学业成就的绊脚石,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影响学生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愿意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对自己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中的困难上,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而可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以及自己头脑中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对语文学习没有信心,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之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也不会去获得更多的语文新知识和技能。
三、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一)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经验
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兴趣给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的任务,这些任务难度要适宜,同时也要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觉得是通过自己努力和能力完成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及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的语文优势和潜能在哪,针对这些点,给学生提供大量展示自我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就会增强语文学习的动机、兴趣,同时在面对语文学习中的困难的时候也会积极地去面对,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替代性经验
班杜拉提出了“替代经验的效能信息”,即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学生一般是通过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来提高自我效能感的。
1.教师的示范作用。古代有“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常说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有表率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学生看到自己是怎样进行语文学习的,让学生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看到语文学习的成效,从而产生一个心理上的期待,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动机,自己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2.学生的示范作用。当学生看到和自己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学生在某一学习方面失败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也不会取得成功,这样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但若看到和自己人格特征和学习程度差不多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时,就会认为自己同样也有能力能完成任务,取得成功,这样则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学习标兵,特别是将语文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作为同学们的榜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很重要的。
(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身心状态内部因素,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自豪感,动机也会增强。如果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归因方式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极其的重要,所以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
(四)言语劝说
魏书生主要是运用言语劝说来对差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我们也可以将其运用到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当中。例如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看不到成效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你这次的语文成绩就比上次好呀,或者你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呀,或者你的字写的很好看呀,同时告诉他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较缓慢,相信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己的语文成绩一定可以提高的。言语劝说一般在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运用比较有成效,所以,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言语劝说,让学生看到希望,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情绪唤醒
情绪状态对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在考场上如果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则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取得成功时的过度兴奋或失败时的过度低落都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当程度好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要告诉它不要过度的骄傲,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对于程度差的学生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们没关系,这次大家做得都不好,下次继续努力。不管是什么样的状态都要使学生保持较好的情绪状态。
四、结语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关键在于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为良好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进而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再也不会感觉语文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慢慢地会发现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此良性循环下去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蒋婕.论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12(5).
[4]刘静园.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4.
[5]张岩.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对语文学科的影响[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2)
[6]李庭亮.中学生语文学习低自我效能感的成因分析及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12).
[7]张盼盼.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吉林画报,2014(4).
[8]车文博.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9]沈雅君.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研究,2005(5).
作者简介:王鹤鹤,女,1991年生,河南省许昌市人,硕士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坚持多久,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同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成绩,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一、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把语文自我效能感界定为: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观判断。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一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的语文学习效能感的培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进而激起他们对语文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需要及学习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在学校里形成的强烈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以自己的创造性为基础,进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学习。这样就能从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充分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进行自我调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影响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时的态度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它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还没有达到较高程度,所以在语文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而这些困难正是检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充满信心,遇到难题不灰心,不气馁,迎难而上,相信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一定可以解决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量的积累,一定会达到质的飞越,实现自己的目标;反之,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则畏首畏尾,缺乏自信,逃避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没有动力,随之语文成绩也会下降,更不用说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了。
(二)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程度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资源到处都有,新课标也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愿意多方面的学习语文,学习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是将课堂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在选择学习任务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很强的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实现目标。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只是局限在老师的讲解和教材上,遇到难题时也只是主动地放弃。语文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语文学习的积累不仅包括字、词、优美语句的积累,还包括语感、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等等。这些积累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生活中和课外进行,所以,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活动,同时它的成效还相对的具有缓慢性,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自我效能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特别重要的地位。
(三)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状态。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气息特别浓郁的学科,学生在和语文学科打交道的时候,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学生会有很丰富的情绪状态。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情绪很高,有很强的自信心,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保持充足精力;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的情绪会很低落,在面对语文这一学科时,经常是害怕、讨厌、逃避,严重的还对语文有一种恐惧、焦虑的心理。如果长此下去,语文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为阻挡他们学业成就的绊脚石,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影响学生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愿意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对自己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中的困难上,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而可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以及自己头脑中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对语文学习没有信心,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之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也不会去获得更多的语文新知识和技能。
三、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一)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经验
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兴趣给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的任务,这些任务难度要适宜,同时也要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觉得是通过自己努力和能力完成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及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的语文优势和潜能在哪,针对这些点,给学生提供大量展示自我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就会增强语文学习的动机、兴趣,同时在面对语文学习中的困难的时候也会积极地去面对,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替代性经验
班杜拉提出了“替代经验的效能信息”,即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学生一般是通过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来提高自我效能感的。
1.教师的示范作用。古代有“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常说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有表率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学生看到自己是怎样进行语文学习的,让学生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看到语文学习的成效,从而产生一个心理上的期待,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动机,自己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2.学生的示范作用。当学生看到和自己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学生在某一学习方面失败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也不会取得成功,这样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但若看到和自己人格特征和学习程度差不多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时,就会认为自己同样也有能力能完成任务,取得成功,这样则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学习标兵,特别是将语文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作为同学们的榜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很重要的。
(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身心状态内部因素,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自豪感,动机也会增强。如果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归因方式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极其的重要,所以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
(四)言语劝说
魏书生主要是运用言语劝说来对差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我们也可以将其运用到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当中。例如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看不到成效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你这次的语文成绩就比上次好呀,或者你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呀,或者你的字写的很好看呀,同时告诉他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较缓慢,相信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己的语文成绩一定可以提高的。言语劝说一般在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运用比较有成效,所以,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言语劝说,让学生看到希望,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情绪唤醒
情绪状态对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在考场上如果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则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取得成功时的过度兴奋或失败时的过度低落都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当程度好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要告诉它不要过度的骄傲,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对于程度差的学生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们没关系,这次大家做得都不好,下次继续努力。不管是什么样的状态都要使学生保持较好的情绪状态。
四、结语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关键在于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为良好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进而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再也不会感觉语文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慢慢地会发现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此良性循环下去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蒋婕.论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12(5).
[4]刘静园.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4.
[5]张岩.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对语文学科的影响[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2)
[6]李庭亮.中学生语文学习低自我效能感的成因分析及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12).
[7]张盼盼.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吉林画报,2014(4).
[8]车文博.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9]沈雅君.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研究,2005(5).
作者简介:王鹤鹤,女,1991年生,河南省许昌市人,硕士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