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茶道始于中国,其最高境界被谓之“禅茶一味”,当我们静下心来喝茶时就类似于坐禅修行,由“静”入“净”,安住当下才能觉察体悟茶的色、香、味,达到清净无染空灵而自在的境界。我国品茶之风始于寺院、盛于寺院,然后慢慢普及到文人雅士、皇宫贵族直至平民百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宜兴紫砂因茶而生,紫砂壶作为茶器发展至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仅只是个茶器,更多地是要传递给人一种精神文化,唤醒人们的觉知和正向的生活理念。作品“生命的回归”壶身的杂乱肌理象征世人各种各样的压力、欲望、杂念,壶盖的的子设计成一个小沙弥,双手合十正在蒲团上打坐禅修的模样,光滑的盖面象征着通过禅修观照心念后,心湖慢慢恢复到平静。壶把的提梁在顶部做了一个小小的凸起,像是双手合十的样子,也似佛像的背光,壶的与提梁相呼应,寓意“人是未来佛”,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因被无明烦恼所覆,故而无法显现,若能消除我执,达到无我状态,佛性就会被开发,整体寓意有了觉悟之心便能镇压心魔,能让我们回归到生命的本真。
关键词 茶禅一味;生命的回归;佛
唐人的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15世纪中叶,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学禅,师从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然而珠光参禅经常打瞌睡,医生建议他“吃茶去”,结果立竿见影。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是指“茶”与“禅”两种文化互为共通,这个所谓的共通之处是指精神境界方面的追求是一致的。唐代诗人钱起的《与赵莒茶宴》中有句非常有名的诗句叫“尘心洗尽兴难尽”,意为茶饮过后已经浑然忘我,感觉已脱离了尘世,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俗念全消,茶兴更浓,与友赵莒一直喝到太阳下山才尽兴而散,真可谓世事之浊茶可清。茶,品的是人生浮沉;禅,悟的是涅盘境界。茶道始于中国,“茶”与“禅”两者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因此茶道的最高境界被谓之“禅茶一味”,意为喝茶与修禅是一个味道,当我们静下心来喝茶时就类似于坐禅修行法,由“静”入“净”,集中精神安住当下才能真正觉察体悟到茶的色、香、味,当清净心升起来之后,凡夫的贪、嗔、痴、漫、疑这些衰损之门才能关闭,达到清净无染空灵而自在的境界。禅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人生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禅茶”原属于宗教茶艺,有十八道程序,所用的茶是寺院里的僧人自己栽种的,采摘制作成茶叶用于供佛、待客、自己饮用,以及与善信们结缘作为礼品赠送等等。“禅”是精神的升华,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精神与物质,心与茶、心与心之间的默契与相通,“正、清、雅、和”是对中国禅茶文化的精神概括。唐、宋的禅寺之中会专门设有“茶寮”,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茶室,是专门供寺庙里的僧人吃茶的地方,在茶寮还设有专门的“茶头”职位,负责寮舍司茶、煎茶、点茶,每天在佛祖前供茶。在新主持晋山时也会举行“茶汤会”,以点茶、点汤仪式迎接新主持的到来。可以说我国品茶之风始于寺院、盛于寺院,然后慢慢普及到文人雅士、皇宫贵族直至平民大众,因此“茶”也纳入老百姓生活中,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水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宜兴紫砂因茶而生,紫砂壶作为茶器发展至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仅只是个茶器,更多的是要传递给人一种精神文化,唤醒人们的觉知和正向的生活理念。
在对禅文化、茶文化、禅茶文化深刻领悟其精髓之后,着手设计创作“生命的回归”这款壶(见图1)。壶身塑造了一种不规则的自然肌理效果,其实是在复原杨彭年“松皮”的处理技巧,而且表面处理得不扎手,功夫到位。此壶壶身的杂乱肌理象征世人各种各样的压力、欲望、杂念,贪、嗔、痴、慢、疑这些情绪主宰着我们,若能达到开悟的境界,那什么烦恼都会荡然无存。壶盖的的子设计成一个小沙弥,双手合十正在蒲团上打坐禅修的模样,光滑的盖面同时也象征着通过禅修观照心念后心湖慢慢恢复到平静。整体寓意有了觉悟之心便能镇压心魔,能让我们回归到生命简简单单的本质。壶把的提梁在顶部做了一个小小的凸起,像是双手合十的样子,也似佛像的背光,的子与提梁相呼应就寓意着“人是未来佛”,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因被无明烦恼所覆,故而无法现见,若能消除我执,达到无我状态,佛性就会被开发。让我们回归自我、回归生命。这把壶富有古意,又具有创意,还兼有禅意,在传承传统紫砂壶制作技巧的同时,又做出了自己的创新。“生命的回归”创作主题看视简单,实际上饱含哲理。创作是一种灵感的冲动,源于一种灵感擦出火花,这种冲动、灵感是对自己从业30年的自信和挑战,灵感一来画图纸、捏小样,再修改图纸重捏,连续两三个月图样的设计、推敲,图纸上的提梁曲线、壶身弧度改了很多次,铅笔绘制又被擦去的痕迹皱褶明显,但重复的过程并不枯燥,慢慢地设计图样再构建、再形成。从佛学的研习中领悟哲学和生活法则使我受益良多,由此产生灵感设计“生命的回归壶”。壶身的表面装饰颇费一番心思,设计成布满不规则的凹凸纹理,远观和日式铁壶相仿,但触感温润不扎手。这是一场关于古代紫砂技艺的复原——肌理模仿杨彭年笔筒上的“松皮”效果,这种“松皮”处理方法如今几乎失传。为了避免因壶身太重而影响实用性,其他人需要做3~5层的松皮,我用一层就要达到效果。在薄至2 mm的光滑壶壁上用滋泥棒随性地敲打,豪放一些就容易打坏,小心翼翼又过于死板造作,力度的控制考验制壶者的手法。复杂的肌理效果如同人生的波折风浪,也象征世人无穷无尽的欲望和纷乱情绪。无心栽柳,我后来也发现养壶时杂乱纹理的触感对手上经络起到按摩保健的作用,恢复传统技艺的过程中得来了一份功效上的惊喜,这就是“生命的回归壶”壶身肌理效果的创作思想、制作工艺过程,这种壶身表面装饰的处理也是此壶出彩的一笔。
关键词 茶禅一味;生命的回归;佛
唐人的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15世纪中叶,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学禅,师从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然而珠光参禅经常打瞌睡,医生建议他“吃茶去”,结果立竿见影。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是指“茶”与“禅”两种文化互为共通,这个所谓的共通之处是指精神境界方面的追求是一致的。唐代诗人钱起的《与赵莒茶宴》中有句非常有名的诗句叫“尘心洗尽兴难尽”,意为茶饮过后已经浑然忘我,感觉已脱离了尘世,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俗念全消,茶兴更浓,与友赵莒一直喝到太阳下山才尽兴而散,真可谓世事之浊茶可清。茶,品的是人生浮沉;禅,悟的是涅盘境界。茶道始于中国,“茶”与“禅”两者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因此茶道的最高境界被谓之“禅茶一味”,意为喝茶与修禅是一个味道,当我们静下心来喝茶时就类似于坐禅修行法,由“静”入“净”,集中精神安住当下才能真正觉察体悟到茶的色、香、味,当清净心升起来之后,凡夫的贪、嗔、痴、漫、疑这些衰损之门才能关闭,达到清净无染空灵而自在的境界。禅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人生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禅茶”原属于宗教茶艺,有十八道程序,所用的茶是寺院里的僧人自己栽种的,采摘制作成茶叶用于供佛、待客、自己饮用,以及与善信们结缘作为礼品赠送等等。“禅”是精神的升华,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精神与物质,心与茶、心与心之间的默契与相通,“正、清、雅、和”是对中国禅茶文化的精神概括。唐、宋的禅寺之中会专门设有“茶寮”,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茶室,是专门供寺庙里的僧人吃茶的地方,在茶寮还设有专门的“茶头”职位,负责寮舍司茶、煎茶、点茶,每天在佛祖前供茶。在新主持晋山时也会举行“茶汤会”,以点茶、点汤仪式迎接新主持的到来。可以说我国品茶之风始于寺院、盛于寺院,然后慢慢普及到文人雅士、皇宫贵族直至平民大众,因此“茶”也纳入老百姓生活中,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水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宜兴紫砂因茶而生,紫砂壶作为茶器发展至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仅只是个茶器,更多的是要传递给人一种精神文化,唤醒人们的觉知和正向的生活理念。
在对禅文化、茶文化、禅茶文化深刻领悟其精髓之后,着手设计创作“生命的回归”这款壶(见图1)。壶身塑造了一种不规则的自然肌理效果,其实是在复原杨彭年“松皮”的处理技巧,而且表面处理得不扎手,功夫到位。此壶壶身的杂乱肌理象征世人各种各样的压力、欲望、杂念,贪、嗔、痴、慢、疑这些情绪主宰着我们,若能达到开悟的境界,那什么烦恼都会荡然无存。壶盖的的子设计成一个小沙弥,双手合十正在蒲团上打坐禅修的模样,光滑的盖面同时也象征着通过禅修观照心念后心湖慢慢恢复到平静。整体寓意有了觉悟之心便能镇压心魔,能让我们回归到生命简简单单的本质。壶把的提梁在顶部做了一个小小的凸起,像是双手合十的样子,也似佛像的背光,的子与提梁相呼应就寓意着“人是未来佛”,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因被无明烦恼所覆,故而无法现见,若能消除我执,达到无我状态,佛性就会被开发。让我们回归自我、回归生命。这把壶富有古意,又具有创意,还兼有禅意,在传承传统紫砂壶制作技巧的同时,又做出了自己的创新。“生命的回归”创作主题看视简单,实际上饱含哲理。创作是一种灵感的冲动,源于一种灵感擦出火花,这种冲动、灵感是对自己从业30年的自信和挑战,灵感一来画图纸、捏小样,再修改图纸重捏,连续两三个月图样的设计、推敲,图纸上的提梁曲线、壶身弧度改了很多次,铅笔绘制又被擦去的痕迹皱褶明显,但重复的过程并不枯燥,慢慢地设计图样再构建、再形成。从佛学的研习中领悟哲学和生活法则使我受益良多,由此产生灵感设计“生命的回归壶”。壶身的表面装饰颇费一番心思,设计成布满不规则的凹凸纹理,远观和日式铁壶相仿,但触感温润不扎手。这是一场关于古代紫砂技艺的复原——肌理模仿杨彭年笔筒上的“松皮”效果,这种“松皮”处理方法如今几乎失传。为了避免因壶身太重而影响实用性,其他人需要做3~5层的松皮,我用一层就要达到效果。在薄至2 mm的光滑壶壁上用滋泥棒随性地敲打,豪放一些就容易打坏,小心翼翼又过于死板造作,力度的控制考验制壶者的手法。复杂的肌理效果如同人生的波折风浪,也象征世人无穷无尽的欲望和纷乱情绪。无心栽柳,我后来也发现养壶时杂乱纹理的触感对手上经络起到按摩保健的作用,恢复传统技艺的过程中得来了一份功效上的惊喜,这就是“生命的回归壶”壶身肌理效果的创作思想、制作工艺过程,这种壶身表面装饰的处理也是此壶出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