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使交通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规模,但在交通建设环境中,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一个最普遍,也是最敏感的话题,因此,必须完善公路安全建设管理,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公路桥梁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桥梁 施工 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25-01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要依赖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性。如今,我国交通枢纽系统逐渐完善,国道、省道、城市交通、乡镇交通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建设事业的大规模兴起,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就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公路工程中的桥梁施工安全则是重中之重。在桥梁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准备相应的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设计等资料,并由专业人员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安全施工。同时,任何一项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建设操作,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专职人员检查监督施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常见的安全事故发生因素
总结一下公路桥梁建设安全事故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人为的因素,很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及时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导致安全隐患遗留;其次是技术问题,一些技术设备和施工机械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支架等承载力、安全宽度不够等,也有的是因为施工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最后,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当地的地理環境因素进行预测,导致在遇到施工问题后无法及时处理。
2 当前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力
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规定进行技术安全控制,导致安全管理似有似无,在施工现场出现机械以及附属设施老化落后的现象,也是安全隐患的暖床。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建筑业是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行业,但施工从业人员大多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技术能力和安全控制能力低,加上缺乏教育,职业素质方面也跟不上,这些都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2.3 项目参与各方疏于安全管理
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质量低下,很多时候都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安全管理,比如说对于原材料的供应与采购,有的单位为了一时眼前的利益,忽视施工的质量差异,导致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降低。
3 安全管理工作的准备
3.1 写调查研究工程报告
建设单位应派遣工程人员到施工现场去实地调查,研究工地实际情况,并写成报告。调查人员必须深入施工前线,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群众,对附近的环境、交通情况、风俗文化等有充分了解。调查人员还应结合施工当地的情况,把与工程联系紧密的方面作为重点调查项目。
3.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是在施工项目开始到最后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落实完成的一项任务,所以,安全管理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积累安全管理经验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实行安全管理,管理人员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同时,为了促进管理方案能更好地实施,必须提前制定一个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在施工队伍中已有不少由经验堆积而来的安全控制方案,但也需要一个强制性的规范作为执行一切方案的指导。
3.3 防止过劳,提高生产安全性
疲劳生产广泛存在于工程建设行业中,机械化、自动化的进步取代了不少重体力劳动,并逐渐消除因重体力劳动而带来的疲劳生产,但一些精细活还是需要人来完成,例如看管监测仪表、计算机作业等,而这些工作又会给人带来精神疲劳。在施工安全控制中,如何防止过劳生产,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好施工安全就成了大问题,总结一下经验,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施工单位要积极有效地提高作业的自动化和程序化;制定合理的休息制度;根据工人的工作强度,科学地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减少轮班工作制度;提高工人的操作熟练度,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浪费,从而降低工作中的疲劳程度。
3.4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有8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的疏忽大意或人为的各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操作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如何处理危险,这些都关系到公路桥梁的安全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巨额财产是否得以保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所有操作人员培训后应经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考核颁发证书,才能上岗就业。除了技能培训,还要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知识培训,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而重点则是本次施工中的安全细则。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着重考察其是否具备良好的作业能力,禁止不合格的员工进入施工现场。
4 施工技术的安全性控制
4.1 挖孔桩施工
①如果挖孔较深或已经出现渗水,就要及时进行排水、防水,预防孔坍塌;②保证孔壁的稳定,定期检查孔壁是否出现问题,孔顶需要有专人看管,同时设置高出0.3m的井圈,以此作为孔口的栏杆,不得在孔口堆放各种垃圾和机械设备,要随时准备作业人员出入的梯子,夜间作业要悬挂警示灯;③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要设置护盖。在两孔之间只能有一孔进行混凝土作业;④工作人员要注意遵守几个规定:挖孔人员在进行孔下操作前,必须先将孔内的气体排出;如果孔内的二氧化碳超过0.5%,就要立刻通风,就算二氧化碳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如果操作人员感觉不适,也要立刻通风;⑤人工挖孔深度超过l0m时,要用机械强制通风。
4.2 提高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视程度
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其结构体难免受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磨损也会给桥梁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这些因素集中起来会导致桥梁结构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但出现这些因素的根本原因,是在桥梁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以及没有一个持久有效的优秀设计。因此,我们只有提高对桥梁耐久性设计的重视程度,才能避免危险因素的再次出现,同时做好防范计划,提高公路桥梁的寿命。
5 结语
公路桥梁的安全管理除了要求对人的技能和施工工艺技术进行控制外,关键是落实好安全管理理念,加强培训,促使整个施工环境充满安全管理的气氛,而管理者也要在建设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方法,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兰生.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1(3).
[2] 尹平.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公路,2007(2).
[3] 颜兴全.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5).
关键词:公路桥梁 施工 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25-01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要依赖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性。如今,我国交通枢纽系统逐渐完善,国道、省道、城市交通、乡镇交通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建设事业的大规模兴起,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就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公路工程中的桥梁施工安全则是重中之重。在桥梁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准备相应的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设计等资料,并由专业人员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安全施工。同时,任何一项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建设操作,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专职人员检查监督施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常见的安全事故发生因素
总结一下公路桥梁建设安全事故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人为的因素,很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及时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导致安全隐患遗留;其次是技术问题,一些技术设备和施工机械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支架等承载力、安全宽度不够等,也有的是因为施工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最后,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当地的地理環境因素进行预测,导致在遇到施工问题后无法及时处理。
2 当前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力
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规定进行技术安全控制,导致安全管理似有似无,在施工现场出现机械以及附属设施老化落后的现象,也是安全隐患的暖床。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建筑业是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行业,但施工从业人员大多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技术能力和安全控制能力低,加上缺乏教育,职业素质方面也跟不上,这些都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2.3 项目参与各方疏于安全管理
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质量低下,很多时候都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安全管理,比如说对于原材料的供应与采购,有的单位为了一时眼前的利益,忽视施工的质量差异,导致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降低。
3 安全管理工作的准备
3.1 写调查研究工程报告
建设单位应派遣工程人员到施工现场去实地调查,研究工地实际情况,并写成报告。调查人员必须深入施工前线,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群众,对附近的环境、交通情况、风俗文化等有充分了解。调查人员还应结合施工当地的情况,把与工程联系紧密的方面作为重点调查项目。
3.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是在施工项目开始到最后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落实完成的一项任务,所以,安全管理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积累安全管理经验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实行安全管理,管理人员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同时,为了促进管理方案能更好地实施,必须提前制定一个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在施工队伍中已有不少由经验堆积而来的安全控制方案,但也需要一个强制性的规范作为执行一切方案的指导。
3.3 防止过劳,提高生产安全性
疲劳生产广泛存在于工程建设行业中,机械化、自动化的进步取代了不少重体力劳动,并逐渐消除因重体力劳动而带来的疲劳生产,但一些精细活还是需要人来完成,例如看管监测仪表、计算机作业等,而这些工作又会给人带来精神疲劳。在施工安全控制中,如何防止过劳生产,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好施工安全就成了大问题,总结一下经验,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施工单位要积极有效地提高作业的自动化和程序化;制定合理的休息制度;根据工人的工作强度,科学地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减少轮班工作制度;提高工人的操作熟练度,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浪费,从而降低工作中的疲劳程度。
3.4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有8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的疏忽大意或人为的各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操作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如何处理危险,这些都关系到公路桥梁的安全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巨额财产是否得以保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所有操作人员培训后应经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考核颁发证书,才能上岗就业。除了技能培训,还要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知识培训,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而重点则是本次施工中的安全细则。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着重考察其是否具备良好的作业能力,禁止不合格的员工进入施工现场。
4 施工技术的安全性控制
4.1 挖孔桩施工
①如果挖孔较深或已经出现渗水,就要及时进行排水、防水,预防孔坍塌;②保证孔壁的稳定,定期检查孔壁是否出现问题,孔顶需要有专人看管,同时设置高出0.3m的井圈,以此作为孔口的栏杆,不得在孔口堆放各种垃圾和机械设备,要随时准备作业人员出入的梯子,夜间作业要悬挂警示灯;③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要设置护盖。在两孔之间只能有一孔进行混凝土作业;④工作人员要注意遵守几个规定:挖孔人员在进行孔下操作前,必须先将孔内的气体排出;如果孔内的二氧化碳超过0.5%,就要立刻通风,就算二氧化碳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如果操作人员感觉不适,也要立刻通风;⑤人工挖孔深度超过l0m时,要用机械强制通风。
4.2 提高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视程度
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其结构体难免受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磨损也会给桥梁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这些因素集中起来会导致桥梁结构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但出现这些因素的根本原因,是在桥梁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以及没有一个持久有效的优秀设计。因此,我们只有提高对桥梁耐久性设计的重视程度,才能避免危险因素的再次出现,同时做好防范计划,提高公路桥梁的寿命。
5 结语
公路桥梁的安全管理除了要求对人的技能和施工工艺技术进行控制外,关键是落实好安全管理理念,加强培训,促使整个施工环境充满安全管理的气氛,而管理者也要在建设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方法,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兰生.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1(3).
[2] 尹平.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公路,2007(2).
[3] 颜兴全.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