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在我国,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较为严重,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研究。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因素,然后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环境因素,以期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因素阐明,将有效依据提供给社会,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控制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影响;相关因素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益提升,全国70%以上的刑事犯罪总数为青少年犯罪。同时,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低龄化特征,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社会的危害行为日益增多,犯罪类型也日益增多。网络犯罪、拐卖人口等新犯罪现象逐渐加大比例,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同时,青少年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逐渐取代以往单一化的犯罪手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研究青少年犯罪工作。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因素的一些研究成果,然后指出其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以其将有效依据提供给社会各界。
一、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因素
很多研究均表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为犯罪青少年有一些引发犯罪的人格特征。艾森克的犯罪理论认为,犯罪人有一种犯罪人格存在,在生理及心理上,和守法公民相比,其具有完全不同的本质,具备该人格的人会倾向于对犯罪进行实施。我国在对青少年犯罪和人格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各种人格问卷测量或评估犯罪青少年的人格,将其人格特征寻找出来。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犯罪青少年具有的人格特质包括偏执、好奇、冒险、喜欢干奇特的事等,和普通人相比,其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不健全的人格对其犯罪行为及心理问题的产生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相关学者调查了405名男性青少年犯的人格特征,发现和对照组相比,其具有明显较高的犯罪人格障碍得分。相关学者调查了云南少管所379名男性少年犯,其年龄在13-15岁,发现行为外向、自我防卫低等是少年犯的基本人格特征,其中最为显著的为外向特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普通青少年相比,犯罪青少年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1]。
二、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主要及最初场所,其对青少年具有最大的影响。近年来,相关学者对青少年犯罪及和家庭因素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初对家庭的完整性、经济状况等家庭结构变量进行了研究,后来逐渐对家庭气氛、亲子沟通、父母监控等家庭功能变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家庭结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相关学者调查了2000多名违法犯罪青少年,发现父母分居、丧偶等违法犯罪青少年占总数的24.1%。还有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受到单亲家庭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单纯家庭结构破裂并不会引发青少年犯罪行为,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为家庭功能在家庭结构破裂的情况下破损,比如,家庭具有紧张的气氛,没有将良好的亲子依恋培养起来,亲子缺乏良好的沟通等[2]。
(二)学校因素
现阶段,我国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学校影响青少年范围的途径进行具体涉及,很多研究只是对青少年发展受到学校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较为特殊,具有极为剧烈的心理动荡,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学校,如果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过于充分的重视,只对升学率进行牢牢把握,而没有给予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充分关注,那么必然会消极影响学生的发展。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犯罪青少年占总数的50%左右,有劣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占犯罪青少年的80%。这些犯罪青少年法律意识极为淡薄[3]。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不良文化及风气影响青少年思想行为。现阶段,拜金主义、享樂主义等风气在我国蔓延着,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尤其是大量凶杀、色情等音像制品及书刊充斥社会,在极大程度上消极影响了缺乏成熟心理的青少年,可能会直接引发青少年犯罪行为。一些研究表明,喜欢暴力电影、热衷于网络暴力游戏的犯罪青少年占较大比例,这些暴力内容影响了其行为,使其暴力倾向更为显著。现阶段,我国在监控传媒方面问题还很大,并没有形成积极有效的预防青少年受到暴力、色情内容影响的完整机制[4]。
总之,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因素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缺乏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针对性预防的策略,实际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需要我们对实证研究进行进一步强化,有机地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同时,对多学科研究进行强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多因素进行深入考察,从而将青少年犯罪问题有效地降低直至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0-328.
[2]邵阳,谢斌,乔屹,黄乐萍.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3]廖坚,王维,唐秋萍.青少年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423-424.
[4]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41-248.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影响;相关因素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益提升,全国70%以上的刑事犯罪总数为青少年犯罪。同时,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低龄化特征,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社会的危害行为日益增多,犯罪类型也日益增多。网络犯罪、拐卖人口等新犯罪现象逐渐加大比例,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同时,青少年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逐渐取代以往单一化的犯罪手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研究青少年犯罪工作。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因素的一些研究成果,然后指出其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以其将有效依据提供给社会各界。
一、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因素
很多研究均表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为犯罪青少年有一些引发犯罪的人格特征。艾森克的犯罪理论认为,犯罪人有一种犯罪人格存在,在生理及心理上,和守法公民相比,其具有完全不同的本质,具备该人格的人会倾向于对犯罪进行实施。我国在对青少年犯罪和人格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各种人格问卷测量或评估犯罪青少年的人格,将其人格特征寻找出来。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犯罪青少年具有的人格特质包括偏执、好奇、冒险、喜欢干奇特的事等,和普通人相比,其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不健全的人格对其犯罪行为及心理问题的产生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相关学者调查了405名男性青少年犯的人格特征,发现和对照组相比,其具有明显较高的犯罪人格障碍得分。相关学者调查了云南少管所379名男性少年犯,其年龄在13-15岁,发现行为外向、自我防卫低等是少年犯的基本人格特征,其中最为显著的为外向特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普通青少年相比,犯罪青少年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1]。
二、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主要及最初场所,其对青少年具有最大的影响。近年来,相关学者对青少年犯罪及和家庭因素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初对家庭的完整性、经济状况等家庭结构变量进行了研究,后来逐渐对家庭气氛、亲子沟通、父母监控等家庭功能变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家庭结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相关学者调查了2000多名违法犯罪青少年,发现父母分居、丧偶等违法犯罪青少年占总数的24.1%。还有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受到单亲家庭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单纯家庭结构破裂并不会引发青少年犯罪行为,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为家庭功能在家庭结构破裂的情况下破损,比如,家庭具有紧张的气氛,没有将良好的亲子依恋培养起来,亲子缺乏良好的沟通等[2]。
(二)学校因素
现阶段,我国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学校影响青少年范围的途径进行具体涉及,很多研究只是对青少年发展受到学校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较为特殊,具有极为剧烈的心理动荡,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学校,如果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过于充分的重视,只对升学率进行牢牢把握,而没有给予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充分关注,那么必然会消极影响学生的发展。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犯罪青少年占总数的50%左右,有劣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占犯罪青少年的80%。这些犯罪青少年法律意识极为淡薄[3]。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不良文化及风气影响青少年思想行为。现阶段,拜金主义、享樂主义等风气在我国蔓延着,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尤其是大量凶杀、色情等音像制品及书刊充斥社会,在极大程度上消极影响了缺乏成熟心理的青少年,可能会直接引发青少年犯罪行为。一些研究表明,喜欢暴力电影、热衷于网络暴力游戏的犯罪青少年占较大比例,这些暴力内容影响了其行为,使其暴力倾向更为显著。现阶段,我国在监控传媒方面问题还很大,并没有形成积极有效的预防青少年受到暴力、色情内容影响的完整机制[4]。
总之,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因素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缺乏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针对性预防的策略,实际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需要我们对实证研究进行进一步强化,有机地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同时,对多学科研究进行强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多因素进行深入考察,从而将青少年犯罪问题有效地降低直至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0-328.
[2]邵阳,谢斌,乔屹,黄乐萍.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3]廖坚,王维,唐秋萍.青少年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423-424.
[4]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