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双管柱负压排砂采油技术探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稠油油藏以蒸汽吞吐开采为主,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亏空严重,地层出细粉砂也越来越严重。为此研制出同心双管柱负压排砂采油技术,本文对这一采油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稠油 排砂 装置
  稠油油藏以蒸汽吞吐开采为主,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亏空严重,地层出细粉砂也越来越严重。为此研制出同心双管柱负压排砂采油技术,利用该技术将油层近井地带的游离砂逐渐排出地面,直到地层不出砂,此项技术解决了出砂严重井生产工艺问题,降低了生产费用。本文对这一采油技术进行了探究。
  一、影响稠油区块开发的因素
  1、与储集层物性有关。油田岩石胶结类型以泥质胶结为主,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等地质因素,是造成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
  2、与原油物性有关。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时对岩石颗粒的拖拽力大,携砂能力强,是造成油井出砂的重要原因。
  3、与蒸汽吞吐开发方式有关。油田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一方面高强度注汽对油层产生强烈的冲刷作用,胶结物的冲刷破坏,加剧油层出砂;另外碱性蒸汽在高温高压下对地层岩石产生渐进的溶蚀作用,使井筒附近及近井地带的地层骨架遭受严重破坏,致地层出砂。
  4、与油井的生产制度有关。油田部分油井采油强度高,生产压差大,造成地层激动出砂。
  二、排砂采油装置结构
  排砂采油装置主要由3部分组成:井口装置、井下同心管柱和双喷嘴水力喷射泵(见图1)。
  1、井口装置
  井口装置采用双套管大四通和常规采油树结构,外层油管利用油管挂座在下面的套管大四通上,内层油管与采油树通过丝扣连接。这套排砂采油井口装置即可满足连通井筒内动力液管,又连通油套环形空间,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可起到平衡压力、正反洗井的作用。
  2、井下双管柱排砂采油装置
  井下双管柱排砂采油装置由两层管柱组成,外层管柱为Φ114mm油管,内层管柱为Φ73mm油管。外层油管和双喷嘴水力喷射泵用变扣连接。
  3、反循环水力喷射泵
  井下水力喷射泵采用反循环方式,结构见图2。动力液由双层油管环空输入井下,混合液由截面积较小的油管内输出。采用反循环水力喷射泵系统相对于常规循环水力喷射泵井下管柱,在混合液流量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合液流速,从而提高携砂能力。井下反循环水力喷射泵设双向喷嘴,动力液由双管环空输入井下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冲砂喷嘴以高流速正向喷出,射流在井筒内呈扇形扩散,使砂充分悬浮于套管中,即可满足地层供液不足而造成的不能连续排砂,又可以避免砂在套管内沉积造成砂埋油层;另一部分经水力喷射泵喷嘴驱动井下喷射泵工作,井底形成负压,将高含砂液排出。
  1.工作筒2.喉管3.高压射嘴4.吸入流道5.搅砂喷嘴
  三、工艺原理及特点
  1、工艺原理
  排砂采油工艺是以高压水动力液驱动井下排砂采油装置(主要部件为双喷嘴水力喷射泵)工作,以动力液和采出液之间的能量转换来达到排砂采油的目的。动力液在喷嘴处由高压头转为高速头,喷射液将地层流体携地层砂从吸入通道吸入喉管,在喉管内形成混合液,地层流体由动力液获得充分的能量,混合液由速度头转为压力头,将地层流体(包括地层油、水、砂)排至地面。
  双喷嘴水力喷射泵可下到油层底部或油层下部,地层流体携地层砂能够及时进入喷射泵吸入通道,不会滞留于井筒内,下部喷嘴也对沉积于套管的砂具有搅动和冲击的作用,在地层液被举升过程中,由于排砂采油装置具有阻止地层砂后沉的功能,从而保证地层流体顺利排至地面。
  2、工艺特点
  排砂采油工艺同水力喷射泵采油工艺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具有很强的携砂能力。在地层流体被举升过程中,由于排砂装置的特殊结构,使流体进入喷射泵吸入流道开始,在井筒内的任何部位上升速度都大于地层砂沉降速度的2倍。因此它具有阻止地层砂下降的功能。
  (2)井壁无遮挡。油井近井地带的流砂和堵塞物随地层流体涌入井筒,从而能够很好地疏通油层和炮眼堵塞,恢复并提高了地层原有的渗透性,使油井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3)液流稳定。不像抽油泵抽汲采出液那样具有脉动,因此井底压力场相对稳定,相对减小了地层瞬时出砂量,使出砂相对稳定。
  (4)井口及井下排砂装置,无运动件。现场检泵只需更换喷嘴、喉管和三个密封件即可,施工工艺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维修费用低。
  (5)双喷嘴水力泵泵挂位置可下在油层中下部,使地层出砂大部份随采出液排至地面,如果有砂埋油层现象发生,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洗井。
  (6)井下不设封隔器,可正常录取套压、动液面等油井动态资料,可以随时掌握井下工况。
  (7)对油层无污染,施工作业简单可靠、费用低,油井免修期长,具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结论
  总之,排砂采油工艺很好地解决常规防砂技术对油层造成的污染性伤害,可以提高油井的产量。该技术还简化了出砂油井的采油工艺,降低了生产费用,提高了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苏峰. 排砂采油工艺在金9块的应用[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6(04)
  [2]陈海. 水力排砂泵工艺原理及特点[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8)
  [3]刘爱青. 螺杆泵防砂配套工艺在稠油出砂井上的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04)
  [4]王紫璇,吴成友,于彩英,李娟,刘燕. 浅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开采对策分析[J]. 新疆石油科技. 2010(03)
其他文献
一、生活污泥处理的必要性1.生活污泥量剧增根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提出的《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以下简称“污水规划”)介绍,广州市市域范围共67个污水
铁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在服役期间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以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掺入纤维是提高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抗疲劳性、抗渗性等耐久性的措施之
摘要:樊154-平2井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金家-樊家鼻状构造带东翼樊154断块,是胜利油田为开发非常规油气藏在该区块部署的第三口重点水平井。通过优化工程及钻井液技术措施,满足了该井的施工要求,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该井的顺利完井。该井井眼轨迹平滑、井眼畅通、井壁稳定、施工过程顺利,创全国陆上小井眼水平段最长、水平位移最大、二十段制压裂管柱首次下入等三项纪录。  关键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