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文章将支架式教学模式与我国英语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阐述了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环节和特征,重点介绍了支架式教学理念指导下优秀大学英语教师应有的特质,旨在促使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日臻完善。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教师的特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58-02
一、引 言
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法符合以上教学原则,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减轻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支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重点探讨支架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特质。
二、支架式教学理念
1.支架式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最近发展区”是学习者独立学习时表现出来的难题解决能力与在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伴提供“支架”帮助下表现出来的難题解决能力之间的距离。[1] 另一种解读则更注重“最近发展区”的“文化”性,认为“最近发展区”是通过教学后个体理解的知识和个体原来的知识之间的差距,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2] 第三种则更关注集体性、社会性。“最近发展区”是个体的日常行为与历史发展中社会活动的新形式之间的差距。[3]
2.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含义
“支架式教学”最早由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出,用来说明可能使学习者穿越其“最近发展区”的帮助形式。布鲁纳认为,一位教师提供的“支架”不能使任务本身更容易,但它可以使学习者借助“支架”完成任务。在这里,学生被看做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就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通过支架作用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其新的能力。[4]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学习“支架”在于引导学生,而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因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的,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架”也应该随时调整,当学习者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意义建构空间。在支架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主体,借助于教育资料和教学设备等客体来塑造自己的文本和教学“支架”;学生则作为主体来参与教育活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师生之间形成共识,教师的文本内化为学生的力量,引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发展。支架式教学也是师生共享的自主建构,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自主管理学习的机会。“支架”是师生间意义建构的中介。师生间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体间的共享的自主建构。[5]
3.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支架式教学环节的组成: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教师给以适当引导;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教师合理建构支架应具备的特质
研究者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优秀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支架时所具备的七种特质:能力(Intelligent)、呵护(Nurturant)、苏格拉底式提问(Socratic)、进步(Progressive)、间接(Indirect)、反馈(Reflective)和鼓励(Encouraging)。这些特质的首字母缩略词为“INSPIRE”即为激励的意思。[6]下面我们以大学英语教育环境为例解析这些构成要素。
1.能 力
能力和知识是保证教师在学习情境中成功引导、构建支架的最首要品质。优秀的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知识以及几种不同种类的知识。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解释和说明困难的概念。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启发学生深入理解beat在“The smell beats my nose.”中的含义时,会引入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盥洗室清洁剂的气味,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来生动地说明beat的用法。
2.呵 护
优秀教师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优秀的教师一般会比其他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在课堂上这些教师经常地提及学生的个人信息,这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因而增进学习的动力。另外,优秀教师会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绪状态。比如,在学生选择双专业时,提前讲清学习的要求,使其目标明确。最后,优秀的教师同样展示对学生发展的高度热情,相信任何学生在帮助下都能学习,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 3.苏格拉底式的提问
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第三个显著的品质是他们所依赖和使用的苏格拉底式的教学风格。在很多方面,优秀教师把学习作为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更多地依赖于问题而不是解释或指示。[7]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尽可能的增长学生的知识,促使学生运用自身的理性来得到结论。在对话论证的过程中,教师协助个体澄清概念、获得正确的见解,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变化,建立一个更有效的个人思考模式系统。即在学生抓住重点之前提出一系列的主要问题,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材料中,同时,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进 步
优秀大学英语教师承诺促进学生的点滴进步,在进步的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在每一学习阶段学生都能有可见的进步。这种可见的、系统的进步是建立在优秀教师系统的提问的基础上的。一般地,每次学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下一步教师会选择提出一个稍微高难度水平的问题。当学生对一个具体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可能会提出另一个相同水平的问题,并且可能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成功的提问促成了学生的不断进步,优秀的教师更可能建立并遵循清晰的条理进行提问。
5.间 接
优秀的教师看起来对学生要求很高,但他们是以非常间接和模糊的方式传递其期望的。他们在学生原有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能对学生而言很难的新问题以给出提示(暗示学生的解答不是很完美)。[8]这一提示能激发学生进行新的任务。教师的提示性干预可以帮助学生从迷茫中走出困境。在学生感到困惑、无助的时候,教师如果能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其研究状态,在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适时、适度地给以点拨,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途径。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控制了学生对挫折的畏惧心理。
6.反 馈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介入。过早或过多的指导,都会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造成主体性的丧失。面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对”或者“不对”,更要慎言“你错了”。此时,教师应不动声色,追问其思考过程,尽量挖掘其中的合理成份,将典型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利用错误激起学生的讨论和探究,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得到思维层面的訓练。这样学生的参与就会更为积极,讨论也会更加热烈。在讨论与探究中,出错的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及时得到正确的反馈;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大胆开口,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7.鼓 励
优秀的英语教师深知“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9]允许学生出错,不仅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错误的出现暴露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优秀大学英语教师能从学生的错误中及时、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作为学生的“助手”和“向导”,他们不但理解学生的错误,而且给学生创造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环境。他们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课堂上优秀教师鼓励学生“多思”,发表自己对问题的具体看法,让大家一起分享其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放下包袱,对英语学习进行大胆的探索,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以达到语言“最近发展区”的作用。我们看到,许多优秀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自觉地实施有效干预,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这表明立足于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已不再是空话,它不仅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和发展,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对教师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以要加强教师的专业进修,使他们具有适应先进教学理念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Elena,B. & Deborah,J. Scaffolding Emergent Writing in the Zone o Proximal Development[M]. Liter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8:1~15
2 莱夫?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王文静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 Bruner,J. Prologue to the English edition in R. W. Rieber and A. S. Carton,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 Vgotsky[M].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1987
5 姚秋莉.“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5(4):67~68
6 郭晓霞.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支架式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
7 许长青.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师的有效干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28~29
8 林跃武、胡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108~109
9 曹贤鸣.教室就是出差的地方[J].中国教育学刊,2009(7):90~91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教师的特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58-02
一、引 言
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法符合以上教学原则,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减轻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支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重点探讨支架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特质。
二、支架式教学理念
1.支架式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最近发展区”是学习者独立学习时表现出来的难题解决能力与在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伴提供“支架”帮助下表现出来的難题解决能力之间的距离。[1] 另一种解读则更注重“最近发展区”的“文化”性,认为“最近发展区”是通过教学后个体理解的知识和个体原来的知识之间的差距,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2] 第三种则更关注集体性、社会性。“最近发展区”是个体的日常行为与历史发展中社会活动的新形式之间的差距。[3]
2.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含义
“支架式教学”最早由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出,用来说明可能使学习者穿越其“最近发展区”的帮助形式。布鲁纳认为,一位教师提供的“支架”不能使任务本身更容易,但它可以使学习者借助“支架”完成任务。在这里,学生被看做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就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通过支架作用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其新的能力。[4]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学习“支架”在于引导学生,而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因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的,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架”也应该随时调整,当学习者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意义建构空间。在支架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主体,借助于教育资料和教学设备等客体来塑造自己的文本和教学“支架”;学生则作为主体来参与教育活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师生之间形成共识,教师的文本内化为学生的力量,引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发展。支架式教学也是师生共享的自主建构,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自主管理学习的机会。“支架”是师生间意义建构的中介。师生间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体间的共享的自主建构。[5]
3.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支架式教学环节的组成: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教师给以适当引导;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教师合理建构支架应具备的特质
研究者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优秀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支架时所具备的七种特质:能力(Intelligent)、呵护(Nurturant)、苏格拉底式提问(Socratic)、进步(Progressive)、间接(Indirect)、反馈(Reflective)和鼓励(Encouraging)。这些特质的首字母缩略词为“INSPIRE”即为激励的意思。[6]下面我们以大学英语教育环境为例解析这些构成要素。
1.能 力
能力和知识是保证教师在学习情境中成功引导、构建支架的最首要品质。优秀的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知识以及几种不同种类的知识。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解释和说明困难的概念。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启发学生深入理解beat在“The smell beats my nose.”中的含义时,会引入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盥洗室清洁剂的气味,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来生动地说明beat的用法。
2.呵 护
优秀教师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优秀的教师一般会比其他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在课堂上这些教师经常地提及学生的个人信息,这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因而增进学习的动力。另外,优秀教师会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绪状态。比如,在学生选择双专业时,提前讲清学习的要求,使其目标明确。最后,优秀的教师同样展示对学生发展的高度热情,相信任何学生在帮助下都能学习,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 3.苏格拉底式的提问
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第三个显著的品质是他们所依赖和使用的苏格拉底式的教学风格。在很多方面,优秀教师把学习作为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更多地依赖于问题而不是解释或指示。[7]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尽可能的增长学生的知识,促使学生运用自身的理性来得到结论。在对话论证的过程中,教师协助个体澄清概念、获得正确的见解,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变化,建立一个更有效的个人思考模式系统。即在学生抓住重点之前提出一系列的主要问题,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材料中,同时,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进 步
优秀大学英语教师承诺促进学生的点滴进步,在进步的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在每一学习阶段学生都能有可见的进步。这种可见的、系统的进步是建立在优秀教师系统的提问的基础上的。一般地,每次学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下一步教师会选择提出一个稍微高难度水平的问题。当学生对一个具体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可能会提出另一个相同水平的问题,并且可能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成功的提问促成了学生的不断进步,优秀的教师更可能建立并遵循清晰的条理进行提问。
5.间 接
优秀的教师看起来对学生要求很高,但他们是以非常间接和模糊的方式传递其期望的。他们在学生原有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能对学生而言很难的新问题以给出提示(暗示学生的解答不是很完美)。[8]这一提示能激发学生进行新的任务。教师的提示性干预可以帮助学生从迷茫中走出困境。在学生感到困惑、无助的时候,教师如果能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其研究状态,在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适时、适度地给以点拨,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途径。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控制了学生对挫折的畏惧心理。
6.反 馈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介入。过早或过多的指导,都会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造成主体性的丧失。面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对”或者“不对”,更要慎言“你错了”。此时,教师应不动声色,追问其思考过程,尽量挖掘其中的合理成份,将典型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利用错误激起学生的讨论和探究,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得到思维层面的訓练。这样学生的参与就会更为积极,讨论也会更加热烈。在讨论与探究中,出错的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及时得到正确的反馈;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大胆开口,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7.鼓 励
优秀的英语教师深知“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9]允许学生出错,不仅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错误的出现暴露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优秀大学英语教师能从学生的错误中及时、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作为学生的“助手”和“向导”,他们不但理解学生的错误,而且给学生创造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环境。他们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课堂上优秀教师鼓励学生“多思”,发表自己对问题的具体看法,让大家一起分享其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放下包袱,对英语学习进行大胆的探索,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以达到语言“最近发展区”的作用。我们看到,许多优秀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自觉地实施有效干预,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这表明立足于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已不再是空话,它不仅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和发展,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对教师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以要加强教师的专业进修,使他们具有适应先进教学理念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Elena,B. & Deborah,J. Scaffolding Emergent Writing in the Zone o Proximal Development[M]. Liter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8:1~15
2 莱夫?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王文静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 Bruner,J. Prologue to the English edition in R. W. Rieber and A. S. Carton,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 Vgotsky[M].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1987
5 姚秋莉.“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5(4):67~68
6 郭晓霞.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支架式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
7 许长青.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师的有效干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28~29
8 林跃武、胡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108~109
9 曹贤鸣.教室就是出差的地方[J].中国教育学刊,2009(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