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类型,全称是“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科幻小说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作品,阅读科幻小说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科学”“幻想”“小说”是科幻小说的三大要素,也是阅读科幻小说的三把“钥匙”。笔者认为,“小说”是科幻小说的文学载体,“幻想”是它的表现手法,“科学”是其精神内涵。正确把握它们,既能让我们领略科幻小说的想象艺术,又能让我们理解其科学精神和主题思想。下面以阅读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为例,介绍一下如何用这三把“钥匙”阅读科幻小说。
第一把“钥匙”:“小说”
科幻小说是一种小说类型,拥有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要素。科幻小说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阅读科幻小说应该以快速阅渎为主,适当兼顾精读、跨媒介阅读等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小说的故事梗概,获得酣畅的阅读体验。
快速阅读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能力,本栏目相关文章对快速阅读已经做过介绍。阅读《流浪地球》时,抓住”流浪”这一主要线索和主人公——“我”的人生经历这些关键信息,用扫读、跳读等方法,快速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抓住下面的关键信息进行快速阅读:
“刹车时代”(交代地球“流浪”的原因,“我”出生)一“逃逸时代”(地球“流浪”太空,“我”搬进地下城,长大、结婚、生子)一“叛乱”(“叛军”打算夺取地球驾驶室,结束地球的“流浪”,把地球开回原来的轨道,“我”因妻子死去加入“叛军”)一“流浪时代”(太阳“死亡”,地球朝既定轨道继续“流浪”,“我”的儿子娶妻生子)。
如果能抓住上面的这些关键信息进行高效的阅读,就能快速读完小说,取得良好的初步阅读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跨媒介阅读,把它和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相关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比较。比如,将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和电影中的主人公刘肩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科幻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
第二把“钥匙”:“幻想”
“幻想”,是科幻小说的重要表现形式,常跟科学技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活动密切相关,是科幻小说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触发点。阅读科幻小说,用心品味作品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有助于丰富读者的想象力,提高渎者的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阅读科幻小说的过程中,要做到读中想、想中读,充分体会其“幻想”的文学艺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人手,体悟科幻小说的“幻想”艺术:第一,品味现有科学技术能够解释或有能力做到的相关内容:第二,欣赏现有科学技术解释不了或做不到的幻想内容:第三,运用获得的阅读体验、知识储备,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想象,创造幻想内容。比如,《流浪地球》中对地球发动机的描述: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一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
小说中的地球发动机靠重元素聚变产生推力,来源于人类已经掌握的核聚变反应,是读者容易理解的。但这些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并“流浪”到遥远的预定轨道,是作者进行大胆幻想的艺术创造,是现有科学技术做不到的。当然,读者还可以对小说的幻想内容及开放式的结尾进行合理想象,获得个性化的阅渎体验。
第三把“钥匙”:“科学”
科幻小说用科学知识展开情节、传递知识、表达思想和主题,“科学”是科幻小说的基础和精髓。准确把握“科学”这把“钥匙”,既能帮助我们读懂科幻小说中的基本科学事实和科学远景,理解作品传达的科学思想,又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传达的深刻主题。
笔者认为,也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要素。一是不断丰富科学知识储备,理解作品中涉及的基本科学事实。比如,阅读《流浪地球》时,了解人类已经掌握的地球自转、重元素聚变、太阳会“死去”等科学知识,是读懂作品的基础。二是发挥想象力,理解、欣赏科幻作品中描绘的科技远景。小说中,科学家预测太阳将“死去”,人类给地球装上一万多座发动机,将地球“流浪”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新轨道,这些在现实基础上描绘的科技远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三是挖掘“科学”背后的科技思想和作品主题。《流浪地球》中,作者对人类面对太阳毁灭這样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科学探索,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自我牺牲、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同灾难进行抗争,最终使人类保存了繁衍下去的希望。作者深刻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作品传达的重要主题。读懂这些,不但能较好地实现深层的阅读目的,还能有效提高读者的认知水平。
总之,用“小说”“幻想”“科学”这三把“钥匙”阅读科幻小说,既实用又高效,能帮助中学生读懂、读透科幻小说。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科幻小说,我们既不能将其同科普作品等同,又不能过分沉迷其中,而是要注意领略其创意,不断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科学”“幻想”“小说”是科幻小说的三大要素,也是阅读科幻小说的三把“钥匙”。笔者认为,“小说”是科幻小说的文学载体,“幻想”是它的表现手法,“科学”是其精神内涵。正确把握它们,既能让我们领略科幻小说的想象艺术,又能让我们理解其科学精神和主题思想。下面以阅读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为例,介绍一下如何用这三把“钥匙”阅读科幻小说。
第一把“钥匙”:“小说”
科幻小说是一种小说类型,拥有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要素。科幻小说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阅读科幻小说应该以快速阅渎为主,适当兼顾精读、跨媒介阅读等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小说的故事梗概,获得酣畅的阅读体验。
快速阅读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能力,本栏目相关文章对快速阅读已经做过介绍。阅读《流浪地球》时,抓住”流浪”这一主要线索和主人公——“我”的人生经历这些关键信息,用扫读、跳读等方法,快速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抓住下面的关键信息进行快速阅读:
“刹车时代”(交代地球“流浪”的原因,“我”出生)一“逃逸时代”(地球“流浪”太空,“我”搬进地下城,长大、结婚、生子)一“叛乱”(“叛军”打算夺取地球驾驶室,结束地球的“流浪”,把地球开回原来的轨道,“我”因妻子死去加入“叛军”)一“流浪时代”(太阳“死亡”,地球朝既定轨道继续“流浪”,“我”的儿子娶妻生子)。
如果能抓住上面的这些关键信息进行高效的阅读,就能快速读完小说,取得良好的初步阅读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跨媒介阅读,把它和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相关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比较。比如,将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和电影中的主人公刘肩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科幻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
第二把“钥匙”:“幻想”
“幻想”,是科幻小说的重要表现形式,常跟科学技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活动密切相关,是科幻小说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触发点。阅读科幻小说,用心品味作品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有助于丰富读者的想象力,提高渎者的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阅读科幻小说的过程中,要做到读中想、想中读,充分体会其“幻想”的文学艺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人手,体悟科幻小说的“幻想”艺术:第一,品味现有科学技术能够解释或有能力做到的相关内容:第二,欣赏现有科学技术解释不了或做不到的幻想内容:第三,运用获得的阅读体验、知识储备,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想象,创造幻想内容。比如,《流浪地球》中对地球发动机的描述: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一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
小说中的地球发动机靠重元素聚变产生推力,来源于人类已经掌握的核聚变反应,是读者容易理解的。但这些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并“流浪”到遥远的预定轨道,是作者进行大胆幻想的艺术创造,是现有科学技术做不到的。当然,读者还可以对小说的幻想内容及开放式的结尾进行合理想象,获得个性化的阅渎体验。
第三把“钥匙”:“科学”
科幻小说用科学知识展开情节、传递知识、表达思想和主题,“科学”是科幻小说的基础和精髓。准确把握“科学”这把“钥匙”,既能帮助我们读懂科幻小说中的基本科学事实和科学远景,理解作品传达的科学思想,又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传达的深刻主题。
笔者认为,也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要素。一是不断丰富科学知识储备,理解作品中涉及的基本科学事实。比如,阅读《流浪地球》时,了解人类已经掌握的地球自转、重元素聚变、太阳会“死去”等科学知识,是读懂作品的基础。二是发挥想象力,理解、欣赏科幻作品中描绘的科技远景。小说中,科学家预测太阳将“死去”,人类给地球装上一万多座发动机,将地球“流浪”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新轨道,这些在现实基础上描绘的科技远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三是挖掘“科学”背后的科技思想和作品主题。《流浪地球》中,作者对人类面对太阳毁灭這样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科学探索,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自我牺牲、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同灾难进行抗争,最终使人类保存了繁衍下去的希望。作者深刻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作品传达的重要主题。读懂这些,不但能较好地实现深层的阅读目的,还能有效提高读者的认知水平。
总之,用“小说”“幻想”“科学”这三把“钥匙”阅读科幻小说,既实用又高效,能帮助中学生读懂、读透科幻小说。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科幻小说,我们既不能将其同科普作品等同,又不能过分沉迷其中,而是要注意领略其创意,不断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