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则是地图的基本语言。我省初中社会课里对地图的三要素作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初步有了读懂地图的基本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地图有了新的涵义,因此对于文科的学生,如何更加系统地学习地图的有关知识,笔者集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些个人之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将传统地图与遥感地图进行比较,深化对地图的理解
遥感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视力的延伸。传统地图和RS地图分别是在初中一年级和高一年级这两个阶段学习,相隔时间长。再加上现在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对社会课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因而知识遗忘率极高。因而在复习阶段需将这两种地图加以比较,显然非常重要。
例1读图1与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给图1和图2取个图名。
2.比较图1和图2,说出三要素在两图中的区别。
3.目前,我国车载GPS接收机中的地图是什么地图?
第1小题,是通过两图,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图1为上海市的政区图,图2为上海市的遥感地图。这是学习的起点。
第2小题,通过比较,图1因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图,因而地图的三要素都应具备;而图2是遥感地图,因为它是真实地物的缩小版,因而遥感地图不需要图例,人们能直接在地图上加以读取。
第3小题,旨在让学生关注三种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当下我国的GPS接收机中的地图还是传统的地图,而不是实时的遥感地图,因而与欧洲发达国家的车载GPS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如何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社会课里,对两地的实际距离的计算,作了详细地介绍。“在图上量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然后用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以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1]
对此学生应该有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比例尺很大的地图。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投影方法绘制而成的,因此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变形,因而如果采用此种方法来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所体验,笔者设计了例2。
例2看地图册P14-15页[2]世界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赤道和60°N的纬线长。
2.你有什么样的疑问?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能画个示意图加以说明吗?
4.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如何比较准确地计算两地实际的距离?
学生通过计算,其结果为赤道的周长≈33000km,60°N的纬线长≈25000km。在计算过程中,很多的学生,都发出惊讶的表情。赤道周长不是4万km吗?60°N的纬线长不是赤道的一半吗?笔者于是顺水推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是不是地图册画错了;有的说,地图册编辑都是地图专家,不可能出错……最后,还有一个同学终于说出了准确答案,地球变成地图,球面变成平面,是要变形的……
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让这个同学来解释赤道为什么会变短?该同学在黑板上画了如下示意图(图3)。赤道的半周长ABC,垂直投影到平面上,其长变成了AOC,自然变短了。
至此,笔者再让学生读地图册P8-P9页,世界地形图,在图上再计算赤道与60°N的周长,学生又发现,在此图中,60°N的纬线长度没有世界政区图上那样变形严重。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图,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变形程度自然不同。
因此,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不能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实际距离的计算。同学们有没有其它办法呢?
当地表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纬距(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111km,来计算。
当地表两点位于同一纬线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经距(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111km?COSα(α为当地纬度)来计算。
当地表两点为任意两点时,又可以根据什么方法来计算两点的距离呢?
例3(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1)图4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第7题。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在图中先得出两地的经度与纬度,作出示意图(图5),两地的纬度差为5°,经度差为12°,因此两地的距离可以看成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l2(甲乙)=(12·COS30°)2+52,l≈1332km。
以上计算只是估算,不是准确值。如何求得两地的实际距离呢?(供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学习)。
假设A(α1,β1),B(α2,β2),α为纬度,β为经度,θ为所在大圆上那段AB劣弧长,根据球面三角形余弦公式可求θ,即:
COSθ=sinα1? sinα2+cosα1?cosα2?cos(β1-β2)
注:北纬为正,南纬为负;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则l AB=θ?111km/度
在进行上述计算时,我们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正球体对待,实际上“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3],因此,即使用上述的球面公式,求得的地表两点之间的距离,仍然只是一个近似值。
三、如何选择比例尺?
我省社会课里,对地图知识的介绍,主要将这些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通过“明阳小区平面图”来学习这个些知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仅仅是学生会用这些知识,来读懂地图,学会用地图。但是对于高中学生,还需学会选择比例尺。
从定性的角度,像“世界政区图、大洲地图,国家地图等”表示实地范围较大的地图,一般选择小比例尺,像“市级政区图,学校平面图,军事地形图等”,一者表示实地范围较小的地图,二者是要求精度高的地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地图。
从定量的角度,对一定的纸张,画不同的地图,则需采用合适的比例尺,力图使地图在纸上布局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4在一张长、宽各110cm的白纸上,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幅边框各5cm,则合适的比例尺是
A 1:5000000 B 1:10000000 C 1:6000000 D 1:100000000
我国最北点位于北纬53度33分,黑龙江省的(漠河县)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点位于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在曾母暗沙西南),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最东点位于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上,最西点位于东经73度40分,一般认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乌兹别里山口的乌恰县(真正的西至点在帕米尔高原上,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交界处略南的一座雪山上),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 5200公里。也即如果我国南北方向上能布局在地图上,东西方向就不存在问题了。因此,合理的比例尺约为100/550000000,即1/5500000。考虑到选项中没有此项,此选择比此更小一点的比例尺,即C选项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 历史与社会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 参考地图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
[3]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一、将传统地图与遥感地图进行比较,深化对地图的理解
遥感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视力的延伸。传统地图和RS地图分别是在初中一年级和高一年级这两个阶段学习,相隔时间长。再加上现在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对社会课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因而知识遗忘率极高。因而在复习阶段需将这两种地图加以比较,显然非常重要。
例1读图1与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给图1和图2取个图名。
2.比较图1和图2,说出三要素在两图中的区别。
3.目前,我国车载GPS接收机中的地图是什么地图?
第1小题,是通过两图,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图1为上海市的政区图,图2为上海市的遥感地图。这是学习的起点。
第2小题,通过比较,图1因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图,因而地图的三要素都应具备;而图2是遥感地图,因为它是真实地物的缩小版,因而遥感地图不需要图例,人们能直接在地图上加以读取。
第3小题,旨在让学生关注三种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当下我国的GPS接收机中的地图还是传统的地图,而不是实时的遥感地图,因而与欧洲发达国家的车载GPS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如何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社会课里,对两地的实际距离的计算,作了详细地介绍。“在图上量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然后用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以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1]
对此学生应该有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比例尺很大的地图。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投影方法绘制而成的,因此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变形,因而如果采用此种方法来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所体验,笔者设计了例2。
例2看地图册P14-15页[2]世界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赤道和60°N的纬线长。
2.你有什么样的疑问?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能画个示意图加以说明吗?
4.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如何比较准确地计算两地实际的距离?
学生通过计算,其结果为赤道的周长≈33000km,60°N的纬线长≈25000km。在计算过程中,很多的学生,都发出惊讶的表情。赤道周长不是4万km吗?60°N的纬线长不是赤道的一半吗?笔者于是顺水推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是不是地图册画错了;有的说,地图册编辑都是地图专家,不可能出错……最后,还有一个同学终于说出了准确答案,地球变成地图,球面变成平面,是要变形的……
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让这个同学来解释赤道为什么会变短?该同学在黑板上画了如下示意图(图3)。赤道的半周长ABC,垂直投影到平面上,其长变成了AOC,自然变短了。
至此,笔者再让学生读地图册P8-P9页,世界地形图,在图上再计算赤道与60°N的周长,学生又发现,在此图中,60°N的纬线长度没有世界政区图上那样变形严重。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图,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变形程度自然不同。
因此,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不能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实际距离的计算。同学们有没有其它办法呢?
当地表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纬距(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111km,来计算。
当地表两点位于同一纬线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经距(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111km?COSα(α为当地纬度)来计算。
当地表两点为任意两点时,又可以根据什么方法来计算两点的距离呢?
例3(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1)图4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第7题。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在图中先得出两地的经度与纬度,作出示意图(图5),两地的纬度差为5°,经度差为12°,因此两地的距离可以看成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l2(甲乙)=(12·COS30°)2+52,l≈1332km。
以上计算只是估算,不是准确值。如何求得两地的实际距离呢?(供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学习)。
假设A(α1,β1),B(α2,β2),α为纬度,β为经度,θ为所在大圆上那段AB劣弧长,根据球面三角形余弦公式可求θ,即:
COSθ=sinα1? sinα2+cosα1?cosα2?cos(β1-β2)
注:北纬为正,南纬为负;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则l AB=θ?111km/度
在进行上述计算时,我们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正球体对待,实际上“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3],因此,即使用上述的球面公式,求得的地表两点之间的距离,仍然只是一个近似值。
三、如何选择比例尺?
我省社会课里,对地图知识的介绍,主要将这些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通过“明阳小区平面图”来学习这个些知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仅仅是学生会用这些知识,来读懂地图,学会用地图。但是对于高中学生,还需学会选择比例尺。
从定性的角度,像“世界政区图、大洲地图,国家地图等”表示实地范围较大的地图,一般选择小比例尺,像“市级政区图,学校平面图,军事地形图等”,一者表示实地范围较小的地图,二者是要求精度高的地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地图。
从定量的角度,对一定的纸张,画不同的地图,则需采用合适的比例尺,力图使地图在纸上布局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4在一张长、宽各110cm的白纸上,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幅边框各5cm,则合适的比例尺是
A 1:5000000 B 1:10000000 C 1:6000000 D 1:100000000
我国最北点位于北纬53度33分,黑龙江省的(漠河县)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点位于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在曾母暗沙西南),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最东点位于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上,最西点位于东经73度40分,一般认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乌兹别里山口的乌恰县(真正的西至点在帕米尔高原上,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交界处略南的一座雪山上),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 5200公里。也即如果我国南北方向上能布局在地图上,东西方向就不存在问题了。因此,合理的比例尺约为100/550000000,即1/5500000。考虑到选项中没有此项,此选择比此更小一点的比例尺,即C选项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 历史与社会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 参考地图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
[3]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