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是英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笔者以布里顿声乐套曲《冬之语》为切入点,通过对8首艺术歌曲的和声分析,从多元化的调式、复杂的调性转换、多种和弦构造手法与和声进行手法等多个角度,对歌曲的和声技法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布里顿的复合和声思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力图阐明和声在艺术歌曲的表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布里顿;艺术歌曲;复合和声;调式调性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3-0062-04
[收稿日期]2017-08-29
[作者简介]彭欣培(1990—),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教师。(泰安271018)班杰明·布里顿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出生在英国东方沿海城镇罗斯托夫特(Lowestoft)。少小离家,其后经历颇丰,但其对家乡一直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正如他在歌剧《彼得·格莱姆斯》里所写:
我生于斯长于斯,根植于此……
最熟悉的田野,
泥沼、砂砾,
最日常的街道,
乃至家乡的盛行风,
都令我心心念念。[1]
正是由于这样,布里顿在回到家乡之后,开启了更加丰沛的创作生涯。
一、《冬之语》调式调性思维
通过分析作品可以发现,声乐套曲《冬之语》的旋律形态具有调式化倾向。作者使用了多种调式手段和调式类型来扩展音乐发展的内部动力,其中包括同主音大小调、同中音大小调,以及不同调式的复合与交替,这些多元化的调式类型使横向上的调式发展有自己的中心,并围绕中心发散,而在纵向上使和声关系更加丰满多样。
(一)中古调式
中古调式不但有着音乐调式上的含义,还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积淀。运用中古调式不仅使音乐作品带有复古性,更可以获得丰富的调式色彩。这也是中古调式被近现代作曲家青睐的原因。
根据歌词判断谱例为一个乐句,下行声部进行为D伊奥尼亚调式的自然音列,属单一中古调式的运用。这种一个段落只使用一种调式的方式,使得声部间的关系清晰明了,音响效果明亮,构成了伊奥尼亚“庄重、热情”的音响语言。左手伴奏音型以稳定的节拍、固定的音型贯穿全曲。作者在钢琴部分使用这种固定音型,而在声乐部分加入与钢琴部分不同的节奏,使整个乐曲听起来更加丰富。
(二)同主音双调式
这种手法的使用在巴托克、普洛克维耶夫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巴托克曾经指出:“由于双调式的应用而导致包含作用全新的半音音级的自然音阶或音阶片段的应用。这些半音音级既不是某和弦的变化音,也不倾向到后一和弦的某一音级;只能把它们看作是不同调式同时应用的组成部分,而在特定时间内,某些貌似变化音的音级属于某一调式,另一些音级属于另一调式。”[2]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主音双调式的应用为半音化的和声创造了条件,并且在纵向和声上形成了声部间的对置。
综合前后谱例的进行可以看出,伴奏声部两个声部的共同中心音为A。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同主音双调式的运用,使声部的层次同时具有了大、小两种调式的色彩。作者利用相同功能不同调式的和弦复合来增加和声进行的不协和性,形成了一种和弦与和声进行的复合,以达到发展调性的目的。同时,为半音化的进行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声部间的层次。在声部进行上,作者运用不断上行的动机,制造出森林里的叶子在眼前飘动的景象。
(三)同主音调式交替
调式交替也属于复合的一种表现方式,是指在某调(包括调性、调式) 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音列相同、主音不同的调式,或出现其他主音相同、音列不同的调式。在布里顿的艺术歌曲中,主要的调式交替手法为同主音调式的交替,它的主要作用是强调横向上的各个声部在同一主音下,在不同的和弦位置上的表现。
此例的伴奏为a爱奥利亚调式,在和弦构造上为了强调主音的性质选择了不稳定的小四六和弦,使歌曲一开始就营造出调式的游移感。两小节序奏后,声乐部分进入,由于纵向和弦复合化的处理,弱化了a调主和弦的功能性。在第一句的结尾处出现特征音bE,与上方声部e形成半音关系,进入a洛克利亚调式,造成了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作者以连续八分节奏均匀律动构成的伴奏音型,搭配伴奏旋律声部十六分音符的半音化运动,似乎在描绘一种动态的场景。
(四)同中音调式复合
同中音调式指两调和弦三音相同,根音、五音相差半音的大小调式之间的相互交替。布里顿在艺术歌曲中使用同中音调式的复合强调纵向调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复合所产生的调式化半音,使大调增添了小调的和声效果,小调引入了大调的和声素材,扩大了和声的范围和材料,对于展示复杂的乐思和作者的音乐美学思维都有很高的表现力。
此谱例为歌曲的序奏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歌曲的6—7小节上方声部为b E大调,下方声部为e小调,形成了同中音调式复合。这种个性化的调式色彩对比深化了歌曲的艺术内涵。从发展的来源来看,同中音调式交替、复合是在同主音調式的启示下产生的。但由于同中音调的关系更为疏远,所以在和声色彩上比同主音大小调式更为丰富且多变。同主音复合的和弦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调性功能,但却由于复合表现出了多层次的调式思维和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无疑为调性音乐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力。
在近现代和声语言中,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条件下,音乐的“复合”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复杂的多声部音乐形式。[3]结合上例的同中音调式复合我们可以得出,调式复合手法的运用是布里顿《冬之语》的创作特色之一。这也体现了布里顿作品中综合运用多种元素进行融合,形成了他独特的多元复合技法风格。 二、复杂的调性转换与布局
布里顿的作品调性转换频繁,横向上通过四度调性关系、五度调性关系、二度调性关系、三度调性关系的转调进行,纵向上通过叠置构造和调性复合,以丰富和声语言增加声部间的冲突,将织体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这些调性扩张手段的共同点是色彩性较强,能够表达强烈的戏剧冲突。
(一)双调性的运用
从谱例中可以看到,51小节伴奏声部左手部分进行到bB大调,52小节伴奏声部的右手部分为B大调Ⅰ级和弦的转位(bE=#D),两者调式结构相同,但两个层次分别建立在不同主音的调性基础上。音乐的发展层次及运动方向十分清晰明确,双调性造成的紧张感增强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同时在音响效果上,听起来又没有那么紧张。
三、《冬之语》和弦结构特点
在和弦织体的选择上,布里顿依旧以三度叠置和弦及其变形的使用为主。值得重点研究的是布里顿对于复合和弦的运用。复合和弦是近现代和声当中构建和弦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法,使用复合和弦的目的是利用不协和和弦创建新的素材中心。它有复杂的音响效果,这种复杂化的和弦使和声色彩更加丰富,增加了和声的表现力。复合和弦的自由结合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但是在和声进行方面,常常显现出一些规律。比如连续上行或下行的级进使用;保持某种复合和弦特征作为动机贯穿全曲;等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纯的和弦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复合和弦。
从谱例上可以看出,钢琴伴奏声部的左手部分为二度和三度叠置的和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bB调省略五音的七和弦。右手部分的三连音为左手伴奏和弦的分解形式,二度叠置和弦可理解为bB调七和弦的根音和七音。虽然两声部调性相同,但是和弦的个性化排列在音响上造成了不协和的效果。在歌曲的开头给听者造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种和弦动机贯穿了全曲,在音响效果上模仿了鸟叫的声音,给人以婉转高亢之感。同时制造出如同群鸟出林般的听觉效果。
分析谱例可以看出开头调性为e和声小调,钢琴声部为e和声小调主和弦E-G-B的原位,bA为附加音。附加音和弦的使用增加了和声的色彩,连续地进行仿佛在模仿小旧桌子“吱呀吱呀”的声音。附加音的使用减弱了小三和弦的色彩,削弱了主和弦的功能性。虽然bA音也可理解为和弦外音,但由于动机的连续性,故将本曲弱拍上的和弦外音与强拍上的和弦外音都理解为附加音。附加音和弦的使用为整个和声织体增添了不协和的色彩。
(一)复合和弦的运用
布里顿在《冬之语》中频繁使用了复合和弦手法,笔者通过分析谱例,将其手法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一、同主音不同功能复合和弦;二、同主音大小调复合和弦;三、不同主音复合和弦。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详细阐述。
1.同主音不同功能复合和弦
同主音不同功能复合和弦,即在同一调式调性内,不同级数的和弦纵向结合而形成的复合和弦。上例中,由于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和声进行,布里顿运用了交叉复合和弦,即采用上方属和弦下方主和弦,或者上方主和弦下方属和弦的结合,这种同调性不同功能的和弦复合,增加了和声的浓度和不稳定性,弥补了调性的单一呈现方式,在音响上产生了单一和弦所不具备的厚度与立体感和不协和性。
2.同主音大小调复合和弦
综合谱例可以看出,布里顿在此曲中大量使用属和弦和主和弦的复合手法,这种传统和声的功能进行加入了调式化的复合后,削弱了传统调式的功能性。达到了增加调式多样化、丰富音响的效果。虽然在分析中能够明显地看出其调式调性,但是在音响上却给人以不确定性。配合着歌词“漫游此地的孩子们,幻想着此处长久以来都充满高耸的树木,但终究没有人能够看见”,充满了深深的悲凉。
3.不同主音复合和弦
谱例中伴奏声部的左手部分为be小调的属和弦根音和主和弦的根音横向排列进行,右手部分为c小调主和弦和ⅱ级和弦。作者在伴奏声部右手部分的横向进行上选择了平行四六和弦,纵向上选择不同主音,即不同调性的和弦复合。这种和弦的复合方式对歌曲的调性扩张创造了条件,并增加了歌曲音响的不稳定性和色彩性。
结语
总结布里顿的和弦构造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布里顿既立足于传统,又努力进行创新。从调式方面来看,布里顿最突出的特点是调式的交替、复合使用,尤其是将中古调式和五声调式融入和声体系中,这种调式的多元化赋予了和声织体强大的表现力,为色彩性的和声语言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使歌曲的音响效果纯净、悠扬、神秘、引人入胜。从调性方面来看,布里顿青睐使用复合手法扩张调性,并且热衷于频繁转换调性,这种调性布局与布里顿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布里顿生活在20世纪西方世界的大动荡时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社会经济危机、科技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复兴等社会现状,都剧烈地冲击着布里顿的艺术创作和音乐语言。此时和声发展的风格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布里顿也力求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Donald Mitchell,Hans Kelle.Benjiamin Britten— a Commentary on his works from a group of specialists[M].1952:2.
[2] 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61.
[3] 徐平力.20世纪初期的和声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5.
[4] 汪成用.近現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宋祥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 张淳.理想国度中的“树”图像——以普桑、洛兰作品为例[J].齐鲁艺苑,2015(01).
[7] 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8] 桑桐.和声学六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9] 徐平力.20世纪初期的和声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璐)
[关键词]布里顿;艺术歌曲;复合和声;调式调性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3-0062-04
[收稿日期]2017-08-29
[作者简介]彭欣培(1990—),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教师。(泰安271018)班杰明·布里顿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出生在英国东方沿海城镇罗斯托夫特(Lowestoft)。少小离家,其后经历颇丰,但其对家乡一直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正如他在歌剧《彼得·格莱姆斯》里所写:
我生于斯长于斯,根植于此……
最熟悉的田野,
泥沼、砂砾,
最日常的街道,
乃至家乡的盛行风,
都令我心心念念。[1]
正是由于这样,布里顿在回到家乡之后,开启了更加丰沛的创作生涯。
一、《冬之语》调式调性思维
通过分析作品可以发现,声乐套曲《冬之语》的旋律形态具有调式化倾向。作者使用了多种调式手段和调式类型来扩展音乐发展的内部动力,其中包括同主音大小调、同中音大小调,以及不同调式的复合与交替,这些多元化的调式类型使横向上的调式发展有自己的中心,并围绕中心发散,而在纵向上使和声关系更加丰满多样。
(一)中古调式
中古调式不但有着音乐调式上的含义,还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积淀。运用中古调式不仅使音乐作品带有复古性,更可以获得丰富的调式色彩。这也是中古调式被近现代作曲家青睐的原因。
根据歌词判断谱例为一个乐句,下行声部进行为D伊奥尼亚调式的自然音列,属单一中古调式的运用。这种一个段落只使用一种调式的方式,使得声部间的关系清晰明了,音响效果明亮,构成了伊奥尼亚“庄重、热情”的音响语言。左手伴奏音型以稳定的节拍、固定的音型贯穿全曲。作者在钢琴部分使用这种固定音型,而在声乐部分加入与钢琴部分不同的节奏,使整个乐曲听起来更加丰富。
(二)同主音双调式
这种手法的使用在巴托克、普洛克维耶夫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巴托克曾经指出:“由于双调式的应用而导致包含作用全新的半音音级的自然音阶或音阶片段的应用。这些半音音级既不是某和弦的变化音,也不倾向到后一和弦的某一音级;只能把它们看作是不同调式同时应用的组成部分,而在特定时间内,某些貌似变化音的音级属于某一调式,另一些音级属于另一调式。”[2]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主音双调式的应用为半音化的和声创造了条件,并且在纵向和声上形成了声部间的对置。
综合前后谱例的进行可以看出,伴奏声部两个声部的共同中心音为A。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同主音双调式的运用,使声部的层次同时具有了大、小两种调式的色彩。作者利用相同功能不同调式的和弦复合来增加和声进行的不协和性,形成了一种和弦与和声进行的复合,以达到发展调性的目的。同时,为半音化的进行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声部间的层次。在声部进行上,作者运用不断上行的动机,制造出森林里的叶子在眼前飘动的景象。
(三)同主音调式交替
调式交替也属于复合的一种表现方式,是指在某调(包括调性、调式) 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音列相同、主音不同的调式,或出现其他主音相同、音列不同的调式。在布里顿的艺术歌曲中,主要的调式交替手法为同主音调式的交替,它的主要作用是强调横向上的各个声部在同一主音下,在不同的和弦位置上的表现。
此例的伴奏为a爱奥利亚调式,在和弦构造上为了强调主音的性质选择了不稳定的小四六和弦,使歌曲一开始就营造出调式的游移感。两小节序奏后,声乐部分进入,由于纵向和弦复合化的处理,弱化了a调主和弦的功能性。在第一句的结尾处出现特征音bE,与上方声部e形成半音关系,进入a洛克利亚调式,造成了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作者以连续八分节奏均匀律动构成的伴奏音型,搭配伴奏旋律声部十六分音符的半音化运动,似乎在描绘一种动态的场景。
(四)同中音调式复合
同中音调式指两调和弦三音相同,根音、五音相差半音的大小调式之间的相互交替。布里顿在艺术歌曲中使用同中音调式的复合强调纵向调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复合所产生的调式化半音,使大调增添了小调的和声效果,小调引入了大调的和声素材,扩大了和声的范围和材料,对于展示复杂的乐思和作者的音乐美学思维都有很高的表现力。
此谱例为歌曲的序奏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歌曲的6—7小节上方声部为b E大调,下方声部为e小调,形成了同中音调式复合。这种个性化的调式色彩对比深化了歌曲的艺术内涵。从发展的来源来看,同中音调式交替、复合是在同主音調式的启示下产生的。但由于同中音调的关系更为疏远,所以在和声色彩上比同主音大小调式更为丰富且多变。同主音复合的和弦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调性功能,但却由于复合表现出了多层次的调式思维和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无疑为调性音乐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力。
在近现代和声语言中,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条件下,音乐的“复合”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复杂的多声部音乐形式。[3]结合上例的同中音调式复合我们可以得出,调式复合手法的运用是布里顿《冬之语》的创作特色之一。这也体现了布里顿作品中综合运用多种元素进行融合,形成了他独特的多元复合技法风格。 二、复杂的调性转换与布局
布里顿的作品调性转换频繁,横向上通过四度调性关系、五度调性关系、二度调性关系、三度调性关系的转调进行,纵向上通过叠置构造和调性复合,以丰富和声语言增加声部间的冲突,将织体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这些调性扩张手段的共同点是色彩性较强,能够表达强烈的戏剧冲突。
(一)双调性的运用
从谱例中可以看到,51小节伴奏声部左手部分进行到bB大调,52小节伴奏声部的右手部分为B大调Ⅰ级和弦的转位(bE=#D),两者调式结构相同,但两个层次分别建立在不同主音的调性基础上。音乐的发展层次及运动方向十分清晰明确,双调性造成的紧张感增强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同时在音响效果上,听起来又没有那么紧张。
三、《冬之语》和弦结构特点
在和弦织体的选择上,布里顿依旧以三度叠置和弦及其变形的使用为主。值得重点研究的是布里顿对于复合和弦的运用。复合和弦是近现代和声当中构建和弦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法,使用复合和弦的目的是利用不协和和弦创建新的素材中心。它有复杂的音响效果,这种复杂化的和弦使和声色彩更加丰富,增加了和声的表现力。复合和弦的自由结合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但是在和声进行方面,常常显现出一些规律。比如连续上行或下行的级进使用;保持某种复合和弦特征作为动机贯穿全曲;等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纯的和弦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复合和弦。
从谱例上可以看出,钢琴伴奏声部的左手部分为二度和三度叠置的和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bB调省略五音的七和弦。右手部分的三连音为左手伴奏和弦的分解形式,二度叠置和弦可理解为bB调七和弦的根音和七音。虽然两声部调性相同,但是和弦的个性化排列在音响上造成了不协和的效果。在歌曲的开头给听者造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种和弦动机贯穿了全曲,在音响效果上模仿了鸟叫的声音,给人以婉转高亢之感。同时制造出如同群鸟出林般的听觉效果。
分析谱例可以看出开头调性为e和声小调,钢琴声部为e和声小调主和弦E-G-B的原位,bA为附加音。附加音和弦的使用增加了和声的色彩,连续地进行仿佛在模仿小旧桌子“吱呀吱呀”的声音。附加音的使用减弱了小三和弦的色彩,削弱了主和弦的功能性。虽然bA音也可理解为和弦外音,但由于动机的连续性,故将本曲弱拍上的和弦外音与强拍上的和弦外音都理解为附加音。附加音和弦的使用为整个和声织体增添了不协和的色彩。
(一)复合和弦的运用
布里顿在《冬之语》中频繁使用了复合和弦手法,笔者通过分析谱例,将其手法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一、同主音不同功能复合和弦;二、同主音大小调复合和弦;三、不同主音复合和弦。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详细阐述。
1.同主音不同功能复合和弦
同主音不同功能复合和弦,即在同一调式调性内,不同级数的和弦纵向结合而形成的复合和弦。上例中,由于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和声进行,布里顿运用了交叉复合和弦,即采用上方属和弦下方主和弦,或者上方主和弦下方属和弦的结合,这种同调性不同功能的和弦复合,增加了和声的浓度和不稳定性,弥补了调性的单一呈现方式,在音响上产生了单一和弦所不具备的厚度与立体感和不协和性。
2.同主音大小调复合和弦
综合谱例可以看出,布里顿在此曲中大量使用属和弦和主和弦的复合手法,这种传统和声的功能进行加入了调式化的复合后,削弱了传统调式的功能性。达到了增加调式多样化、丰富音响的效果。虽然在分析中能够明显地看出其调式调性,但是在音响上却给人以不确定性。配合着歌词“漫游此地的孩子们,幻想着此处长久以来都充满高耸的树木,但终究没有人能够看见”,充满了深深的悲凉。
3.不同主音复合和弦
谱例中伴奏声部的左手部分为be小调的属和弦根音和主和弦的根音横向排列进行,右手部分为c小调主和弦和ⅱ级和弦。作者在伴奏声部右手部分的横向进行上选择了平行四六和弦,纵向上选择不同主音,即不同调性的和弦复合。这种和弦的复合方式对歌曲的调性扩张创造了条件,并增加了歌曲音响的不稳定性和色彩性。
结语
总结布里顿的和弦构造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布里顿既立足于传统,又努力进行创新。从调式方面来看,布里顿最突出的特点是调式的交替、复合使用,尤其是将中古调式和五声调式融入和声体系中,这种调式的多元化赋予了和声织体强大的表现力,为色彩性的和声语言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使歌曲的音响效果纯净、悠扬、神秘、引人入胜。从调性方面来看,布里顿青睐使用复合手法扩张调性,并且热衷于频繁转换调性,这种调性布局与布里顿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布里顿生活在20世纪西方世界的大动荡时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社会经济危机、科技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复兴等社会现状,都剧烈地冲击着布里顿的艺术创作和音乐语言。此时和声发展的风格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布里顿也力求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Donald Mitchell,Hans Kelle.Benjiamin Britten— a Commentary on his works from a group of specialists[M].1952:2.
[2] 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61.
[3] 徐平力.20世纪初期的和声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5.
[4] 汪成用.近現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宋祥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 张淳.理想国度中的“树”图像——以普桑、洛兰作品为例[J].齐鲁艺苑,2015(01).
[7] 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8] 桑桐.和声学六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9] 徐平力.20世纪初期的和声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