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I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8例CI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CE和AT1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CI组ATIR基因AC基因型频率为31.8%,C等位基因频率15.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1%,5.6%)(均P〈0.05);同时携带AT1R基因AC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的个体CI的患病危险度为4.070
其他文献
本研究应用新一代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EpsteinBarr(EB)病毒IgG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S患者65例、其他神经科疾病(OND组)患者71例、非神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