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创造学谈创造力开发(下)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从国外引进创造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创造学才开始有所研究和发展。
  
  一、学校开展创造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最早开始引进和研究创造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造学方面的课程,并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开展了一些创造学方面的研究。个别高校开始招收创造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一些大城市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发明创造学校;个别省、市开展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造性教育,并在教材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国防军事领域广泛开展创新活动
  
  我国已在军队、军事院校、军事科研单位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出大量创新型人才,推动了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以信息化为龙头的现代化军事跨越式变革发展,在“打得赢,科技强军”的指导下,进行了全面而快速的现代化军事变革,期间涌现出大批创新型军事人才,在军事后勤保障、军事装备、医疗救护及现代战法、训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特别是武器装备四次飞跃发展,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国防建设。
  
  三、企业中建立创新研发机构
  
  我国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并且十分重视广大职工的创造力开发,提高职工的创新素质。同时建立相应激励创新机制,为建立和发展现代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如观念、制度、产权结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等等,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让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形成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产品的格局。同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完善促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相关政策体系。
  
  四、教育界、科技界广泛重视创造学研究和创造力开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中国创造学会”。还成立了“高校创造教育分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在省、市成立了“地区发明协会”、“地区现代设计法研究会”、“地区创造学会”。有的大城市还成立了“创造科学研究所”、“创造力开发协会”、“创造力开发研究院”等。他们每年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还出版创造、创新、创造力开发方面的学术书籍。同时,他们也向企业提供服务,如职工培训、技术咨询、合作开发研究等。
  我国创造学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创造科学领域中的分支学科己逐渐发展起来,如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人才学、创造哲学、地质创造学等基本形成科学体系或正在完善之中。还有创造法学、创造刑侦学、创造科学发展史、创造经济学、创造力开发学、创造工程学、创造性思维学等正在形成科学体系,并有大量著作出版,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创造科学。
  综上所述,创造学对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创造性思维,促进科技、经济发展,创造人类美好世界具有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早在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毂子》记载,我国汉代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文化自信"非常重要、十分迫切,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关注。但是这件事也不必成天挂在嘴上讲,否则会造成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恰恰不足的印象
据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公司和机构目前却在中国“跑马圈地”,他们申请了很多技术含量高、具有前瞻性的专利。  日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其最新发布的《美国彩电专利分布分析报告》中披露,目前国外专利人已正式要求签订许可协议、收取专利使用费的专利权人的收费合计已超过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