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引起的美苏血战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ao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一块被丢弃在中非热带丛林的神秘魔石,即使在“绿色地狱”的深处,也激起了美苏特种部队争斗的血光。
  20世纪80年代,苏联情报人员得到一个不同寻常的情报——一个居住在中非密林深处的部落,有一块球状魔石。据知情者描述,那石头不大,却具有非同寻常的特征,能赋予部落头领无边的法力,并且此消息得到了多方证实。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法:某部落拥有一个很可能是从太空掉到地球上的东西,不排除它含有一种具有相当破坏力的反物质。
  这引起了苏联和西方物理学家的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在军备竞赛的年代,哪怕拥有百分之一克的这种物质,也能占据绝对优势。于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加快派出小分队来执行这项特别任务……


  1985年1月,一支苏联特工小分队利用外交身份来到非洲。原先派驻的人员早已找好了向导,还放话说苏联民族学家要来此地考察非洲土著民族的宗教和民俗。
  同时,美國一支海军陆战队也被派出。他们的任务相当明确:赶在苏联人前面,不惜任何代价把魔石弄到手。
  苏联特工小分队在有经验的向导带领下,抢先来到该部落居住地。至于他们是怎么把魔石弄到手的,至今仍是个谜。有可能是用一卡车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同部落头领换的,要不就是用一台“泽尼特”牌照相机换的,也有可能是用武力夺到手的。反正,那块神秘兮兮的石头最终落到了苏联特工手里。可小分队撤离时,却在丛林中遭到了美国特种部队的伏击。双方力量悬殊,战斗规模虽小,却十分激烈。苏联的“民族学家”只好且战且退,退到了利比亚边界——那是行动前确定的接应地点。
  魔石被直接送到莫斯科郊外——苏联国家安全部的一家秘密研究所。科学院的顶级科学家都来参与研究,而且每个被告知这个秘密的科学家事先都得签字画押,保证绝不泄漏机密。他们首先详细制订了5年的研究计划,之后才着手研究。
  对那块神奇的魔石,他们反复用X光透视,用超声波扫描,上百次地称重、测量,能想到的方法都用过了。专家们还从魔石表面刮下一些粉末拿去做化学鉴定,得出的结果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在反复多次试验均无结果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只有孤注一掷:决定在石头上钻孔以获取内部物质。这一“崇高”任务落到了莫斯科郊外一家保密单位身上。科学家找来一位有经验的钳工,让他站在机床跟前,对他说:“豁出去了,钻吧!”科学家给石头连上各种传感装置,以便随时监测其温度和表面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钻孔工作在小心翼翼中进行。钻头刚进去一毫米,便接触到了中心部位。紧张的钳工在30个卢布奖金的鼓励下,望了一眼现场指挥的领导,稍犹豫后终于下定了决心:“钻吧!”钻头一下子进到了石头中心……
  结果出来了——从钻出的孔里流出几滴液体。科学家们赶紧拿去做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只是普通的海水。后来他们才弄清楚,所谓魔石其实就是远古时期一块从水中来到陆地的火山玻璃石,由于夹杂有多种矿物质,所以具有非常奇怪的热传导性能,很快就能变热,其温度还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期待中的科学轰动效应并没出现,人类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其他文献
1  乔治最近像着了魔一样,对他遇到的每个人说:“我只是睡了七分钟,只有七分钟而已!”  起初,大家还会安慰他:“不要难过,事情的真相会被揭开的!”可随着次数的增多,大家开始厌烦他了,就连他最好的朋友G·肯尼也开始躲着他。  G·肯尼是奥菲夫码头警察局的探长,乔治之所以会不断地重复那句“我只是睡了七分钟”的话,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乔治是一个公司职员,他的工作安稳、清闲,但他总是喜欢追求刺激。对
期刊
尊贵、高高在上、冷酷无情……这些词是大多数人们对帝王的印象。王,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为所欲为的通行证,是让所有人臣服的名片。但是,王真的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吗?  如果我是一个王,我会有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而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宛若黑夜中的鹰,孑然独立间散发着傲视天地的强势 。我要这天,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掩不了我心;我要这众生,都明我意!  然而,霸气的宣言背后,只有我
期刊
尊重他人 宽厚大气  香港著名演员张卫健和“老戏骨”王志文合作拍摄电影《杀戮之地》。记者问张卫健:“都说王志文脾气不太好,你是否害怕王志文会像传言中那样难相处?”张卫健的回答颇显大气:“整个剧组需要一个严肃做事的人来带动,而且这个行业里越有个性的人越成功,像我就是脾气比较随和,平时嘻嘻哈哈,就只能演喜剧了。”记者还问道:“虽然都是主角,你的片酬却远不及王志文,你有什么看法?”张卫健更是大气地说:“
期刊
大家好,我是小丘。一个传统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很高兴能在《小丘说古》这个栏目里与大家见面,一同分享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那一丝一扣的美妙。我们总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养分。它的精髓也早已浸透在我们的血液里。一旦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土壤,这些浸透骨髓里的种子就会立刻萌芽,然后开花结果。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养生,上至达官显赫,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注重养生。在古代,很多皇帝及修道之人都能享有百年之长寿,这跟
期刊
有一类人是这样的:什么事都丢三落四、马马虎虎,而且懒于认真检讨自己,常哈哈一笑了之。他們被称为“马大哈”,真是贴切、恰当。真不好意思,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说法可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事实根据的。最近发生的两件事足以证明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马大哈”。  那天上午,我们考完试后去教室楼下的空地上练习跳舞,备战文艺汇演。我摩拳擦掌,脱了厚重的外套,顺手把它和钥匙一起挂在空地边的栏杆上就匆匆去练舞了。
期刊
老化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动物也不例外。那些老弱病残、行动缓慢的动物最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美食;而对于娇生惯养的宠物和在动物园享受保护的动物来说,却比在野外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因而也活得更为长久。下面出场的就是那些“长寿之星”们。  印度尼西亚的加拉巴哥群岛、塞舌尔群岛、弗洛丽丝岛和其他岛屿上生活的乌龟是著名的长寿动物之一。它们曾经在陆地上很常见,现如今却只存在于那些哺乳动物很少涉足的岛屿上。  目前记录
期刊
我是一名90后老师,虽然在老师的路上没多久,但和可爱的学生们相处,我悟出了很多道理:比如多赞扬、多沟通、要和大家成为哥们……  “罗保华,你的那艘航空母舰手工制作简直太棒了,我们办公室的老师都在夸赞你呢!”被我称为罗保华的同学,惊讶地抬起头望着我,仿佛有些不相信似的。  我走到罗保华座位前,伸出手,示意他和我击下掌。保华慢吞吞地伸出手,好像不太情愿。我用力向他的手掌击去,发现他的手掌软绵绵的,好像
期刊
醒,我的理解,就如花开的那瞬间,一刹那,便决定了两个世界——梦里与梦外。  他梦见了:她穿了一袭白裙,却被血染红,白上的红,更触目惊心。他知是梦,却真实得如同现实。那时的慌乱与害怕,令梦中的痛苦更为致命。  惊醒后,发现她还在,松了口气,自顾自地喃喃:“没事,你还在。”多亏醒来了。醒,对于他便是幸福的,是一种解脱,如重获新生般。  而他也梦见了:一个幸福的未来,勾勒着梦外无法拥有的美好,有一个待他
期刊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小胖墩罗素戴着统一的小军帽和领巾,身着棕黄色的制服,还有一条挂满各种徽章的绶带——罗素代表着美国童子军的形象。他因为想要获得“品德徽章”而开启了与主人公卡尔的奇妙飞屋旅行。  现如今青少年进行军事训练已经司空见惯,几乎每个同学都经历过这个“魔鬼时刻”。那么我们这么苦,国外的小伙伴们怎么样呢?我们今天就看看外国学校的军训那些事。  美国 争议中继续  “我必须承认,通过青少
期刊
我们都知道恐龙的个头很大,但不一定知道公牛一般大的老鼠、比人还高的海洋蝎子、篮球一样大的巨型蛙、成人一般大的企鹅、酷似地懒一般的有袋动物和15米长且比大白鲨还要重30多倍的鲨鱼。这些巨型动物都曾存在过,只是出现的时期和地方不同。以下便是史前七种最大的动物。  最大的老鼠  目前遍布世界的各种鼠类是人们最熟悉的啮齿动物。它们的体重通常不到1千克。乌拉圭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距今约400万年前,南美地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