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拉丁美洲中南部的纳嫩丛林中,居住着一个名为“纳库克”的原始部落。纳库克人靠种植一种叫作“巴辛萨”的植物为生。简单的劳动使他们的语言也过于简单,所以,纳库克人没有文学。
但是,有一句诗在这个部落中代代相传了千百年。这句诗是他们全部的文学,是他们全部的信仰,也是写着他们全部命运的秘咒。如果把这句诗翻译成中文,应该是这样一句话:可是,我们是多么渺小啊!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二月河说,在他幼年时,母亲曾把他领到院子的花圃前告诉他:“娃,你仔细看看这些树木瓜果,记住三句话:一是丝瓜豆荚长得快,一晚上就能长一大拃,水杉长得慢,但最后长得高长得壮的是水杉;二是丝瓜豆荚尽管长得长,但靠攀附树木,不攀附别的树木它就长不成;三是桂花不嫁接只是丛生,长不成大树,嫁接后才能长成桂花树。” 这三句话让二月河受用终身。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以下三句话: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
“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东西同来。”
“神的右手是慈爱的,但是他的左手却很可怕。”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的哲学家东方美博士平素喜爱游泳。一次游泳时,他忽然感觉身子在下沉,出于求生的本能,他拼命挣扎,但是愈挣扎沉得愈厉害。这时他平静一想:作为哲学家我应该洒脱一点,对于生死应该看开才是,如此贪生怕死的样子太难看了!这样,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四肢也自然放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生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苏轼,有一个“别石塔”的寓言故事。
石塔长老与苏轼道别,苏轼说:“我一生匆忙,没有看到过一座石头砌成的塔。”长老严肃地说:“难道一座砖砌的也没见过吗?”苏轼回答说:“那些砖砌的塔有缝隙啊。”长老回答:“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苏轼立即点头表示同意。
宝塔身上有缝,可容蝼蚁爬过;君子心中有缝,可容小人钻过。可见,人在世上,要懂得留缝的智慧。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二十多年前,捷克的哈维尔等人写了简单的《对话守则》在布拉格四处张贴。里面有这样几条:不进行人身攻击,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尽量理解对方……
对《对话守则》中的这几条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渔民捕鱼,把网拦在江中,让鱼钻到网眼中去。
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由于爱惜鱼鳞,鲥鱼坚决不后退,便被渔民捕获了。
看到鲥鱼的经历,刀鱼吸取教训,决定及时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它没有想过继续往前游就能穿网而去,只一味后退,终于也被渔民捕获。
河豚见状心想,碰到网只要不前进不后退,就不会被抓了,于是拼命给自己打气往上浮。结果,浮到江面的河豚被渔民轻而易举地捕获了。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美国旅行家在印度旅行,恰好赶上印度人去圣山朝圣的日子,只见数千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顶攀登,旅行家决定加入其中。20分钟后,旅行家就气喘吁吁了,可抱着孩子的女人、拄着拐杖的老人却一个个轻松地从他身边经过。
“我不明白,”旅行家对印度同伴说,“怎么他们能做到,我却做不到?”
在拉丁美洲中南部的纳嫩丛林中,居住着一个名为“纳库克”的原始部落。纳库克人靠种植一种叫作“巴辛萨”的植物为生。简单的劳动使他们的语言也过于简单,所以,纳库克人没有文学。
但是,有一句诗在这个部落中代代相传了千百年。这句诗是他们全部的文学,是他们全部的信仰,也是写着他们全部命运的秘咒。如果把这句诗翻译成中文,应该是这样一句话:可是,我们是多么渺小啊!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二月河说,在他幼年时,母亲曾把他领到院子的花圃前告诉他:“娃,你仔细看看这些树木瓜果,记住三句话:一是丝瓜豆荚长得快,一晚上就能长一大拃,水杉长得慢,但最后长得高长得壮的是水杉;二是丝瓜豆荚尽管长得长,但靠攀附树木,不攀附别的树木它就长不成;三是桂花不嫁接只是丛生,长不成大树,嫁接后才能长成桂花树。” 这三句话让二月河受用终身。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以下三句话: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
“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东西同来。”
“神的右手是慈爱的,但是他的左手却很可怕。”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的哲学家东方美博士平素喜爱游泳。一次游泳时,他忽然感觉身子在下沉,出于求生的本能,他拼命挣扎,但是愈挣扎沉得愈厉害。这时他平静一想:作为哲学家我应该洒脱一点,对于生死应该看开才是,如此贪生怕死的样子太难看了!这样,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四肢也自然放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生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苏轼,有一个“别石塔”的寓言故事。
石塔长老与苏轼道别,苏轼说:“我一生匆忙,没有看到过一座石头砌成的塔。”长老严肃地说:“难道一座砖砌的也没见过吗?”苏轼回答说:“那些砖砌的塔有缝隙啊。”长老回答:“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苏轼立即点头表示同意。
宝塔身上有缝,可容蝼蚁爬过;君子心中有缝,可容小人钻过。可见,人在世上,要懂得留缝的智慧。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二十多年前,捷克的哈维尔等人写了简单的《对话守则》在布拉格四处张贴。里面有这样几条:不进行人身攻击,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尽量理解对方……
对《对话守则》中的这几条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渔民捕鱼,把网拦在江中,让鱼钻到网眼中去。
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由于爱惜鱼鳞,鲥鱼坚决不后退,便被渔民捕获了。
看到鲥鱼的经历,刀鱼吸取教训,决定及时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它没有想过继续往前游就能穿网而去,只一味后退,终于也被渔民捕获。
河豚见状心想,碰到网只要不前进不后退,就不会被抓了,于是拼命给自己打气往上浮。结果,浮到江面的河豚被渔民轻而易举地捕获了。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美国旅行家在印度旅行,恰好赶上印度人去圣山朝圣的日子,只见数千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顶攀登,旅行家决定加入其中。20分钟后,旅行家就气喘吁吁了,可抱着孩子的女人、拄着拐杖的老人却一个个轻松地从他身边经过。
“我不明白,”旅行家对印度同伴说,“怎么他们能做到,我却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