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在中医中属于“虚劳”范畴,疾病的发生有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在治疗上应抓住补肾填精之根本。临床上辨证论治分型为:阴虚夹瘀、阳虚痰阻、气血两虚、热毒炽盛。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主要是出现贫血或者体内出血的状况,这是由于患者的体内的浆细胞出现了不同于寻常的增长发生的一种恶性的疾病,出现这种病情,病人除了贫血,还有出现病理性的骨折,严重的话肾脏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按照多年的观察和跟踪,我们发现这种病情大都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种病因为发展得不是很快,所以不容易被发现,需要生长周期达4个月左右,这就很可能耽误了治疗的时间,导致出现身体骨骼的破损,最终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产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中医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40-02
多发性的骨髓瘤是在西医上讲的,中医没有具体的提到过这个学名,但是根据查询中医的资料,发现中医文献也存在与多发性骨髓瘤相近的病例,这就为我们的治疗提供了另外一个方法。中医上说:出现了这种病,病人才出现遗精、盗汗、四肢无力和体内发虚的症状,并且出现体内出血的状况,还有这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的话,病情会恶化。
中药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方面虽然不如化疗药物强,但它可以对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还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促进正常造血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的一般状态,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患者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故笔者非常推崇中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这病并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表面,而是体内和体外一起病变的,这就加重了治疗的困难的程度。一般在外部表现为感染了病毒,但是对我们来说医治的重点是在体内,只有把体内的毒素排出,才能有利于精气的重新的生长,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将此病辨证论治分型如下:
1阴虚夹瘀
证候:头晕耳鸣,胸肋腰痛,骨痛剧烈,固定不移,肢体伸曲不利,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咽干,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杞菊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12g,山萸肉12g,山药12g,丹皮10g,枸杞子12g,龟板15g,菊花10g,桃仁10g,红花6g,当归12g,川穹6g。
若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旱莲草;低热盗汗明显者加鳖甲15g、地骨皮12g;骨痛剧者可适当加用乳香、没药;有出血者熟地改为生地,去桃仁、红花、川穹,加仙鹤草30g,茜草20g,白茅根20g。
此证型多见于病之初起未接受治疗或治疗无效而又以骨痛为突出表现的患者。以剧烈骨痛,头晕耳鸣,舌暗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肝肾,其性为虚实夹杂。
2阳虚痰阻
证候:纳呆食少腹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肢体麻木,抬举无力,骨痛有包快,面色萎黄,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滑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痰通络。
方药:阳和汤和消瘰丸加减。熟地30g,鹿角15g,肉桂6g,炮姜6g,白芥子12g,麻黄3g,生甘草6g,玄参10g,贝母12g,牡蛎15g。
可适当加入昆布、夏枯草、南星、山慈菇等以增强散结之功效。纳呆腹胀明显者去生甘草,加木香6g、砂仁6g、白术12g;面色苍白加黄芪30g、当归12g。
此证型多见于疾病的晚期,以一般情况差,肾功能衰竭及低蛋白血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倦怠乏力,肢冷腹胀,浮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滑细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肾脾,其性为虚实夹杂。
3气血两虚
证候:头晕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活动尤甚,舌淡胖,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滋肾填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熟地20g,山萸肉12g,山药12g,茯苓12g,黄芪30g,当归15g,太子参20g,黄精12g,首乌12g。
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杜仲12g、川断10g;纳差者加焦三仙30g、鸡内金10g。
此证型以贫血或经有效治疗后骨痛消失但血象仍未回复正常者。以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脉细弱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肾,波及气血,病性属虚。
4热毒炽盛
证候:除骨痛及贫血症状外,还伴有高热,口干气促,或咳吐黄痰。甚则出血发斑,神昏谵语,躁动不安,舌淡红起芒刺,舌苔黄燥,脉虚大而数。方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45g,知母12g,银花15g,连翘12g,水牛角15g,生地12g,丹皮12g,玄参12g,黄连6g,黄芩12g,栀子10g。
皮肤疖肿加蒲公英2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腹泻加白头翁20g,咳咯黄痰加败酱草20g,鱼腥草30g,尿痛加黄柏12g,白茅根20g,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30g、茜草20g。
此证型为病程中并发感染及出血的证候。以壮热不已或伴有出血,口干欠津,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病位在气分或血分,病性为虚中夹实。
除口服中药外,还可以运用针灸、气功等疗法。针灸时取肾俞穴、脾俞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三阴交穴。针取补法,可灸。胸腰椎疼痛取身柱穴、委中;胁痛取掌章门穴、期门穴、血海穴;胸痛取内关穴、膻中穴。在病情稳定后,可辅以气功,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以减少感染的并发症。
5结论
这种病在发病的初期会伴有血瘀情况的出现,最主要的是出现肝肾的气血不足,阴虚等情况,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会出现恶化的情况,有的会出现急转直下的情况,随着病情的恶化,毒素在体内残留和积累的时间越来越长,出现多种病情交织的情况,有的经过长时间才能观察出来,所以我们要对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下结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中医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40-02
多发性的骨髓瘤是在西医上讲的,中医没有具体的提到过这个学名,但是根据查询中医的资料,发现中医文献也存在与多发性骨髓瘤相近的病例,这就为我们的治疗提供了另外一个方法。中医上说:出现了这种病,病人才出现遗精、盗汗、四肢无力和体内发虚的症状,并且出现体内出血的状况,还有这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的话,病情会恶化。
中药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方面虽然不如化疗药物强,但它可以对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还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促进正常造血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的一般状态,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患者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故笔者非常推崇中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这病并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表面,而是体内和体外一起病变的,这就加重了治疗的困难的程度。一般在外部表现为感染了病毒,但是对我们来说医治的重点是在体内,只有把体内的毒素排出,才能有利于精气的重新的生长,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将此病辨证论治分型如下:
1阴虚夹瘀
证候:头晕耳鸣,胸肋腰痛,骨痛剧烈,固定不移,肢体伸曲不利,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咽干,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杞菊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12g,山萸肉12g,山药12g,丹皮10g,枸杞子12g,龟板15g,菊花10g,桃仁10g,红花6g,当归12g,川穹6g。
若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旱莲草;低热盗汗明显者加鳖甲15g、地骨皮12g;骨痛剧者可适当加用乳香、没药;有出血者熟地改为生地,去桃仁、红花、川穹,加仙鹤草30g,茜草20g,白茅根20g。
此证型多见于病之初起未接受治疗或治疗无效而又以骨痛为突出表现的患者。以剧烈骨痛,头晕耳鸣,舌暗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肝肾,其性为虚实夹杂。
2阳虚痰阻
证候:纳呆食少腹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肢体麻木,抬举无力,骨痛有包快,面色萎黄,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滑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痰通络。
方药:阳和汤和消瘰丸加减。熟地30g,鹿角15g,肉桂6g,炮姜6g,白芥子12g,麻黄3g,生甘草6g,玄参10g,贝母12g,牡蛎15g。
可适当加入昆布、夏枯草、南星、山慈菇等以增强散结之功效。纳呆腹胀明显者去生甘草,加木香6g、砂仁6g、白术12g;面色苍白加黄芪30g、当归12g。
此证型多见于疾病的晚期,以一般情况差,肾功能衰竭及低蛋白血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倦怠乏力,肢冷腹胀,浮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滑细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肾脾,其性为虚实夹杂。
3气血两虚
证候:头晕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活动尤甚,舌淡胖,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滋肾填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熟地20g,山萸肉12g,山药12g,茯苓12g,黄芪30g,当归15g,太子参20g,黄精12g,首乌12g。
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杜仲12g、川断10g;纳差者加焦三仙30g、鸡内金10g。
此证型以贫血或经有效治疗后骨痛消失但血象仍未回复正常者。以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脉细弱为辨证要点。病位在肾,波及气血,病性属虚。
4热毒炽盛
证候:除骨痛及贫血症状外,还伴有高热,口干气促,或咳吐黄痰。甚则出血发斑,神昏谵语,躁动不安,舌淡红起芒刺,舌苔黄燥,脉虚大而数。方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45g,知母12g,银花15g,连翘12g,水牛角15g,生地12g,丹皮12g,玄参12g,黄连6g,黄芩12g,栀子10g。
皮肤疖肿加蒲公英2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腹泻加白头翁20g,咳咯黄痰加败酱草20g,鱼腥草30g,尿痛加黄柏12g,白茅根20g,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30g、茜草20g。
此证型为病程中并发感染及出血的证候。以壮热不已或伴有出血,口干欠津,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病位在气分或血分,病性为虚中夹实。
除口服中药外,还可以运用针灸、气功等疗法。针灸时取肾俞穴、脾俞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三阴交穴。针取补法,可灸。胸腰椎疼痛取身柱穴、委中;胁痛取掌章门穴、期门穴、血海穴;胸痛取内关穴、膻中穴。在病情稳定后,可辅以气功,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以减少感染的并发症。
5结论
这种病在发病的初期会伴有血瘀情况的出现,最主要的是出现肝肾的气血不足,阴虚等情况,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会出现恶化的情况,有的会出现急转直下的情况,随着病情的恶化,毒素在体内残留和积累的时间越来越长,出现多种病情交织的情况,有的经过长时间才能观察出来,所以我们要对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