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普遍被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经过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能真正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真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合理分工,优化合作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2—6人为宜;二是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三是小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应是相对稳定的,以便于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一般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测试成绩、合作状况以及教师的平时观察、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或重新搭配,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的能力。
常用的分组形式有:①自然座位式,即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一般用于两个人之间的合作活动。②差异组合式,即由四人组成小组,其中一人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其特点是互帮互带、共同發展。③自由搭配式,即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④大组合形式,即以纵向的若干排为一组,这种分组形式常用于竞赛、游戏、表演等活动。
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这一方面要求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认识到自身进步、班级进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起正确的团体合作观;另一方面要求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如主持人负责分配发言的机会;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二、科学组织,促进合作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呢?
1根据教学重点确定讨论内容。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于讨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重点确定学生合作学习的讨论内容,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就不要放在合作学习中去讨论了。例如,在教学完“贞观新政”的相关知识后,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小型讨论会,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唐太宗为什么能够从谏如流、知人善任?这对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唐朝为什么能出现“贞观之治”这样的治世?你是如何看待“贞观之治”的?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还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准确把握讨论时机。
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例如,在讲授“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这一内容时,学生常常根据个人野心、专断独裁的个性特点来否定拿破仑。这时我就提出:拿破仑为什么要实行专制?有的同学因为拿破仑实行专制而否定他,有的同学因为拿破仑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肯定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到底应怎样看待拿破仑的专制?这样,学生就在我的引导下把拿破仑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评价,不仅避免了片面、肤浅,甚至错误观念的出现,而且使学生深入认识了拿破仑。
3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制定一种能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努力上进并与同学互帮互助的良性机制。
除了制定评价机制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平时小组活动的成果(如历史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进行评价,或设计具有开放性和科学性的试题评价学生。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一、合理分工,优化合作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2—6人为宜;二是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三是小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应是相对稳定的,以便于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一般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测试成绩、合作状况以及教师的平时观察、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或重新搭配,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的能力。
常用的分组形式有:①自然座位式,即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一般用于两个人之间的合作活动。②差异组合式,即由四人组成小组,其中一人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其特点是互帮互带、共同發展。③自由搭配式,即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④大组合形式,即以纵向的若干排为一组,这种分组形式常用于竞赛、游戏、表演等活动。
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这一方面要求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认识到自身进步、班级进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起正确的团体合作观;另一方面要求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如主持人负责分配发言的机会;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二、科学组织,促进合作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呢?
1根据教学重点确定讨论内容。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于讨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重点确定学生合作学习的讨论内容,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就不要放在合作学习中去讨论了。例如,在教学完“贞观新政”的相关知识后,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小型讨论会,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唐太宗为什么能够从谏如流、知人善任?这对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唐朝为什么能出现“贞观之治”这样的治世?你是如何看待“贞观之治”的?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还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准确把握讨论时机。
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例如,在讲授“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这一内容时,学生常常根据个人野心、专断独裁的个性特点来否定拿破仑。这时我就提出:拿破仑为什么要实行专制?有的同学因为拿破仑实行专制而否定他,有的同学因为拿破仑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肯定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到底应怎样看待拿破仑的专制?这样,学生就在我的引导下把拿破仑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评价,不仅避免了片面、肤浅,甚至错误观念的出现,而且使学生深入认识了拿破仑。
3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制定一种能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努力上进并与同学互帮互助的良性机制。
除了制定评价机制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平时小组活动的成果(如历史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进行评价,或设计具有开放性和科学性的试题评价学生。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