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圈正在重新整合。不同文化圈存在资源互补与文化交融,亟需建立文化联结与价值传递,形成以“丝”为点,以“路”为线,以“文”为面的新丝路文化网络。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文化策略
一、动态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
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随着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其范畴与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海上丝路的路线是动态的,以“贸易和经济原则”为导向,哪里贸易发达,“丝绸之路”就通向哪里。海上丝绸之路始终具有区域市场经济的初级特征。其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是中国联结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的区域商贸市场,更是中国与亚欧之间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原始共同文化区域市场。
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历来已久。1988年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为期10年的“综合研究丝绸之路——对话之路”项目,旨在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丝绸之路”举办一系列展出、推介活动,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重建“丝绸之路”的兴趣。美国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中亚高加索研究所教授F·斯塔尔率先提出“新丝绸之路”思想,倡导通过新丝绸之路推动区域联系带动区域经济,赵华胜等各国学者先后对“新丝绸之路”思想进行研究并论证丝绸之路重建的现实意义。此后,“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在各国的推动下从学术构想渐渐成为社会实践,成为一个共同市场计划。
时至今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渐加深,发展问题依然凸显,各国经济结构面临重重困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文化冲突无处不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同时,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急剧变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知识生产体系日趋一体化,突破长期以来西方作为世界话语中心的文化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学”作为新的文化思潮席卷世界。410所以传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10个国家,年投入上亿美元。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政府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成为重要的合作领域。
21世纪丝绸之路的提出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与各国的资源共享、社会互助以及文化交流意义重大。中国与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海上丝路通道都具有良好的文化联结与发展共景。相近的文化背景、密切的贸易往来、共同的发展需求成为区域文化圈形成的基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应共同市场联盟的形成,将有助于形成广泛的地区交通和经济的联系网络,推动商品、服务、人员跨地区的自由流动,更推动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契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之路,贸易往来中形成社会、文化的共同市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合作,创造了人文和民间交往的机遇,带来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全方位合作的文化契机。
一是为文化圈的的价值整合及理念传递创造了机会,以丝路文化作为民族关系、区域关系的文化纽带,可以将中国梦、中国政治主张与精神文明传递世界等地。
二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教育窗口。丝绸之路不仅是路上的一条路,海上的一条路,我们还可以由此发展更多的网络教育“丝绸之路”,使得中外文明走向丝路数字化教育。
三是成为一条传媒之路,是集现代化声、光、电高科技的展示之路,丝路的地理、摄影、文化、历史、经济、考古、纪录片等可以集合各国的力量进行综合性的文化展现。
四是成为中国医学理念的传播之路。中国可向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国开设中医门诊,进行中医科等项目合作,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中医学的认知,开拓海外中医市场,也借助各国先进的医学知识丰富中医文化的内涵。
五是与丝路相关的文化旅游遗址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自然风光旅游、生态考察旅游、民族风情旅游、考古旅游、民族宗教旅游、登山探险旅游、生物考察旅游等新的旅游文化资源将借助丝路发展的春风,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形成新的旅游线路与旅游产品。
总而言之,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可以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搁置文明冲突,走向文化的共同繁荣。
三、结语
中国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必须从外向型发展转向内涵化发展,进行丝路文化的明确定位,全面挖掘丝路文化遗产以及相关文化资源,避免出现丝路文化同质化。同时,重点关注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即中国是一个丝路文化的“枢纽、交流、辐射”中心,全方位开展丝路贸易联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民间合作,形成以“丝”为点,以“路”为线,以“文”为面的新丝路文化网络。
参考文献:
[1]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地理科学,2004.6.
[2]赵春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7.
[3]张开城.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南方论刊,2011.1.
[4]陈惠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第2期.
[5]刘林智.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2期.
[6]陈炎.略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杜洁莉(1979-),女,汉族,广东汕头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与文化遗产;陈朝萌(1975-),男,汉族,湖南醴陵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方向:经济贸易。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文化策略
一、动态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
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随着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其范畴与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海上丝路的路线是动态的,以“贸易和经济原则”为导向,哪里贸易发达,“丝绸之路”就通向哪里。海上丝绸之路始终具有区域市场经济的初级特征。其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是中国联结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的区域商贸市场,更是中国与亚欧之间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原始共同文化区域市场。
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历来已久。1988年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为期10年的“综合研究丝绸之路——对话之路”项目,旨在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丝绸之路”举办一系列展出、推介活动,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重建“丝绸之路”的兴趣。美国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中亚高加索研究所教授F·斯塔尔率先提出“新丝绸之路”思想,倡导通过新丝绸之路推动区域联系带动区域经济,赵华胜等各国学者先后对“新丝绸之路”思想进行研究并论证丝绸之路重建的现实意义。此后,“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在各国的推动下从学术构想渐渐成为社会实践,成为一个共同市场计划。
时至今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渐加深,发展问题依然凸显,各国经济结构面临重重困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文化冲突无处不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同时,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急剧变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知识生产体系日趋一体化,突破长期以来西方作为世界话语中心的文化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学”作为新的文化思潮席卷世界。410所以传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10个国家,年投入上亿美元。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政府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成为重要的合作领域。
21世纪丝绸之路的提出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与各国的资源共享、社会互助以及文化交流意义重大。中国与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海上丝路通道都具有良好的文化联结与发展共景。相近的文化背景、密切的贸易往来、共同的发展需求成为区域文化圈形成的基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应共同市场联盟的形成,将有助于形成广泛的地区交通和经济的联系网络,推动商品、服务、人员跨地区的自由流动,更推动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契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之路,贸易往来中形成社会、文化的共同市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合作,创造了人文和民间交往的机遇,带来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全方位合作的文化契机。
一是为文化圈的的价值整合及理念传递创造了机会,以丝路文化作为民族关系、区域关系的文化纽带,可以将中国梦、中国政治主张与精神文明传递世界等地。
二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教育窗口。丝绸之路不仅是路上的一条路,海上的一条路,我们还可以由此发展更多的网络教育“丝绸之路”,使得中外文明走向丝路数字化教育。
三是成为一条传媒之路,是集现代化声、光、电高科技的展示之路,丝路的地理、摄影、文化、历史、经济、考古、纪录片等可以集合各国的力量进行综合性的文化展现。
四是成为中国医学理念的传播之路。中国可向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国开设中医门诊,进行中医科等项目合作,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中医学的认知,开拓海外中医市场,也借助各国先进的医学知识丰富中医文化的内涵。
五是与丝路相关的文化旅游遗址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自然风光旅游、生态考察旅游、民族风情旅游、考古旅游、民族宗教旅游、登山探险旅游、生物考察旅游等新的旅游文化资源将借助丝路发展的春风,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形成新的旅游线路与旅游产品。
总而言之,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可以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搁置文明冲突,走向文化的共同繁荣。
三、结语
中国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必须从外向型发展转向内涵化发展,进行丝路文化的明确定位,全面挖掘丝路文化遗产以及相关文化资源,避免出现丝路文化同质化。同时,重点关注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即中国是一个丝路文化的“枢纽、交流、辐射”中心,全方位开展丝路贸易联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民间合作,形成以“丝”为点,以“路”为线,以“文”为面的新丝路文化网络。
参考文献:
[1]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地理科学,2004.6.
[2]赵春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7.
[3]张开城.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南方论刊,2011.1.
[4]陈惠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第2期.
[5]刘林智.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2期.
[6]陈炎.略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杜洁莉(1979-),女,汉族,广东汕头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与文化遗产;陈朝萌(1975-),男,汉族,湖南醴陵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方向:经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