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伴儿申凤英被推进空军总医院手术室的那一刻,巩怀书将军心头几乎一片空白。他在医院长长的走廊里来来回回地踱步,额头上的汗水一层一层往外沁。
2000年初冬,珠海国际航空展开展,即将退休的将军,利用休假,带老伴儿去珠海观看展览。作为一名空军老兵,在观摩各种机型与飞行表演时,他着实地兴奋了一番。而后,便顺道去广西看望一位老战友。在钦州军分区,老伴儿突然发病,不省人事。送到医院,确诊为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当地医院没有条件进行手术,只能暂时维持病情的稳定,稍有好转后,便转院回到了北京。到了北京,意识刚有些恢复,又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出血,立即手术,成了将军无可选择的选择。医生说,第一次出血,生存的概率不到百分之十,第二次、第三次出血,在理论上,生存的概率是零,除非出现奇迹。
将军说,做开颅手术前签字,医院领导和几位老战友劝他:“老巩,想开一点。”他没有犹豫,坚定地在手术单上签上名字递给了医生,说:“开吧,只要有一口气也要保,植物人我也要。她在,我的家庭就是完整的。”数个小时后,老伴儿被推出手术室,满面疲倦的医生取下口罩,对将军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儿女们买来了母亲平日喜欢穿用的衣物。去时,流着泪;回来,流着泪;站在柜台前的那一刻,依然止不住地流泪。那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就是除夕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将军对我说这番话的时候,依然能感到他内心里的颤动。将军说,老伴发病时,就躺在自己怀里,时间是11月18日7时48分。
将军说完这些话后,像要喘息一下,他极随意地往沙发后面一靠,顺手点燃一支烟。烟缕袅袅,如同他的思绪。这是一个目击过一场生死轮回的人,这是一个将爱情的绝唱演奏成一曲嘹亮交响的人。在他们用深情与意志镌刻的生命轨迹上,记录着怎样的潮起潮落、月缺月圆啊!
巩怀书,河南省内黄县人氏,初中毕业后选飞入伍。从预校到航校,不到三年,便留校做了教员。从学员到教员、到飞行部队的政治主官、到空军机关的部长、到战区空军的副政治委员,飞行是他永远化不开的情结。退休后,他曾写下数百首诗,抒发自己对蓝天的感慨。他说自己是在九天为祖国放哨站岗,“虽然没有留下深深的足迹/却在天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其妻申凤英,与将军同乡同村,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小学到中学,五年同班。对将军来说,记忆最深的是他入伍告别家乡时,申凤英远远地站在送行人群的后面,望着被胸前的红花映红脸膛的他,眸子里闪着晶亮的光……
老伴从医院回到家中,是2001年“五一”之后。这时的申凤英呼吸和心跳尚好,但知觉与意识很弱,偶尔,肢体的某一部位会有点儿反应。吃饭靠鼻饲。如此,自然一天24小时不能离人。7月,将军正式退休,可以每天在家中陪着老伴了。按将军的叙述,笔者将他的日程表记录如下:早上起床,为老伴儿洗漱;然后,将切成碎块的水果喂到老伴儿的嘴里;老伴儿咀嚼吞咽的功能尚未恢复,只是含着,让果汁慢慢地润她的口腔、刺激她的味蕾;再之后是将老伴儿抱上车,去康复医院做各种功能的恢复治疗。医院的楼梯很高,台阶很多,每次都是将军背上背下。回到家中,再给老伴擦洗、按摩、辅助康复训练、认识形状、辨别颜色、练握力、练站立……儿女们心疼父亲,要请假在家里照顾母亲。将军不允,不许儿女为此耽误工作。他说:“谁欠的账谁还!大半辈子了,都是她照料我,现在该我照料她了,谁也不要替我。”
这是一次漫长的生命之旅,前路遥遥,长云无际。将军说,那几年,他像一个闷头走路的人,只是憋着气往前赶,却不愿意把头抬起来。因为他既看不到大海彼岸的山峦,也看不到地平线上的树影。大院里的人们见到将军,都要体谅地问上一番,但转过身去,便是一声叹息。
将军坦然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将军说,再难,再累,也决不放弃。他相信坚持下去,老伴儿就一定能恢复,他还要与她一起踏上当年上学时的那条村路,去寻找他们年轻时的记忆。发病前,好几次老伴问他,什么时候能再陪她回老家看看。将军说,退休就去。如今自己退休了,有按照自己愿望安排时间的条件了,怎么能独自一人回去呢?一定是两个人一同回去,一定!而且是手挽着手……每当月光拂阶,竹影摇窗之时,将军便独自坐在老伴儿床边,悄悄地向老伴诉说着这些藏在心里多少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说,他相信,老伴都能听到,而且能听明白。两个人的感情奏鸣曲,就这样缓缓地弹拨着,先是在两个人的心底回旋,继而向无垠的天空弥散,而后,再落到将军的心中,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那些日子,将军常常会忆及上中学时学过的一些诗句。将军说他欠老伴的,而且一次次地说及。欠什么?感情债务!永远还不清的感情债务!自从他们走到一起,这种感觉一天比一天强烈,歉疚感也越来越重——
1966年,将军入伍后第七个年头,他与申凤英在老家结婚了。仪式很简单,几斤花生几斤糖,往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家里一送,接受罢亲友的一番祝福,将军便回到了部队。
结婚当年,大儿子出生。儿子长到三岁,将军只回去过一次。见到儿子,任母亲怎么哄,儿子也不肯到他近前来,好几天,一见他就躲。小儿子和女儿出生时,老伴已经随军。临产了,将军不是外出执行紧急任务,就是部队进行远距离转场飞行训练,作为政治主官,将军必须与他的部队呆在一起。等任务完成训练结束,将军回到家里,孩子已经出了满月。
对此,老伴从没有埋怨,每次将军一进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抱给他看,心里甜,脸上的笑容也就开了花。埋怨将军的是将军的母亲,说他当兵把心都当硬了。对母亲的埋怨,将军只是嘻嘻一笑,然后,挽起袖子,该洗该涮,家里家外,没有一样活他不干的,也没有一样活他不会干的。将军说:“每到这时,老伴就倚着门框看,他到了哪里,老伴的目光就跟到哪里。”这时候,是这对军人夫妻最幸福的时候。
将军说,女人嫁给了军人,就注定她要吃别的女人不用吃的苦,受别的女人不用受的罪。军人妻子必须把本来不该她一个人挑起来的担子,独自一个人挑起来,即便她的肩膀柔嫩得像一枝新竹。
将军说:“我的调动多,而且是跨军、跨军区调动。来北京工作前,举家搬迁有六次。六次搬家,衣衫卧具、锅碗瓢盆、箱包橱柜、书籍文具……所有东西都是凤英一个人收拾打点。”之所以这样,倒不是将军不屑做这些琐碎的家事,而是他顾不上。按将军的想法,每到一个新单位,大家都在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进入工作。你想在这里扎下根来,与大家一起把部队的建设搞上去,搬家越早,便越能让大家感受到你工作的决心。然而,工作一旦展开,就像上紧了弦的发条,想停也停不下来。将军说,因为自己顾不上,每次都是老伴儿独自忙活,把“万贯穷家”搬到数百里数千里之外的自己脚下。每一次看到摆满一屋的家当,看到忙着把东西归位摆放好的老伴儿,将军总是感慨良久。他想象不出老伴儿那双柔弱的手,是怎样将这些东西搬过来的。
将军写过一首诗,诗中有句:“你是一道彩虹/温柔绚丽的光环/编织我们的梦/你是一架精美的琴/甜美清润的声韵/时时拨动我的激情。”这首诗的标题叫《你》。将军还写过一首标题为《爱》的诗,曰:“爱是一支醉人的歌/爱是一本深情的书/只要执着专注/就能读懂读熟。”与将军交谈中,我忽然悟出了他写这些诗的初衷。
将军说,每当在老伴儿的病榻边,独自和老伴儿说话的时候,他便想起《诗经》中的句子:“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自己就这么贴在老伴儿的耳边一次次地呼唤,她却理也不理,莫非她真的是要决心远去吗?四个月后,将军再说话时,老伴儿的眼睛开始动了。又过了一些时日,嘴也开始动了,渐渐,会说话了,虽然句子连贯不起来。接着,会站立、能挪步了。欣喜若狂的将军,把老伴儿抱上轮椅,推到了户外。
北京的初秋,是最美丽的季节。院子里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叶子金黄金黄,把整个天空都映得空阔无比。将军看到老伴的眼睛贪婪地四处张望,脸上一次又一次泛起兴奋的光彩。将军说,曾在生命路途中渐行渐远的老伴儿回来了,现在是“其室则迩”,其人甚近了。那天回到自己的小院里,将军第一次注意到和老伴儿一起栽下的那株枣树结枣了,星星点点,像红红的玛瑙。
轮椅成了老伴儿最好的代步工具。院子里来来去去,见到者无不一脸惊讶与微笑。院子里转遍了,便推着老伴儿去了附近的龙潭湖公园。湖水潋滟,岸柳依依,推着老伴穿行于曲径幽路,往返于湖畔花阴,将军想,从来没有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样式和老伴一起在这湖边漫步,现在却成了生活的必然内容。他低头看看老伴儿,老伴儿正若有所思地凝望周围的游人,见将军望她,回以淡淡一笑。将军说,那一笑,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所有过去了的岁月,在那一瞬间,似乎一下子全都涌回到身边。
游人很多。他们可以想到这一定是一对夫妇,但却不会想到推轮椅者是一名将军。见他们走来,总是友善地给他们让路,然后报以微笑。而正是这微笑,让将军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无限美好。多少年了,无论是辗转西北,还是征战南疆,那时忙,想陪老伴儿,却顾不上。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天天陪伴着了,可以尽情看这美丽的世界,看这世界上美好的笑容了。有时,将军走着走着,会想,这条路要是没有尽头多好,就这么一直走下去,也不管是天黑还是天明。
将军说,可能这就是爱情吧。除去了所有的繁杂纷纭,简单到了只需要这一张轮椅,这一条花径。爱,这个古往今来最为神秘莫测的字眼,对于感受到它的人,不需要用更多的字来说明,对于感受不到它的人,又无法用任何字来说明。想到这些,将军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老伴儿见他笑,就也笑。将军说,这时,心里最甜。
老伴的康复速度出奇的快,效果出奇的好。为了便于她从头学步,将军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训练场,楼梯,墙角,洗手间,进出口,全都装上了栏杆,以防止她摔着。老伴儿扶着栏杆迈步,将军站在一边指挥。儿女们说,一个将军,就指挥一个兵。将军说,你们不懂,这叫单兵教练。在家里走累了,就坐上轮椅出去,不管是细雨蒙蒙,不管是烈日炎炎。不同的是,将军还要举着一把伞。晴天,伞为遮阳,老伴儿晒不到了,将军却浑身是汗;雨天,伞为挡雨,老伴儿淋不着了,将军却浑身透湿。儿女们看着母亲奇迹般地康复,高兴得落泪;看着父亲付出的辛劳,又心疼得落泪。而将军却说:“有什么!就这样,我这辈子也还不清欠下你母亲的感情债。”
老伴儿能下地的那年国庆节,将军搀扶着她走进医院进行复查,为老伴儿进行开颅手术的主刀大夫一看,惊诧万分,连道奇迹。
笔者前不久曾见过申凤英大姐,老大姐谦和有加,我深鞠一躬,向大姐问好。奇迹是将军夫妇共同创造的,如果说这是一部乐曲,将军是指挥,大姐是乐手,不过,这乐手着实让指挥费了一番气力。正因如此,演奏时,才有了最好的效果。
将军说,人要有责任感,什么时候需要责任?苦的时候,累的时候,所有的艰难与风险一起袭来的时候!
将军说,中国人习惯将妻子称作爱人,老伴儿能康复得这样好,当然是爱的力量。但这个爱,还有更广义的成分。我们这个社会好人多啊!医生精心治疗,护士悉心看护,领导战友关心,儿女尽心尽孝……这一切,都是爱,爱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春意。
将军背诵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健全的人才算爱着。”将军说,他十分欣赏这段话。
将军还给我说了一句名言:“对于爱着的人来说,高山也会变成平地。”我知道,这是高尔基的话。我还记得屠格涅夫的一句名言:“只有爱才能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
送别将军时,我问:“今年那棵枣树怎样?”将军答:“结得多极了。”稍倾,他又说道:“回去我就给枣树写一首诗,题名叫《红玛瑙》。”
玛瑙,玉石名,在岩层中经多次冷热聚变而成。其色彩艳丽夺人,常被加工成饰品以作信物。
一颗枣儿一颗心,那玛瑙般的枣儿也是信物,见证了将军爱情的信物。
(作者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社长)
责编/晓辉
2000年初冬,珠海国际航空展开展,即将退休的将军,利用休假,带老伴儿去珠海观看展览。作为一名空军老兵,在观摩各种机型与飞行表演时,他着实地兴奋了一番。而后,便顺道去广西看望一位老战友。在钦州军分区,老伴儿突然发病,不省人事。送到医院,确诊为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当地医院没有条件进行手术,只能暂时维持病情的稳定,稍有好转后,便转院回到了北京。到了北京,意识刚有些恢复,又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出血,立即手术,成了将军无可选择的选择。医生说,第一次出血,生存的概率不到百分之十,第二次、第三次出血,在理论上,生存的概率是零,除非出现奇迹。
将军说,做开颅手术前签字,医院领导和几位老战友劝他:“老巩,想开一点。”他没有犹豫,坚定地在手术单上签上名字递给了医生,说:“开吧,只要有一口气也要保,植物人我也要。她在,我的家庭就是完整的。”数个小时后,老伴儿被推出手术室,满面疲倦的医生取下口罩,对将军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儿女们买来了母亲平日喜欢穿用的衣物。去时,流着泪;回来,流着泪;站在柜台前的那一刻,依然止不住地流泪。那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就是除夕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将军对我说这番话的时候,依然能感到他内心里的颤动。将军说,老伴发病时,就躺在自己怀里,时间是11月18日7时48分。
将军说完这些话后,像要喘息一下,他极随意地往沙发后面一靠,顺手点燃一支烟。烟缕袅袅,如同他的思绪。这是一个目击过一场生死轮回的人,这是一个将爱情的绝唱演奏成一曲嘹亮交响的人。在他们用深情与意志镌刻的生命轨迹上,记录着怎样的潮起潮落、月缺月圆啊!
巩怀书,河南省内黄县人氏,初中毕业后选飞入伍。从预校到航校,不到三年,便留校做了教员。从学员到教员、到飞行部队的政治主官、到空军机关的部长、到战区空军的副政治委员,飞行是他永远化不开的情结。退休后,他曾写下数百首诗,抒发自己对蓝天的感慨。他说自己是在九天为祖国放哨站岗,“虽然没有留下深深的足迹/却在天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其妻申凤英,与将军同乡同村,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小学到中学,五年同班。对将军来说,记忆最深的是他入伍告别家乡时,申凤英远远地站在送行人群的后面,望着被胸前的红花映红脸膛的他,眸子里闪着晶亮的光……
老伴从医院回到家中,是2001年“五一”之后。这时的申凤英呼吸和心跳尚好,但知觉与意识很弱,偶尔,肢体的某一部位会有点儿反应。吃饭靠鼻饲。如此,自然一天24小时不能离人。7月,将军正式退休,可以每天在家中陪着老伴了。按将军的叙述,笔者将他的日程表记录如下:早上起床,为老伴儿洗漱;然后,将切成碎块的水果喂到老伴儿的嘴里;老伴儿咀嚼吞咽的功能尚未恢复,只是含着,让果汁慢慢地润她的口腔、刺激她的味蕾;再之后是将老伴儿抱上车,去康复医院做各种功能的恢复治疗。医院的楼梯很高,台阶很多,每次都是将军背上背下。回到家中,再给老伴擦洗、按摩、辅助康复训练、认识形状、辨别颜色、练握力、练站立……儿女们心疼父亲,要请假在家里照顾母亲。将军不允,不许儿女为此耽误工作。他说:“谁欠的账谁还!大半辈子了,都是她照料我,现在该我照料她了,谁也不要替我。”
这是一次漫长的生命之旅,前路遥遥,长云无际。将军说,那几年,他像一个闷头走路的人,只是憋着气往前赶,却不愿意把头抬起来。因为他既看不到大海彼岸的山峦,也看不到地平线上的树影。大院里的人们见到将军,都要体谅地问上一番,但转过身去,便是一声叹息。
将军坦然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将军说,再难,再累,也决不放弃。他相信坚持下去,老伴儿就一定能恢复,他还要与她一起踏上当年上学时的那条村路,去寻找他们年轻时的记忆。发病前,好几次老伴问他,什么时候能再陪她回老家看看。将军说,退休就去。如今自己退休了,有按照自己愿望安排时间的条件了,怎么能独自一人回去呢?一定是两个人一同回去,一定!而且是手挽着手……每当月光拂阶,竹影摇窗之时,将军便独自坐在老伴儿床边,悄悄地向老伴诉说着这些藏在心里多少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说,他相信,老伴都能听到,而且能听明白。两个人的感情奏鸣曲,就这样缓缓地弹拨着,先是在两个人的心底回旋,继而向无垠的天空弥散,而后,再落到将军的心中,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那些日子,将军常常会忆及上中学时学过的一些诗句。将军说他欠老伴的,而且一次次地说及。欠什么?感情债务!永远还不清的感情债务!自从他们走到一起,这种感觉一天比一天强烈,歉疚感也越来越重——
1966年,将军入伍后第七个年头,他与申凤英在老家结婚了。仪式很简单,几斤花生几斤糖,往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家里一送,接受罢亲友的一番祝福,将军便回到了部队。
结婚当年,大儿子出生。儿子长到三岁,将军只回去过一次。见到儿子,任母亲怎么哄,儿子也不肯到他近前来,好几天,一见他就躲。小儿子和女儿出生时,老伴已经随军。临产了,将军不是外出执行紧急任务,就是部队进行远距离转场飞行训练,作为政治主官,将军必须与他的部队呆在一起。等任务完成训练结束,将军回到家里,孩子已经出了满月。
对此,老伴从没有埋怨,每次将军一进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抱给他看,心里甜,脸上的笑容也就开了花。埋怨将军的是将军的母亲,说他当兵把心都当硬了。对母亲的埋怨,将军只是嘻嘻一笑,然后,挽起袖子,该洗该涮,家里家外,没有一样活他不干的,也没有一样活他不会干的。将军说:“每到这时,老伴就倚着门框看,他到了哪里,老伴的目光就跟到哪里。”这时候,是这对军人夫妻最幸福的时候。
将军说,女人嫁给了军人,就注定她要吃别的女人不用吃的苦,受别的女人不用受的罪。军人妻子必须把本来不该她一个人挑起来的担子,独自一个人挑起来,即便她的肩膀柔嫩得像一枝新竹。
将军说:“我的调动多,而且是跨军、跨军区调动。来北京工作前,举家搬迁有六次。六次搬家,衣衫卧具、锅碗瓢盆、箱包橱柜、书籍文具……所有东西都是凤英一个人收拾打点。”之所以这样,倒不是将军不屑做这些琐碎的家事,而是他顾不上。按将军的想法,每到一个新单位,大家都在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进入工作。你想在这里扎下根来,与大家一起把部队的建设搞上去,搬家越早,便越能让大家感受到你工作的决心。然而,工作一旦展开,就像上紧了弦的发条,想停也停不下来。将军说,因为自己顾不上,每次都是老伴儿独自忙活,把“万贯穷家”搬到数百里数千里之外的自己脚下。每一次看到摆满一屋的家当,看到忙着把东西归位摆放好的老伴儿,将军总是感慨良久。他想象不出老伴儿那双柔弱的手,是怎样将这些东西搬过来的。
将军写过一首诗,诗中有句:“你是一道彩虹/温柔绚丽的光环/编织我们的梦/你是一架精美的琴/甜美清润的声韵/时时拨动我的激情。”这首诗的标题叫《你》。将军还写过一首标题为《爱》的诗,曰:“爱是一支醉人的歌/爱是一本深情的书/只要执着专注/就能读懂读熟。”与将军交谈中,我忽然悟出了他写这些诗的初衷。
将军说,每当在老伴儿的病榻边,独自和老伴儿说话的时候,他便想起《诗经》中的句子:“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自己就这么贴在老伴儿的耳边一次次地呼唤,她却理也不理,莫非她真的是要决心远去吗?四个月后,将军再说话时,老伴儿的眼睛开始动了。又过了一些时日,嘴也开始动了,渐渐,会说话了,虽然句子连贯不起来。接着,会站立、能挪步了。欣喜若狂的将军,把老伴儿抱上轮椅,推到了户外。
北京的初秋,是最美丽的季节。院子里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叶子金黄金黄,把整个天空都映得空阔无比。将军看到老伴的眼睛贪婪地四处张望,脸上一次又一次泛起兴奋的光彩。将军说,曾在生命路途中渐行渐远的老伴儿回来了,现在是“其室则迩”,其人甚近了。那天回到自己的小院里,将军第一次注意到和老伴儿一起栽下的那株枣树结枣了,星星点点,像红红的玛瑙。
轮椅成了老伴儿最好的代步工具。院子里来来去去,见到者无不一脸惊讶与微笑。院子里转遍了,便推着老伴儿去了附近的龙潭湖公园。湖水潋滟,岸柳依依,推着老伴穿行于曲径幽路,往返于湖畔花阴,将军想,从来没有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样式和老伴一起在这湖边漫步,现在却成了生活的必然内容。他低头看看老伴儿,老伴儿正若有所思地凝望周围的游人,见将军望她,回以淡淡一笑。将军说,那一笑,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所有过去了的岁月,在那一瞬间,似乎一下子全都涌回到身边。
游人很多。他们可以想到这一定是一对夫妇,但却不会想到推轮椅者是一名将军。见他们走来,总是友善地给他们让路,然后报以微笑。而正是这微笑,让将军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无限美好。多少年了,无论是辗转西北,还是征战南疆,那时忙,想陪老伴儿,却顾不上。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天天陪伴着了,可以尽情看这美丽的世界,看这世界上美好的笑容了。有时,将军走着走着,会想,这条路要是没有尽头多好,就这么一直走下去,也不管是天黑还是天明。
将军说,可能这就是爱情吧。除去了所有的繁杂纷纭,简单到了只需要这一张轮椅,这一条花径。爱,这个古往今来最为神秘莫测的字眼,对于感受到它的人,不需要用更多的字来说明,对于感受不到它的人,又无法用任何字来说明。想到这些,将军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老伴儿见他笑,就也笑。将军说,这时,心里最甜。
老伴的康复速度出奇的快,效果出奇的好。为了便于她从头学步,将军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训练场,楼梯,墙角,洗手间,进出口,全都装上了栏杆,以防止她摔着。老伴儿扶着栏杆迈步,将军站在一边指挥。儿女们说,一个将军,就指挥一个兵。将军说,你们不懂,这叫单兵教练。在家里走累了,就坐上轮椅出去,不管是细雨蒙蒙,不管是烈日炎炎。不同的是,将军还要举着一把伞。晴天,伞为遮阳,老伴儿晒不到了,将军却浑身是汗;雨天,伞为挡雨,老伴儿淋不着了,将军却浑身透湿。儿女们看着母亲奇迹般地康复,高兴得落泪;看着父亲付出的辛劳,又心疼得落泪。而将军却说:“有什么!就这样,我这辈子也还不清欠下你母亲的感情债。”
老伴儿能下地的那年国庆节,将军搀扶着她走进医院进行复查,为老伴儿进行开颅手术的主刀大夫一看,惊诧万分,连道奇迹。
笔者前不久曾见过申凤英大姐,老大姐谦和有加,我深鞠一躬,向大姐问好。奇迹是将军夫妇共同创造的,如果说这是一部乐曲,将军是指挥,大姐是乐手,不过,这乐手着实让指挥费了一番气力。正因如此,演奏时,才有了最好的效果。
将军说,人要有责任感,什么时候需要责任?苦的时候,累的时候,所有的艰难与风险一起袭来的时候!
将军说,中国人习惯将妻子称作爱人,老伴儿能康复得这样好,当然是爱的力量。但这个爱,还有更广义的成分。我们这个社会好人多啊!医生精心治疗,护士悉心看护,领导战友关心,儿女尽心尽孝……这一切,都是爱,爱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春意。
将军背诵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健全的人才算爱着。”将军说,他十分欣赏这段话。
将军还给我说了一句名言:“对于爱着的人来说,高山也会变成平地。”我知道,这是高尔基的话。我还记得屠格涅夫的一句名言:“只有爱才能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
送别将军时,我问:“今年那棵枣树怎样?”将军答:“结得多极了。”稍倾,他又说道:“回去我就给枣树写一首诗,题名叫《红玛瑙》。”
玛瑙,玉石名,在岩层中经多次冷热聚变而成。其色彩艳丽夺人,常被加工成饰品以作信物。
一颗枣儿一颗心,那玛瑙般的枣儿也是信物,见证了将军爱情的信物。
(作者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社长)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