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处理课本 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提出来,不是写在书上,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要融进从教者的意识中,引入到课堂中,渗入到学生思维中。不仅新篇目新章节体现这一理念,传统篇目的教学也应渗透。
  关键词:创新 课堂 情感渗透
  
   “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是这两年最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新篇目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有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的、文质兼美的篇目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对这些篇目,有些老师讲授时,认为是传统篇目,不值得费心,就以传统教法传授,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最有时代活力的少年。这就提醒执教者解读课本时,应有创新意识,让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下面就我的一点探索作一浅谈,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正。
  一、精心剪裁推陈出新
  一篇文章有主题,有思路,一堂课也应有它的主题和思路,要做到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老师对教材必须做到烂熟于心,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
  《荷花淀》是最值得品味的,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描写战争场面富有诗意,战争中的女人更是可爱无比。如何让学生认真解读课本,挖掘深意呢?我精心计算时间,调整篇目,把《荷花淀》安排在“三•八”妇女节前一天上。又精心剪裁,以(女人之最)“女性最……”的句式,结构课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①“女人节话女人”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进入课本;②走进课本。学生要想说出女人们的美好品质,必须深入品味课本,才能分析的有理有据;③说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理思维、训练语言表达的过程;④在品味中引导学生挖掘课本意蕴:孙犁着重渲染女性魅力,旨在揭示美好的人性支持了艰苦的抗战,也正是这艰苦的抗战充满了温馨。后来自由命题作文中,有学生以“战火中的永恒”为题,分析《荷花淀》、《木兰辞》等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美好的人性。
  《神奇的极光》,则以“极光是什么”为线索推进课堂。做一个给概念下定义的延伸练习。本设计的设想是:①抓说明文的特征:极光“神奇”在何处;②理出文章的顺序: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文,这也恰是科学进步,人们认识逐步提高,探秘逐步深入,全面准确定义极光的过程;③区分诠释与下定义附带高考知识点给概念下定义;④辐射知识点短句变长句:学生理出的极光特点是一个又一个的单句,需变成长单句。每一种设计都尽可能通过思维训练达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二、张扬个性注重体悟
  “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提出来,不是写在书上,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要融进从教者的意识中,引入到课堂中,渗入到学生思维中。不仅新篇目新章节体现这一理念,传统篇目的教学也应渗透。上《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有学生悄悄感慨:“我们也跟别里科夫差不多了”。一语惊醒侃侃而谈的老师。于是,我依然撇开教本,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套子,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一个个套子的作用,分析它们存在的必要性或者滞后性,并及时点拨: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受规矩约束,但不能落入怪圈。至此,学生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解读《项链》时,由于它诞生的时代、作者写作目的的局限,有关的一些问题放在今天来理解,有一定的出入,不妨大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项链》中有句话“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教参中评点:“由此可见,10年的辛苦,使她的家庭生活和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那爱虚荣、慕豪华的性格。”而学生普遍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玛蒂尔德应该值同情。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最美妙的回忆,怎么能大加批判呢?这样做,既不拘泥于教材,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应辩能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们探索语文的兴趣,不仅语文课好上了,而且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也得到加强。
  三、细心体察点燃激情
  语文要上出语文味来,说的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美育渗透,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传统篇目人人都挖掘,有人就认为,咀嚼久了,就给人味同嚼蜡之感。其实,用心与学生交流,寻找学生的情感基石,巧妙擦撞,肯定会火光熠熠。王羲之的生死观令人感到悲哀,用心点拨引导,学生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许多关于生死的名家名言告诉千年前的王羲之应怎样拓宽生命的宽度。
  陶渊明“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难以表述,但我们用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漫随庭前花开花落”解读;我们唱着《乡间小路》走进陶渊明的菊园,神往他在“勒紧裤腰带等天明”的困境中,还能“登东皋以长啸,临清流而赋诗”的仙风道骨。师生留在嘴边的只有陶渊明的菊花香。
  四、巧铺台阶 收获喜悦
  我的课堂是很民主的,有问题随时提,随时问,这就为课堂内容的再生成奠定了基础。一堂习题课。我用理科思维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给学生讲解句式变换后处理练习。
  把下面一组句子重新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②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请一个学生回答,他解说时思维不连贯。我评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答案是借来的。立刻就有同学站起来告诉他问题出在哪儿。并解说自己的答题思路。A我先整体阅读,把①提出,以②定位,然后推理B我抓关键词语“现在,后来,有时”,按时间顺序排列,①是外貌描写,把它放在第一句C我有抓关键词语“没有学费,气闷,躲,糊口”,①放第一句的理由跟B相同D总体阅读后,后四句排列跟他们相同,把①挤出来了,只能放在开头E整体阅读后,先排后四句,第⑤句定位,谈经历:读书“读不下去了”,只好“回家”,在家乡“无地自容”,只好“逃”,这就有了第②句“躲在乡下教书糊口”,闲下来,会想,一个留学生屈居乡下,心有不甘,就想另谋发展,就有了第④句“进城”。F我认为第一句放在开头是因为其他句子没主语,承前省略,必须把它放前面……看着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跟别人不同的答题思路,站在学生中间的我只有一个感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五、激情备课 激活课堂
  要让语文课充满激情,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激情。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作者身份、素养、情感等的综合体现,学习这些作品,我们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有自己的语言感悟,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且要了解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写出不同的教学设计。
  一个富有激情的导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听一位教师教演讲词的有关知识,她首先是做了三分钟即兴演讲,内容是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当她慷慨激昂地说完最后一句话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接下来学生纷纷要求上台演讲并自己归纳出了演讲词的特点。试想,这样的课怎么能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语文课离不开听、说、读、写,其中“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散文教学,“读”更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师有感情地范读一些课外散文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用作文课给学生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在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当我读到“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和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时,我哭了,学生眼里也含着泪,有的学生甚至趴在桌子上泣不成声,学生们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了强烈共鸣。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在范读课文时进入角色用“心”去读,满怀激情,学生就会满怀激情地去听、去读、去体会。
  总之,新的理念,新的形势下,应以创新意识引领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活在当代,我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都让每篇文章熠熠生辉。开拓创新的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广告中、文件里、口头上,而应进入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达成共识。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事工作十余载,我对教学内部规律不断探索,认为农村与城市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差距逐渐拉大,区域性差异越来越明显。而目前许多言论,网站对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已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我认为农村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农村娃娃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学习效率 教风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前进的步伐。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我们现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目的。而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厌学而导致成绩低下,沦为“差生”。为此,我在总结经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对此类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我在实践中如何转变的做以下分析:  一、学生厌学的成因  1、很多学生是未学先畏  由于学习的兴趣
期刊
摘要: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阅读是关键。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课堂活动的课型创新,二是着眼于运用新教材的课型创新。课型创新要做到有力度,有氛围,有实效,还必须在“系列”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应该分别创造出系列性的新课型。  关键词:阅读教
期刊
摘要: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探讨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  一、增强学生学
期刊
摘要:新课标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即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关键词: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 优化    有人认为,培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和谐与发展中的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中,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优化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  一所学校良好的环境是外显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很好地证实学校的办学条件,树立学校良好的外在形象。因此,校园文化建
期刊
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而素质教育又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所以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展示课改的舞台,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迫切的任务。  众所周知,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着重培养学生
期刊
如果一个人具有依赖心理,那就会使他成为一个瘸子——离开了拐杖就走不了路,同时也会给别人造成负担。并且一个人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能够依山傍水时,他会觉得很顺畅,无忧无虑甚至是骄横无理、肆无忌惮,令人生厌,直至令人痛恨。但是当他走到山穷水尽之时,他会觉得很痛苦,很酸涩,甚至绝望,无法支撑,畏惧困难,在别人看来一个很简单、很平常的事,他都会视同搬运泰山,没有前进的勇气。所以,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培养独立心理,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一把钥匙。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的都不同,因而形成的情感体验也是独特的。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并善于和学生沟通,使其能无拘无束的表达真情实感,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说“有不同意
期刊
一、调控教学语言的轻重隐显、疾徐张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可见美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师教学语言的美,一方面来自语言表达的准确、恰当和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教学语言中速度的快慢、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交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