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貴州红色影视文化在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积极影响。如何有效利用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对贵州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分析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分析提升贵州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贵州红色影视;大学生;价值观
注: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学生自主研究科研项目“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2020DXS056)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运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贵州作为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可供拍摄的素材,同时也对贵州省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贵州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现状
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来讲,贵州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有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安顺王若飞故居、黎平会议纪念馆等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人物故居等贵州红色基因传承的优质场地。可以说,从1930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足迹就深深烙印在了贵州的大地上,这段不平凡的岁月既是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见证,也是贵州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根基。
从贵州电影的创作方面来讲,虽然早期贵州没有电影制片厂,但贵州人热爱电影艺术的热情并没有因为硬件设施的匮乏而停滞。一大批影视剧创作者涌现,比如红色经典《山寨火种》的创作者蔡葵、李今、王安等,还有李宽定等老一辈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者。21世纪以来,贵州红色题材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内容,电视剧有《杀出绝地》(2009年)、《绝地逢生》(2009年)、《二十四道拐》(2015年)、《突围突围》(2015年)、《星火云雾街》(2016年)、《伟大的转折》(2019年)等,电影有《红军魂》(2012年)、《红色风暴》(2015年)、《遵义会议》(2016年)、《极度危机》(2019年)、《红色土司》(2019年)、《布依女人》(2019年)等。这些电视剧、电影都是以贵州的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是贵州红色基因传承的影像见证。
由此观之,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成果丰硕,在传承贵州红色基因、弘扬贵州精神、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
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能直观、形象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红色影视文化作为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红色基因“活化”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符号的魅力,正向引导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简言之,贵州红色影视剧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和国家等价值观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产生意义非凡的影响,在帮助当代贵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一是有利于提升贵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当下视觉时代,影视剧是目前高校学生日常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将所获取的内容和信息投射到现实世界,以此了解和体会现实世界,潜移默化地反映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具体来讲,影视剧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描绘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情景。学生通过感同身受影视剧中人物的成长轨迹、高尚品格、为人处世方式等,在影视艺术构建的世界中获得人生经验的启示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是有利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影视剧要担当起讴歌时代、记录历史的光荣使命,将红色基因“活化”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影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贵州红色影视剧直观、立体地传达了革命先辈斗争的曲折艰难,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不畏牺牲、坚定信仰,君子危不忘义的气节,能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民族自信,树立爱国、爱民、珍惜生活的价值观。让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视觉化、具象化,讲好贵州红色故事,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对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的观看让贵州高校大学生多形式、全方位了解红色文化历史,传承贵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
三是实现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目的。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已成为贵州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贵州红色资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处理后,通过声音和画面直观立体地进行故事的讲述,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学生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力量、理念信仰等无形中正向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因此,在这些红色影视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能更好地实现贵州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传承价值,帮助贵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获得全面发展。
三、提升贵州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能力
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高潮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贵州红色经典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因当时贵州没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此阶段贵州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如《山寨火种》《火娃》等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另外一个阶段就是21世纪至今,这一阶段贵州影视剧创作者转变了创作态度,主动出击,对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逐步向发掘者、生产者和传播者角色转变。创作了《伟大的转折》《水凤凰》《遵义会议》等红色题材影视作品,获得了较好的赞誉,为贵州省影视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丰富贵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贵州红色影视不仅是对贵州历史文化的影像记录,更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和大爱精神,也指引着21世纪高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民族奋进的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启迪和熏陶他们。同时,红色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品位,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红色影视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共产党人卓越的斗争精神,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历史的纪念,这是最能打动人心、洗涤灵魂的核心价值体现。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说:“人要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肯定价值,这种肯定价值就是勇于自我牺牲和无私的爱,就是对完善和真理的爱,对天地自然和生命中一切神圣事物的爱。”因此,贵州红色影视剧创作依然离不开对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塑造。大学生对那个特殊的时代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从红色影视剧中感受振奋人心的历史,以及先辈们大爱无疆的品格。
贵州红色影视文化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本质是对共产党人精神的延续和艺术化处理的真实再现。贵州红色影视作品的创作一方面要尊重对真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改编,既要考虑丰富逼真的影、音、图、文,也应符合当下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规律;另一方面从拍摄制作来讲,对革命人物的塑造尽量脱离以往的“高、大、全”的模式,避免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陷于展示传统民俗和风景来吸引观众眼球的困境,以及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在追求商业价值上逐渐失去了底线等,这些都不利于贵州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贵州红色影视创作要在还原真实历史概貌的基础上讲求故事性、观赏性、娱乐性等多重艺术效果的同时,在创作拍摄风格、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创作思路等方面也要不断创新。要使贵州红色影视作品创作真正与时俱进,回归历史和现实相激荡的人文系统,具有持续艺术生命力,反映民族精神,成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精品。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贵州作为红色资源的富集区,要充分利用影视剧的软文化力量,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让革命先辈们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原良志.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形成与传承的经典事例子[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饶曙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3]王洪叶.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发展研究[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徐静.多彩贵州之魂:贵州红色文化总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殷谦.心灵真经[M].合肥:黄山书社,2010.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贵州红色影视;大学生;价值观
注: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学生自主研究科研项目“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2020DXS056)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运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贵州作为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可供拍摄的素材,同时也对贵州省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贵州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现状
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来讲,贵州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有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安顺王若飞故居、黎平会议纪念馆等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人物故居等贵州红色基因传承的优质场地。可以说,从1930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足迹就深深烙印在了贵州的大地上,这段不平凡的岁月既是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见证,也是贵州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根基。
从贵州电影的创作方面来讲,虽然早期贵州没有电影制片厂,但贵州人热爱电影艺术的热情并没有因为硬件设施的匮乏而停滞。一大批影视剧创作者涌现,比如红色经典《山寨火种》的创作者蔡葵、李今、王安等,还有李宽定等老一辈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者。21世纪以来,贵州红色题材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内容,电视剧有《杀出绝地》(2009年)、《绝地逢生》(2009年)、《二十四道拐》(2015年)、《突围突围》(2015年)、《星火云雾街》(2016年)、《伟大的转折》(2019年)等,电影有《红军魂》(2012年)、《红色风暴》(2015年)、《遵义会议》(2016年)、《极度危机》(2019年)、《红色土司》(2019年)、《布依女人》(2019年)等。这些电视剧、电影都是以贵州的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是贵州红色基因传承的影像见证。
由此观之,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成果丰硕,在传承贵州红色基因、弘扬贵州精神、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
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能直观、形象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红色影视文化作为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红色基因“活化”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符号的魅力,正向引导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简言之,贵州红色影视剧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和国家等价值观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产生意义非凡的影响,在帮助当代贵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一是有利于提升贵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当下视觉时代,影视剧是目前高校学生日常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将所获取的内容和信息投射到现实世界,以此了解和体会现实世界,潜移默化地反映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具体来讲,影视剧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描绘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情景。学生通过感同身受影视剧中人物的成长轨迹、高尚品格、为人处世方式等,在影视艺术构建的世界中获得人生经验的启示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是有利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影视剧要担当起讴歌时代、记录历史的光荣使命,将红色基因“活化”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影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贵州红色影视剧直观、立体地传达了革命先辈斗争的曲折艰难,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不畏牺牲、坚定信仰,君子危不忘义的气节,能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民族自信,树立爱国、爱民、珍惜生活的价值观。让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视觉化、具象化,讲好贵州红色故事,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对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的观看让贵州高校大学生多形式、全方位了解红色文化历史,传承贵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
三是实现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目的。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已成为贵州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贵州红色资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处理后,通过声音和画面直观立体地进行故事的讲述,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学生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力量、理念信仰等无形中正向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因此,在这些红色影视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能更好地实现贵州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传承价值,帮助贵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获得全面发展。
三、提升贵州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能力
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高潮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贵州红色经典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因当时贵州没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此阶段贵州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如《山寨火种》《火娃》等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另外一个阶段就是21世纪至今,这一阶段贵州影视剧创作者转变了创作态度,主动出击,对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逐步向发掘者、生产者和传播者角色转变。创作了《伟大的转折》《水凤凰》《遵义会议》等红色题材影视作品,获得了较好的赞誉,为贵州省影视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丰富贵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贵州红色影视不仅是对贵州历史文化的影像记录,更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和大爱精神,也指引着21世纪高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民族奋进的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启迪和熏陶他们。同时,红色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品位,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红色影视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共产党人卓越的斗争精神,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历史的纪念,这是最能打动人心、洗涤灵魂的核心价值体现。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说:“人要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肯定价值,这种肯定价值就是勇于自我牺牲和无私的爱,就是对完善和真理的爱,对天地自然和生命中一切神圣事物的爱。”因此,贵州红色影视剧创作依然离不开对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塑造。大学生对那个特殊的时代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从红色影视剧中感受振奋人心的历史,以及先辈们大爱无疆的品格。
贵州红色影视文化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本质是对共产党人精神的延续和艺术化处理的真实再现。贵州红色影视作品的创作一方面要尊重对真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改编,既要考虑丰富逼真的影、音、图、文,也应符合当下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规律;另一方面从拍摄制作来讲,对革命人物的塑造尽量脱离以往的“高、大、全”的模式,避免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陷于展示传统民俗和风景来吸引观众眼球的困境,以及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在追求商业价值上逐渐失去了底线等,这些都不利于贵州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贵州红色影视创作要在还原真实历史概貌的基础上讲求故事性、观赏性、娱乐性等多重艺术效果的同时,在创作拍摄风格、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创作思路等方面也要不断创新。要使贵州红色影视作品创作真正与时俱进,回归历史和现实相激荡的人文系统,具有持续艺术生命力,反映民族精神,成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精品。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贵州作为红色资源的富集区,要充分利用影视剧的软文化力量,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让革命先辈们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原良志.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形成与传承的经典事例子[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饶曙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3]王洪叶.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发展研究[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徐静.多彩贵州之魂:贵州红色文化总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殷谦.心灵真经[M].合肥:黄山书社,2010.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