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服务的快速变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全球数据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以电子方式存储的数据,如文档、表格、网页、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其数据量将高达35ZB。人类信息化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具有“4V”的特征:
(1)Volume:数据量庞大,例如,每天Twitter产生的数据量高达7TB,而Facebook的上传数据量则高达10TB;
(2)Variety:数据种类多样,除了传统数据库表的结构化数据,新增了更多的网页、图片、音视频与地理位置信息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3)Velocity:数据实时性强,大量数据以实时流的方式高速产生,如运营商的信令数据、日志数据等,以往非实时的批处理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通过流计算等技术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处理;
(4)Value:数据价值需要提升,原始的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通过数据交换、整合与知识共享、交叉复用,才能形成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大数据的“4V”虽然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但给予大数据价值创造和企业管理能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电信运营商具有庞大的用户资源,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而且作为电信业务、信息业务服务的主体,一方面需要在大数据支撑下,既要实现总部——省份两级运营主体的科学运营,又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下一级平台带来的信息化业务创新,与互联网企业实现“一点对接、全网服务”。本文将探讨运营商如何围绕数据核心资产,营造数据生态环境,推动大数据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助力业务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
运营商数据生态环境
按照数据集中能力建设、数据能力开放运营以及数据价值增值的大数据应用来看,运营商数据生态环境由内而外,分为三层,分别是数据核心圈、数据供给圈和数据增值圈,如图1所示。
其中,数据核心圈主要完成集中数据的能力建设,融合各类数据,完成数据的清晰、整合、存储,加工能力以及挖掘能力的建设,主要由开放式大数据平台和开放式分析挖掘平台构成,前者采用“Hadoop+MPP+SMP”混搭架构,实现基础数据的加工和整合;后者基于基础数据加工平台加工的结果数据,实现建模能力的开放,由业务人员、分析人员以及数据建模人员在平台上实现业务场景的模型开发、模型训练以及模型运行,并能够实现“一点建模,知识共享”。
数据供给圈是企业数据开放的触点,完成结果数据资源的分发、敏感数据的过滤和安全审计等,实现数据开放的安全管控,实现数据能力、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安全运营。
数据增值圈是企业数据创新的外在体现,由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构成,通过开放数据应用开发能力,管理各种个性化的数据应用服务,在实现业务创新转型的同时,实现数据价值的增值。借鉴APP Store开发模式,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通过提供的数据服务功能(数据语义、数据封装等),降低数据的使用门槛,让业务人员可以从原先的数据应用使用者转变为数据应用生产者;提供PaaS层组件(业务组件、技术组件、数据库组件),降低应用开发门槛,让运营商集团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中优秀的IT人员和建设厂商都能够参与进来,敏捷、高效地开发、组装自己的个性化应用,并方便地实现应用共享,以及应用的快速复制与推广,从而改变以往“烟囱”式的开发模式,在满足数据应用快速增长需求的基础上,进而解放全公司范围IT人员的积极性和生产力,实现大数据应用的百花齐放和智慧分享。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应用规划、构建、发布、监控、评价、下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用户快速查找应用,精心打造内容分发渠道,实现分布式创造。
运营商数据业务创新
基于数据生态环境,运营商可以对内提升管理水平,优化IT系统,对外开展丰富的数据创新业务。
企业管理分角色仪表盘(Dashboard)
以运营商的商业模式模型作为关键理论基础,分析企业核心价值的创造过程,剖析企业价值蓝图的主要价值动因包括收入增长、盈利能力、资产效率、公司形象(客户感知)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
由管理重点驱动指标的构建,根据企业5大主题域(客户、营销、运营、网络、感知),通过因果关系将运营绩效和企业价值链接在一起,依据运营商的企业价值蓝图(企业核心价值的逻辑框架),梳理运营商的企业级指标体系,从运营到财务,在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层级匹配相应的绩效指标,自上而下地层层构建关键指标(绩效指标→流程指标),从而形成不随业务而变的全景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全面、清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
根据集团—省份—本地网—营销一线管理人员的不同的诉求和角色,采用端到端多层技术架构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将运营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数据和企业外部生态环境数据,依据企业统一编码和统一指标的定义,经过从数据源层、ODS层、DWD层、DWA层、DM层到展现层的采集、加载、计算处理,通过分角色仪表盘(如图4所示),以图表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现企业经营状况,更好地促进管控透明、服务透明、资源透明,构建无边界的透明企业。
网络质量优化
通过网络信令数据分析,实现网络指标实时监控,对定制的重点KPI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以动态反映指标情况,并可结合GIS地图进行呈现。通过实时采集信令数据计算相关KPI,准确地发现和解决网络覆盖与干扰、频率规划、时隙规划等问题,实现网络优化。
根据网络维护需要,利用实时信令数据不但能够根据时间趋势、网元、链路等维度进行网络质量分析,并且能够根据告警阈值设定,提供网络性能指标告警。支持2D直方图、3D直方图、2D曲线图、3D曲线图等多种图形显示方式,更加直观地反映网络质量的性能指标。
精准化实时营销应用
通过实时分析用户动态行为,结合用户静态行为,利用精准化匹配规则,精确解析匹配目标用户,主动触发精准化营销机制(如表1所示),实现面向用户动态需求即时响应的主动营销模式,实现营销维系智慧化、资源投放精准化、渠道接触协同化、客户体验人性化。
客户交往圈与社会影响力分析
通过分析客户的通信行为和社交网络行为,构建客户的社会交往圈,分析其社会影响力,作为客户价值新的重要维度。量化每个客户的影响力价值,识别具有高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客户,作为口碑营销的对象,也是客户维系的关注重点,分析并引导关键客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如图6所示)。
人口流动应用
基于移动无线网络信令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人口密度动态分布和停留特征画像(如图7所示),对内辅助支撑运营商渠道选址/建设以及网格化服务;对外为交通及政府提供更详尽的统计结果,为规划交通、制定政策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有利于提高交通主管部门交通规划、监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方便用户及时了解交通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方案。
金融征信应用
基于用户消费行为数据,构建个人与集团客户信用评价体系,面向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征信机构、风投公司,提供用户识别、风控模型开发、信用度控制、贷后管理、精准化营销等金融征信应用(如表2所示)。
在数据驱动的信息化时代,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从中萃取更大的业务价值,是大数据发展的根本诉求。电信运营商拥有全面、准确的数据,具有先天发展优势,借力大数据发展,推动业务创新转型,推进运营商的科学运营和多级的透明管控、各级责权利的匹配,使得上下形成合力,支撑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经营等将是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陈海峰)
作者简介
李 卫,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魏进武,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张云勇,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博士后,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1)Volume:数据量庞大,例如,每天Twitter产生的数据量高达7TB,而Facebook的上传数据量则高达10TB;
(2)Variety:数据种类多样,除了传统数据库表的结构化数据,新增了更多的网页、图片、音视频与地理位置信息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3)Velocity:数据实时性强,大量数据以实时流的方式高速产生,如运营商的信令数据、日志数据等,以往非实时的批处理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通过流计算等技术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处理;
(4)Value:数据价值需要提升,原始的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通过数据交换、整合与知识共享、交叉复用,才能形成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大数据的“4V”虽然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但给予大数据价值创造和企业管理能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电信运营商具有庞大的用户资源,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而且作为电信业务、信息业务服务的主体,一方面需要在大数据支撑下,既要实现总部——省份两级运营主体的科学运营,又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下一级平台带来的信息化业务创新,与互联网企业实现“一点对接、全网服务”。本文将探讨运营商如何围绕数据核心资产,营造数据生态环境,推动大数据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助力业务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
运营商数据生态环境
按照数据集中能力建设、数据能力开放运营以及数据价值增值的大数据应用来看,运营商数据生态环境由内而外,分为三层,分别是数据核心圈、数据供给圈和数据增值圈,如图1所示。
其中,数据核心圈主要完成集中数据的能力建设,融合各类数据,完成数据的清晰、整合、存储,加工能力以及挖掘能力的建设,主要由开放式大数据平台和开放式分析挖掘平台构成,前者采用“Hadoop+MPP+SMP”混搭架构,实现基础数据的加工和整合;后者基于基础数据加工平台加工的结果数据,实现建模能力的开放,由业务人员、分析人员以及数据建模人员在平台上实现业务场景的模型开发、模型训练以及模型运行,并能够实现“一点建模,知识共享”。
数据供给圈是企业数据开放的触点,完成结果数据资源的分发、敏感数据的过滤和安全审计等,实现数据开放的安全管控,实现数据能力、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安全运营。
数据增值圈是企业数据创新的外在体现,由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构成,通过开放数据应用开发能力,管理各种个性化的数据应用服务,在实现业务创新转型的同时,实现数据价值的增值。借鉴APP Store开发模式,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通过提供的数据服务功能(数据语义、数据封装等),降低数据的使用门槛,让业务人员可以从原先的数据应用使用者转变为数据应用生产者;提供PaaS层组件(业务组件、技术组件、数据库组件),降低应用开发门槛,让运营商集团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中优秀的IT人员和建设厂商都能够参与进来,敏捷、高效地开发、组装自己的个性化应用,并方便地实现应用共享,以及应用的快速复制与推广,从而改变以往“烟囱”式的开发模式,在满足数据应用快速增长需求的基础上,进而解放全公司范围IT人员的积极性和生产力,实现大数据应用的百花齐放和智慧分享。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应用规划、构建、发布、监控、评价、下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用户快速查找应用,精心打造内容分发渠道,实现分布式创造。
运营商数据业务创新
基于数据生态环境,运营商可以对内提升管理水平,优化IT系统,对外开展丰富的数据创新业务。
企业管理分角色仪表盘(Dashboard)
以运营商的商业模式模型作为关键理论基础,分析企业核心价值的创造过程,剖析企业价值蓝图的主要价值动因包括收入增长、盈利能力、资产效率、公司形象(客户感知)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
由管理重点驱动指标的构建,根据企业5大主题域(客户、营销、运营、网络、感知),通过因果关系将运营绩效和企业价值链接在一起,依据运营商的企业价值蓝图(企业核心价值的逻辑框架),梳理运营商的企业级指标体系,从运营到财务,在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层级匹配相应的绩效指标,自上而下地层层构建关键指标(绩效指标→流程指标),从而形成不随业务而变的全景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全面、清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
根据集团—省份—本地网—营销一线管理人员的不同的诉求和角色,采用端到端多层技术架构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将运营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数据和企业外部生态环境数据,依据企业统一编码和统一指标的定义,经过从数据源层、ODS层、DWD层、DWA层、DM层到展现层的采集、加载、计算处理,通过分角色仪表盘(如图4所示),以图表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现企业经营状况,更好地促进管控透明、服务透明、资源透明,构建无边界的透明企业。
网络质量优化
通过网络信令数据分析,实现网络指标实时监控,对定制的重点KPI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以动态反映指标情况,并可结合GIS地图进行呈现。通过实时采集信令数据计算相关KPI,准确地发现和解决网络覆盖与干扰、频率规划、时隙规划等问题,实现网络优化。
根据网络维护需要,利用实时信令数据不但能够根据时间趋势、网元、链路等维度进行网络质量分析,并且能够根据告警阈值设定,提供网络性能指标告警。支持2D直方图、3D直方图、2D曲线图、3D曲线图等多种图形显示方式,更加直观地反映网络质量的性能指标。
精准化实时营销应用
通过实时分析用户动态行为,结合用户静态行为,利用精准化匹配规则,精确解析匹配目标用户,主动触发精准化营销机制(如表1所示),实现面向用户动态需求即时响应的主动营销模式,实现营销维系智慧化、资源投放精准化、渠道接触协同化、客户体验人性化。
客户交往圈与社会影响力分析
通过分析客户的通信行为和社交网络行为,构建客户的社会交往圈,分析其社会影响力,作为客户价值新的重要维度。量化每个客户的影响力价值,识别具有高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客户,作为口碑营销的对象,也是客户维系的关注重点,分析并引导关键客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如图6所示)。
人口流动应用
基于移动无线网络信令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人口密度动态分布和停留特征画像(如图7所示),对内辅助支撑运营商渠道选址/建设以及网格化服务;对外为交通及政府提供更详尽的统计结果,为规划交通、制定政策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有利于提高交通主管部门交通规划、监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方便用户及时了解交通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方案。
金融征信应用
基于用户消费行为数据,构建个人与集团客户信用评价体系,面向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征信机构、风投公司,提供用户识别、风控模型开发、信用度控制、贷后管理、精准化营销等金融征信应用(如表2所示)。
在数据驱动的信息化时代,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从中萃取更大的业务价值,是大数据发展的根本诉求。电信运营商拥有全面、准确的数据,具有先天发展优势,借力大数据发展,推动业务创新转型,推进运营商的科学运营和多级的透明管控、各级责权利的匹配,使得上下形成合力,支撑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经营等将是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陈海峰)
作者简介
李 卫,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魏进武,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张云勇,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博士后,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