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胃镜下钛夹对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112例PU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在胃镜下电凝止血,观察组57例在胃镜下钛夹钳夹止血,比较两组成功止血率及再次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镜下钛夹钳夹止血起效快,成功之血率高,临床应推广适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钛夹钳夹;止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462-01
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1]。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电凝止血、钛夹钳夹止血在PUB治疗中广泛应用。本研究对57例PUB患者在胃镜下实施钛夹钳夹止血术,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为自2011年4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PUB患者,均符合《实用消化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均经血常规、便常规、胃镜检查确诊,已将溃疡直径≥2cm的患者剔除。将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17-68岁,平均(44.2±12.2)岁;十二指肠溃疡29例,胃溃疡26例。观察组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9-70岁,平均(45.3±11.8)岁;十二指肠溃疡28例,胃溃疡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积极进行禁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等常规治疗。两组术前均采用冷冻生理盐水将出血灶充分冲洗,保持手术视野清晰。连接Fujinon-450WR型电子胃镜(日本生产)。
对照组实施电凝止血术。连接ERBE ICC-200型高频电凝发生器(德国生产),插入电凝电极探头,探头正面对准出血点,轻按在出血点上;使用凝固电流,通电2-3s/次,根据溃疡情况决定电凝次数,直至粘膜凝固变白。
观察组实施钛夹钳夹止血术。连接Olympus HX5LR-1型金属钛夹置放器及 OlympusMD-850型金属钛夹(日本生产)。将钛夹对准出血点及出血点局部裸露血管,止血夹垂直接触出血点及血管,套锁止血夹;对于出血点有血管露出的,可钳夹血管两侧;如出血点血管不明显的,嘱患者吸气使粘膜松弛、聚拢,一同夹闭出血点及周围组织。
两组电凝或钳夹结束后均通过胃镜在病灶周围注水,在出血点及周围多点注射凝血酶,直至注射部位粘膜肿胀、发白。
1.3 疗效标准[3] ①止血成功:术后5min胃镜观察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稳定,无呕血、便血出现,3-5d大便潜血试验转阴。②止血失败:未见观察仍有活动性出血,有新鲜呕血、便血。③再次出血:术后24h血红蛋白下降≥20g/L,胃镜检查见再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两组呕血、便血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病情发展快,可因出血不止而危及患者生命,死亡率为8%-15%[4]。消化性溃疡底部潜行动脉脉管炎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而引发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较多,以往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止血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广泛使用。
钛夹主要通过机械钳夹力量将出血血管及出血点局部组织夹紧,进而截断出血血管而发挥止血作用[5]。钛夹钳夹的局部组织会迅速肿胀、发白,创口组织挤压可使局部毛细血管壁变细而快速止血。本研究中,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因钛夹钳夹止血是一种机械性止血,对周围组织的伤害较小,可防止组织黏膜凝固、活性改变及坏死,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胃镜下实施钛夹钳夹止血术,止血成功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同时,钳夹出血点可使创口局部聚集,加快肉芽组织生成,促进创口愈合,有效降低再次出血率。本研究中,观察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
当然,钛夹钳夹止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对于十二指肠球部、贲门等部位的出血止血效果较差。究其原因,这些部位的出血较为隐蔽,且出血会使胃镜观察模糊不清,操作不慎会引发穿孔。因此,在处理较隐蔽部位的出血时,应使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保持胃镜视野清晰。
参考文献
[1] 耿威.消化性溃疡出血108例的胃镜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57-58.
[2] 张亚历.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7.
[3] 马敏俊,江建华.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1,(6):667-668.
[4] 曾黎明,赵丽娟,张惠玲,等.内镜下电凝与钛夹联合注射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2,(10):20-22.
[5] 张宏伟.金属钛夹联合3%氯化钠肾上腺素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1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37.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钛夹钳夹;止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462-01
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1]。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电凝止血、钛夹钳夹止血在PUB治疗中广泛应用。本研究对57例PUB患者在胃镜下实施钛夹钳夹止血术,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为自2011年4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PUB患者,均符合《实用消化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均经血常规、便常规、胃镜检查确诊,已将溃疡直径≥2cm的患者剔除。将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17-68岁,平均(44.2±12.2)岁;十二指肠溃疡29例,胃溃疡26例。观察组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9-70岁,平均(45.3±11.8)岁;十二指肠溃疡28例,胃溃疡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积极进行禁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等常规治疗。两组术前均采用冷冻生理盐水将出血灶充分冲洗,保持手术视野清晰。连接Fujinon-450WR型电子胃镜(日本生产)。
对照组实施电凝止血术。连接ERBE ICC-200型高频电凝发生器(德国生产),插入电凝电极探头,探头正面对准出血点,轻按在出血点上;使用凝固电流,通电2-3s/次,根据溃疡情况决定电凝次数,直至粘膜凝固变白。
观察组实施钛夹钳夹止血术。连接Olympus HX5LR-1型金属钛夹置放器及 OlympusMD-850型金属钛夹(日本生产)。将钛夹对准出血点及出血点局部裸露血管,止血夹垂直接触出血点及血管,套锁止血夹;对于出血点有血管露出的,可钳夹血管两侧;如出血点血管不明显的,嘱患者吸气使粘膜松弛、聚拢,一同夹闭出血点及周围组织。
两组电凝或钳夹结束后均通过胃镜在病灶周围注水,在出血点及周围多点注射凝血酶,直至注射部位粘膜肿胀、发白。
1.3 疗效标准[3] ①止血成功:术后5min胃镜观察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稳定,无呕血、便血出现,3-5d大便潜血试验转阴。②止血失败:未见观察仍有活动性出血,有新鲜呕血、便血。③再次出血:术后24h血红蛋白下降≥20g/L,胃镜检查见再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两组呕血、便血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病情发展快,可因出血不止而危及患者生命,死亡率为8%-15%[4]。消化性溃疡底部潜行动脉脉管炎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而引发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较多,以往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止血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广泛使用。
钛夹主要通过机械钳夹力量将出血血管及出血点局部组织夹紧,进而截断出血血管而发挥止血作用[5]。钛夹钳夹的局部组织会迅速肿胀、发白,创口组织挤压可使局部毛细血管壁变细而快速止血。本研究中,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因钛夹钳夹止血是一种机械性止血,对周围组织的伤害较小,可防止组织黏膜凝固、活性改变及坏死,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胃镜下实施钛夹钳夹止血术,止血成功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同时,钳夹出血点可使创口局部聚集,加快肉芽组织生成,促进创口愈合,有效降低再次出血率。本研究中,观察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
当然,钛夹钳夹止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对于十二指肠球部、贲门等部位的出血止血效果较差。究其原因,这些部位的出血较为隐蔽,且出血会使胃镜观察模糊不清,操作不慎会引发穿孔。因此,在处理较隐蔽部位的出血时,应使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保持胃镜视野清晰。
参考文献
[1] 耿威.消化性溃疡出血108例的胃镜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57-58.
[2] 张亚历.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7.
[3] 马敏俊,江建华.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1,(6):667-668.
[4] 曾黎明,赵丽娟,张惠玲,等.内镜下电凝与钛夹联合注射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2,(10):20-22.
[5] 张宏伟.金属钛夹联合3%氯化钠肾上腺素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1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