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强化学生文化知识传授外,还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体魄,而这也使初中体育教学地位不断凸显,但由于一直以来初中体育教学采用的都是“讲解-练习”流程化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50-01
  一、前言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而“兴趣教育法”顾名思义,就是基于教学目标而创设一系列可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时代背景下,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为学生体育熱情长久保持提供了保障,可促使学生体育终身学习发展,因此强化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研究至为重要。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近些年我国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青少年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而显然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生体能锻炼至为重要,为此在素质教育不断地推进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学地位越发凸显。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相比较文化课学生,他们对体育课程是更感兴趣的,但由于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采用的都是“讲解—练习”流程化教学方式,长久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会增添学生的乏味之感,是不利于体育兴趣培养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而“兴趣教育法”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倡导寓教于乐的开展体育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摆脱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可以自发在体育运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确保学生的体育热情长期保持,即使是在高负荷的运动锻炼下,也不会感到疲倦,而这对学生的长远的体质体能塑造是有绝佳裨益好处的,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策略
  1.引入游戏,感受体育学习快乐。
  在初中体育中,游戏引入是应用兴趣教学法的一种体现,由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热衷于游戏的特点,因此教师若是能够将体育知识与游戏元素结合在一起,势必可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教学时,“投球”的篮球运动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在篮球运动中,投球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原地投球、行进间投球、挑起投球等,对于学生而言,若是想要打好篮球,投球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以往教学中遇见的很大问题就是,大多数学生只是“三分钟热度”,无法长期坚持训练,因此也无法真正的掌握篮球投球技能,而在引入游戏的体育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活动篮筐”“投篮升级”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戲中进行投球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学生会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投球技术。
  2.创设情境,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中不全都是课外活动训练,还有一些体育理论知识需要在室内课堂中进行讲解,很显然这些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枯燥的,学生激不起兴趣,甚至会在课堂中昏昏欲睡,而这无疑对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上十分不利的。而在应用兴趣教学法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即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与体育知识有关的电视视频,从而利用直观的情境对学生产生吸引,促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如在学习“乒乓球”运动知识时,在为学生讲解乒乓球运动技能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邓亚萍夺冠的精彩体育视频,并引导学生注意分析世界冠军的发球、接球动作要领,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调动和激发。
  3.合作学习,调动体育学习激情。
  合作学习是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典型,此种兴趣教育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可在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激发带动下,促使学生体育热情高涨。具体而言,在应用合作学习兴趣教育法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合作共同学习,并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跳绳、短跑、跳高这样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体育项目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制定迎战对策,并在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更好的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将得到调动和激发。
  4.心理引导,增强体育学习喜爱。
  基于初中学生冲动、叛逆、浮躁的年龄特征,在应用兴趣教学法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引导也是教师可以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促使学生“亲师信道”,从而增强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喜爱,促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长久的调动和激发。如在进行“跳马”或“跳高”这种难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时,学生难免会在心中产生恐惧心理,并在畏难情绪下,不敢大胆的进行运动尝试。此时在应用心理引导兴趣教学法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勇气,激发学生的冒险精神,促使学生可以大胆挑战,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而当学生可以攻克难关时,所带来的成就感,将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持久动力。
  四、总结
  兴趣教学法是一个基于学生兴趣的全面教学过程,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体育终身学习发展提供了保障,可推动初中生健康体魄成长,本文之中笔者提出了引入游戏、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心理引导四种体育兴趣教学法,而显然能够引发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今后教师同仁还需进一步对此做出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狄元龙.浅谈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方法的实施[J].学周刊,2018(25):170-171.
  [2]张占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运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8(20):163-164.
  [3]任昌来.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3):74.
其他文献
编者按: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是中国政府推动循环经济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解振华局长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
本文探索了表征羟乙基瓜尔胶(HEG)中羟乙基摩尔取代度(MS)以及取代位置的化学方法。当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14hr,HEG中羟基与混酐比例为1:2.5时,用混酐化学法可准确测定HEG的羟乙基M
【摘要】电子书包是一项运用在教学上的高科技手段,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根据电子书包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提高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应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老师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电子书包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学校大课间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文件精神。本着坚持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具体的体育活动中,在改变课间操活动的教学模式下,增加了大课间活动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课间活动;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49-0
2018年7月16日,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私营部门金融机构处处长克里斯蒂娜·恩斯特龙女士与民生租赁总裁万晓芳女士在中国北京签署了一份两亿美元A类贷款协议。亚行及民生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通过一个联接基将两个传统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其亲水头基或接近亲水头基处联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属于低聚表面活性剂范畴,通常表示为m-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