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但作为家长、老师,最头疼的往往也是孩子的习惯问题,孩子爱顶嘴、爱吵架、不爱收拾玩具、不好好吃饭、不按规律作息、磨蹭拖沓……任由你说破了嘴就是不改,动了手还是没用,该怎么办?
中国式的“鹰爸”“虎妈”,用自己的思想去统治、压制孩子,虽然可能培养出“乖乖”,但却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更可怕的是,“被统治”的孩子一旦爆发“起义”,发生“杀母”事件也不为稀奇。美国著名畅销书女作家贝蒂·麦克唐纳的经典常销书《Mrs.Piggle-Wiggle》已畅销全球50年,累计发行800多万册。最近,该书出了中文版,音译为《小猪摇摆夫人》,虽然不能说包治孩子坏习惯,但其引导孩子自我建构良好习惯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作为一套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也是很值得孩子一读的。
休伯特在《小猪摇摆夫人》中,是一个不爱收拾玩具的小顽童。小猪摇摆夫人的办法是,让孩子尽情地玩,不要理他,不要进入他的房间,从窗子给他递进去食物,但在马戏团的游行队伍到来时,也是窗外孩子们都在欢呼的时候,她及时把握住原则,意思是要他把玩具收拾好就可以出来,休伯特便乖乖地收拾好了玩具。
在心理学中,注意对于处理情绪、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是必需的。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导孩子分配注意力。但是,没有价值比较的指导,就无法让孩子自我建构,所以效果甚微。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时,注意抓住两种相对抗的价值,一方面应依据过去的经验去疏通和重新调整孩子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按照未来的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注意模型。
在《小猪摇摆夫人》中,美丽的玛丽是一个颇让父母烦恼的“顶嘴匠”,不仅对爸爸妈妈粗鲁翻白眼,还对教师无礼。小猪摇摆夫人先是夸赞玛丽聪明伶俐,并带她到农场去玩,然后让玛丽把会说话的鹦鹉佩内普洛带回家。每当玛丽做出顶嘴和不礼貌行为时,佩内普洛也会做出相应的各种顶嘴和不礼貌行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玛丽于是从中认识到了自己顶嘴和不礼貌行为是不对的。
在社会学上,一个人的习惯是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的。如果对孩子的坏习惯只能忍让、叹气或者仅仅是严厉的教训,甚至是习焉不察、习是成非,那就是害了孩子。对孩子的坏习惯,家长、教师要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出积极的反应,让孩子在切身感受中去解构坏习惯,家长、教师再加以有意识地引导训练,孩子不仅会逐渐改掉原来的坏习惯,还会建构起换位思考的好习惯。
帕特西是一个不爱洗澡的小宝宝。小猪摇摆夫人的办法不是强迫帕特西洗澡,而是顺其自然,不洗就不洗。直到有一天,帕特西实在是不得不喊:太脏了,身上居然长出了“小胡萝卜”。帕特西自己吓坏了,“妈妈,我—洗—个—澡”。
班图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时候是需要孩子自我调节达到的。
《小猪摇摆夫人》的巧妙之处,是没有直接把这些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的原理直接说破,而是将其融入童话故事和情景剧之中。皮亚杰早就指出,人的认知图式要经过同化、顺应、平衡三个过程,习惯培养需要经过习惯的解析、习惯的建构、习惯的强化三个步骤,其中习惯的建构最为关键。小猪摇摆夫人的方法,就是用同化来解析习惯,用顺应来建构习惯,用平衡来强化习惯,从而促进孩子从“自在”到“自为”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式的“鹰爸”“虎妈”,用自己的思想去统治、压制孩子,虽然可能培养出“乖乖”,但却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更可怕的是,“被统治”的孩子一旦爆发“起义”,发生“杀母”事件也不为稀奇。美国著名畅销书女作家贝蒂·麦克唐纳的经典常销书《Mrs.Piggle-Wiggle》已畅销全球50年,累计发行800多万册。最近,该书出了中文版,音译为《小猪摇摆夫人》,虽然不能说包治孩子坏习惯,但其引导孩子自我建构良好习惯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作为一套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也是很值得孩子一读的。
休伯特在《小猪摇摆夫人》中,是一个不爱收拾玩具的小顽童。小猪摇摆夫人的办法是,让孩子尽情地玩,不要理他,不要进入他的房间,从窗子给他递进去食物,但在马戏团的游行队伍到来时,也是窗外孩子们都在欢呼的时候,她及时把握住原则,意思是要他把玩具收拾好就可以出来,休伯特便乖乖地收拾好了玩具。
在心理学中,注意对于处理情绪、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是必需的。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导孩子分配注意力。但是,没有价值比较的指导,就无法让孩子自我建构,所以效果甚微。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时,注意抓住两种相对抗的价值,一方面应依据过去的经验去疏通和重新调整孩子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按照未来的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注意模型。
在《小猪摇摆夫人》中,美丽的玛丽是一个颇让父母烦恼的“顶嘴匠”,不仅对爸爸妈妈粗鲁翻白眼,还对教师无礼。小猪摇摆夫人先是夸赞玛丽聪明伶俐,并带她到农场去玩,然后让玛丽把会说话的鹦鹉佩内普洛带回家。每当玛丽做出顶嘴和不礼貌行为时,佩内普洛也会做出相应的各种顶嘴和不礼貌行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玛丽于是从中认识到了自己顶嘴和不礼貌行为是不对的。
在社会学上,一个人的习惯是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的。如果对孩子的坏习惯只能忍让、叹气或者仅仅是严厉的教训,甚至是习焉不察、习是成非,那就是害了孩子。对孩子的坏习惯,家长、教师要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出积极的反应,让孩子在切身感受中去解构坏习惯,家长、教师再加以有意识地引导训练,孩子不仅会逐渐改掉原来的坏习惯,还会建构起换位思考的好习惯。
帕特西是一个不爱洗澡的小宝宝。小猪摇摆夫人的办法不是强迫帕特西洗澡,而是顺其自然,不洗就不洗。直到有一天,帕特西实在是不得不喊:太脏了,身上居然长出了“小胡萝卜”。帕特西自己吓坏了,“妈妈,我—洗—个—澡”。
班图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时候是需要孩子自我调节达到的。
《小猪摇摆夫人》的巧妙之处,是没有直接把这些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的原理直接说破,而是将其融入童话故事和情景剧之中。皮亚杰早就指出,人的认知图式要经过同化、顺应、平衡三个过程,习惯培养需要经过习惯的解析、习惯的建构、习惯的强化三个步骤,其中习惯的建构最为关键。小猪摇摆夫人的方法,就是用同化来解析习惯,用顺应来建构习惯,用平衡来强化习惯,从而促进孩子从“自在”到“自为”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