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用电安全,确保用电质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对当前的农村电网建设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农村地区的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与方法,期望为推动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线路改造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增加,同时对于用电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是我国城乡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配电自动化,能够提升用电质量,保障用电安全,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本文对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结合农村地区的用电构建,探讨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试点建设以及应用效果。将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采用试点的方式,配套开展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网架的建设,并且采用信息交互的方式,整合配电信息,形成完善的智能电网体系,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配电点信息化进程。
1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
1.1 网架和线路改造方案
为了推动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网架与线路改造:(1)线路改造,农村电网一般是采用电缆单环网模式为主,为了优化线路,确保线路负荷分布均匀,也为了保持线路的稳定运行,提升供电可靠性,选择采用线路联络、优化线路分布等方式,从而形成运行稳定的配电网络;(2)配电设备改造,为了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在配电变压器终端安装数据终端设备,并且在配电室内安装综合自动化装置,从而提升配电设备和电网的自动化。
1.2 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
根据结构合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配电自动化主站改造,确保结构符合标准,而且能够稳定处理相应的数据。在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用电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电路,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为了确保主站系统符合未来电网建设的需求,因此主站系统应该具有拓展性,能够接入硬件扩容。
试点阶段,为了满足配网数据采集以及监控的需求,并且能够与GIS系统互联、配电运行监控以及馈线自动化,构建相应的配网模型以及自动管理系统。根据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的需求,选择国际上通用并且符合相关标准的硬件设备。选择通用设备诶,能够确保对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监控,也便于后续的更换和检修。
1.3 通信系统的建设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导则》的要求,采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系统的建设。为了确保线路畅通,可以选择多种通信方案,包括光纤、5G、4G等网络,并且构建“配电一体化通信平台”,以实现通信安全,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将通信网络介入配电主站端,开展统一规范与统一管理,能够与其他端口相结合,实现对其他业务的综合管理。构建配电主站端的配电网管系统,能够对整体线路进行统一管理,也能够实现对线路故障的监控管理。
1.4 线路馈线自动化建设
在配电终端检测到故障报警后,主站能够启动故障处理程序,从而完成线路馈线自动化管理,以达到恢复供电和消除故障的目的。为了满足馈线自动化的需求,配电线路应该确保以下要求,放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转移负荷,通过终端远程控制一次开关设备,同时能够转供足够的备用容量,在出现线路故障后,能够准确地开、合电闸。选择配电主站/主站的方式构建馈线自动化系统,合理选择集中型半自动方式和集中型全自动方式进行线路管理。
在本试点中,馈线自动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半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针对加工线路开展改造,结合线路情况以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求,选择相应的馈线自动化模式,并且纳入整体建设体系中;(2)全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开展相应的改造,并且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由调度员开展远程监控管理,及时发现故障并且处理故障,恢复送电。
1.5 调度一体化方案
农村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目标是提升配电可靠性,在集约化、精益化等管理思路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配网自动化管理,实现配电调度、监控一体化。调度一体化的建设内容包括:选择符合电网调度的模式,对系统支撑平台进行研究,选择和研究智能化调度的实现,并且推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在调度一体化的建设中,选择的是信息集成的信息交换总线,并且在实现原有调度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对辖区内的变电站、开闭所以及线路开关等进行有效监事管理,以实现调度指挥、配电网监督等融合管理。
2 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效果分析
2.1 硬件建设成效
经过试点改造之后,智能电网配电化建设达成了以下成效:(1)一次网架建设成效,通过建设之后,架空线路得到优化和改造,并且对电缆线路的改造实现了单环网络连接结构,经过改造后,线路电压合格率明显提升,配网点塑降低,而且线路N-1比例提升到100%;(2)主站和终端建设,经过试点改造之后,形成以“三遥”为主要特征的配电自动化模式,试点区域内的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而且实现可全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和半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3)通信系统建设,经过改造后,选择以光纤和无线公网为主的配电网双向通信模式,实现有效的通信管理。
2.2 智能配电网初步建设
经过试点改造后,已经形成了智能配电网的逐步建设。试点内的智能配电网具有充分的供电能力。是店内建设的配电自动化调控一体化主站,遵循 IEC 61968 的信息交换平台,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有效管理。是店内所形成的智能配网具有监视配电网、运行优化管理、故障分析诊断、配网自动重构管理等能力。
2.3 建立完善的调控一体化管理体系与业务体系
试点内的农村地区,通过改造电网,提升了配电网的精益化管理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调度监控管理水平。一方面,配电网调整管理模式,对当前的配电网的管理流程、人员配置进行优化,提升了管理的专业度;另一方面,构建配电自动化的评价体系,结合相关规范和要求优化配电自动化应用评价标准,实现对自动化运行和应用的科学评价和管理。 除了构建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体系之外,还形成了调控一體化的应用体系,主要体现在:(1)对配电网进行全面监测,对配电网内的设备和供电情况进行检测,为后续的优化管理和检修提供依据,提升了故障处理效率;(2)对配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配电网进行长期的分析与统计管理,从而对配电网进行分析,优化配电网的使用效率,从而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3)为配电网管理考核提供数据支撑,对配电网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为配电网的哟花管理、考核提供数据支持。
3 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试点内的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到99.97%,而且供电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增加,但是供电无法满足农村用电需求。在进行农村智能配电自动化改造后,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明显增加,一方面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管理,提升配电网的服务水平。通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后,设备得到更新,能耗明显降低,停电时间明显缩短,提升了农村用户对贡献的满意程度。
3.2 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改造后,农村地区的设备和网架等硬件得到该站,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判断,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缩短了停电时间,不仅改善了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也为农村地区的生活用电和商业用地按提供保障。在经过改造后,试点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增加,能够吸引更多商家入驻试点区域。
除此外,配电网点线损也明显降低。配网线损造成了大量消耗,通过自动化改造,线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调整网架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将试点区域内的线损降到5%,每年将挽回经济损失超200万元。改造线路能够提升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管理费用,减少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了配电网的经济效力。
3.3 管理效益分析
通过试点地区的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配电管理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为配网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纸质。通过改造配电网,整体管理效率得到优化,调度员能够及时处理故障信息,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了指令和数据传输时间,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4 结语
农村地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然,能够为农村生活用电和商业用电提供稳定优质的电源。通过建设农村地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也形成了较强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张华芳子,闫娟.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7(29):37-38.
[2]魏彩霞,孙业荣,陈朋,etal.提高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研究[J].变压器,2017(07).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线路改造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增加,同时对于用电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是我国城乡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配电自动化,能够提升用电质量,保障用电安全,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本文对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结合农村地区的用电构建,探讨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试点建设以及应用效果。将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采用试点的方式,配套开展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网架的建设,并且采用信息交互的方式,整合配电信息,形成完善的智能电网体系,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配电点信息化进程。
1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
1.1 网架和线路改造方案
为了推动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网架与线路改造:(1)线路改造,农村电网一般是采用电缆单环网模式为主,为了优化线路,确保线路负荷分布均匀,也为了保持线路的稳定运行,提升供电可靠性,选择采用线路联络、优化线路分布等方式,从而形成运行稳定的配电网络;(2)配电设备改造,为了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在配电变压器终端安装数据终端设备,并且在配电室内安装综合自动化装置,从而提升配电设备和电网的自动化。
1.2 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
根据结构合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配电自动化主站改造,确保结构符合标准,而且能够稳定处理相应的数据。在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用电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电路,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为了确保主站系统符合未来电网建设的需求,因此主站系统应该具有拓展性,能够接入硬件扩容。
试点阶段,为了满足配网数据采集以及监控的需求,并且能够与GIS系统互联、配电运行监控以及馈线自动化,构建相应的配网模型以及自动管理系统。根据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的需求,选择国际上通用并且符合相关标准的硬件设备。选择通用设备诶,能够确保对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监控,也便于后续的更换和检修。
1.3 通信系统的建设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导则》的要求,采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系统的建设。为了确保线路畅通,可以选择多种通信方案,包括光纤、5G、4G等网络,并且构建“配电一体化通信平台”,以实现通信安全,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将通信网络介入配电主站端,开展统一规范与统一管理,能够与其他端口相结合,实现对其他业务的综合管理。构建配电主站端的配电网管系统,能够对整体线路进行统一管理,也能够实现对线路故障的监控管理。
1.4 线路馈线自动化建设
在配电终端检测到故障报警后,主站能够启动故障处理程序,从而完成线路馈线自动化管理,以达到恢复供电和消除故障的目的。为了满足馈线自动化的需求,配电线路应该确保以下要求,放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转移负荷,通过终端远程控制一次开关设备,同时能够转供足够的备用容量,在出现线路故障后,能够准确地开、合电闸。选择配电主站/主站的方式构建馈线自动化系统,合理选择集中型半自动方式和集中型全自动方式进行线路管理。
在本试点中,馈线自动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半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针对加工线路开展改造,结合线路情况以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求,选择相应的馈线自动化模式,并且纳入整体建设体系中;(2)全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开展相应的改造,并且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由调度员开展远程监控管理,及时发现故障并且处理故障,恢复送电。
1.5 调度一体化方案
农村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目标是提升配电可靠性,在集约化、精益化等管理思路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配网自动化管理,实现配电调度、监控一体化。调度一体化的建设内容包括:选择符合电网调度的模式,对系统支撑平台进行研究,选择和研究智能化调度的实现,并且推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在调度一体化的建设中,选择的是信息集成的信息交换总线,并且在实现原有调度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对辖区内的变电站、开闭所以及线路开关等进行有效监事管理,以实现调度指挥、配电网监督等融合管理。
2 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效果分析
2.1 硬件建设成效
经过试点改造之后,智能电网配电化建设达成了以下成效:(1)一次网架建设成效,通过建设之后,架空线路得到优化和改造,并且对电缆线路的改造实现了单环网络连接结构,经过改造后,线路电压合格率明显提升,配网点塑降低,而且线路N-1比例提升到100%;(2)主站和终端建设,经过试点改造之后,形成以“三遥”为主要特征的配电自动化模式,试点区域内的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而且实现可全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和半自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3)通信系统建设,经过改造后,选择以光纤和无线公网为主的配电网双向通信模式,实现有效的通信管理。
2.2 智能配电网初步建设
经过试点改造后,已经形成了智能配电网的逐步建设。试点内的智能配电网具有充分的供电能力。是店内建设的配电自动化调控一体化主站,遵循 IEC 61968 的信息交换平台,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有效管理。是店内所形成的智能配网具有监视配电网、运行优化管理、故障分析诊断、配网自动重构管理等能力。
2.3 建立完善的调控一体化管理体系与业务体系
试点内的农村地区,通过改造电网,提升了配电网的精益化管理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调度监控管理水平。一方面,配电网调整管理模式,对当前的配电网的管理流程、人员配置进行优化,提升了管理的专业度;另一方面,构建配电自动化的评价体系,结合相关规范和要求优化配电自动化应用评价标准,实现对自动化运行和应用的科学评价和管理。 除了构建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体系之外,还形成了调控一體化的应用体系,主要体现在:(1)对配电网进行全面监测,对配电网内的设备和供电情况进行检测,为后续的优化管理和检修提供依据,提升了故障处理效率;(2)对配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配电网进行长期的分析与统计管理,从而对配电网进行分析,优化配电网的使用效率,从而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3)为配电网管理考核提供数据支撑,对配电网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为配电网的哟花管理、考核提供数据支持。
3 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试点内的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到99.97%,而且供电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增加,但是供电无法满足农村用电需求。在进行农村智能配电自动化改造后,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明显增加,一方面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管理,提升配电网的服务水平。通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后,设备得到更新,能耗明显降低,停电时间明显缩短,提升了农村用户对贡献的满意程度。
3.2 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改造后,农村地区的设备和网架等硬件得到该站,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判断,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缩短了停电时间,不仅改善了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也为农村地区的生活用电和商业用地按提供保障。在经过改造后,试点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增加,能够吸引更多商家入驻试点区域。
除此外,配电网点线损也明显降低。配网线损造成了大量消耗,通过自动化改造,线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调整网架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将试点区域内的线损降到5%,每年将挽回经济损失超200万元。改造线路能够提升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管理费用,减少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了配电网的经济效力。
3.3 管理效益分析
通过试点地区的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配电管理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为配网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纸质。通过改造配电网,整体管理效率得到优化,调度员能够及时处理故障信息,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了指令和数据传输时间,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4 结语
农村地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然,能够为农村生活用电和商业用电提供稳定优质的电源。通过建设农村地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也形成了较强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张华芳子,闫娟.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7(29):37-38.
[2]魏彩霞,孙业荣,陈朋,etal.提高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研究[J].变压器,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