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首次感染发生时间≥术后1个月)病例的治疗方法 ,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自2005年8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病例18例,其中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17例,单纯切口深部感染9例(组1),单纯椎间隙感染7例(组2),同时合并切口深部及椎间隙感染2例(组3),分析迟发性感染的特点,比较3组迟发性感染在体温、炎症指标(WBC计数、ESR、CRP)、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发生迟发性感染的平均间隔时间为术后17个月(1~101个月),三组病例间感染在发病时间、体温、WBC、ESR、CRP中,仅组2与组3间的体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中8例患者行清创+对口冲洗引流术,其中4例取出内固定,组2中1例合并局部不稳定行手术治疗,组3中1例因明显的深部感染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平均随访18个月(12~40个月),未见感染复发。结论:对迟发性脊柱后路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例,清创+对口冲洗引流术是有效治疗,对于手术节段融合满意的患者,可积极取出内固定;迟发性单纯椎间隙感染,首选抗生素保守治疗,对于合并明显的切口深部感染或存在不稳定的病例,可行手术清创治疗。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上海的金融市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为了保全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都各显神通,“抢滩”大战愈演愈烈
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须放在首位。练声对于正确声音体系的建立、良好演唱习惯的养成、饱满演唱情绪的培养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练声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
劳动力市场雇主人才选择存在分割与筛选的特点,这表现在校园宣讲会中是"校际"系统的分割,分别是"主要劳动力市场——重点大学"、"次要劳动力市场——非重点大学"两个系统,这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孩子们只是一味索取,不懂得爱,不懂得感恩。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用爱铸就灵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让爱潜移默化于语文教学中;二、正确认识不同方
<正> 近年来,江北区委组织部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注重把营造"二个之家"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大局和新形势发展要求,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