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英语文化教学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了解能够促进语言的学习及使用。本文将根据小学四年级涉及的文化知识来讨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教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英语文化,得体使用英语。
  【关键词】英语文化 教学方式
  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胡文仲先生指出:“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应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教师应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教授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了解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
  在中年级的教科书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文化章节,而是在新学内容中暗藏着一些文化小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时候,需要仔细寻找课文背后的文化知识,然后通过课堂的某个教学片断来传授。对于新知识的呈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方式。英语文化多种多样,有些与我们的文化相符,而有些与我们的相反。所以教师在教授不同的文化知识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也使得课堂形式多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对话交流引入文化知识
  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星期的表达,看似简单,却隐藏着文化小知识,于是在该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引入了此内容。
  教师:Let’s enjoy a song“Days of the Week!” Can you say the days out?
  学生:Monday ...
  教师:We know the days of the week. Do you
  know which 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学生:It’s Monday.
  教师:Sorry,you’re wrong. It’s Sunday.
  Sun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Why?
  首先教师让学生欣赏有关星期的歌曲,引入英文中星期的表达,然后提出问题:“哪一天是一周的第一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认为星期一是一周的第一天。而在西方文化中,信仰宗教的人们要在星期天祷告做礼拜,这件神圣的事情要优先做,所以星期天是一周的第一天,但在中国并没有此类文化。在对话交流中,教师引入了文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
  二、图片展示发现文化知识
  在四年级下册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的课文中,出现了“Fancy dress party化装舞会”这一概念。
  教师: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学生:...
  教师:They are having a fancy dress party.
  What is a fancy dress party?First,let’s enjoy some pictures of a fancy dress party?What can you get?
  学生1:Beautiful clothes.
  学生2:Masks!
  教师:Great!A fancy dress party needs
  clothes and masks. Let’s enjoy some clothes!
  教师通过呈现文中人物的图片引出“化装舞会”的概念,然后带着学生欣赏其他一些化装舞会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化装舞会的一些元素,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了解这一知识了。在特殊的节日,教师也可以办一场化装舞会,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
  三、情境教学学习文化知识
  在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一课中,学生需要学习用英文打电话的文化知识,以及听到不开心或不好的事情固有的句型表达“I’m sorry to hear that.”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教授。以下教学创设了小男孩Tom因为生病没去上学,老师打电话询问的情景。在这之前,学习单词cough和headache,引入句型“I’m sorry to hear that.”。
  学习单词“headache”时用PPT呈现Tom与妈妈的对话:
  Mom:What’s the matter,Tom?
  Tom:I have a headache.
  Mom:I’m sorry to hear that.
  教师:The boy Tom doesn’t go to school. So the teacher calls.
  PPT呈现Tom与老师的对话:
  Teacher:Hello,this is ... May I speak to Tom?
  Tom:Hello,Miss /Mr. ... This is Tom.
  教师让学生角色扮演:Who wants to be the teacher to call Tom?Who wants to be Tom?
  学生:Hello,this is Miss/Mr. ... May I speak to Tom?
  学生:Hello,Miss/Mr. ... This is Tom.
  情景对话的创设,帮助教师引入了英语表达“I’m sorry to hear that.”,同时,教师告诉孩子们在听到不好消息的时候需要用这句话来礼貌地表达感受。然后,教师延伸情景内容,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引入电话用语。学生会发现在英语中打电话时用this来表示“我”。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文化知识。
  四、文化差异体会文化知识
  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谈论了天气,在上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思考中国人见面时对话交流的内容,比如“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等。但西方人却喜欢谈论天气,尤其是在英国,一方面因为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谈论天气一般不会侵犯别人的隐私,另一方面英国天气比较多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谈论得比较多。这样的文化知识比较适合在教学活动前的师生对话中出现。
  教师:What day is it today?
  学生:It’s Monday.
  教师:It’s a fine day today!
  教师/学生:Yes,it is.
  从师生对话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在英语语言文化中,谈论天气时,一方对天气进行描述,为了显得礼貌,另一方一般持肯定态度回答,不会用否定来回答。这些细节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习惯表达法,得体地使用英语。
  文化知识在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要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顾此失彼。小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安排文化知识的教学,让文化教学的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英语文化,得体地使用英语。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叶圣陶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