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当今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改革新思路,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设计进行改革,注重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素质;专业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0-0138-01
  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在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在,各方面都产生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成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各个地方高校中,是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并且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挂钩。但很多高校計算机基础的教学,都只是按照课本讲授,学生最终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相关联,导致在整个课程教育过程中,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应用。
  学生不会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应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为更好的培养人才,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改变方式方法,要根据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来提高能力的培养。
  1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本文提出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有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文科和理科方向的学生;要注意其专业需求不一样,能力水平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应该不同。二是学生的专业不一样;三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专业中专业方向不同的学生。所以在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模式中,都急需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在课程设置方面,老师们还在用老旧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局限于考试,还应该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是否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前两种能力的综合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要提高重视,将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延续到到整个专业学科的课程结构中,这样才能在考试以外,学生还能够在遇到实践问题时去提出解决方案,提出创新。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计算机知识为基础,以能力的提升培养为导向,从而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进行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措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上课时都能听懂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但自己得到实例动手操作时,又感觉到很茫然。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
  其实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讲,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按照课本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应用,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达到这门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如果能与其专业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根据高校中各个分院不同的专业,学科的方向不同,来进行具有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这一课程体系结构可以包括面向所有专业的“知识普及型教学”,面向不同专业的“专业应用型教学”,文理科的“文理方向教学”几部分。
  1) “知识普及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上,可以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讲授、实践应用操作、硬件维护和网络安全等。
  2) “专业应用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需求,选择与其专业相匹配的内容进行教学,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不同,开发分层次的教学案例,如基础型、提高型、综合应用型项目等。
  3) “文理方向教学”要根据文理科方向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进行阶段方向性教学,将符合学科方向的综合案例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在此基础上再按照专业不同来对其进行知识模块的配套练习,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另外,还可以建设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平台,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做好在校园网支持下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在课堂上授课的基础上,开发一些相应的网络课程,使用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法,适当增加“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并且与全国计算機等级一级考试结合起来,允许学生分组完成老师布置的“设计与创新型”实验,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共同完成课堂作业,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老师请教。这样,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地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网络课程建设,可以包含:“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课程教案”、 “专项练习”、“素材下载”、“实验设计”、“在线讨论”等几个部分。能够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程度来选择性的学习。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授始终是面向大众,照顾不到小众群体,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来把课堂延续到课外,学生就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在网络平台上利用共享资源来进行提前学习。因为该课程需要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所以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程度水平,在课上认真听讲,在课外自主选择内容,这也是分层教学分专业教学的一个体现。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共享,使得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的技能。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形势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建设,是目前计算机教学的新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高校学生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急需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叙述了将89C52型单片机应用于轮船减摇装置中的控制,通过搭建轮船减摇控制装置的比例模型,利用MEMS垂直陀螺仪,实时监测船身倾斜程度,并时刻将船身倾斜情况发送到主控制系统,通过建立的数据分析库,调用预先存储的数据,综合分析后自动得出实际的船身倾斜调节报警方案,进一步由单片机驱动仿生學鱼鳍机构对船舶倾斜状况进行调整。设置危险临界值,当船舶超过危险临界值时,向驾驶员进行报警,防止出现无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