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腰扭伤,“自救”不慌张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9689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腰扭伤是怎么发生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人体腰椎的结构。人体共有五个腰椎,每个椎体之间都有“弹性减震装置”——椎间盘,椎体周围还有一些韧带和肌肉组织。椎间盘、韧带、肌肉的活动,共同维持着腰椎的穩定,并使腰部能灵活自如地完成前俯、后仰、侧弯等动作。
  若腰部突然运动或发力,腰椎周围的这些组织未能做出迅速反应,配合身体运动,或者患者腰部肌肉力量欠佳,拉伸幅度超过肌肉、韧带的极限时,便易出现腰部软组织拉伤,甚至发生肌肉撕裂、韧带断裂等情况。部分患者在发生急性腰扭伤的当时可无明显不适,而在次日出现腰部疼痛,翻身、起床困难等症状。

“等闲视之”,可“拖出”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很多人认为“闪腰”与“崴脚”一样,只要还能动就无碍,并不把“闪腰”当回事儿;还有些人为了缓解腰痛,常自行使用止痛膏药或跌打损伤活络油,稍加按摩便草草了事;即便是腰痛症状迁延不愈,部分人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腰痛恢复需更多时间,不必理会。殊不知,及早、正确地处理腰部扭伤,不但能加速痊愈,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闪腰”带来的慢性腰背痛后遗症。
  在门诊,我经常会遇见一些慢性腰背痛患者,追问其病史,许多人都曾有过“闪腰”的经历,且均在腰扭伤后置若罔闻,继续工作,结果腰部反复劳损,积劳成疾。更有甚者,误将腰椎间盘突出当成“闪腰”,或认为是“闪腰”诱发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不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4项措施,有效应对“闪腰”


  “闪腰”非小事。根据损伤部位、严重程度的不同,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和康复方法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卧床休息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需服用药物改善患者症状,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效”“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Alzheimer′s disease”“Drug efficacy”“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er Link和Cochrane Librar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共病研究中发现帕金森病与胃肠道疾病密切关联,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涉及“肠-脑轴”紊乱。有遗传学证据和流行病学证据将帕金森病与炎性肠病联系起来。文中将从遗传学证据及“肠-脑轴”的相关概念简述帕金森病和炎性肠病之间的关联。
目的探讨肺原发涎腺型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的8例肺原发涎腺型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和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RNA-seq融合基因检测,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年龄43~64岁,平均58岁。男女比
目的探讨原发心脏大B细胞淋巴瘤(large B cell lymphoma,LBCL)MYC、bcl-2、bcl-6基因特征和EB病毒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13年2月至2019年5月会诊的7例原发心脏LBCL,分析7例原发心脏LBCL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完善EB病毒检测和MYC、bcl-2、bcl-6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
目的总结分析酶治疗对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9年5月13日收治的1例确诊的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其对α-葡糖苷酶(GAA)治疗的疗效。同时检索有关酶治疗晚发型蓬佩病文献,最终纳入21篇文献910例晚发型蓬佩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6岁后逐渐出现肌无力的表现,GAA活力为0,肌电图提示双下肢肌源性损害,二代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宿主的免疫系统和病毒及其产生的蛋白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HBV感染的结局,导致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acute hepatitis B,AHB)中,宿主通过固有免疫和强有力的适应性免疫可以清除病毒。而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中,宿主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都
目的探讨睡眠相关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20年1—8月收治的31例颈肌阵挛患者,分析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对所有患者均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71%),女性9例(29%),平均年龄27.8岁。颈肌阵挛最常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n=8),其次为癫痫(n=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