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湿陷性岩土地基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湿陷性岩土,包括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湿陷性黄土及其他湿陷性岩土,在施工过程中,这种地基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湿陷性岩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湿陷性地基;处理方法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缺陷
   湿陷性黄土在天然状态下,孔隙率高,孔隙大,且由于生物等作用,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的管状孔隙:千燥时呈淡黄色,湿润寸呈褐黄色;由于胶结物的凝聚和结晶作用,其骨架被牢固地黏结,使黄土地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当遇水侵蚀后,水分子楔入土体颗粒之间,破坏土体薄膜,于是结合水联系减弱,盐类溶于水中,各种胶结物软化,使黄土骨架的抗剪强度迅速降低。在上部荷载压力作用下,颗粒向大孔中移动,骨架挤紧,其结构迅速破坏,导致黄土地基湿陷,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下沉、倾斜和墙体裂缝等变形,严重时还会倒塌。
   二、湿陷性地基的处理方法
   选择好的方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类别、湿陷性黄上的特性,施工条件和当地材料,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
   (一)非自重湿陷性地基的处理方法
   1.垫层法(换上法):根据建筑结构情况及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土质情况,将表层的湿陷性的黄土挖除,一般深度不小于1m,或为基础宽度的1倍以上。当土挖好经检查已达到设计要求的土层,方可用亚黏土、灰土等回填,但不能用耕植土、淤泥、淤泥质土、冻土做填土料;必须控制填土料的质量,土块的粒径不宜大于50mm,含水量要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每层的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上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按表2.选用。碾压轮迹或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控制垫层质量的压实系数c,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垫层厚度不大于1m时,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
   当垫层厚度大于3m时,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5。夯填后,土的孔隙率、孔隙都减小,湿陷性降低,则浸水后不会出现过大沉陷。
   2.重锤夯实法: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湿陷性黄土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夯实的影响深度与锤重、锤底直径、落距以及土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夯实时如采用重15kN,底面直径1.15m的锤,落距3—4m,其有效夯实深度为1.1—1.2m,与锤径相当。停夯标准:随着夯打遍数增加,每遍土的夯沉量逐渐减少,当最后二遍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20mm时,可以停夯。
   (二)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
   1.强夯法:强夯法就是从高处落下重锤,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力和振动,使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压实得到加固,夯击一般使用100—120t级的大型吊车,将重锤吊到设计要求高度后自由落下,加固深度可达10—20m。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土的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的l%—3%。在拟夯实的上层内,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0%时,宜加水至塑限含水量;当上的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3%时,宜采取适当降低含水量措施。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有三方面:
   (1)加密作用,即指上中空气或气体的排出;
   (2)固结作用,指的是水或流体的排出;
   (3)预加变形作用,指的是各种颗粒成分在结构上的重新排列,还包括颗粒组构或形态的改变。
   由于湿陷性黄土一般都处于非饱和状态,土中基本上不存在或只有极少的自由水,因此,在强夯过程中不涉及到孔隙水压力消散和排水固结的一系列问题。为简化施工顺序提供有利条件,在平面上的夯位排列无须像夯实饱和土那样采用较大距离的跳点夯,而可按纵横方格网点排列力式,一个夯位紧按一个夯位地顺序夯击,可减少夯锤在平面上移动所耗费的工时,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
   强夯处理地基的质量检验:
   (1)强夯施工记录。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沉量的95%。
   (2)在每500~1000㎡面积内任选一处,自夯面下5—8m深度内,每隔0.5—1m取土样测定土的于密度,湿陷系数筹指标。
   (3)当需要采用静力触探等方法测定强夯土的承载力时,宜在地基强夯结束一个月后进行,根据检验结果,应对不合格处进行补夯,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试夯或设计规定的各项指标为止。
   2.挤密法:
   成孔后,3个孔之间土的最小挤密系数,对Ⅰ、Ⅱ级建筑不宜小于0.92,对其他建筑不宜小于0.90。土桩或灰土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处理深度为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杂填土地基。地下水位以下或土的含水量超过25%时,不宜采用。土桩适用于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而灰土桩还能提高土的承载力。采用土或灰土桩挤密的地基,桩孔的直径(d)以300—600mm为宜,桩孔的布置以等边三角形排列为宜。
   3.加强防水设施和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受到水浸湿,地基即使不处理,也不会发生湿陷。为此,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加强防水意识,防止降水和给排水浸湿黄土地基,这是防止建筑物沉降的主要措施之一。
   (三)设计方面的措施
   1.在设计上必须有防水措施,做好总体的平面设计,保证整个场地排水畅通,并做好防洪设施。凡是给水管、排水管、排污水管、排工业废水管等管道、窨井、储水池等,与建筑物要有l0m左右的距离:做好屋面的防水和集中排水的处理,建筑物周围的散水宽度不小于1.5m,靠四周外墙面,要留15—20mm宽的隔离缝。沿长度方向,应不超过12m设一条伸缩缝;转角处要设对角缝,缝内填嵌柔性防水密封膏或沥青砂浆,防止雨水渗入。
   2.为使建筑物能尽量减少因地基局部浸水所引起的差异沉降,必须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以适应这种差异沉降,而不致遭到严重破坏,继续保持其整体稳定性和正常使用。选用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类型,如铰接排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箱型基础等;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控制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长高比(L/h≤3),增设横墙,按《砌体结构设汁规范》中要求设置变形缝,设置构造柱、钢筋混凝上圈梁,窗台下的墙体内增设砖配筋带或钢筋混凝土构件,预留适当的沉降空隙。当管道穿墙寸,管道顶部与墙洞顶要留200—400mm的空隙。
   (四)施工技术措施
   1.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和设计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合理施工程序:在平整场地的同时,做防洪、排水设施,护坡和挡土墙,接通水电,修筑道路,并先敷设排水管道,保证现场排水畅通。
   2.先施工地下工程,后施工地上工程。无施工深,重、高的工程,后施工浅、轻、低的工程。
   3.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并做好记录。如有特殊变化,须及时研究分析原因,作必要防范处理?观测和记录建筑场地内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4.搅拌站、储水池、淋灰池等,与永久性建筑物的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宜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宜小于20m,并应有排水、防水措。
   5.基槽或坑底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在基础位置外宜设集水坑,及时排除积水。从基槽(坑)内挖出的土,在外围堆成土堤;土堤坡脚至基槽(坑)边缘距离不宜小于lm:在基础施工的始终,要严格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或槽内。
   6.采用土或灰土做垫层,应在坑底面打夯,同一夯点,不宜少于三遍。
   7.基础施工完成,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后,要及时做好墙基槽和柱基坑的回填土工作,选用最佳含水率的黏土料分层分皮夯填密实,严格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要求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³,且不应集中在一处。创造条件先做好室外混凝土散水和底层的室内地坪,然后再进行上部工程施工。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如扩大外脚手架竖撑下的垫块,防止压碎。
   8.屋面施工的同时,应做好天沟、水斗、水落管等,将雨水及时排出,防止渗入地基土中。
   (五)加强使用维护管理
   1.给水、排水管道和热力管网系统,必须定期检查。一般每隔15d检查一次,遇有漏水或故障,要立即断绝水源、气源,排除故障,修补后方可继续使用。
   2.应经常检查防护莅围以内的防水地面、散水,排水沟等,发现断裂、阻塞而积水等情况,及时修补和疏通,防止雨水渗入地基,引起建筑物在渗漏处的一侧墙身下沉,倾斜和裂缝。
   3.有的散水宽度太窄,沉降沿外墙面裂缝断裂,雨水沿缝隙渗入地下,使墙基持力土层湿陷沉降。
   三、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建筑物有下沉,或墙、柱或地面有裂缝时,应立即检查附近的水管、储水池等有无漏水情况。如有漏水,要迅速关闭水源,测定地基土的含水量,觀测沉降并做好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处理方案,控制沉降的发展,确保建筑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魁.强夯法处理湿陷性地基的施工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6,(1).
   [2]刘伟,张庆华.强夯法在冷却塔湿陷性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10).
  
  作者简介:李少正(1970- ),男,广西贵港人,供职于广西华东建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成都地铁1、2号线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施工,对盾构通过前后地表沉降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选择合适的沉降控制方式和后期地层加固处理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的经验。  关键词:盾构;砂卵石;沉降;控制;加固  一、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2标工程起于人民北路站南端,止于天府广场站北端。共三个区间,区间隧道总长4750.213单
期刊
摘要:城市主干道是具有城市空间和景观的轴线地位的城市主要地面道路。现代城市发展中新建的主干道,有开阔明丽的空间、新颖完善的设施、生意盎然的绿化配植;道路空间与沿线建筑、广场和公园绿地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浓郁时代气息、能展现城市风貌的道路景观,成为展现社会发展成就的直接而形象的窗口。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城市主干道    道路绿带的绿化景观具有组织引导交通、改善道路生态环境和构成城市景观等
期刊
摘要:某反恐指挥技术中心工程塔楼转换层桁架梁截面1000×1400,施工中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钢筋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技术,并通过改进施工工艺、科学养护等方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高、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等原因所产生的裂缝。  关键词:转换层;钢管脚手架;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    某三峡反恐指挥技术中心是一座23层的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25918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3层,建筑物总
期刊
摘要:目前,在城市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和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双重压力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电网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电网是城区范围内各电压等级电网的总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电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城市电网规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概括。  关键词:城市电网;电力系统;电网规划    城市电网作为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
期刊
摘要: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矿井通风管理,人员定位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知识在文章中对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矿井通风;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管理    一、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一)通风事故隐患管理  各类事故是因隐患而生,现场有的管理人员对矿井的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因此,通风管理重点应搞好隐患管理,防患于未然。  1.加强通风
期刊
摘要地铁产业应成为中国一个新兴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朝阳产业。这是中国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中最有前景、最有市场的产业。目前,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具备发展地铁的基础、实力、条件。中国地铁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1世纪将是中国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世纪,中国将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地铁市场。    关键词地铁经济    1.回顾地铁历史、探索产业道路  回首中国地铁建设,从第一阶段以“战备为主,兼顾交通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超大型钢结构在设计时应计算温度应力和控制变形,同时须考虑在抗震方面的影响,采用唐山市唐山南湖访客中心工程为例,分析温度应力和变形的变化及抗震方面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对的措施控制温度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下对超大型钢结构产生的温度应力和变形可以控制,对温度变化产生的位移角和周期的变化对抗震方面的影响很小,能满足实际规范要求。  关键词:温度应力;温度位移;周期比;层间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的研究,结合实体工程,从原材料、混合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深入细节,对城市道路沥青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施工工艺  一、我国城市道路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长期以来城市道路的发展比较缓慢。从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区面积和城市道路以每年20%的速度发展,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个完整系统,而施工技术则是保证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往往都会侧重于会技术问题的管理。基于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详细论述技术管理中的要领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技术人员根据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标准与规程等要求而制订的技术管理实施制度,因此,要做好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斜拉桥桥塔高大挺拔、力线简洁、外形美观,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斜拉桥有数百座。但由于斜拉桥的设计采用参数与实际的结构参数存在偏差,使得成桥线形、内力很难达到设计理想状态,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的结构参数进行误差调整。对斜拉桥施工监测与控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施工监测与控制的实施原则与重要性。  关键词:斜拉桥;施工监测;施工控制;误差分析;误差调整    斜拉桥是一种桥面体系以受压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