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海国图志》载:“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日“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此“蛮夷观”的意图( )
  A. 不能再称为蛮夷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师夷长技以自强 D. 学习西方以图强
  2. 下图二者在办学目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 前者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人才;后者是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B. 前者是是传播维新派的维新思想;后者是宣传洋务派的自强求富理念
  C. 前者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结果;后者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D. 前者是在民族危机之时寻找救国道路;后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时寻找救民道路
  3. 商标往往能反映特定时代的某些历史事件。下面这枚商标主要反映的是( )


  A. 洋务思潮 B. 维新思潮
  C. 民主科学思潮 D. 社会主义思潮
  4.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一书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这说明了( )
  A. 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
  B. 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C. 维新派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D. 维新派使西方的法律精神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5.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何至坐视彼族越九万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请,要以无礼之求,事无大小,一有龃龉动辄称戈,显违公法哉!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此主张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实现的原因是( )
  ①该主张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该主张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 ③由于封建势力还很强大 ④该主张没有付诸行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 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 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 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 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7.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
  B. 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学”退出历史舞台
  C. 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 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8. 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 )
  ①民主宪政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②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爆发 ③实业救国思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④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开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不包含( )
  A. 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 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
  C. 开创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
  D.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0.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此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儒家思想的评价是( )
  ①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和科学的实现 ②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 ③孔孟之道阻碍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孔孟之道阻碍了理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是毛泽东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2.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维新变法 ③中华民国的成立 ④义和团运动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历程为:器物——制度——思想。下面图片所反映的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是( )


  A.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是救国救民的武器,力求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B. 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C. 是向西方学习经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D. 都是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14. 陈独秀认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材料中的“伦理的觉悟”是( )
  A. 学器物: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技
  B. 学制度:维新派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
  C. 学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
  D. 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成立中国共产党
  15.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晚清至民国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张明听完这一席话后马上联想到一系列经典作品或人物,其中最合理的关联是( )
  A. 鲁迅小说《故乡》
  B. 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
  C. 张之洞《劝学篇》
  D.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6. 1920年,陈独秀在一篇文章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辛亥革命的失败 B. 工农运动的发展
  C.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 十月革命的影响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 ,都要拿。
  材料三 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我们知道,……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 ”。
  ——以上材料均摘自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学东渐”的历程和阶段特点。
  (2)联系材料二,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联系材料三,如何理解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
  (4)你认为从“东化”到“西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吴家山中学 李炳红 董素萍)
其他文献
1. 对联,又称楹联,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以“阴阳五行”作为创作依据的是( )  A.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清风明月夜月明风清  B.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C.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D.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2.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
期刊
1.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 W. 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这表明( )  A. 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B. 中国仍然与世界隔绝  C. 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  D. 科学与迷信长期对峙  2
期刊
1. “发现和控制香料路线是葡萄牙人政策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航行是( )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 达. 伽马到达印度 D.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了256%,而其工资则仅上涨145%,其地租也远远低于物价。”其影响有( )  ①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②封建主势力日益衰落 ③
期刊
1.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 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2. “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 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 对外扩张
期刊
1.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主要是指( )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然法思想 D. 三权分立学说  2. “希腊人把神看得实际上和自己很相似,神比人高明的地方仅在于神更有力、更长寿、更美丽。”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期刊
1. 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  A. 民族革命内容 B. 民生革命内容  C. 土地革命内容 D. 民生革命内容  2.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
期刊
1.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帐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折射出洋务派民用企业与军事工业的不同点是( )  A. 产品投放面向市场  B. 建立起股份制企业管理制度  C. 注重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润  D. 吸纳了部分民间资本  2. 有学者认为:“1840~1919年
期刊
1. “对于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问题,毛泽东很早就有思考,在1937年6月24日的一次谈话中,明确谈到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方面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 )  ①新中国成立后,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收归国有 ②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③制定、实施和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④进行三大改造,建立
期刊
1. 据1900年12月8日《中外日报》载:“有守旧,而后有训政,有训政,而后有废立,有废立,而后有排外。”“义和拳者,非国事之战争,乃党祸之战争也。”材料认为义和团( )  A. 卷入清朝上层的权力争斗中  B. 具有笼统“排外”的斗争特点  C. 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西方传教士  D. 拥护慈禧集团的“正统”地位  2. 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
期刊
1.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制度建设中有很多的创举。下面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依据此表判断指出新中国政权的实质( )  A. 多党合作制 B. 以中共为领导核心  C. 人民民主专政 D.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 某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