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没有快乐的课堂就象缺少了鸟啼的山林一般沉寂无声,如没有阳光的早晨一般黯然无光。工作以来我一直尝试“快乐教学”,努力把语文教学变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场所。
一.培养兴趣,追寻快乐之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增加学习热情,繁重枯燥的学习自然会快乐起来。为了实现快乐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就成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原则。
1、朗读法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把文章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让他们去细细品味。如在范读《琵琶行》时,教师用语调、表情的变化来传导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范读一遍,就能够胜于枯燥的讲解,尤其是有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高妙之处,就能通过清朗的范读,让学生有兴趣的心领神会。
在教学中,除了范读外,还可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学生朗读使教师与学生跟教材的距离拉近,通过分角色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齐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感受文章节奏。如教《雷雨》可运用分角色朗读,以语言的形象感染力剌激于学生兴趣的神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情节,初步把握住人物性格,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出文章所蕴含着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2、想象法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等句,强调了人的思维力、想象力之奇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又点燃了学生热情的火花。教《故都的秋》时,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后,教师有表情的朗读, 让学生闭目,发挥想象、调动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故都秋天的景色美、人情美、意境美。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的意境都渗透着作者对自然乃至人生的审美观照,学生由对其境的赞叹而“入其境”,进而“会其意”,领悟到作者借景抒情。
3、表演法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自感受课文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生动、直观的理解。如在教《雷雨》时,先让各组根据课文内容,参考文下注释,自行排练,然后抽签表演。台上的同学表演非常符合课文内容,文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均用逼真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台下的同学眉飞色舞、全神贯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通过表演法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对这篇戏剧进行了整体、宏观上的把握。
4、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也就是求同辨异法。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让学生找出同类型不同文章在同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点,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开拓思维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匆匆》两篇文章属于同一题材:“劝人惜时”;但在写法上有区别,《“今”》是议论文,注重以理服人,语言概括抽象,而《匆匆》是抒情散文,注重以情感人,语言形象生动。这样求同辨异,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帮助。又如讲《孔乙已》时,将孔乙已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二者性格的不同,进而指出两种性格差异的社会根源,让学生明白孔乙已的性格是特殊时期封建社会的产物。鲜明的对比,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思考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悬念法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如教《愚公移山》时可问:“愚公在条件如此简陋的情况下,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移六七百里的大山,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根据以理服人,以此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深入思索,最后得出结论:愚公并不愚而是大智若愚。又如上《桃花源记》时,可这样问学生:“成语‘桃花源记’最初出自本文,它在今天是什么的代名词?在文章中,它又有什么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当然提出的问题应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协调。过难,学生会困惑沮丧;过浅,学生会厌烦失望。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艺术调控,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对所学的内容给以关注。
6、故事法
心理学家认为,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东西。挑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既丰富课文内容,又能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如在讲解《五月的青岛》时,插入“人面桃花”的典故,某日唐朝诗人崔护到野外游玩,碰到了一位少女,对她很有好感。一年后旧地重游,少女却不知影踪。于是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自然过渡到下文对少女的描写。又如教《复习标点符号》时,可用这样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古时候,有个人很吝啬,于是他朋友来他家做客,有意教训他,一连住了好几天,主人很心疼,一天,适逢下雨,主人写下一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灵机一动,修改了标点符号:‘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思完全相反。客人以此为由,继续留在他家做客。”学生们因此产生把标点符号学好的想法,学习有了动力。
7、音乐法
音乐能提高人的鉴赏水平,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在上课前或在上课过程中,先放一首与课文基调意境相对应的乐曲,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在上高尔基的《海燕》中,可放钢琴曲《命运》,那缓急高低变化的节奏,使学生仿佛看到了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的变化,以及海燕面对挑战、勇敢地搏击的景象。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文情境,从而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无非因文而异罢了,上例只是举隅浅探,其实方法远非这几种,关键在于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学习心理特征、知识基础等情况,有机地而不是全盘照搬,吸收传媒等精华,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真正符合他们需要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保持快乐的学习情绪,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
二.课堂导入,开启快乐之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同文章中新颖别致的开头,歌曲里婉转动听的前奏,戏剧里引人入胜的序幕,一个精彩的课前导入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大亮点。
教书之初,曾认为导入是课堂无关紧要的环节,再漂亮的导入也只是令课堂热闹些的花架子。后来经过多次对他人课堂的学习及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发现导入虽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减轻学习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踏上语文课的快乐之旅。
一次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我抽取的参赛篇目是苏轼的《赤壁赋》。按比赛规定我将教授的是素未谋面的兄弟学校的高一学生,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难度。课堂导入显得至关重要,能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师生配合默契,形成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是比赛成败的关键。
备课时,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我煞费苦心,一口气排列出近十种方案。最终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选用了歌曲导入法。学生大多喜欢听歌,也喜欢唱歌,特别是流行歌曲,用他们熟悉喜爱的歌曲导入,既给学生以亲切感,容易在最短时间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顺利进入学习情境中。于是上课铃响后我先请学生欣赏了取词于苏轼的《水调歌头》,由歌手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学生沉浸于歌曲美妙的旋律中,有人还在低声跟唱,此刻再介绍这首歌曲的歌词作者苏轼已是水到渠成了,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
课堂教学的教是为学生自己阅读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要让学生能抛掉拐杖独立行走。因此,从感性入手,从学生的第一感受出发,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是对教师的要求。
每一篇文章都有标题,这是学生最先接触的直观感受。作为文章的标题,它是文章内容,文章主旨、中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分析揣摩文章标题,以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领会作者情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先生为纪念被反动政府残杀的爱国青年而写的一篇悼文。当学生看到这篇文章,首先感触到的便是文章标题,如果按照一惯的模式,教师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分析结构,……就会打乱学生思路,扼制学生的情绪,也会造成文章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来分析标题,标题中提到了人名——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记念她?既然是记念,就说明刘和珍有让人难以忘记的地方,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刘和珍做了哪些事?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在阅读全文时,便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经过阅读讨论分析,学生解决了问题。这时教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疑:刘和珍所做的事反映出她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便解决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当学生明白了刘和珍的思想之后,教师不失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这样一位爱国青年的死,作者鲁迅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据此让学生领悟到作者在全文中所包含的悲愤之情。以上采用的方法是从课题内容设疑切入。下面谈谈从课题的短语结构分析入手导入新课。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荷塘月色”这一短语从结构上看是什么短语?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中便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是并列短语;有的说是偏正短语。教师可不先下结论,要求学生阅读全文,通过讨论分析,便能找出答案,此课题结构为并列短语,即作者写的景有“荷塘”,有“月色”。紧接着便顺势引导学生来分析作者是怎样写“荷塘”之景的,又是如何来写“月色”的。……通过对作者所写之景的分析,提炼出景物的特点:素淡、朦胧。得出所写之景的特点也就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为了使作者内心情感的把握更准确,教师可让学生去阅读讨论作者写“荷塘月色”之景之前所思所想所写之景,找到作者内心情感的悲喜变化,通过与“荷塘月色”素淡朦胧这一特点分析比照,便能得出作者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课文后面作者所写各种欢快场面的意图,想极力摆脱苦闷而不能的思想感情。
第三,对课题进行解释,以下定义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文,学生看到课题很自然的就会产生疑问“什么是胡同文化?”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全文,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尽可能的找文章中的原话。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便能找出这样一句话“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从而理解胡同文化实质上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据此,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这种文化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结局怎样。这样层层深入地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上就应该深入地研究,遵循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多样的课堂形式,感受快乐之趣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形式,其效果大相径庭。枯燥单调、简单重复的课堂令学生厌倦,活泼生动、多姿多彩的课堂则能博得学生的喜爱,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曾尝试过多种的课堂形式,其中既有“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比赛形式,还有“成语接龙” “对联大比拼”等游戏形式,也有“小品表演”“戏剧新编”“我是老师”等表演形式,及“读书交流会”“诗文朗诵会”“作文互评”“知识讲座”等重于交流的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时常遇到错别字,现代高考也将识记汉字的字形作为考查内容之一。由于错别字数量多知识琐碎,因此令学生头痛伤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执教的两个班各举办了一次“错别字大比拼”的活动。比赛前先由由两个班的学生各自拟出一套竞赛题目,然后交叉使用。想要难倒对方的想法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有学生去作文周记中找错别字,有学生翻起了书报期刊,还有学生干脆借来高考资料,认真地做了高考题,几乎社会上使用频率错误率双高的汉字都被挑选了出来。搜索竞赛题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发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比赛中,全班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连平时极少发言的同学都举手抢答,整个课堂充满着一派积极愉快的氛围。比赛后我便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小结,将失分之处——那些易混的错别字记录下来,热闹之后,知识也要扎实掌握。
我还尝试将几种形式结合使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设计了一次特别的作文课。首先课前印发作业,请学生为去掉了结尾的微型小说《克隆人的命运》进行猜读续写,调动学生对“克隆”这一现代科技的兴趣。然后用一课时开展一次辩论赛,辩论话题是“克隆技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把学生引入到深层次的思辩中,激发创作的欲望。接下来一节课来完成作文,结果作文顺利完成,效率之高前所未有,连平时最慢的同学也按时交上了作文。批阅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上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作文中精妙的构思,奇特的想象令人拍案叫好。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发现了一股流淌于心田的快乐之泉。
课堂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无论选取何种形式,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就是成功的课堂形式。
快乐教育不是哗众取宠,快乐的课堂不应华而不实。如果忽略了教学自身的目的和价值,只是一味强调表面的快乐,追求花哨的形式,那就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一.培养兴趣,追寻快乐之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增加学习热情,繁重枯燥的学习自然会快乐起来。为了实现快乐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就成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原则。
1、朗读法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把文章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让他们去细细品味。如在范读《琵琶行》时,教师用语调、表情的变化来传导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范读一遍,就能够胜于枯燥的讲解,尤其是有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高妙之处,就能通过清朗的范读,让学生有兴趣的心领神会。
在教学中,除了范读外,还可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学生朗读使教师与学生跟教材的距离拉近,通过分角色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齐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感受文章节奏。如教《雷雨》可运用分角色朗读,以语言的形象感染力剌激于学生兴趣的神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情节,初步把握住人物性格,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出文章所蕴含着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2、想象法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等句,强调了人的思维力、想象力之奇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又点燃了学生热情的火花。教《故都的秋》时,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后,教师有表情的朗读, 让学生闭目,发挥想象、调动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故都秋天的景色美、人情美、意境美。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的意境都渗透着作者对自然乃至人生的审美观照,学生由对其境的赞叹而“入其境”,进而“会其意”,领悟到作者借景抒情。
3、表演法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自感受课文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生动、直观的理解。如在教《雷雨》时,先让各组根据课文内容,参考文下注释,自行排练,然后抽签表演。台上的同学表演非常符合课文内容,文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均用逼真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台下的同学眉飞色舞、全神贯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通过表演法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对这篇戏剧进行了整体、宏观上的把握。
4、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也就是求同辨异法。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让学生找出同类型不同文章在同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点,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开拓思维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匆匆》两篇文章属于同一题材:“劝人惜时”;但在写法上有区别,《“今”》是议论文,注重以理服人,语言概括抽象,而《匆匆》是抒情散文,注重以情感人,语言形象生动。这样求同辨异,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帮助。又如讲《孔乙已》时,将孔乙已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二者性格的不同,进而指出两种性格差异的社会根源,让学生明白孔乙已的性格是特殊时期封建社会的产物。鲜明的对比,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思考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悬念法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如教《愚公移山》时可问:“愚公在条件如此简陋的情况下,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移六七百里的大山,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根据以理服人,以此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深入思索,最后得出结论:愚公并不愚而是大智若愚。又如上《桃花源记》时,可这样问学生:“成语‘桃花源记’最初出自本文,它在今天是什么的代名词?在文章中,它又有什么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当然提出的问题应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协调。过难,学生会困惑沮丧;过浅,学生会厌烦失望。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艺术调控,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对所学的内容给以关注。
6、故事法
心理学家认为,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东西。挑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既丰富课文内容,又能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如在讲解《五月的青岛》时,插入“人面桃花”的典故,某日唐朝诗人崔护到野外游玩,碰到了一位少女,对她很有好感。一年后旧地重游,少女却不知影踪。于是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自然过渡到下文对少女的描写。又如教《复习标点符号》时,可用这样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古时候,有个人很吝啬,于是他朋友来他家做客,有意教训他,一连住了好几天,主人很心疼,一天,适逢下雨,主人写下一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灵机一动,修改了标点符号:‘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思完全相反。客人以此为由,继续留在他家做客。”学生们因此产生把标点符号学好的想法,学习有了动力。
7、音乐法
音乐能提高人的鉴赏水平,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在上课前或在上课过程中,先放一首与课文基调意境相对应的乐曲,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在上高尔基的《海燕》中,可放钢琴曲《命运》,那缓急高低变化的节奏,使学生仿佛看到了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的变化,以及海燕面对挑战、勇敢地搏击的景象。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文情境,从而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无非因文而异罢了,上例只是举隅浅探,其实方法远非这几种,关键在于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学习心理特征、知识基础等情况,有机地而不是全盘照搬,吸收传媒等精华,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真正符合他们需要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保持快乐的学习情绪,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
二.课堂导入,开启快乐之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同文章中新颖别致的开头,歌曲里婉转动听的前奏,戏剧里引人入胜的序幕,一个精彩的课前导入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大亮点。
教书之初,曾认为导入是课堂无关紧要的环节,再漂亮的导入也只是令课堂热闹些的花架子。后来经过多次对他人课堂的学习及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发现导入虽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减轻学习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踏上语文课的快乐之旅。
一次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我抽取的参赛篇目是苏轼的《赤壁赋》。按比赛规定我将教授的是素未谋面的兄弟学校的高一学生,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难度。课堂导入显得至关重要,能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师生配合默契,形成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是比赛成败的关键。
备课时,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我煞费苦心,一口气排列出近十种方案。最终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选用了歌曲导入法。学生大多喜欢听歌,也喜欢唱歌,特别是流行歌曲,用他们熟悉喜爱的歌曲导入,既给学生以亲切感,容易在最短时间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顺利进入学习情境中。于是上课铃响后我先请学生欣赏了取词于苏轼的《水调歌头》,由歌手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学生沉浸于歌曲美妙的旋律中,有人还在低声跟唱,此刻再介绍这首歌曲的歌词作者苏轼已是水到渠成了,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
课堂教学的教是为学生自己阅读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要让学生能抛掉拐杖独立行走。因此,从感性入手,从学生的第一感受出发,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是对教师的要求。
每一篇文章都有标题,这是学生最先接触的直观感受。作为文章的标题,它是文章内容,文章主旨、中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分析揣摩文章标题,以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领会作者情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先生为纪念被反动政府残杀的爱国青年而写的一篇悼文。当学生看到这篇文章,首先感触到的便是文章标题,如果按照一惯的模式,教师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分析结构,……就会打乱学生思路,扼制学生的情绪,也会造成文章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来分析标题,标题中提到了人名——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记念她?既然是记念,就说明刘和珍有让人难以忘记的地方,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刘和珍做了哪些事?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在阅读全文时,便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经过阅读讨论分析,学生解决了问题。这时教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疑:刘和珍所做的事反映出她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便解决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当学生明白了刘和珍的思想之后,教师不失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这样一位爱国青年的死,作者鲁迅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据此让学生领悟到作者在全文中所包含的悲愤之情。以上采用的方法是从课题内容设疑切入。下面谈谈从课题的短语结构分析入手导入新课。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荷塘月色”这一短语从结构上看是什么短语?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中便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是并列短语;有的说是偏正短语。教师可不先下结论,要求学生阅读全文,通过讨论分析,便能找出答案,此课题结构为并列短语,即作者写的景有“荷塘”,有“月色”。紧接着便顺势引导学生来分析作者是怎样写“荷塘”之景的,又是如何来写“月色”的。……通过对作者所写之景的分析,提炼出景物的特点:素淡、朦胧。得出所写之景的特点也就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为了使作者内心情感的把握更准确,教师可让学生去阅读讨论作者写“荷塘月色”之景之前所思所想所写之景,找到作者内心情感的悲喜变化,通过与“荷塘月色”素淡朦胧这一特点分析比照,便能得出作者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课文后面作者所写各种欢快场面的意图,想极力摆脱苦闷而不能的思想感情。
第三,对课题进行解释,以下定义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文,学生看到课题很自然的就会产生疑问“什么是胡同文化?”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全文,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尽可能的找文章中的原话。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便能找出这样一句话“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从而理解胡同文化实质上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据此,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这种文化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结局怎样。这样层层深入地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上就应该深入地研究,遵循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多样的课堂形式,感受快乐之趣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形式,其效果大相径庭。枯燥单调、简单重复的课堂令学生厌倦,活泼生动、多姿多彩的课堂则能博得学生的喜爱,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曾尝试过多种的课堂形式,其中既有“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比赛形式,还有“成语接龙” “对联大比拼”等游戏形式,也有“小品表演”“戏剧新编”“我是老师”等表演形式,及“读书交流会”“诗文朗诵会”“作文互评”“知识讲座”等重于交流的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时常遇到错别字,现代高考也将识记汉字的字形作为考查内容之一。由于错别字数量多知识琐碎,因此令学生头痛伤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执教的两个班各举办了一次“错别字大比拼”的活动。比赛前先由由两个班的学生各自拟出一套竞赛题目,然后交叉使用。想要难倒对方的想法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有学生去作文周记中找错别字,有学生翻起了书报期刊,还有学生干脆借来高考资料,认真地做了高考题,几乎社会上使用频率错误率双高的汉字都被挑选了出来。搜索竞赛题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发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比赛中,全班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连平时极少发言的同学都举手抢答,整个课堂充满着一派积极愉快的氛围。比赛后我便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小结,将失分之处——那些易混的错别字记录下来,热闹之后,知识也要扎实掌握。
我还尝试将几种形式结合使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设计了一次特别的作文课。首先课前印发作业,请学生为去掉了结尾的微型小说《克隆人的命运》进行猜读续写,调动学生对“克隆”这一现代科技的兴趣。然后用一课时开展一次辩论赛,辩论话题是“克隆技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把学生引入到深层次的思辩中,激发创作的欲望。接下来一节课来完成作文,结果作文顺利完成,效率之高前所未有,连平时最慢的同学也按时交上了作文。批阅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上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作文中精妙的构思,奇特的想象令人拍案叫好。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发现了一股流淌于心田的快乐之泉。
课堂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无论选取何种形式,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就是成功的课堂形式。
快乐教育不是哗众取宠,快乐的课堂不应华而不实。如果忽略了教学自身的目的和价值,只是一味强调表面的快乐,追求花哨的形式,那就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