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经濟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在系统分析二者的异同基础上,对邮政系统与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阐述。并以邮政视角为基本研究切入点对二者系统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邮政;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其对于部分线下商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者认为此种现象是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矛盾而带来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可否认,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需要企业以及相关渠道考量实体经济的转型与转变,但是二者达成协同性发展才是未来的根本目标。在此种背景下,部分学者根据二者的异同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在诸如实体经济的网络化转型、网络经济的规范化管理、基于物联网等协同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邮政系统视角下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可能与科学路径,希望能够为后续邮政系统自身业务以及相关市场经济体系转变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与指导。
二、两种经济模式的发展异同
所谓的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其经济环境的构建途径不同。因此,在消费习惯、消费总类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就其根本『生异同而言大致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者具有共同的经济属性与行为属性。无论是在互联网经济体系中,还是在实体经济体系中,其根本经济学目的是将产品通过一定的宣传及竞争途径传达给消费者。而在消费者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完成对相关产品与服务的购买及应用。从根本目的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第二,二者的不同也是较为显著的,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方面,经济行为产生的根本途径不同。从经济属性类别中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经济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形成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展示,进而促使消费者进行选择。而在实体经济中则是以实体店面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宣传。二者在宣传深度、宣传广度、宣传受众、宣传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经济成本的比例不同。在实体经济中,其成本比例更多的停留在硬件成本方面,如仓储成本、房租、人工成本、店面装饰等。而在互联网经济体系下,更多的成本表现为竞争成本。如引流竞争、广告投放竞争、产品服务竞争以及物流竞争等。不同的竞争领域及相关成本属性也客观上决定了企业在形成成本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策略方面重点差异。第三,竞争范式不同。互联网经济由于其面向的对象更为广阔,参与的竞争企业更为庞大,进而其中的产品与服务往往存在更大的同质化现象。此种现象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呈现出一种价格竞争趋势,甚至容易演变成为类似“价格战”的不良竞争态势。而在实体经济中由于单一企业所面向的客户群体有限,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现象,故而竞争往往表现为具体产品有无的竞争及相关产品质量与售后的竞争。不客气地讲,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竞争更为健康,也更有助于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个方面基本概括了互联网经济模式与实体经济模式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也进一步说明了在统一市场竞争环境下二者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也同样存在协同发展的机遇。
三、邮政系统与两种经济模式间的关系
邮政系统(包括广义的物流,下同)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无论是何种经济模式,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个体。在广大的经济实践过程中包括了实体物品的传输,这也就在客观上奠定了邮政系统在两种经济模式中的纽带效应。从其经济学本质的角度而言,邮政系统对两种经济模式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瓶颈效应。从我国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发展脉络中来看,实体经济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来源于全国物流体系建设的全面升级所带来的全国普遍性商品交流:而网络经济的发展也长期受到物流体系的限制,直至物流、网商与消费者之间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种经济模式的效能才得以凸显。时至今日,我国依旧存在广大区域仅仅能够通过邮政系统进行缓慢且不全面的送达,故而邮政体系对于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瓶颈效应。
二是纽带效应。正如上文所论,网络经济所代表的仅仅是前端销售环节中的一部分。而实体经济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产品的销售环节。故而从销售到实际交付的过程中时需要邮政系统进行广泛的参与。且通过邮政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为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三是平台作用。从现阶段的人们咨询获取途径与习惯来看,实体宣传与网络宣传并重的局面会在一定时期内长久保持。故而,邮政系统自身作为实体经济的平台属性得以体现。通过邮政系统形成的广告搭载、销售平台与仓储建设尚大有可为。
四、两种关系协同发展策略
从上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邮政系统需要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落实到两种经济模式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上来,笔者认为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
第一,形成经营模式自身的融合。我们需要意识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本身并不存在本质性不同。而是在各自的技术背景与消费习惯下所形成的自然经济行为。在此种背景下,二者可以较为容易的打破相关壁垒,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结合体。从现有的实践来看,此种模式也成为了一种共识与趋势。如以线下电器经营的国美与苏宁为例,纷纷搭建了自营的网络直销系统,也在与各大网络经济平台合作,开营自己的网络平台旗舰店。而部分网商,如当当等也开设了线下实体体验店。通过此种模式使得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形成了广泛的联合。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重视,且由于具有网络与实体的双重优势而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更大的核心竞争力。上文的例子中分析了销售端的网络与实体结合,实质上放到更为宏观的经济概念中来,包括网络订单、互联网设计等内容也纷纷在物流、生产、仓储等实体经济环节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形成渠道的融合。所谓渠道的融合主要是指在物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将网络经济向实体经济进行转化;而在品牌建设与产品宣传方面则可以将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进行有效的联合。二者应用共同的邮政渠道来达成互通。在此种模式下,邮政系统的功能与服务效能得到了核心体现。当然也对其具体的运行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要达成三方协商,共同建设的根本趋势,从而保障此种模式能够得到有序的发展。除此之外,邮政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独特的纽带作用在自身职能与服务功能方面形成有效的拓展,在帮助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盈利,进一步扩大邮政系统的盈利能力。
第三,遵循各自市场特征。除了上述两方面对策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一定本质性差别。此种差别也进一步决定了二者存在一定的不相容市场。而落实在不同的市场定位模式下,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可以在各自市场特征的规则遵循下达到良好的共同发展。以网络经济为例,其更多特性体现在全面性、价格低廉、服务门类多等方面:而作为实体经济则更为注重体验式消费与体验式服务供给。在明确的分析了二者不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形成不同经济模式的分化,从而在各自领域内取得相应的成功。
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建设与优化,笔者相信在长久的未来中,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够达成有效的协同发展。
五、总结
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且处于世界前列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实体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形成二者的协同发展成为困扰广大经济领域学者的难题。本文以邮政系统为基本视角,在系统总结了两种经济体系异同的基础上,对邮政系统与二者的关系进行总结。并从模式融合、渠道融合、市场特征遵循等三个方面提出可行策略,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邮政;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其对于部分线下商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者认为此种现象是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矛盾而带来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可否认,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需要企业以及相关渠道考量实体经济的转型与转变,但是二者达成协同性发展才是未来的根本目标。在此种背景下,部分学者根据二者的异同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在诸如实体经济的网络化转型、网络经济的规范化管理、基于物联网等协同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邮政系统视角下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可能与科学路径,希望能够为后续邮政系统自身业务以及相关市场经济体系转变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与指导。
二、两种经济模式的发展异同
所谓的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其经济环境的构建途径不同。因此,在消费习惯、消费总类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就其根本『生异同而言大致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者具有共同的经济属性与行为属性。无论是在互联网经济体系中,还是在实体经济体系中,其根本经济学目的是将产品通过一定的宣传及竞争途径传达给消费者。而在消费者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完成对相关产品与服务的购买及应用。从根本目的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第二,二者的不同也是较为显著的,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方面,经济行为产生的根本途径不同。从经济属性类别中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经济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形成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展示,进而促使消费者进行选择。而在实体经济中则是以实体店面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宣传。二者在宣传深度、宣传广度、宣传受众、宣传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经济成本的比例不同。在实体经济中,其成本比例更多的停留在硬件成本方面,如仓储成本、房租、人工成本、店面装饰等。而在互联网经济体系下,更多的成本表现为竞争成本。如引流竞争、广告投放竞争、产品服务竞争以及物流竞争等。不同的竞争领域及相关成本属性也客观上决定了企业在形成成本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策略方面重点差异。第三,竞争范式不同。互联网经济由于其面向的对象更为广阔,参与的竞争企业更为庞大,进而其中的产品与服务往往存在更大的同质化现象。此种现象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呈现出一种价格竞争趋势,甚至容易演变成为类似“价格战”的不良竞争态势。而在实体经济中由于单一企业所面向的客户群体有限,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现象,故而竞争往往表现为具体产品有无的竞争及相关产品质量与售后的竞争。不客气地讲,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竞争更为健康,也更有助于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个方面基本概括了互联网经济模式与实体经济模式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也进一步说明了在统一市场竞争环境下二者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也同样存在协同发展的机遇。
三、邮政系统与两种经济模式间的关系
邮政系统(包括广义的物流,下同)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无论是何种经济模式,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个体。在广大的经济实践过程中包括了实体物品的传输,这也就在客观上奠定了邮政系统在两种经济模式中的纽带效应。从其经济学本质的角度而言,邮政系统对两种经济模式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瓶颈效应。从我国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发展脉络中来看,实体经济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来源于全国物流体系建设的全面升级所带来的全国普遍性商品交流:而网络经济的发展也长期受到物流体系的限制,直至物流、网商与消费者之间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种经济模式的效能才得以凸显。时至今日,我国依旧存在广大区域仅仅能够通过邮政系统进行缓慢且不全面的送达,故而邮政体系对于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瓶颈效应。
二是纽带效应。正如上文所论,网络经济所代表的仅仅是前端销售环节中的一部分。而实体经济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产品的销售环节。故而从销售到实际交付的过程中时需要邮政系统进行广泛的参与。且通过邮政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为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三是平台作用。从现阶段的人们咨询获取途径与习惯来看,实体宣传与网络宣传并重的局面会在一定时期内长久保持。故而,邮政系统自身作为实体经济的平台属性得以体现。通过邮政系统形成的广告搭载、销售平台与仓储建设尚大有可为。
四、两种关系协同发展策略
从上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邮政系统需要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落实到两种经济模式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上来,笔者认为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
第一,形成经营模式自身的融合。我们需要意识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本身并不存在本质性不同。而是在各自的技术背景与消费习惯下所形成的自然经济行为。在此种背景下,二者可以较为容易的打破相关壁垒,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结合体。从现有的实践来看,此种模式也成为了一种共识与趋势。如以线下电器经营的国美与苏宁为例,纷纷搭建了自营的网络直销系统,也在与各大网络经济平台合作,开营自己的网络平台旗舰店。而部分网商,如当当等也开设了线下实体体验店。通过此种模式使得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形成了广泛的联合。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重视,且由于具有网络与实体的双重优势而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更大的核心竞争力。上文的例子中分析了销售端的网络与实体结合,实质上放到更为宏观的经济概念中来,包括网络订单、互联网设计等内容也纷纷在物流、生产、仓储等实体经济环节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形成渠道的融合。所谓渠道的融合主要是指在物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将网络经济向实体经济进行转化;而在品牌建设与产品宣传方面则可以将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进行有效的联合。二者应用共同的邮政渠道来达成互通。在此种模式下,邮政系统的功能与服务效能得到了核心体现。当然也对其具体的运行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要达成三方协商,共同建设的根本趋势,从而保障此种模式能够得到有序的发展。除此之外,邮政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独特的纽带作用在自身职能与服务功能方面形成有效的拓展,在帮助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盈利,进一步扩大邮政系统的盈利能力。
第三,遵循各自市场特征。除了上述两方面对策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一定本质性差别。此种差别也进一步决定了二者存在一定的不相容市场。而落实在不同的市场定位模式下,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可以在各自市场特征的规则遵循下达到良好的共同发展。以网络经济为例,其更多特性体现在全面性、价格低廉、服务门类多等方面:而作为实体经济则更为注重体验式消费与体验式服务供给。在明确的分析了二者不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形成不同经济模式的分化,从而在各自领域内取得相应的成功。
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建设与优化,笔者相信在长久的未来中,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够达成有效的协同发展。
五、总结
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且处于世界前列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实体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形成二者的协同发展成为困扰广大经济领域学者的难题。本文以邮政系统为基本视角,在系统总结了两种经济体系异同的基础上,对邮政系统与二者的关系进行总结。并从模式融合、渠道融合、市场特征遵循等三个方面提出可行策略,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