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浸媒体”是新媒体时代体验经济的典型形态之一,其诞生预示着“体验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且具有平等交流上个性表达、参与互动中的情景体验等特征。作为典型形态“浸媒体”的VR新闻,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性体验、人机交互的定制化满足等特点。“浸媒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促进其完善和成长,应注重技术创新,以深度取胜;提高时效性,进行客观呈现;满足用户需求,培养使用习惯。
關键词:浸媒体;体验经济;发展路径;VR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9-0097-04
2016年,作为体验经济时代媒体转型的一种新样式,“浸媒体”应运而生,成为当年传播创新的关键词。这种传播样式通过提供沉浸式传播环境和深度阅读体验,融合了媒体用户平等交流、互动参与、个性表达和价值体验等需求,具有媒体融合发展迈向新阶段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浸媒体”
所谓“浸媒体”,顾名思义,即指“沉浸体验式媒体”。它强调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人工智能(Arti?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全景视频等新技术手段,将读者带入全新的沉浸式深度体验的传播环境中,传递给读者一整套完整的媒体产品感受和产品体验。
浸媒体发轫于美国。2010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院的罗尼·德拉佩纳(Nonny de la Pena)“首次在论文中提出‘沉浸式新闻(Immersive Journalism)’”[1]这一概念。2013年美国报业巨头Gannett在《得梅因纪事报》(The Des Moines Register)通过数字化技术发表《变革的收获》(Harvest of Change)新闻项目,开启了新闻传播领域中沉浸式新闻的尝试,随后多家媒体集团开始陆续推出浸媒体项目。2015年,美国广播公司发表《叙利亚之旅》报道,用户可通过VR技术在虚拟场景中跟随记者前往叙利亚现场,感受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同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全景视频App,为读者提供浸入式视频,体验虚拟现实新闻报道。据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数字媒体和智能化媒介已成为当前媒介市场的重要形式,由此引发的媒体革命已促使美国迎来崭新的“浸媒体”时代,同时也将带动全球媒体融合实践迈入新阶段。
在中国,移动端的深度阅读铸就了“浸媒体”的广泛应用,并开始引起相关学者研究。2016年,新浪新闻主办了以“迎接浸媒体时代”为主题的未来媒体峰会。此次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建武教授认为:“浸媒体、大平台和大数据将是未来媒体的新商业模式,新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关系将替代大众传播”[2];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沈浩教授也表示:“‘浸’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既可以表现出用户的体验更加沉浸,也可以代表媒体人更专注、投入。”[2]学者史安斌等人在《2017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一文中认为:“现阶段传播技术的革新就是以“浸媒体”为代表的体验式媒体的崛起。”[3]在业界,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浸媒体”实践,推出众多生动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说,对“浸媒体”的研究和实践,既关系着当前新闻传播生态的转型与重构,也影响着我国未来媒介内容产品和生产运营模式的设计与开发。
依据国内外业界和学界的研究,我们对“浸媒体”进行如下定义:浸媒体是指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强调深度体验和充分互动的沉浸式新闻媒介。
二、“浸媒体”诞生预示着“体验经济”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伴随经济发展与物质富足而来的,是人们对精神生活与消费体验的关注与重视。这种新的消费体验需求已超越了产品功能本身,日益上升为对品质、审美、情感、人格,甚至价值观的认同。多元的消费体验需求植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同时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日益衍化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主的新型产业发展形态。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浸媒体”应时而生。
将体验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和产业类型,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r)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和来自那些希望经济不断增长的人们的压力汇集在一起,将推动技术社会走向未来的体验型生产,而体验型生产最终将战胜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4]248随后,托夫勒又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5]
1999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在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描绘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实践,并将“体验经济”的概念阐释为“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能够创造使消费者积极参与且值得回忆的消费体验的经济形态。”[6]18派恩和吉尔摩认为,体验是继产品、商品和服务之后的第四类经济提供物,具有远超产品功能的经济价值;在体验经济时代,重视“体验”是摆脱简单的价格竞争、促进经济提供物价值升级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他们二人为“体验经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基础性思想,随后,“体验经济”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在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对体验增量、体验创意、体验产业、体验价值等问题的讨论和探究。
体验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类型,强调客户的感观性满足和消费行为的体验,走体验经济模式道路业已成为很多行业的发展遵循。如今,众多媒体开始尝试通过人性化和定制化的体验设计,提供迎合用户心理需求、注重用户真实体验的媒体产品,并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能,带动了相关信息产业的发展,成为体验经济时代的行业典型。
三、体验经济视阈下“浸媒体”应有的形态特征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按層次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满足需求。在体验经济时代,用户的消费需求在内容、结构、形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重视消费行为过程中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并逐渐步入了对“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追求阶段,即最高层次的需求。基于此,媒体用户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接收和咨询认知,而是更期待获得一种超越媒介产品质量和功能本身的体验价值,以实现精神满足。因此,媒体用户体验日益成为体验经济视阈下决定媒体市场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媒体创新的逻辑起点。这就要求应时而生的新闻“浸媒体”至少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一)平等交流上的个性表达
长期以来,一些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其通病在于忽视传播机制中的反馈环节,习惯于新闻输出的单向传播,这就成为新媒体时代用户追求平等交流权力的一大障碍。随着互联网去中心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媒体用户看重与媒体间的双向互动和平等交流,以期扭转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开拓更多个性化表达渠道。
借势于体验经济的“用户核心”特征,当前很多媒体开始重视用户与时俱进的体验需求,开通和增加了表达与反馈通道,为媒体用户营造了开放、自由、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同时,根据用户的媒介消费观念和阅读思维习惯,媒体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让用户在新闻生产、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承担更多积极的角色,以最大限度地建构和拓展平等交流与个性表达的传播模式。
(二)参与互动中的情景体验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传播视野可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媒体用户在信息接收、传播交互和深度阅读方面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当前,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依赖传统的报纸、期刊甚至互联网获取信息,接收信息的方式也从眼睛扩展到了全身。随着媒体传播时空及时性和广泛性的提高,用户越来越期待通过媒体技术手段和电子设备让自己360°无死角地置身于新闻现场,将自己的身份从事件旁观者转变为现场目击者,在参与互动中进行情景体验。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媒体传播开始由PC端进入移动端,媒体产品的呈现方式也由原来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变为一种综合的体验。这可以看作是媒体用户需求引起的供给侧改革。媒体所营造的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多种感觉器官,也为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经典理论提供了新的注脚。
(三)多元文化中的价值认同
在个性化推荐算法大行其道的同时,媒体用户容易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出现价值迷失的现象,因此,基于多元文化理念获取归属感和价值认同,就成为当代媒体用户的又一现实需求。当前,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着中西价值观、新旧价值观、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相互博弈的复杂格局,媒体用户渴求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对正确价值观念的确认,因此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当前,主流媒体已认识到这一价值需求的重要意义,开始在意识形态的培养、思想舆论的引导和利益诉求的调节方面花精力、下功夫,并通过加强内容建设、做强正面宣传等方式为用户呈现值得信服的新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受众价值观的引导,以促进媒体用户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四、VR新闻——当代新闻“浸媒体”的典型形态
“浸媒体”若要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需细细打磨并发扬已有优势,利用用户情感在深层结构上的共同性,引导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建构性的实践认同机制,唤起相应的需求满足享受,让媒体用户产生对体验经历的美好感受和回忆。在当下,VR新闻就是“浸媒体”新闻报道的典型形态。
所谓VR新闻,就是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使观众获得新闻故事或场景的第一人称视角体验。这种新闻样式改变了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让“体验”而非“阅读”成为了获取信息的新方式。2018年4月,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与世界虚拟论坛(World VR Forum)合作,为沉浸式新闻故事设立并颁发“VR新闻报道奖(VR Journalism Prize)”。这是“浸媒体”发展至今态势良好的强有力证明。当下的VR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一)身临其境的感官性体验
VR新闻的叙事逻辑是从用户视角出发,强调用户的感知体验。VR新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跨越时空界限,将媒体用户带到千里之外的新闻现场,使其从旁观者变为新闻事件的“局内人”,并与记者和编辑共享目标场域的虚拟化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被充分调动,仿佛身临其境,沉浸于新闻现场。
2018年春运期间,新华网VR/AR频道推出VR视频《春运首日,回家的路》。该视频以春运首日的车站情况为主要内容,用户带上VR眼镜后,可跟随镜头指引体验春运期间拥挤热闹的候车大厅、车站前广场、售票厅、安检站台等多个火车站场景,感受别样的春运之旅。在这期间,体验者还可以和全景视频中的游客一样排队买票、安检进站。该视频不仅为媒体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官性体验,也为在春节期间因驻守工作岗位而无法回家的人提供了情感慰籍,用户真正实现了从在报纸上的“读春运”到在VR视频中通过每一个现场细节去“感受春运”,这种沉浸式新闻的体验感受是“浸媒体”发展前所未有的。
(二)人机交互的定制化满足
VR新闻满足了用户自主性、交互式的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直击新闻人物,了解新闻场景,具体该怎么看、怎么听、怎么获取信息都由媒体用户自主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画面进行选择性点击,主动筛选和处理新闻信息,增添了乐趣互动和定制满足感。
以2013年在美国《得梅因纪事报》(The Des Moines Register)上发表的《变革的收获》(Harvest of Change)新闻项目为例,该项目以艾奥瓦州为场景原型,讲述了四个家庭农场的历史变迁和农业发展现状。用户在VR体验中可以通过自主搜索探寻的方式,点击还原画面中的隐藏图标,以获得更多关于人物和历史背景的解释信息,帮助理解体验传统农场在全球化经济和浪潮中的生存处境。该项目融入了丰富的游戏元素,为用户增添了乐趣互动,而且每个用户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都是有差异的、定制化的,他们不仅可以获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感,还能在寓“感”于乐中了解新闻,获取新知。
(三)相对独立的客观性保障
VR新闻改变了传统媒体平面表达、单向传播和视角局限的不足,赋予用户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受,并通过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展现新闻发展过程的方式,保障了新闻用户掌握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力。可以说VR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客观性,给予了受众更多交互选择,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以2015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的“9·3阅兵全景视频”為例,该视频运用了VR和AR的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等技术,向观众实时展现了阅兵现场盛况,为无法到场或只能通过单一视角观看阅兵仪式的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现场直播,尽可能真实、客观的再现了中国军队的风采和实力。这一应用不仅保障了新闻相对独立的客观性,还为未来大型新闻直播报道类节目的VR技术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新闻“浸媒体”发展前景与战略突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曾在2016年《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一文中提到,“未来的信息呈现,将不再完全依赖今天的各种实体屏幕,屏幕在扩张和虚拟化,未来新闻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不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7]我们认为,“浸媒体”就是在这种趋势影响下快速崛起的新型媒介形式,为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当前,作为沉浸式体验的最先受益者,游戏等娱乐应用依旧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媒体应用紧随其后,潜力巨大,将会成为未来沉浸式产业主要的增长点之一。沉浸技术和媒体的结合,将会造就“浸媒体”的进一步兴起与发展,也将会在媒体转型融合的进程中为新闻播报形式提供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当然,“浸媒体”的广泛应用在提供用户新颖便利的新闻体验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新闻技术、内容、时效、成本、阅读习惯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议。不得不说,“浸媒体”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新闻实践应用和与中国媒体市场融合的过程中仍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弊端和缺陷,这就需要来自用户、媒体、市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浸媒体”完善和成长。
(一)技术创新,深度取胜
“浸媒体”的兴起得益于VR、AR、AI、全景视频等技术的进步。但在国内,这些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还有很多技术壁垒亟待被一一攻克;另外,用户对画面分辨率、画面细节、流畅度和沉浸设备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这也成为“浸媒体”进一步发展技术障碍。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进步是弥补“浸媒体”技术缺憾的重要途径。
但需要媒体人注意的是,一味追求科技带来的体验盛宴而忽视新闻内容、新闻深度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的重要性,就会落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容易造成视觉设计的世俗化和用户精神内涵的空虚。因此,注重坚持优质内容生产、加强新闻深度内涵、避免流于形式的新闻报道是“浸媒体”战略突围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时效,呈现客观
由于“浸媒体”新闻的制作周期较长、应用成本高,其时效性和性价比也一直被人诟病。这就要求新闻媒体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缩短新闻制作周期,促进“浸媒体”新闻报道的常态化。
与此同时,新闻报道常采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尽管在尽可能地对新闻实践进行仿真和还原,但却无法百分百重现真实的新闻现场,并且新闻素材在拍摄、剪辑、加工的过程中可能融入了制作者的个人偏好和选择,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新闻报道并无法保障真实客观。这也就要求媒体人切实提高媒介素养,通过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三)满足需求,培养习惯
媒体用户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影响着媒体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也成为媒体间的竞争所在,那些只提供闭门造车的新闻产品、进行自说自话单向传播的媒体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浸媒体”的发展要赢得未来,就必须重视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打造多元的、个性化的服务平台,提高用户粘性。
除此之外,“浸媒体”的新闻呈现往往通过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设备,为促进“浸媒体”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传播,这就需要培养用户突破固有成见、积极尝试创新的使用习惯和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何加晋,方志鑫.“浸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8(18).
[2]人民网.迎接“浸媒体”时代 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026/c14677-28809597.html,2016-10.26/2019.05.01.
[3]史安斌,王沛楠,张耀钟.2017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J].国际传播,2017(4).
[4](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秦麟征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5]熊建芳,卢杰森.体验经济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路径[J].黑龙江档案,2017(1).
[6](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彭蘭.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1).
[8]张瑞峰.“VR+新闻”:新媒体时代的新探索[J].新闻前哨,2017(12).
[9]甘刘林.VR新闻对新时代新闻传播生态的影响分析[J].今传媒,2017(12).
[10]史新燕.体验经济视域下的VR广告及其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11]本刊讯.迎接“浸媒体”时代——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在京召开[J].新闻与写作,2016(11).
[12]孙振虎,李玉荻.“VR新闻”的沉浸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6(9).
[13]孙振虎,李玉荻.试论VR新闻的沉浸模式及未来趋势[J].电视研究,2016(9).
[14]彭水香.体验经济时代的网媒与审美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1(22).
[15]向琳丽.体验经济时代媒介消费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16]单睿.现代传媒业的体验经济表征[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作者简介:曹星(1995—),女,汉族,天津人,单位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实务、新媒体发展。
吕艺(1954—),男,汉族,贵州息烽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新闻实务、中国文化与社会关系。
(责任编辑:薛耀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