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智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智能电网模式成为我国配电网调控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对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进行研究,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特点;问题;措施
1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要想切实发挥效能,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开放性。以开放式的框架结构体系为基础,构造一个相对开放的,兼容性较强的平台,并且能够允许第三方软件的介入,以便实现信息、数据库、通讯系统的有效连接。
(2)实时性。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以厂站遥测、遥信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对真实信息的即时收集和整理,并且将其纳入到数据库中去,使得调控人员和运行人员可以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其二,系统能够保证遥控指令及时快速的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厂站端,实现对调控指令的有效控制和執行。
(3)系统性。在智能电网的控制模式之下,配电调控一体化的系统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电网网架的结构,还可以控制各个变电站,当电网出现故障时,配电调控一体化系统可以很快的发出警报;第二方面,当一体化的系统收到有效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加以评估对电网的潮流和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总体上把握电网的运行状况;第三方面,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后就能够能有效的做出反馈。当电网的管理人员想要做出一些调控的时候就可以参照这些信息作为依据,对电网的运行安全有保障。
2 配网调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配网与现行管理模式不合
就目前来看有很多地区正在将配网架空线转向电缆的过程中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单条馈线架空,电缆混合成为了标志性的标志。大部分地区的配网其维护与运行都是由多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这种共同维护的方式有利也有弊,其有利点在于各司其职,互不打扰,能够将自己的那一部分完善到最好,其不利的一点就是由于大家互不打扰,互不影响,对接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场面会变得十分混乱,增大了管理难度。
2.2 盲目调控现象依然非常的普遍
由于配网人力调控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加上分散式的调控模式使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最终导致了配网调控管理中的盲目调控现象。从日常的调控运行来看,通常其只能依赖运行经验和传统的调控方式来实现运行管理,这种方式难以真正满足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要求,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非常的有限。配网架空线路中的开关变更和架空线路上的分网,都会因对现场把握缺失而难以调控和管理。多数情况下,配网运行部门所上报的配网调控仅仅是一张或数张单馈路图,很少以区域性的电网图出现,因此,无法使调控对配网联络现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进而导致配网调控中的盲调现象成为常见问题。
3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优化措施实施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优化,在智能电网模式下要注重方法实施的科学合理性。笔者结合实际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措施实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实施下对实际配网调控的工作就有着一定启示。
3.1 加强配网调控系统性能提升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在主网方面主要是通过输变电线路以及变电设备作为基础的体系,所以在安全性方面要加强重视。对配电网的调控系统在针对性层面要能加强,将其调度运行系统能进行优化。这就需要在电子地图地理平台的运用上充分重视,将电缆以及线路和电力用户等电网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掌握全面性的信息,这样才能提高配网调控操作的针对性以及准确性。
3.2 制定配网管理统一标准与管理模式
配网调控一体化属于系统性工程,在管理标准与管理模式上应实现统一,确保系统实现互换性与可操作性。在构建配网调控一体化时,应将调控的灵活性与坚强特点予以有机结合,根据绿色电力相应要求,将可靠性作为重要因素展开综合考虑。同时,主网面对的是输电线路与变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将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这就需要主网中可靠性与安全性必须达到相应标准,在运行中可以维持设备安全。另外,配网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电力,其主要服务对象为用户,因此配网与主网在管理思路上存在一定差异。在配网管理中,应保证配网中各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将用户作为配网调控的核心内容,为用户提供满意电力供应,促使售电量显著提高。在架构上,相较于配网而言,主网更加清晰与简洁。
3.3 注重对GIS技术的科学应用
配网调控一体化是一种用电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其在原有的网络调度机制上增加了远程的监控和控制措施,实现智能化调控。但是仍有一部自动化设置没有纳入自动管理的范围内,所以引入GIS可以解决配网调控一体化拓展问题,在数字化配网的基础上,进行配网自动化信息的接入,从而实现调度和监控集中管理的效果。
在电网GIS平台上构建电子地图,将地理信息与配网线路进行结合,分层和分类的管理,实现配网实际布局的模拟和再现。直观和可视化的对配网进行直接管理。配网工作的变化由各个班组直接检查和维护,有效的控制盲目调度的情况。在主网地调中,SCADA已经被成熟应用,可以监控设施并实现在线分析和控制,因此实时化的配网信息也会在SCADA上形成直观图形,所以GIS和SCADA系统的数据交互可以控制二次输入时出现重复数据和数据差异等问题。
3.4 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积极培养,需要电力企业在期间树立创新性的人才管理理念,保证在人才培养措施下,加强对配网调控人员的有效培训,促使其专业性的提升,实现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如:电力企业内部,可以实现职业岗位培训,引导智能电网的调控人员掌握新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保证自身专业性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为相关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掌握一定学习理念,促进其自身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的提升,熟练掌握配网调控工作的运用技巧,这样在各个岗位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4 结语
随着电力网络建设的拓展,智能网络模式已经成为电网的主要建设形式,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的调控则需要进一步升级,即利用调控一体化配合网络的智能化,从而提升整个电网的调度统一,并做到在可靠的基础上优化整个网络控制,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天一,汤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管理观察.2015(18).
(作者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长葛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供电公司2)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特点;问题;措施
1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要想切实发挥效能,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开放性。以开放式的框架结构体系为基础,构造一个相对开放的,兼容性较强的平台,并且能够允许第三方软件的介入,以便实现信息、数据库、通讯系统的有效连接。
(2)实时性。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以厂站遥测、遥信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对真实信息的即时收集和整理,并且将其纳入到数据库中去,使得调控人员和运行人员可以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其二,系统能够保证遥控指令及时快速的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厂站端,实现对调控指令的有效控制和執行。
(3)系统性。在智能电网的控制模式之下,配电调控一体化的系统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电网网架的结构,还可以控制各个变电站,当电网出现故障时,配电调控一体化系统可以很快的发出警报;第二方面,当一体化的系统收到有效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加以评估对电网的潮流和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总体上把握电网的运行状况;第三方面,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后就能够能有效的做出反馈。当电网的管理人员想要做出一些调控的时候就可以参照这些信息作为依据,对电网的运行安全有保障。
2 配网调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配网与现行管理模式不合
就目前来看有很多地区正在将配网架空线转向电缆的过程中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单条馈线架空,电缆混合成为了标志性的标志。大部分地区的配网其维护与运行都是由多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这种共同维护的方式有利也有弊,其有利点在于各司其职,互不打扰,能够将自己的那一部分完善到最好,其不利的一点就是由于大家互不打扰,互不影响,对接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场面会变得十分混乱,增大了管理难度。
2.2 盲目调控现象依然非常的普遍
由于配网人力调控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加上分散式的调控模式使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最终导致了配网调控管理中的盲目调控现象。从日常的调控运行来看,通常其只能依赖运行经验和传统的调控方式来实现运行管理,这种方式难以真正满足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要求,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非常的有限。配网架空线路中的开关变更和架空线路上的分网,都会因对现场把握缺失而难以调控和管理。多数情况下,配网运行部门所上报的配网调控仅仅是一张或数张单馈路图,很少以区域性的电网图出现,因此,无法使调控对配网联络现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进而导致配网调控中的盲调现象成为常见问题。
3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优化措施实施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优化,在智能电网模式下要注重方法实施的科学合理性。笔者结合实际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措施实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实施下对实际配网调控的工作就有着一定启示。
3.1 加强配网调控系统性能提升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在主网方面主要是通过输变电线路以及变电设备作为基础的体系,所以在安全性方面要加强重视。对配电网的调控系统在针对性层面要能加强,将其调度运行系统能进行优化。这就需要在电子地图地理平台的运用上充分重视,将电缆以及线路和电力用户等电网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掌握全面性的信息,这样才能提高配网调控操作的针对性以及准确性。
3.2 制定配网管理统一标准与管理模式
配网调控一体化属于系统性工程,在管理标准与管理模式上应实现统一,确保系统实现互换性与可操作性。在构建配网调控一体化时,应将调控的灵活性与坚强特点予以有机结合,根据绿色电力相应要求,将可靠性作为重要因素展开综合考虑。同时,主网面对的是输电线路与变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将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这就需要主网中可靠性与安全性必须达到相应标准,在运行中可以维持设备安全。另外,配网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电力,其主要服务对象为用户,因此配网与主网在管理思路上存在一定差异。在配网管理中,应保证配网中各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将用户作为配网调控的核心内容,为用户提供满意电力供应,促使售电量显著提高。在架构上,相较于配网而言,主网更加清晰与简洁。
3.3 注重对GIS技术的科学应用
配网调控一体化是一种用电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其在原有的网络调度机制上增加了远程的监控和控制措施,实现智能化调控。但是仍有一部自动化设置没有纳入自动管理的范围内,所以引入GIS可以解决配网调控一体化拓展问题,在数字化配网的基础上,进行配网自动化信息的接入,从而实现调度和监控集中管理的效果。
在电网GIS平台上构建电子地图,将地理信息与配网线路进行结合,分层和分类的管理,实现配网实际布局的模拟和再现。直观和可视化的对配网进行直接管理。配网工作的变化由各个班组直接检查和维护,有效的控制盲目调度的情况。在主网地调中,SCADA已经被成熟应用,可以监控设施并实现在线分析和控制,因此实时化的配网信息也会在SCADA上形成直观图形,所以GIS和SCADA系统的数据交互可以控制二次输入时出现重复数据和数据差异等问题。
3.4 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积极培养,需要电力企业在期间树立创新性的人才管理理念,保证在人才培养措施下,加强对配网调控人员的有效培训,促使其专业性的提升,实现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如:电力企业内部,可以实现职业岗位培训,引导智能电网的调控人员掌握新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保证自身专业性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为相关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掌握一定学习理念,促进其自身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的提升,熟练掌握配网调控工作的运用技巧,这样在各个岗位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4 结语
随着电力网络建设的拓展,智能网络模式已经成为电网的主要建设形式,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的调控则需要进一步升级,即利用调控一体化配合网络的智能化,从而提升整个电网的调度统一,并做到在可靠的基础上优化整个网络控制,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天一,汤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管理观察.2015(18).
(作者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长葛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供电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