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整个世界经济是那样的令人不乐观。欧债危机尚未看到决定性转折的曙光,而曾一度令人赞叹的“中国速度”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经济剧烈波动的后面,是无数企业正面临着艰难的战略抉择。
一、向下游跨界:以下游产业带动核心业务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资源型企业高管们发现订单减少了,出货价格稳不住了,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却一涨再涨,之前扩张的产能变成了负担。摇摆不定者还在观望,而下定决心者已经踏上了“突围”的征程。
继高调养猪之后,武钢再次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原因就是,武钢这次把触角伸向了电商,业务是从送餐到维修。来自武钢官网的消息称,今年武钢在非钢铁产业的投资将达到390亿的规模,未来五年非钢产业收入将达到1100亿以上,占整个武钢产业收入的30%。一夜之间,武钢似乎在向人们传达着“跨界”的信号。
但是,个人认为“当猪倌”和“修锁补鞋”绝对不是武钢转型的真正方向。据武钢内部人士透露,武钢目前的人员大概在8万人左右。但是在这8万人当中,真正从事钢铁产业的人员不到2万人,而其他的6万人从事的都是非钢产业的工作。所以养猪也好,送餐也罢,实际上是武钢解决这部分多余人力资源利用问题的探索和尝试。而养猪也好电商也罢,武钢都缺乏这方面的行业经验,依靠这些产业来挽救目前的钢铁业务,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
那么武钢真正的战略是什么?不妨从武钢近期的一些战略合作来一探究竟。
第一,积极以产品为依托的跨行业合作。相比“养猪、送餐”,武钢在天然气领域的动作则没有吸引那么多的眼球。近期武钢先后与华润和中国燃气签订合作协议,据初步估计,武钢与华润的合资公司将产生每年7个亿的销售利润。而此前,武钢旗下的中厚板分厂就曾经为秘鲁的天然气项目提供过输气管。2010年在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中,位于1500米深海处的输送管道就是武钢研制的产品。这在当时创造了我国海底的铺管记录,同时也结束了一直以来我国海底铺管依赖外国产品的历史。
第二,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汽车产业链。自从2011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武钢·迪肯汽车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武钢·神龙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湖北省汽车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布局将为未来钢铁产业和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重要的技术动力。
第三,在2011年底,武钢旗下的武钢工程技术集团就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与碧水源合作进军冶金废水行业废水资源化的新领域,业务范围包括废水处理设备的生产、污水处理以及工业供水等多个方面。预计年产值在10亿以上。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武钢未来的战略布局还是围绕找“钢铁” 、“冶金”这一核心来进行的。由此判断,武钢选择的道路,应是在未来的经营中通过合作的方式介入下游产业,来增强自身在钢铁行业的竞争力。这样的选择是武钢结合了自身实际情况的明智之举。首先,利用自己的资金实力开拓新的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通过介入下游产业,更好地了解未来下游产业对于工业材料的需求方向和需求规模,有助于企业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基于亲身参与下游产业的经营合作,能够帮助武钢更好地判断市场对产能的需求,做到提前预警并准确调整产能规模,从而防止因产能过剩而导致亏损,有效防范风险。
二、创新模式:从分销商到服务商的变革
走向更专业的细分市场,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企业角色变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在过去的十年间,新奥集团完成了从传统的能源分销商向清洁能源服务商的成功转变。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些转变?
时间回溯到2004年。当年的新奥在能源分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管理层看到了繁荣背后的隐忧——随时受到能源制约,处于公用事业领域却没有自主品牌,经营合同会到期。就此,新奥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向上游延伸产品链,进军煤化工产业,在健全企业产品链的同时,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此新奥开始了全面变革:在能源生产方面,瞄准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将煤进行气化,将煤的能源转化成为天然气与电力,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化工技术将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用微生物进行“吸食”,然后转化成为生物能源和其他的附加产品;在能源转化上,着力将煤炭转化成甲醇、二甲醚等低成本的新能源替代产品;在销售上,依托集团强大的分销网络和物流体系,将天然气、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等产品推向市场。
在完成产业链布局之后,新奥更进一步开始了能源利用端的变革,从清洁能源的生产与销售转变为客户提供整体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至此完成了从能源分销商向能源服务商的转变。
从上可以归纳总结出,新奥的转变中,除了科技创新之外,更重要的是新奥集团将自身的转型与客户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根据中国目前的能源实际情况出发。从简单的能源供给,进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能源需求者的深入分析,挖掘客户更深层次的需要,通过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方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许这就是新奥商业模式创新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三、理念转型:从产品销售走向文化传播
什么是文化产业?或许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一家来自浙江杭州脱胎于纺织企业的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文化产业=传统产业+技术研发+设计创新”。
2008年的奥运会青花瓷颁奖礼服,国际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的唐装,重要外交场合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万事利集团一次次地打造出了属于中国的“文化名片”。利用产品来承载文化,万事利走出了一条依托纺织行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道路。
风景秀美的江浙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丝绸产地。在改革开放之初,以丝绸产品带动的纺织工业为当地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丝绸生产的利润受到了不断的挤压,很多丝绸企业破产倒闭。怎样让中国传统丝绸在国际竞争当中焕发新的光彩?万事利的答案就是转变产品的属性,从做单纯的服装等产品的原材料,向具有自己品牌的高端文化产品转型。这一举措让万事利的丝绸从每米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几千元和后来的上万元。
而走进万事利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纺织企业。没有纺织机械的嘈杂和轰鸣,而是一系列用于研发和设计的高科技纺织设备,在这些设备的身后是技术研发和创意设计团队。
在未来,除了立足发展高端女装和高端礼品之外,万事利还将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打造一个以浙江为中心的丝绸产业创意基地”。这一设想也与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形成了呼应。按照目前已有的信息判断,万事利将在未来完成一次从丝绸制造向丝绸文化创意平台的转变。
万事利的成功,来自于对产品的重新定位。通过科技和设计创意转变产品属性,将传统纺织品变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并且切合了中国目前高端奢侈品市场不断增长的趋势。更重要的是,万事利的转型顺应了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结合了政府关于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划。紧随政策的步伐,甚至走在产业政策的前面才是传统行业的制胜之道。
四、转型建议
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人口红利逐渐结束,以及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传统型企业过去的盈利模式已经注定不能再适应当今经济环境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转变商业模式,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商业模式应当如何转变?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选择,但是在这些不同的背后有的东西或许是相同的。
第一,通过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国制造通过成本优势攫取利润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未来的中国传统产业的利润必将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创新来推动。这就要求传统行业要进一步从追求生产规模向追求研发实力转变。技术研发将成为各种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重新定位客户需求,随时更新自身定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的变化将更加剧烈,客户的需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企业对客户和细分市场有更为敏锐和清新的判断。这将成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第三,从“被动”到“主动”的全产业链模式。由于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质,这使得传统型企业养成了“被动”等待的习惯,而不是善于主动出击。在新一轮的变革中,随着竞争的更加残酷和激烈,过去那种“被动式”的等待机会降临的商业模式将遭到淘汰。传统企业应当通过健全产业链的方式,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及周边寻找商业机会,从而带动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从国家的产业规划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对于传统型企业来说,紧随国家的产业政策将有助于减少商业模式转型所带来的风险。通过跟随国家的战略调整步伐,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来自政府资源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将会给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商业机会。
第五,从对固定资本的投入转向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传统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复合型人才将在企业发展中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培训和岗位等一系列方面给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趋势将会随着企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延长,而演变出围绕人才资源而进行的争夺战。因此这就更加需要企业能够未雨绸缪,做好企业未来战略所需的人才储备。
一、向下游跨界:以下游产业带动核心业务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资源型企业高管们发现订单减少了,出货价格稳不住了,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却一涨再涨,之前扩张的产能变成了负担。摇摆不定者还在观望,而下定决心者已经踏上了“突围”的征程。
继高调养猪之后,武钢再次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原因就是,武钢这次把触角伸向了电商,业务是从送餐到维修。来自武钢官网的消息称,今年武钢在非钢铁产业的投资将达到390亿的规模,未来五年非钢产业收入将达到1100亿以上,占整个武钢产业收入的30%。一夜之间,武钢似乎在向人们传达着“跨界”的信号。
但是,个人认为“当猪倌”和“修锁补鞋”绝对不是武钢转型的真正方向。据武钢内部人士透露,武钢目前的人员大概在8万人左右。但是在这8万人当中,真正从事钢铁产业的人员不到2万人,而其他的6万人从事的都是非钢产业的工作。所以养猪也好,送餐也罢,实际上是武钢解决这部分多余人力资源利用问题的探索和尝试。而养猪也好电商也罢,武钢都缺乏这方面的行业经验,依靠这些产业来挽救目前的钢铁业务,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
那么武钢真正的战略是什么?不妨从武钢近期的一些战略合作来一探究竟。
第一,积极以产品为依托的跨行业合作。相比“养猪、送餐”,武钢在天然气领域的动作则没有吸引那么多的眼球。近期武钢先后与华润和中国燃气签订合作协议,据初步估计,武钢与华润的合资公司将产生每年7个亿的销售利润。而此前,武钢旗下的中厚板分厂就曾经为秘鲁的天然气项目提供过输气管。2010年在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中,位于1500米深海处的输送管道就是武钢研制的产品。这在当时创造了我国海底的铺管记录,同时也结束了一直以来我国海底铺管依赖外国产品的历史。
第二,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汽车产业链。自从2011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武钢·迪肯汽车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武钢·神龙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湖北省汽车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布局将为未来钢铁产业和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重要的技术动力。
第三,在2011年底,武钢旗下的武钢工程技术集团就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与碧水源合作进军冶金废水行业废水资源化的新领域,业务范围包括废水处理设备的生产、污水处理以及工业供水等多个方面。预计年产值在10亿以上。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武钢未来的战略布局还是围绕找“钢铁” 、“冶金”这一核心来进行的。由此判断,武钢选择的道路,应是在未来的经营中通过合作的方式介入下游产业,来增强自身在钢铁行业的竞争力。这样的选择是武钢结合了自身实际情况的明智之举。首先,利用自己的资金实力开拓新的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通过介入下游产业,更好地了解未来下游产业对于工业材料的需求方向和需求规模,有助于企业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基于亲身参与下游产业的经营合作,能够帮助武钢更好地判断市场对产能的需求,做到提前预警并准确调整产能规模,从而防止因产能过剩而导致亏损,有效防范风险。
二、创新模式:从分销商到服务商的变革
走向更专业的细分市场,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企业角色变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在过去的十年间,新奥集团完成了从传统的能源分销商向清洁能源服务商的成功转变。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些转变?
时间回溯到2004年。当年的新奥在能源分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管理层看到了繁荣背后的隐忧——随时受到能源制约,处于公用事业领域却没有自主品牌,经营合同会到期。就此,新奥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向上游延伸产品链,进军煤化工产业,在健全企业产品链的同时,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此新奥开始了全面变革:在能源生产方面,瞄准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将煤进行气化,将煤的能源转化成为天然气与电力,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化工技术将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用微生物进行“吸食”,然后转化成为生物能源和其他的附加产品;在能源转化上,着力将煤炭转化成甲醇、二甲醚等低成本的新能源替代产品;在销售上,依托集团强大的分销网络和物流体系,将天然气、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等产品推向市场。
在完成产业链布局之后,新奥更进一步开始了能源利用端的变革,从清洁能源的生产与销售转变为客户提供整体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至此完成了从能源分销商向能源服务商的转变。
从上可以归纳总结出,新奥的转变中,除了科技创新之外,更重要的是新奥集团将自身的转型与客户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根据中国目前的能源实际情况出发。从简单的能源供给,进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能源需求者的深入分析,挖掘客户更深层次的需要,通过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方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许这就是新奥商业模式创新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三、理念转型:从产品销售走向文化传播
什么是文化产业?或许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一家来自浙江杭州脱胎于纺织企业的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文化产业=传统产业+技术研发+设计创新”。
2008年的奥运会青花瓷颁奖礼服,国际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的唐装,重要外交场合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万事利集团一次次地打造出了属于中国的“文化名片”。利用产品来承载文化,万事利走出了一条依托纺织行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道路。
风景秀美的江浙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丝绸产地。在改革开放之初,以丝绸产品带动的纺织工业为当地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丝绸生产的利润受到了不断的挤压,很多丝绸企业破产倒闭。怎样让中国传统丝绸在国际竞争当中焕发新的光彩?万事利的答案就是转变产品的属性,从做单纯的服装等产品的原材料,向具有自己品牌的高端文化产品转型。这一举措让万事利的丝绸从每米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几千元和后来的上万元。
而走进万事利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纺织企业。没有纺织机械的嘈杂和轰鸣,而是一系列用于研发和设计的高科技纺织设备,在这些设备的身后是技术研发和创意设计团队。
在未来,除了立足发展高端女装和高端礼品之外,万事利还将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打造一个以浙江为中心的丝绸产业创意基地”。这一设想也与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形成了呼应。按照目前已有的信息判断,万事利将在未来完成一次从丝绸制造向丝绸文化创意平台的转变。
万事利的成功,来自于对产品的重新定位。通过科技和设计创意转变产品属性,将传统纺织品变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并且切合了中国目前高端奢侈品市场不断增长的趋势。更重要的是,万事利的转型顺应了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结合了政府关于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划。紧随政策的步伐,甚至走在产业政策的前面才是传统行业的制胜之道。
四、转型建议
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人口红利逐渐结束,以及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传统型企业过去的盈利模式已经注定不能再适应当今经济环境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转变商业模式,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商业模式应当如何转变?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选择,但是在这些不同的背后有的东西或许是相同的。
第一,通过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国制造通过成本优势攫取利润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未来的中国传统产业的利润必将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创新来推动。这就要求传统行业要进一步从追求生产规模向追求研发实力转变。技术研发将成为各种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重新定位客户需求,随时更新自身定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的变化将更加剧烈,客户的需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企业对客户和细分市场有更为敏锐和清新的判断。这将成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第三,从“被动”到“主动”的全产业链模式。由于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质,这使得传统型企业养成了“被动”等待的习惯,而不是善于主动出击。在新一轮的变革中,随着竞争的更加残酷和激烈,过去那种“被动式”的等待机会降临的商业模式将遭到淘汰。传统企业应当通过健全产业链的方式,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及周边寻找商业机会,从而带动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从国家的产业规划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对于传统型企业来说,紧随国家的产业政策将有助于减少商业模式转型所带来的风险。通过跟随国家的战略调整步伐,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来自政府资源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将会给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商业机会。
第五,从对固定资本的投入转向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传统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复合型人才将在企业发展中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培训和岗位等一系列方面给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趋势将会随着企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延长,而演变出围绕人才资源而进行的争夺战。因此这就更加需要企业能够未雨绸缪,做好企业未来战略所需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