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度——跳而升
首先站在政治的高度,正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其次站在教育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为学校谋求跨越式发展另辟蹊径。最后,站在管理的高度,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探索创新,全面理解学校发展战略,认同学校目标规划,齐心合力一路前行。
角度——多而活
1.从全局角度考虑。管理者要从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规划学校各项工作。明确大政方略,遵循教育规律,所有教育教学行为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把握全面,合理布局;明确重点,分清主次。
2.从教师角度考虑。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管理者要充分感受教师的心理认知,正确理解教师的情感趋向,合理把握教师的素质程度,在起始与认知的有机结合点上寻求目标决策的可行性、操作性。切不能主观臆断,随心所欲想当然,以摧残教师心灵、损害教师利益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的发展。
3.从学生角度考虑。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必须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出发,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理想境界中,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从家长角度考虑。切实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真实可信地向家长公布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及相关信息,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改进。办好家长学校,及时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正确地指导教育子女,做好家校共建共育工作。
5.从社会角度考虑。学校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要争取社会机构团体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立足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分忧解难,促进物质经济的繁荣富强。
尺度——准而新
1.把握发展尺度。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面对现实思考未来,准确合理地制订学校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巧妙把握实施的时限速度和力推程度。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着眼突破,抓住发展机遇,挖掘发展潜能,把握发展态势,谋划发展方略,力求稳健有序、可持续。
2.把握制度尺度。制度的制订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考虑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考虑教师的认同心理和承载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讲究人文,掌握执行的灵活性。
3.把握评价尺度。评价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只要有利于学校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可以因人因事而异,用多把尺子,灵活评价,综合评价。
气度——正而清
1.树正气。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和精神风貌感召教师,诚恳谦逊,襟怀坦白,公道无私,浩然正气,用强烈的正义感扶正压邪,树校园新风。
2.鼓勇气。管理者在学校发展处于边缘、教师情绪处于动荡的时刻,能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带领团队走出困境,促进学校工作稳步推进。是非面前,坚持原则,果断行事;挫折面前,勇于挑战,永不言败。患难之时,管理者的朝气就是教师的希望,管理者的勇气就是教师的信念。
3.守节气。坚持廉洁从政,倾心育人,不谋特权,不图名利,两袖清风,无私奉献。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净之地不去,不雅之言不说。正道做人,清爽做事;淡泊寡欲,宁静致远。
力度——实而衡
1.减少摩擦力度。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考核细则要不断优化,尽量与学校的发展思路、教师的整体需求趋于一致,取得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工作中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心,步调一致。
2.增加吸引力度。谦虚好学、诚实礼貌、宽容大度是教师可敬的;勤勉思辨、为人正派、以身示范是教师可信的;讲究艺术、办事高效、融洽关系是教师可亲的;排忧解难、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教师可依的;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成长是教师向往的;活跃身心、净化心灵是教师渴望的。这样的亲切感、成就感、幸福感之中蕴涵着管理者无穷的吸引力,引发了教师强大的内驱力。
3.协调平衡力度。工作的进程离不开各方面力量的相对集中和适度平衡。教育具有内在的特殊规律性,不是用蛮劲、蛮用劲就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分清过程和方法,巧用力、用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