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神的源流与信仰

来源 :地方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显神发源于民间有关五位神的信仰,各地有不同的称呼,如五圣、五猖、五郎神等,相应地,传说的版本也多样。婺源的五通神信仰在有较大影响后通过地方士绅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在政府授封的干预之下变为五显神。五通神信仰虽被政府视为淫祠,但继续在民间流传,因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而发生了种种变异,使得五显神及其信仰亦正亦邪。此外,五通神信仰还主动和被动地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五显神从政府获得的封赠,在于道教的认同和扶植。道教对五显信仰的接纳与扶持还表现在对其神格作出与政府比较一致的定位,并赋予其正神的信仰内涵。佛教则从五通仙人与华光菩萨两个侧面接纳、改造五显神信仰,这反过来影响了道教对五显神信仰的改造。五显神庙宇众多,婺源五显庙多被视为祖庙。庙会是五显信仰的主要形式。
其他文献
<正> 我院自1987年9月以来收治新生儿睾丸内胚窦瘤1例,小儿畸胎瘤1例,同时发现这两个家系中的表兄均患隐睾,现报告如下。
思想品德课也存在教学沉闷、乏味的现象,这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努力追求生动活跃、具有特色、新鲜有味儿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方法有如下
目的:探讨肾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的肾包虫病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生活在包虫流行区,患侧肾区隐痛,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均经手术摘除肾
[摘要]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完成了从注重字词的注疏到探求义理的转变。这个变化学术界称其为理学,又称道学。学派林立的宋代儒学思想中,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两派,其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江西及其周边地区。地处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成为两派首次正式思想争锋的擂台,对之后儒学的新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儒学的理论化、体系化和哲学化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意义。理学思想的产生与宋代社会生活有着极为
肾及肾上腺区较大肿瘤和该部位某些复杂疾病的手术,有时常用的经腰及经腹切口难以完成,往往需要开胸.我院自1988年7月~2001年11月采用经胸切口治疗泌尿系统疾病21例,现报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