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一番深沉的回顾,维尼亚夫斯基的《音乐会波兰舞曲》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光彩夺目的景观世界。早在16岁时,谢楠就曾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一举获得过“维尼亚夫斯基作品最佳演奏奖”。由于多年的积累,谢楠对波兰舞曲遒劲、昂扬的节拍韵律早已驾轻就熟。三声中部略带伤感的旋律更为她丰富的情感表现开辟了广阔空间。乐曲在琴弓的一路飞奔中直冲顶峰,其中彰显了演奏家的洒脱个性,令人畅快淋漓。紧接演奏的巴齐尼的《精灵群舞》延续了火热的音乐氛围。这首无穷动式的欢快舞曲展现了演奏家近乎完美的跳弓技术,使观众对她磨砺多年的技术成果叹为观止。浪漫主义的独奏音乐本就是技巧与情感的高度融合。谢楠对此早已有了深刻的领悟,如今又增添了一层睿智与幽默。演出最后,谢楠邀自己的专业学生一同登台,共同演奏了精彩的返场曲。师生的同台竞奏引起观众的欢呼与掌声,也再次点明了音乐会的举办主旨。为了灾区“音乐教室”的重建,谢楠和学生们将会共同努力,圆孩子们的一个音乐梦想。
整场音乐会上,谢楠用手中的小提琴诠释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精粹,同时也用音乐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爱音乐、爱生活、爱友人、爱生命,这正是谢楠通过音乐会努力传达的人生理想和艺术精神。苏联钢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