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风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响应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相关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相关要求,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甘民院”)为例,对其当下的整体学风现状做了系统的剖析,发现了其中反映出的“四风”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改进步骤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学风建设;“四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高校教育中的学风建设,不仅涉及学校办学的质量和声誉,更是涉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将为社会培养、输送怎样的大学生,造就怎样的社会一代新人这一重大问题。因此,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说,这都将是整个学校工作和发展建设当中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对正在处于大发展阶段的甘民院来说,如何对当下院校的整体学习风气做出正确的评估,合理应对其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便显得更为意义重大。
我们本着以查促建的思路,进而对我院当前的整体学风状况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最终做出了相对理性、客观的评估,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四风”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实施建议,以期能对我院的学风建设和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民族院校学风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通过调查在学生方面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1)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缺乏必要的合理规划。很多同学在闯过高考这道门槛之后,便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下来了。固执的怀着一颗对大学生活满是憧憬的心来与现实的情形做殊死的抵抗。最后,致其终于不得不承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便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迷茫和徘徊之中。
(2)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不足。对于那些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过设计和规划的同学们来说,当其从先前所熟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换到一个完全陌生却又极度向往的大学环境当中时,兴奋和努力溢于言表。奉行先前高考成功的学习经验,每天固定地穿梭在教室、食堂和宿舍三者之间。心无庞杂的严格按照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来整理笔记、背诵知识,但终究还是在期末考试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平时的刻苦和用工并没有赢得相应的回报,这使得其陷入了深深的疑虑和自责当中。解决不好甚至导致其否定自己、自卑、抗学乃至心理失衡的境地。
(3)对学习活动本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其在大学四年所学的课程及其相关知识离现实社会实在太远,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因此,便表现出一种对这些根本没用的课程从情感到认知上的彻底否定和排斥倾向。所以,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表现出倍感失望之余,便将学习牢固的认定为应付考试、混得文凭的自然流程罢了。
(4)生源的周边化、本土化使得入校学生从根本上缺乏一种对大学生活应有的冲动和热情。对我院来说,我校虽然也面向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外省招生,但从生源比例上来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本地及周边市县的学生。这便造成了整个学院,一个系,乃至在一个班上校友扎堆、老乡成群的现状。对于我院学生来说,这样的大学氛围实与高中没啥差别,既不会有习惯上的彼此生疏,也很难产生相互间的竞争欲求和冲动,甚至连日常交流、语言表达都很少需要讲普通话。
(5)由于我院地处经济、文化均欠发达的相对落后地区,学生家庭状况贫寒者居多,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其对上大学这件事在观念和认识上也都相对落后。其多有自满和乐于现状之心态。对于上学,他们只是想早些毕业,混张文凭就地择业便再好不过,并没有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继续深造的诉求和初衷。
如上种种,便使得我院学生整体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没有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2.在广大教师当中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够,水平偏低。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和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补充到我院师资队伍当中来,从而使得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教师不求上进,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再深造不够,使得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表现为授课方式单一、知识结构老化、死扣书本、照本宣科、语言表达不标准等问题。由于不能传授最新的相关理念,为学生答疑解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部分教师师德方面问题突出。调查中,学生反映有些教师讲课不认真,完全是在应付学生。学生用了“放羊”“教师厌教导致学生厌学”以及“失望”等字眼来对其加以形容,而且对待学生简单粗暴,缺乏起码的宽容与尊重。因此极大地损害了教师队伍甚至学院的整体形象。
(3)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足。以自我为本位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使得许多教师与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课外交流和互动。学生来上课只为应付教师点名,而教师上课也只是出工而不出力。这种没有任何情感认同的师生关系便显得格外冰冷和绝望。其不但使得学生失去了任何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对老师应有的爱戴与尊敬,而且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很难体味到师生互动所能带来的教学相长,以及作为传道、解惑者能够拥有的成就感和荣耀心理。最终使得师生关系日趋冷淡与紧张。
(4)青年教师归属感不强,流失严重。个别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却持有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再加上学校本身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工作不到位,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心神不定、难耐清贫、不易知足的失当情形和流失动向。
3.在学校行政层面也有如下一些情况
(1)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健全。对全校日常的教学及行政工作事无巨细,但却管理手段单一呆板,处罚性的刚性管理中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疏通机制,制度规章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贯彻和落实方面尚待完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多有人为的因素而少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因此,学生的普遍反应就是,像这种过严、过紧的管理体制正是使其曾经倍感憧憬和向往的大学生活逐渐失去活力,以致变得索然无味的关键所在。 (2)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但仍在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诸多细节方面有待完善。近年来,学校新建设了一批教学楼和学生公寓,从根本上缓解了学院教室紧张、宿舍窄小、短缺的实际困境,改善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项引导不够,课余生活的组织和安排不充分。对学生而言,繁重的学习无论是在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上抑或是在学习动力的鼓舞和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多是只能靠学生自己来尝试完成,学校、教师对此的重视和关心却显不足。课余生活更是乏味、沉闷,能使学生参与进来的校园娱乐和文化活动相对不足。所以造成广大学生一有时间不是待在宿舍埋头大睡,就是沉迷网吧,要么就是喝酒滋事。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院校管理的安定团结,也无形中钳制了大学校园青春活力的生活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如上所述,在学生、教师和学校行政三方面看,我院的实际状况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具体问题和不和谐因素。其彼此又并非相互无碍,毫无关联。仅就学生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与学校行政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在学校层面能够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多多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再多些关心照顾,同时在教师层面同样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多做抱有建设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行情感交流和价值引导的话,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我院学生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还是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无疑都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二、民族院校学风建设中所暴露出的“四风”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学校之为学校,永远撇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角,而其余都是配角。在一所高校里,如若行政不安于配角,做好一切基础辅助性的工作的话,便会使整个学校的办学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效果、办学水平上抑或是整体风气上都将有所退变。对于我院当下所暴露出来的如上种种问题,除了要切实考虑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在客观方面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学校行政都将脱不了干系,并且要对其影响校园整体学习风气和学生精神风貌下滑的严峻局面负主要责任。而将上述分论的诸多问题实际汇总起来,便能清楚的地知道其所反映出的学校行政和教师队伍当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此“四风”因素。
具体说来,在对待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方面,其主动学习和持续深造的力度不够。这使得在许多具体的工作当中对很多问题浅尝辄止,却欲谋求一劳永逸。从而从根本上造成了工作水平的停滞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在自我管理上,不乏享乐主义的影子。具体表现为纪律松弛、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甚至有混日子的现象;对于规章制度的态度,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动向。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理论联系实际,倾听师生心声的力度和效率存在缺陷;在学生观念上,意识不强,认识不深,没有切实从学生的立场和现实情况出发,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去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急其所急,想其所想。
对此,为了在现有评估和自查的基础上能针对性的解决种种相关问题,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党性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突出,既团结和善又积极上进的学院行政和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和改进我院的整体学习风气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现将提出如下措施:
第一,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及时开展党课学习、民主测评和自省,自励活动;第二,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能力深造。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真正把群众路线的相关精神贯彻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具体工作和教学活动中来。能从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局面出发,积极推进和完善学院在基础设施、规章制度、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和学习风气等方面的建设。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第三,坚决树立学生意识。深化认识,切实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广大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情感沟通与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制定科学的学习发展规划,增强集体的认同感和争先创优的学习意识。努力营造一个阳光、快乐的大学校园新风貌;第四,转变管理模式,深化服务意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树立“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志气”的优良传统,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做斗争,切实关心、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当中的住房、医疗等实际困难,真正解除其后顾之忧,赢得青年教师对院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敢讲真话、敢担责任的良好氛围里定会将甘民院建设成一个学风优良、师资雄厚、管理科学、设施齐备的新民院。
(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关键词:学风建设;“四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高校教育中的学风建设,不仅涉及学校办学的质量和声誉,更是涉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将为社会培养、输送怎样的大学生,造就怎样的社会一代新人这一重大问题。因此,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说,这都将是整个学校工作和发展建设当中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对正在处于大发展阶段的甘民院来说,如何对当下院校的整体学习风气做出正确的评估,合理应对其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便显得更为意义重大。
我们本着以查促建的思路,进而对我院当前的整体学风状况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最终做出了相对理性、客观的评估,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四风”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实施建议,以期能对我院的学风建设和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民族院校学风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通过调查在学生方面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1)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缺乏必要的合理规划。很多同学在闯过高考这道门槛之后,便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下来了。固执的怀着一颗对大学生活满是憧憬的心来与现实的情形做殊死的抵抗。最后,致其终于不得不承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便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迷茫和徘徊之中。
(2)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不足。对于那些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过设计和规划的同学们来说,当其从先前所熟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换到一个完全陌生却又极度向往的大学环境当中时,兴奋和努力溢于言表。奉行先前高考成功的学习经验,每天固定地穿梭在教室、食堂和宿舍三者之间。心无庞杂的严格按照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来整理笔记、背诵知识,但终究还是在期末考试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平时的刻苦和用工并没有赢得相应的回报,这使得其陷入了深深的疑虑和自责当中。解决不好甚至导致其否定自己、自卑、抗学乃至心理失衡的境地。
(3)对学习活动本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其在大学四年所学的课程及其相关知识离现实社会实在太远,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因此,便表现出一种对这些根本没用的课程从情感到认知上的彻底否定和排斥倾向。所以,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表现出倍感失望之余,便将学习牢固的认定为应付考试、混得文凭的自然流程罢了。
(4)生源的周边化、本土化使得入校学生从根本上缺乏一种对大学生活应有的冲动和热情。对我院来说,我校虽然也面向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外省招生,但从生源比例上来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本地及周边市县的学生。这便造成了整个学院,一个系,乃至在一个班上校友扎堆、老乡成群的现状。对于我院学生来说,这样的大学氛围实与高中没啥差别,既不会有习惯上的彼此生疏,也很难产生相互间的竞争欲求和冲动,甚至连日常交流、语言表达都很少需要讲普通话。
(5)由于我院地处经济、文化均欠发达的相对落后地区,学生家庭状况贫寒者居多,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其对上大学这件事在观念和认识上也都相对落后。其多有自满和乐于现状之心态。对于上学,他们只是想早些毕业,混张文凭就地择业便再好不过,并没有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继续深造的诉求和初衷。
如上种种,便使得我院学生整体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没有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2.在广大教师当中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够,水平偏低。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和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补充到我院师资队伍当中来,从而使得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教师不求上进,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再深造不够,使得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表现为授课方式单一、知识结构老化、死扣书本、照本宣科、语言表达不标准等问题。由于不能传授最新的相关理念,为学生答疑解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部分教师师德方面问题突出。调查中,学生反映有些教师讲课不认真,完全是在应付学生。学生用了“放羊”“教师厌教导致学生厌学”以及“失望”等字眼来对其加以形容,而且对待学生简单粗暴,缺乏起码的宽容与尊重。因此极大地损害了教师队伍甚至学院的整体形象。
(3)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足。以自我为本位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使得许多教师与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课外交流和互动。学生来上课只为应付教师点名,而教师上课也只是出工而不出力。这种没有任何情感认同的师生关系便显得格外冰冷和绝望。其不但使得学生失去了任何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对老师应有的爱戴与尊敬,而且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很难体味到师生互动所能带来的教学相长,以及作为传道、解惑者能够拥有的成就感和荣耀心理。最终使得师生关系日趋冷淡与紧张。
(4)青年教师归属感不强,流失严重。个别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却持有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再加上学校本身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工作不到位,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心神不定、难耐清贫、不易知足的失当情形和流失动向。
3.在学校行政层面也有如下一些情况
(1)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健全。对全校日常的教学及行政工作事无巨细,但却管理手段单一呆板,处罚性的刚性管理中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疏通机制,制度规章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贯彻和落实方面尚待完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多有人为的因素而少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因此,学生的普遍反应就是,像这种过严、过紧的管理体制正是使其曾经倍感憧憬和向往的大学生活逐渐失去活力,以致变得索然无味的关键所在。 (2)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但仍在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诸多细节方面有待完善。近年来,学校新建设了一批教学楼和学生公寓,从根本上缓解了学院教室紧张、宿舍窄小、短缺的实际困境,改善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项引导不够,课余生活的组织和安排不充分。对学生而言,繁重的学习无论是在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上抑或是在学习动力的鼓舞和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多是只能靠学生自己来尝试完成,学校、教师对此的重视和关心却显不足。课余生活更是乏味、沉闷,能使学生参与进来的校园娱乐和文化活动相对不足。所以造成广大学生一有时间不是待在宿舍埋头大睡,就是沉迷网吧,要么就是喝酒滋事。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院校管理的安定团结,也无形中钳制了大学校园青春活力的生活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如上所述,在学生、教师和学校行政三方面看,我院的实际状况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具体问题和不和谐因素。其彼此又并非相互无碍,毫无关联。仅就学生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与学校行政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在学校层面能够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多多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再多些关心照顾,同时在教师层面同样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多做抱有建设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行情感交流和价值引导的话,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我院学生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还是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无疑都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二、民族院校学风建设中所暴露出的“四风”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学校之为学校,永远撇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角,而其余都是配角。在一所高校里,如若行政不安于配角,做好一切基础辅助性的工作的话,便会使整个学校的办学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效果、办学水平上抑或是整体风气上都将有所退变。对于我院当下所暴露出来的如上种种问题,除了要切实考虑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在客观方面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学校行政都将脱不了干系,并且要对其影响校园整体学习风气和学生精神风貌下滑的严峻局面负主要责任。而将上述分论的诸多问题实际汇总起来,便能清楚的地知道其所反映出的学校行政和教师队伍当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此“四风”因素。
具体说来,在对待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方面,其主动学习和持续深造的力度不够。这使得在许多具体的工作当中对很多问题浅尝辄止,却欲谋求一劳永逸。从而从根本上造成了工作水平的停滞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在自我管理上,不乏享乐主义的影子。具体表现为纪律松弛、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甚至有混日子的现象;对于规章制度的态度,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动向。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理论联系实际,倾听师生心声的力度和效率存在缺陷;在学生观念上,意识不强,认识不深,没有切实从学生的立场和现实情况出发,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去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急其所急,想其所想。
对此,为了在现有评估和自查的基础上能针对性的解决种种相关问题,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党性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突出,既团结和善又积极上进的学院行政和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和改进我院的整体学习风气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现将提出如下措施:
第一,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及时开展党课学习、民主测评和自省,自励活动;第二,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能力深造。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真正把群众路线的相关精神贯彻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具体工作和教学活动中来。能从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局面出发,积极推进和完善学院在基础设施、规章制度、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和学习风气等方面的建设。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第三,坚决树立学生意识。深化认识,切实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广大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情感沟通与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制定科学的学习发展规划,增强集体的认同感和争先创优的学习意识。努力营造一个阳光、快乐的大学校园新风貌;第四,转变管理模式,深化服务意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树立“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志气”的优良传统,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做斗争,切实关心、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当中的住房、医疗等实际困难,真正解除其后顾之忧,赢得青年教师对院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敢讲真话、敢担责任的良好氛围里定会将甘民院建设成一个学风优良、师资雄厚、管理科学、设施齐备的新民院。
(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