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故事"是近几年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传播好中国故事不仅丰富中国故事内涵,还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传播合力,善用喜闻乐见的叙事技巧,借助当前国际流行传播手段,实现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文化自信
“中国故事”是近几年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从国内形势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航标。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强大,但与之对应的文化输出不成正比,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积极主动地关注中国的发展,渴望倾听中国的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看到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尚不到位,应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还没有完全具备;必须看到国民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必须看到步调还没有完全做到协调一致和整齐划一;必须认清文化传播能力还明显不强;必须看到因文化之间存有的差异所造成的世界对中国产生的各种误读、误解和误判。
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给世界一个“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要达到这个效果,要有有效的传播路径。
(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元主体。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面之广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独唱”。政府部门、官方机构和媒体来讲,学术界、文化界乃至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义务承担起这个使命,需要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因素,整合政府机构、大众媒体、企业组织及民间个体等多元力量,构建一个不同传播主体、传播平台协同配合、齐头并进的整合传播新格局。
在这个新格局中,要明确政府是指挥者和协调者,需要制定正确的方针策略和科学的联动机制;非政府组织是执行者和中坚力量。要充分激活相关企事业团体、智库、学术界、媒体、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活力,释放它们的话语生产能力,加强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交流,构建中外文化平等、友好交流的平台,提升交流互动的能力;普通民众是推动者,推动“全国动员”的更大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内容建设是基础。当前国际社会主要存在三种声音,第一种认为中国的发展将会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第二种是惧怕中国的发展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三种则为“中国崩溃论”,宣扬这一论调的主要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的典型,威胁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权威。很多消极的言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发展理念的错误认知和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为怎么讲,讲什么提供了指导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述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还要讲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状况;不仅要讲述中国的发展模式、治国理念,还要讲述中华文化的精神理念和情感支柱;不仅要讲述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还要讲述这背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依据;不仅要讲述中国当代的奋斗目标、实现路径等,还要讲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使经济强国的单薄形象变成经济、制度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立体画面。
无论宏大的观点或单个的述说,都离不开对中国故事的深度挖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舌尖上的中国》就是用中国美食讲中国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一道道中国美食既征服了中国人的胃,也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在美食中讲中国人的故事,在美食中讲中国的变化,收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可以进行深入挖掘,成为中国故事的有效切入点。
(三)把握新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纽带。要创新对外宣传手段,特别注重当前“互联网+”的重大趋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所提供的新的机遇,将对外宣传推向新的制高点。
第一,要抓住网络平台。全球化浪潮下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给固有的传播格局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方面,网络的及时性能让中国声音第一时间传到世界各地,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来源在国际主流媒体中的被引用率正在成倍提升,如特朗普就是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忠实用户,他善于运用社交网络传播自己的观点,往往能取得低成本、高质量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互联網良好的交互性符合当代人的传播心理。精心挑选的碎片内容,通过有控制的传播节奏,不断叠加和拼凑,可以引导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还原和认可中国故事图景,及时的交互性粘合了网民的参与度,也能及时反馈传播效果。因此,应当把握好新传播生态带来的新机遇,分析研究网络传播的规律,利用好社交网站、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型互联网应用,加紧在网络空间形成中国话语的优势。
第二,搞好国际交流活动。侧重于文化、经济、体育、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是润物细无声的柔性传播,它更能引发国外民众的兴趣,拉近双方距离,进而改变刻板印象。中国故事的传播也应该利用好文化活动载体,比如中国文化年、文化节、中国电影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奥运会、世界杯、网球公开赛等大型国际体育比赛,APEC、财富全球论坛等国际性论坛,世博会、园博会等国际性展览,以及各种层次的国际性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能有效影响国际舆论,要大胆走出去,寻求域外更广阔范围内的合作,发掘更多“全球媒介事件”的中国机会。
第三,打造中国品牌。品牌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美国作为强势文化产品输出的第一大国,通过流行文化向全世界输出其意识形态。另外,跨国企业的品牌对于建立和保持国家形象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美国一家民调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国的国家形象传播中,品牌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应当加强具有国际化、专业化、前瞻性的品牌传播顶层设计,大力扶持那些竞争力强、具有全球特征和传播优势的科技公司品牌,让它们成为中国故事的闪亮名片。
(四)传播技巧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讲故事”这个词,传达了一种期待,即要学会用亲和的姿态,讲精彩的故事。
一要平实生动、通俗易懂。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生活中的语言,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形容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
二要遵循指向性原则,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秉持的不同态度,精心设计并用心讲好不同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全球眼光,精准把握不同文化特点,东南亚的“水涨荷花高”、非洲的“独行快,众行远”、欧洲的“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哈萨克斯坦的“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各地谚语信手拈来,使得受众心领神会。
三要坚持国际化思维。存在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解决好跨文化交际问题就是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效实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如果寄希望于自己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能够与其他人趋于一致,就必须始终尊重对方的文化选择,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适应对方的思维习惯,把握对方的语言表达,满足对方的文化需求,用国际化思维去与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中国文化传播软实力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楚树龙.“中国故事”与中国的国际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15 年第9期
[3]段鹏.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利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J].《学术视野》
作者简介:
唐娜,女,1989年7月24日,籍贯广西玉林,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传播。
基金信息: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党的十九大专项课题以“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海外传播路径选择研究(GXZX2017002)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文化自信
“中国故事”是近几年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从国内形势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航标。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强大,但与之对应的文化输出不成正比,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积极主动地关注中国的发展,渴望倾听中国的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看到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尚不到位,应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还没有完全具备;必须看到国民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必须看到步调还没有完全做到协调一致和整齐划一;必须认清文化传播能力还明显不强;必须看到因文化之间存有的差异所造成的世界对中国产生的各种误读、误解和误判。
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给世界一个“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要达到这个效果,要有有效的传播路径。
(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元主体。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面之广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独唱”。政府部门、官方机构和媒体来讲,学术界、文化界乃至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义务承担起这个使命,需要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因素,整合政府机构、大众媒体、企业组织及民间个体等多元力量,构建一个不同传播主体、传播平台协同配合、齐头并进的整合传播新格局。
在这个新格局中,要明确政府是指挥者和协调者,需要制定正确的方针策略和科学的联动机制;非政府组织是执行者和中坚力量。要充分激活相关企事业团体、智库、学术界、媒体、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活力,释放它们的话语生产能力,加强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交流,构建中外文化平等、友好交流的平台,提升交流互动的能力;普通民众是推动者,推动“全国动员”的更大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内容建设是基础。当前国际社会主要存在三种声音,第一种认为中国的发展将会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第二种是惧怕中国的发展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三种则为“中国崩溃论”,宣扬这一论调的主要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的典型,威胁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权威。很多消极的言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发展理念的错误认知和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为怎么讲,讲什么提供了指导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述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还要讲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状况;不仅要讲述中国的发展模式、治国理念,还要讲述中华文化的精神理念和情感支柱;不仅要讲述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还要讲述这背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依据;不仅要讲述中国当代的奋斗目标、实现路径等,还要讲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使经济强国的单薄形象变成经济、制度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立体画面。
无论宏大的观点或单个的述说,都离不开对中国故事的深度挖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舌尖上的中国》就是用中国美食讲中国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一道道中国美食既征服了中国人的胃,也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在美食中讲中国人的故事,在美食中讲中国的变化,收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可以进行深入挖掘,成为中国故事的有效切入点。
(三)把握新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纽带。要创新对外宣传手段,特别注重当前“互联网+”的重大趋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所提供的新的机遇,将对外宣传推向新的制高点。
第一,要抓住网络平台。全球化浪潮下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给固有的传播格局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方面,网络的及时性能让中国声音第一时间传到世界各地,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来源在国际主流媒体中的被引用率正在成倍提升,如特朗普就是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忠实用户,他善于运用社交网络传播自己的观点,往往能取得低成本、高质量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互联網良好的交互性符合当代人的传播心理。精心挑选的碎片内容,通过有控制的传播节奏,不断叠加和拼凑,可以引导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还原和认可中国故事图景,及时的交互性粘合了网民的参与度,也能及时反馈传播效果。因此,应当把握好新传播生态带来的新机遇,分析研究网络传播的规律,利用好社交网站、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型互联网应用,加紧在网络空间形成中国话语的优势。
第二,搞好国际交流活动。侧重于文化、经济、体育、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是润物细无声的柔性传播,它更能引发国外民众的兴趣,拉近双方距离,进而改变刻板印象。中国故事的传播也应该利用好文化活动载体,比如中国文化年、文化节、中国电影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奥运会、世界杯、网球公开赛等大型国际体育比赛,APEC、财富全球论坛等国际性论坛,世博会、园博会等国际性展览,以及各种层次的国际性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能有效影响国际舆论,要大胆走出去,寻求域外更广阔范围内的合作,发掘更多“全球媒介事件”的中国机会。
第三,打造中国品牌。品牌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美国作为强势文化产品输出的第一大国,通过流行文化向全世界输出其意识形态。另外,跨国企业的品牌对于建立和保持国家形象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美国一家民调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国的国家形象传播中,品牌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应当加强具有国际化、专业化、前瞻性的品牌传播顶层设计,大力扶持那些竞争力强、具有全球特征和传播优势的科技公司品牌,让它们成为中国故事的闪亮名片。
(四)传播技巧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讲故事”这个词,传达了一种期待,即要学会用亲和的姿态,讲精彩的故事。
一要平实生动、通俗易懂。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生活中的语言,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形容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
二要遵循指向性原则,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秉持的不同态度,精心设计并用心讲好不同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全球眼光,精准把握不同文化特点,东南亚的“水涨荷花高”、非洲的“独行快,众行远”、欧洲的“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哈萨克斯坦的“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各地谚语信手拈来,使得受众心领神会。
三要坚持国际化思维。存在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解决好跨文化交际问题就是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效实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如果寄希望于自己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能够与其他人趋于一致,就必须始终尊重对方的文化选择,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适应对方的思维习惯,把握对方的语言表达,满足对方的文化需求,用国际化思维去与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中国文化传播软实力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楚树龙.“中国故事”与中国的国际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15 年第9期
[3]段鹏.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利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J].《学术视野》
作者简介:
唐娜,女,1989年7月24日,籍贯广西玉林,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传播。
基金信息: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党的十九大专项课题以“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海外传播路径选择研究(GXZX20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