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主题。下面是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人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知识经济己露端倪的今天,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这些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那种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音乐教师已经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个学科,音乐的某些规律性知识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象力去再创造。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背道而弛。对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角色中跳出来,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要敞开胸怀,真诚地拥抱每一名学生。
  
  二、讲授音乐知识要深入浅出,内容要易于掌握
  
  以往的初中音乐教材使学生记忆音乐知识时,总是有部分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认为音乐很难学,一上音乐课就头疼,导致出现“只爱唱歌不爱音乐课”的现象,这是由于旧音乐教材知识性强而审美性差的原因导致的。而新教材注重以人为本、删繁就简,注重挖掘音乐知识的趣味性,使其深入浅出、易于掌握,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得非常生动活泼,使学生感觉不到任何压力。长期以来,由于教法陈旧,信息含量低及重技能轻理论,许多教师对音乐课的理解是“唱歌+技能”,教法上多采取“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思维僵化,更谈不上创新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众多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的教师来推行,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因而更新教育观念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只有更新观念,改变并打破陈规旧俗,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更适合初中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欣赏音乐。
  
  三、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音乐创造
  
  “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音乐的美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多梦的年龄,因此要启发想象,感悟音乐美,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享受音乐、净化心灵,从而塑造完美人格。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选拔教育,而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因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学生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新,应该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为基础,以新的构思方式,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为特征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并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四、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获得探究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这既符合青少年充满自信、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又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用激趣求异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自主探究感悟音乐的内涵:在活动中激发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在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学习音乐的更大兴趣和自我创新。
  总之,作为一名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音乐教师,应以全新的视野面对学生,形成现代学生观,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的主体意识,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定位新时期的教师新形象。音乐教师应该以长远的目光,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昌盛,从未来教育的角度来实施音乐教育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标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盲目性。教学中,教师可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与学生一起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效果。当然,实施目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谈一下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获得书本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教师则通过给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
期刊
价值观是人们把握价值关系的特殊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价值观不是一般的观念,而是关于是非曲直的观念。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有了是非曲直的观念,人类才能分辨真假善恶,才能懂得耻辱和光荣,也才有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特指人民军队眼下、当代而非过去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导向,是我军官兵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期刊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语言环境,即营造一种学习语言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英语,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本人从实践中得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觉投入英语语言氛围    学习需要兴趣,没有兴趣,再好的语言氛围都没用。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但他们爱说爱动、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能把学生吸引到这个
期刊
语文教师要想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就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
期刊
要让阅读教学达到一个新境界,就应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的智慧和潜能,着力唤起学生创新动机,激发学生创新兴趣,诱发学生创新情感,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志,开拓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创新”有多重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
期刊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方法、水平,直接影响着每个高考考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也影响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学校每年都会有新人加入到高中数学教学的行列,为学校发展增加了活力,而高中数学新教师需要尽快成长,快速进步,才能无愧于学生和家长,这既要靠学校的培养,更需要的是靠自己的发奋和钻研。    一、对三个年级教学的总体认识    高考成绩并不仅仅靠高三这一年的教学,而是一个漫长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可以说数学成绩的
期刊
从1996年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尝试用树干注射药液防治果树病虫害。实践证明,此法可有效地消灭炭疽病、褐斑病、轮纹病及果树缺素症。其成本低、用药省、效率高、见效快、无污染、不伤天敌、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好农药  防治病虫的药剂宜选用内吸性较强的品种,如40%的乐果乳油、25%的杀虫双水剂、75%的可湿性呋喃丹粉剂等。防治果树缺素症最好配合施肥用药,那样会效果更好。如:缺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既然如此,那么何为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知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期刊
“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是一道饶有兴趣的课堂讨论题。此题一出,学生目瞪口呆、疑而惑之者有之,掩卷沉思、眉目紧锁有之,瞬间沉默过后,一只又一只要求发言的手举了起来……  答案并不复杂:秦始皇没吃过葡萄,因为公元前210年就已死去的秦始皇不可能吃到近百年后才从西域传入内地的葡萄。  “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所有的同学都“吸引”住。关于“秦始皇是否吃
期刊
所谓“激情”,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励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憎恶,从而提高道德认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情激情    以情激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的情感应跟随教学内容,该乐则乐,该悲则悲,该怒则怒。教师的讲述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