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会进行自主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的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或力量,它表现为学习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对人们学习起推动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机
内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部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要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必须激发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1 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
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安排,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是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当学生被置于某种情景中时,由于已有知识与当前所面临的情景之间的不协调或不一致,而在内部产生的某种紧张状态,就是认知冲突。认知冲突进一步激起学生了解真相、探求奥妙、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启时去启发,才能调动他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师应善于设“疑”,注意结合学生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和高认知水平,积极创造“愤”、“悱”之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最积极状态来学习,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2 利用动机迁移,努力激发语文学习动机
动机的迁移,是已形成的某种动机按照某些联系而转换成另一种动机的心理现象。动机迁移的心理条件是原有学习包含有另一种学习因素,能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并经过认知同化,实现动机的转换,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其他活动兴趣转移到语文学习的需要上来。巴赫尔德的探究动机、伯莱因的认知好奇心、费斯特洛的认知的不协调等研究表明,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不协调、分歧和矛盾就会形成好奇心。于是便会自发产生旨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认知内驱力。利用动机迁移原理时,语文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理解原有活动必须要学好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上语文课跑神的同学,却是课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却热衷于向学校广播站投稿。这些矛盾和不协调,完全可以在我们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地迁移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
1.3 培养学生建立适度的自信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若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培养学生的自信感。自信感是反映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语文学习自信感,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与综合性,教学目的的复杂性与实用性,学习任务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决定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信感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切切实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增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4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学习、科研等活动中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是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在学习领域则是以求得学业成就为目标的学习动机。成就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它对个体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成就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它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外在形式。成就感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质,是现代人最主要的欲望,也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具有高成就需求者更容易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2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在动机
外在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的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而是对学习活动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活动没有兴趣或兴趣不高时,教师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1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当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朱熹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志不定,直是无着力处。”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就必须使学生具有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使之成为促进语文学习的直接的持久的动因。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若这个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越大,那么学习目标所激发的出来的学习动机就越强烈,因此,在给学生定目标时,必须因人而异,注意适度,照顾到每个人各自最佳的信息加工水平。
2.2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2.3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采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有的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师讲课整节课是枯燥无味的,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划划,用黑板语言代替教学语言,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意味索然,不愿意听,也不想听。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听起来有点头痛”。魏书生老师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言的运用,整堂课是轻松愉快、幽默风趣,文采飞扬。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识。
2.4 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有过失时,学校与教师采取的最普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就是表扬、鼓励或批评、指责。无论是表扬、鼓励或批评、指责,都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或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一般说来表扬、鼓励要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力争让所有学生的所有进步都受到表扬、得到肯定,使之产生能力有效感。只鼓励少数学生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虽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过多使用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结果。老师在表扬或批评时,除了要有普遍性外,还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性别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的信心,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语文学习有特殊性,语文水平的提高往往是缓慢的,但只要我们引导得法,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动机,那么不但一定能学好语文,而且还能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全部,从而觉得学习是艰苦的,但更是充实的,快乐的。
1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机
内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部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要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必须激发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1 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
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安排,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是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当学生被置于某种情景中时,由于已有知识与当前所面临的情景之间的不协调或不一致,而在内部产生的某种紧张状态,就是认知冲突。认知冲突进一步激起学生了解真相、探求奥妙、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启时去启发,才能调动他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师应善于设“疑”,注意结合学生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和高认知水平,积极创造“愤”、“悱”之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最积极状态来学习,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2 利用动机迁移,努力激发语文学习动机
动机的迁移,是已形成的某种动机按照某些联系而转换成另一种动机的心理现象。动机迁移的心理条件是原有学习包含有另一种学习因素,能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并经过认知同化,实现动机的转换,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其他活动兴趣转移到语文学习的需要上来。巴赫尔德的探究动机、伯莱因的认知好奇心、费斯特洛的认知的不协调等研究表明,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不协调、分歧和矛盾就会形成好奇心。于是便会自发产生旨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认知内驱力。利用动机迁移原理时,语文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理解原有活动必须要学好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上语文课跑神的同学,却是课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却热衷于向学校广播站投稿。这些矛盾和不协调,完全可以在我们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地迁移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
1.3 培养学生建立适度的自信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若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培养学生的自信感。自信感是反映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语文学习自信感,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与综合性,教学目的的复杂性与实用性,学习任务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决定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信感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切切实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增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4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学习、科研等活动中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是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在学习领域则是以求得学业成就为目标的学习动机。成就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它对个体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成就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它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外在形式。成就感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质,是现代人最主要的欲望,也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具有高成就需求者更容易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2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在动机
外在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的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而是对学习活动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活动没有兴趣或兴趣不高时,教师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1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当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朱熹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志不定,直是无着力处。”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就必须使学生具有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使之成为促进语文学习的直接的持久的动因。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若这个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越大,那么学习目标所激发的出来的学习动机就越强烈,因此,在给学生定目标时,必须因人而异,注意适度,照顾到每个人各自最佳的信息加工水平。
2.2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2.3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采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有的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师讲课整节课是枯燥无味的,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划划,用黑板语言代替教学语言,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意味索然,不愿意听,也不想听。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听起来有点头痛”。魏书生老师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言的运用,整堂课是轻松愉快、幽默风趣,文采飞扬。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识。
2.4 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有过失时,学校与教师采取的最普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就是表扬、鼓励或批评、指责。无论是表扬、鼓励或批评、指责,都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或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一般说来表扬、鼓励要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力争让所有学生的所有进步都受到表扬、得到肯定,使之产生能力有效感。只鼓励少数学生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虽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过多使用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结果。老师在表扬或批评时,除了要有普遍性外,还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性别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的信心,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语文学习有特殊性,语文水平的提高往往是缓慢的,但只要我们引导得法,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动机,那么不但一定能学好语文,而且还能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全部,从而觉得学习是艰苦的,但更是充实的,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