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角色规范,决定课堂教学的模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认清自己的角色,规范自己的行为。文章首先分析了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不越位——成为主导者、不缺位——成为参与者与促进者、不失位——成为监督者这三“不”谈信息教师角色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角色规范;不越位;不缺位;不失位
新课程改革,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重点在于老师角色的变革。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很多同行感觉自己的学科不是主科,不积极改变,只是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应付教学,这造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厌弃。
一、 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新课改的影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角色混乱,一种情况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立根原在破岩中”,不管新课程的春风如何劲吹,我依然沿袭原有的一套教学模式,我讲学生听。第二种情况是“漾漾生波逐水流”,每一种新的课改潮流来到,自己不研究学情,不分析教学内容,一头扎进潮流中,随波逐流,过度放宽了学生的自由,对学生的监督与引导缺失。第一种情况教师把自己定位为既是主导又是主体,第二种情况教师角色变成了观众,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起到应该起的作用,要么越俎代庖要么放任不管,这是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二、 角色新规范
1. 不越位——成为主导者
“越位”本是一个足球比赛的术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越位”指的是做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也就越俎代庖。在教学中,作为学科知识的权威与课堂教学的“统治者”,老师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则属于课堂上的“弱势群体”,缺乏耐心的老师往往会没有耐心等待学生的充分思考和讨论,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占为己有,把本该是学生得出的结论变为自己总结。不越位,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呵护。
比如学习《数据收集与编辑》一节,学生对于Excel表格在生活中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和具体操作编辑过,对于“行”“列”“工作表”“数据区域表示方法”等学生很快就可以自学了解了,信息老师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讲解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突破教学难点的,在进行Excel数据处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快捷的方法进行求和、求平均数、升降序排列、增删行列、筛选等操作,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动手,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一个文本,上面有班级30个学生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要求学生利用Excel表格进行编辑录入,再给学生几个任务让学生练习巩固:(1)班级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是多少?(2)你能快速说出李伟伟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在班级里分别是第几名吗?(3)班级男生的身高和女生的体重和分别是多少?信息老师要做好主导者,而不是主体者,让学生通过信息老师设计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基本的表格处理方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职责,不越位,方能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思想,收获自信、释放激情。
2. 不缺位——成为参与者与促进者
新课改教学中,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教师完全“隐身”,学生成为了舞台上的唯一,课堂教学,教师任由学生自主把控。笔者在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时候,发现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展现自己充分运用了新课改的理念,整节课选择一位学生模仿老师的形式站在讲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要么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课前寻找的资料,提出几个重要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展示答案。这样的教学形式绝对不是新课改期望的形式,是对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误读。那么,教师真正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成为参与者。参与小组讨论、参与问题发现、参与结论总结,但这种参与要注意时机和时间,不能过度参与,更不能取代学生,自己只是“配角”。比如学习《体验动画制作》一节时,教师利用光盘给学生播放视频“小本子动画”和“熊猫唱歌”,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画的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本子动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翻页的时候速度要稍快,太慢感觉不到动画效果”,有的学生说:“动画制作的时候有的部位是没有变化的,画这些部位时用复印纸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些手工制作动画时学生的发现直接为下面的计算机制作动画奠定了基础。
其次,成为促进者。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学生学习的激情则会源源不断。比如在“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这一环节中,为了统一方便评讲,要求学生都用Flash软件进行制作,在认识了Flash软件窗口后,要求学生绘制一个《高铁通过一个城市》的动画,有的小组就充分借鉴了手工制作动画的技巧,对于重复的部分不断复制使用,快速完成动画的制作。我大力表扬了这个小组,以激励其他小组学生。
3. 不失位——成为监督者
课堂教学中,老师还是一个监督者。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唯学生马首是瞻,那么课堂教学必定会失控。在教学中,虽然老师会激励学生学习,也会想尽办法引起学生兴趣,但现实情况是,信息技术教学有的时候会很枯燥,学生有时会偷懒甚至厌学,这时教师不能失位,要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在学习《程序设计》这一章的时候,让学生讨论理解“用Visual Basic编写程序”,了解并能记住“对象类型、对象名及其作用”,还要学生掌握变量、函数表达式等概念。在小组讨论时,我巡视发现有的学生参与不积极,因为这些学生认为,分组讨论后展示的学生都是小组中成绩好的,他即使不学老师也不会发现自己不会。我就采用加大巡查力度和不定时与有问题的学生交流或者點名提问的方式,让监督更为有效。
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要求教师从前台走到幕后,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监督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好三个“不”:不越位、不缺位、不失位,方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有条不紊、严谨而不严肃、科学而又高效。
作者简介:宋春燕,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
关键词:角色规范;不越位;不缺位;不失位
新课程改革,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重点在于老师角色的变革。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很多同行感觉自己的学科不是主科,不积极改变,只是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应付教学,这造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厌弃。
一、 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新课改的影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角色混乱,一种情况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立根原在破岩中”,不管新课程的春风如何劲吹,我依然沿袭原有的一套教学模式,我讲学生听。第二种情况是“漾漾生波逐水流”,每一种新的课改潮流来到,自己不研究学情,不分析教学内容,一头扎进潮流中,随波逐流,过度放宽了学生的自由,对学生的监督与引导缺失。第一种情况教师把自己定位为既是主导又是主体,第二种情况教师角色变成了观众,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起到应该起的作用,要么越俎代庖要么放任不管,这是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二、 角色新规范
1. 不越位——成为主导者
“越位”本是一个足球比赛的术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越位”指的是做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也就越俎代庖。在教学中,作为学科知识的权威与课堂教学的“统治者”,老师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则属于课堂上的“弱势群体”,缺乏耐心的老师往往会没有耐心等待学生的充分思考和讨论,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占为己有,把本该是学生得出的结论变为自己总结。不越位,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呵护。
比如学习《数据收集与编辑》一节,学生对于Excel表格在生活中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和具体操作编辑过,对于“行”“列”“工作表”“数据区域表示方法”等学生很快就可以自学了解了,信息老师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讲解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突破教学难点的,在进行Excel数据处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快捷的方法进行求和、求平均数、升降序排列、增删行列、筛选等操作,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动手,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一个文本,上面有班级30个学生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要求学生利用Excel表格进行编辑录入,再给学生几个任务让学生练习巩固:(1)班级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是多少?(2)你能快速说出李伟伟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在班级里分别是第几名吗?(3)班级男生的身高和女生的体重和分别是多少?信息老师要做好主导者,而不是主体者,让学生通过信息老师设计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基本的表格处理方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职责,不越位,方能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思想,收获自信、释放激情。
2. 不缺位——成为参与者与促进者
新课改教学中,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教师完全“隐身”,学生成为了舞台上的唯一,课堂教学,教师任由学生自主把控。笔者在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时候,发现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展现自己充分运用了新课改的理念,整节课选择一位学生模仿老师的形式站在讲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要么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课前寻找的资料,提出几个重要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展示答案。这样的教学形式绝对不是新课改期望的形式,是对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误读。那么,教师真正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成为参与者。参与小组讨论、参与问题发现、参与结论总结,但这种参与要注意时机和时间,不能过度参与,更不能取代学生,自己只是“配角”。比如学习《体验动画制作》一节时,教师利用光盘给学生播放视频“小本子动画”和“熊猫唱歌”,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画的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本子动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翻页的时候速度要稍快,太慢感觉不到动画效果”,有的学生说:“动画制作的时候有的部位是没有变化的,画这些部位时用复印纸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些手工制作动画时学生的发现直接为下面的计算机制作动画奠定了基础。
其次,成为促进者。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学生学习的激情则会源源不断。比如在“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这一环节中,为了统一方便评讲,要求学生都用Flash软件进行制作,在认识了Flash软件窗口后,要求学生绘制一个《高铁通过一个城市》的动画,有的小组就充分借鉴了手工制作动画的技巧,对于重复的部分不断复制使用,快速完成动画的制作。我大力表扬了这个小组,以激励其他小组学生。
3. 不失位——成为监督者
课堂教学中,老师还是一个监督者。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唯学生马首是瞻,那么课堂教学必定会失控。在教学中,虽然老师会激励学生学习,也会想尽办法引起学生兴趣,但现实情况是,信息技术教学有的时候会很枯燥,学生有时会偷懒甚至厌学,这时教师不能失位,要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在学习《程序设计》这一章的时候,让学生讨论理解“用Visual Basic编写程序”,了解并能记住“对象类型、对象名及其作用”,还要学生掌握变量、函数表达式等概念。在小组讨论时,我巡视发现有的学生参与不积极,因为这些学生认为,分组讨论后展示的学生都是小组中成绩好的,他即使不学老师也不会发现自己不会。我就采用加大巡查力度和不定时与有问题的学生交流或者點名提问的方式,让监督更为有效。
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要求教师从前台走到幕后,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监督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好三个“不”:不越位、不缺位、不失位,方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有条不紊、严谨而不严肃、科学而又高效。
作者简介:宋春燕,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