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四大名砚”中,端、歙、洮三石的矿源或因难采禁挖、或因濒临枯竭等难题而愈加珍稀,澄泥技艺也因失传而让人捶胸;古人便因地制宜、就地选材,发现了很多砚种。最早记载始见于清代的苴却砚,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
恰逢2015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开通直达航线,笔者便欣然前往苴却砚的产地——攀枝花市的金沙江畔攀西大裂谷。
千里寻砚
其实,关于苴却砚之肇始,另有一传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平定南疆时,因五月渡泸水(今金沙江),安营扎寨于古拉窄渡口(现在的苴却砚石矿山附件),因兵将就地取石研磨兵器发现石质细润,并制砚供军前使用,而诸葛亮喜得七星砚。
唐末更有南昭的云南王取材苴却石制砚,宋时发展至经由时设的泸州进贡朝廷,史称“泸石砚”或“泸州砚”。宋高拟孙(公元1223年)所著《砚笺》还曾专门介绍泸石砚。但据笔者所知,关于苴却砚的最早明确记载始见于清代;由于在明清之际,此地属于“苴却”管辖,因此出产于此地的砚台被称为苴却砚。“苴却”是用汉字表注彝音,“苴”字当地读作zuǒ,在彝语中含有勇猛、壮大、显赫等意。
但在民国初期后,苴却砚因矿源难寻就又基本销声匿迹了。直至1952年,四川的石雕艺术家罗敬如先生,从民间购得两块清末民国初期制作的苴却砚,后经30余年的艰辛寻访,终于在1985年发现了位于金沙江畔深山峭壁上的矿点,才让一度失传的苴却砚大量重现于文人雅士的书斋画案,并以崭新的雕刻面貌而精彩纷呈。
穿过依山而建的攀枝花市市区,向苴却砚砚坑前行,一路山色苍翠葱茏,道路两旁砚店林立,“苴却砚”的广告牌更是鳞次闪过。
临近苴却砚的矿坑口是一段蜿蜒但平整的史迪威公路。(笔者注: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由中国军队修筑、自印度利多小镇直至中国云南昆明的一条公路。在枪林弹雨中,它为中国的抗日战场曾运送过5万多吨的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这段公路因地处偏僻,所以虽历经70年余载但未被升级改造,有幸得以保留原貌;而且与不远处已经修通的高速公路相比,史迪威公路上车辆稀少,反倒平添了一份行者与历史对话的苍茫感。
沿史迪威公路来到大龙潭乡的大保哨村——这正是苴却砚的主要采石坑口。当地村民主要以采石、制砚为生,而不少村民也凭砚致富,搬进了舒适的新楼房。
由于大保哨采矿点地势险峻、道路艰险,目前采掘石料仍无法机械化作业,所以仍全部为人工作业,开采难度极大。站在位于悬崖峭壁上的狭窄坑口处、身临万丈深渊,自然心惊胆颤。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崖而亡,不禁让人感叹采石之艰辛,佳砚之不易。
站在坑口远眺,雄伟险峻的攀西大裂谷尽在眼底,而暗流汹涌的金沙江蜿蜒山间,白云袅绕山峰、若隐若现。虽有险惊之叹,但也令人心胸开阔,豪气腾云。
工艺丰富
尽管在清代已有明确记载苴却砚制作,但都是小规模的零星开采,几乎没有大规模开采的历史,这对砚材资源起到了客观的保护作用。而据地质部门的初步探测和鉴定,苴却石的新矿源储量相对丰富,预测储量达2300万立方米。这为苴却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保障。
依材而论,苴却石的矿物成分以绢云母为主,所以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具有较强的研墨实用性,制砚后腻而不滑、质坚性润,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
而软硬度适于雕刻,则让砚雕的工艺价值在苴却砚身上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据测试,苴却石的基本硬度为摩氏2.8度至4.5度,为泥质板岩,软硬度适于下刀雕刻,而且质地均匀细腻,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雕刻。
更令人惊喜的是,苴却砚的石色丰富、石品绚丽,不仅极具观赏性,更大大提升了砚雕题材的丰富和表现的空间领域,使得砚雕工艺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它既有类似端砚的石眼,又有绿膘、黄膘、鸡血红、胭脂冻、水藻纹等各种石品花色;既有沉稳的青黑色,又有亮丽的黄绿色。冷暖色调,既可以同时存在,又可以独自绽放,变化万千,给人以无限的想像力,充满了画面感和意境,有极强的审美性和观赏性。
潜力不小
制作、使用、欣赏三相宜的苴却砚,市场前景自然也不同一般。更令砚界欣慰的是,当地从事苴却砚制作的领军人物,已经开始从整个砚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思考苴却砚的定位和发展,探索苴却砚新的文化定位和砚雕风格。
据不完全统计,苴却砚产地目前约有六七千名从业人员,从采石、制砚到销售各有分工,互相协作。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砚雕工艺美术大师约有20多名。虽自20世纪80年代重新面世至今才30多年的发展,但苴却砚的雕刻技艺日益精湛、艺术也日趋成熟,且产业链完备,运行有序,已经具备支撑较大市场需求和高端收藏的力量。
现如今的苴却砚多为随形就势、巧色雕刻——雕刻风格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攀西文化为特色的本土砚雕风格,多以深雕、透雕手法为主;另一类是借鉴徽派砚雕风格,以浮雕浅刻手法为主。目前苴却砚的市场价格多以数千元至上万元为主。
在苴却砚生产方面,当地多为家庭式作坊、个人工作室的生产经营模式,但也有几家管理有序、规模较大、品牌响亮的现代企业。而道路两旁的砚店有的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丈夫在后厂制砚,妻子在前店销售,倒也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所幸,地方政府如今对苴却砚行业的发展和苴却砚文化的推动也十分重视,于2015年在攀枝花市建立了苴却砚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家由政府兴建的砚文化专题展馆。如今正在兴建“苴却印象”文化一条街,以促进苴却砚的市场销售和宣传推广,苴却砚俨然已成为攀枝花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具备市场潜力,行业力量强大又准备充分,再得到政府支撑,自然让苴却砚不仅蓬勃发展,而且前景无限。但笔者认为,如果今后在制砚理念和制砚工艺等方面再加以提高和完善,苴却砚必将在中国砚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再次大放光彩。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上选购苴却砚,虽说各有所好,但也万变不离两宗:砚的材料价值和工艺价值。前者是自然价值,也是基本价值;后者属人文价值,是重要价值。
材料价值
苴却砚有三大品种:分别是眼石、膘石和青铜石。此中,眼石与黄膘石的价格相对较贵。眼石,顾名思义,贵在石眼,尤以外形圆正、眼心精神、层晕分明、位置妥当的石眼为佳。眼石通常为紫黑色、青黑色,以色黑、有油性者为佳,以色灰、干燥者为下品。
膘石,指青黑色石材中夹有黄、绿等其他较浅颜色的石层,按颜色不同而大致分为黄膘、绿膘、复合彩膘三大类。青铜石也是黄、绿等混合石色,但与膘石不同的是,青铜石的相邻石色自由晕渗,过渡自然,无明显层次分界。二者以色彩沉着饱和、纹理清晰雅致、意境别具一格者为上品。如果石品奇特、花纹罕见、色彩特别,就属于苴却砚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别品、妙品,自然更值得收藏。
品鉴砚材,不贪体大但求质佳;不贪品色多而全但求纹样精而美、各尽奇妙、各得其所。取材制砚,更要有舍得心,宜甄选良材、合理裁切。因为砚置书案,定要大小妥当、拿握适度,既与书房环境相协调,又要宜于把玩清洗。今有大砚至独占一书案,甚至大到要由数人抬运方能入室,实为制砚的误区和歧路。因为此类大砚已远远超出它的文房功用,而沦落为一种炫奇耀富的摆设。
工艺价值
此关键点可从形正体美、雕工精湛两方面来品评。
所谓形正体美,实喻品砚犹如视人,其形若比身材,纹饰类似服饰。身材不佳,虽着华服亦是徒然;而砚之形体,不仅指砚台的整体外形需要饱满方正,而且还指砚台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和谐恰当,以及各部位自身的外形更需美观。
故而,制砚先需整形修身,再来雕刻图案纹饰。不管是正形砚还是随形砚,砚形都需比例协调、饱满大方;砚额、墨池与砚堂之间以及雕花与砚堂之间的比例均要适度;而砚堂本身的外形更要美观大方。赏砚,则往往先看砚的大格局,而后品鉴制砚者对砚台外形及比例的处理——这最能体现制砚者对砚台的理解深度和工艺水平。
所谓雕工精湛,最易理解,但有几点还需明言赘述。首要是了解砚是立体的艺术,不是平面艺术,所以好砚是点、线、面的协调统一,各个角度都是美的展示,而雕工则不是在平面上雕花。有制砚者过于关注雕花,而忽略了砚体本身,以至于“有雕无砚”,雕工很满但砚堂很小;或者在雕刻过程中忽略了砚堂的外形,如单独把砚堂抽出来欣赏,其外形多是曲里拐弯,没有舒朗饱满之相。
由于苴却砚色彩纹理丰富,适合利用俏色巧雕,遂成苴却砚的一大特色,也是目前苴却砚雕工的主要体现形式,故而巧雕的设计要立意高、构思巧,不落俗套。
另需明晓的是,雕工精湛不是以繁取胜,而是繁简得当,收放自如。砚雕工艺,贵在工艺传承,胜在有刀味。好的雕工有法有度,下刀“稳、准、狠”,线条果断利落、有弹性,打磨到位。而要做到雕工精湛,一是要有扎实的制砚基本功,二是要有虔诚的匠人精神。
恰逢2015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开通直达航线,笔者便欣然前往苴却砚的产地——攀枝花市的金沙江畔攀西大裂谷。
千里寻砚
其实,关于苴却砚之肇始,另有一传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平定南疆时,因五月渡泸水(今金沙江),安营扎寨于古拉窄渡口(现在的苴却砚石矿山附件),因兵将就地取石研磨兵器发现石质细润,并制砚供军前使用,而诸葛亮喜得七星砚。
唐末更有南昭的云南王取材苴却石制砚,宋时发展至经由时设的泸州进贡朝廷,史称“泸石砚”或“泸州砚”。宋高拟孙(公元1223年)所著《砚笺》还曾专门介绍泸石砚。但据笔者所知,关于苴却砚的最早明确记载始见于清代;由于在明清之际,此地属于“苴却”管辖,因此出产于此地的砚台被称为苴却砚。“苴却”是用汉字表注彝音,“苴”字当地读作zuǒ,在彝语中含有勇猛、壮大、显赫等意。
但在民国初期后,苴却砚因矿源难寻就又基本销声匿迹了。直至1952年,四川的石雕艺术家罗敬如先生,从民间购得两块清末民国初期制作的苴却砚,后经30余年的艰辛寻访,终于在1985年发现了位于金沙江畔深山峭壁上的矿点,才让一度失传的苴却砚大量重现于文人雅士的书斋画案,并以崭新的雕刻面貌而精彩纷呈。
穿过依山而建的攀枝花市市区,向苴却砚砚坑前行,一路山色苍翠葱茏,道路两旁砚店林立,“苴却砚”的广告牌更是鳞次闪过。
临近苴却砚的矿坑口是一段蜿蜒但平整的史迪威公路。(笔者注: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由中国军队修筑、自印度利多小镇直至中国云南昆明的一条公路。在枪林弹雨中,它为中国的抗日战场曾运送过5万多吨的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这段公路因地处偏僻,所以虽历经70年余载但未被升级改造,有幸得以保留原貌;而且与不远处已经修通的高速公路相比,史迪威公路上车辆稀少,反倒平添了一份行者与历史对话的苍茫感。
沿史迪威公路来到大龙潭乡的大保哨村——这正是苴却砚的主要采石坑口。当地村民主要以采石、制砚为生,而不少村民也凭砚致富,搬进了舒适的新楼房。
由于大保哨采矿点地势险峻、道路艰险,目前采掘石料仍无法机械化作业,所以仍全部为人工作业,开采难度极大。站在位于悬崖峭壁上的狭窄坑口处、身临万丈深渊,自然心惊胆颤。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崖而亡,不禁让人感叹采石之艰辛,佳砚之不易。
站在坑口远眺,雄伟险峻的攀西大裂谷尽在眼底,而暗流汹涌的金沙江蜿蜒山间,白云袅绕山峰、若隐若现。虽有险惊之叹,但也令人心胸开阔,豪气腾云。
工艺丰富
尽管在清代已有明确记载苴却砚制作,但都是小规模的零星开采,几乎没有大规模开采的历史,这对砚材资源起到了客观的保护作用。而据地质部门的初步探测和鉴定,苴却石的新矿源储量相对丰富,预测储量达2300万立方米。这为苴却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保障。
依材而论,苴却石的矿物成分以绢云母为主,所以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具有较强的研墨实用性,制砚后腻而不滑、质坚性润,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
而软硬度适于雕刻,则让砚雕的工艺价值在苴却砚身上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据测试,苴却石的基本硬度为摩氏2.8度至4.5度,为泥质板岩,软硬度适于下刀雕刻,而且质地均匀细腻,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雕刻。
更令人惊喜的是,苴却砚的石色丰富、石品绚丽,不仅极具观赏性,更大大提升了砚雕题材的丰富和表现的空间领域,使得砚雕工艺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它既有类似端砚的石眼,又有绿膘、黄膘、鸡血红、胭脂冻、水藻纹等各种石品花色;既有沉稳的青黑色,又有亮丽的黄绿色。冷暖色调,既可以同时存在,又可以独自绽放,变化万千,给人以无限的想像力,充满了画面感和意境,有极强的审美性和观赏性。
潜力不小
制作、使用、欣赏三相宜的苴却砚,市场前景自然也不同一般。更令砚界欣慰的是,当地从事苴却砚制作的领军人物,已经开始从整个砚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思考苴却砚的定位和发展,探索苴却砚新的文化定位和砚雕风格。
据不完全统计,苴却砚产地目前约有六七千名从业人员,从采石、制砚到销售各有分工,互相协作。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砚雕工艺美术大师约有20多名。虽自20世纪80年代重新面世至今才30多年的发展,但苴却砚的雕刻技艺日益精湛、艺术也日趋成熟,且产业链完备,运行有序,已经具备支撑较大市场需求和高端收藏的力量。
现如今的苴却砚多为随形就势、巧色雕刻——雕刻风格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攀西文化为特色的本土砚雕风格,多以深雕、透雕手法为主;另一类是借鉴徽派砚雕风格,以浮雕浅刻手法为主。目前苴却砚的市场价格多以数千元至上万元为主。
在苴却砚生产方面,当地多为家庭式作坊、个人工作室的生产经营模式,但也有几家管理有序、规模较大、品牌响亮的现代企业。而道路两旁的砚店有的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丈夫在后厂制砚,妻子在前店销售,倒也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所幸,地方政府如今对苴却砚行业的发展和苴却砚文化的推动也十分重视,于2015年在攀枝花市建立了苴却砚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家由政府兴建的砚文化专题展馆。如今正在兴建“苴却印象”文化一条街,以促进苴却砚的市场销售和宣传推广,苴却砚俨然已成为攀枝花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具备市场潜力,行业力量强大又准备充分,再得到政府支撑,自然让苴却砚不仅蓬勃发展,而且前景无限。但笔者认为,如果今后在制砚理念和制砚工艺等方面再加以提高和完善,苴却砚必将在中国砚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再次大放光彩。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上选购苴却砚,虽说各有所好,但也万变不离两宗:砚的材料价值和工艺价值。前者是自然价值,也是基本价值;后者属人文价值,是重要价值。
材料价值
苴却砚有三大品种:分别是眼石、膘石和青铜石。此中,眼石与黄膘石的价格相对较贵。眼石,顾名思义,贵在石眼,尤以外形圆正、眼心精神、层晕分明、位置妥当的石眼为佳。眼石通常为紫黑色、青黑色,以色黑、有油性者为佳,以色灰、干燥者为下品。
膘石,指青黑色石材中夹有黄、绿等其他较浅颜色的石层,按颜色不同而大致分为黄膘、绿膘、复合彩膘三大类。青铜石也是黄、绿等混合石色,但与膘石不同的是,青铜石的相邻石色自由晕渗,过渡自然,无明显层次分界。二者以色彩沉着饱和、纹理清晰雅致、意境别具一格者为上品。如果石品奇特、花纹罕见、色彩特别,就属于苴却砚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别品、妙品,自然更值得收藏。
品鉴砚材,不贪体大但求质佳;不贪品色多而全但求纹样精而美、各尽奇妙、各得其所。取材制砚,更要有舍得心,宜甄选良材、合理裁切。因为砚置书案,定要大小妥当、拿握适度,既与书房环境相协调,又要宜于把玩清洗。今有大砚至独占一书案,甚至大到要由数人抬运方能入室,实为制砚的误区和歧路。因为此类大砚已远远超出它的文房功用,而沦落为一种炫奇耀富的摆设。
工艺价值
此关键点可从形正体美、雕工精湛两方面来品评。
所谓形正体美,实喻品砚犹如视人,其形若比身材,纹饰类似服饰。身材不佳,虽着华服亦是徒然;而砚之形体,不仅指砚台的整体外形需要饱满方正,而且还指砚台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和谐恰当,以及各部位自身的外形更需美观。
故而,制砚先需整形修身,再来雕刻图案纹饰。不管是正形砚还是随形砚,砚形都需比例协调、饱满大方;砚额、墨池与砚堂之间以及雕花与砚堂之间的比例均要适度;而砚堂本身的外形更要美观大方。赏砚,则往往先看砚的大格局,而后品鉴制砚者对砚台外形及比例的处理——这最能体现制砚者对砚台的理解深度和工艺水平。
所谓雕工精湛,最易理解,但有几点还需明言赘述。首要是了解砚是立体的艺术,不是平面艺术,所以好砚是点、线、面的协调统一,各个角度都是美的展示,而雕工则不是在平面上雕花。有制砚者过于关注雕花,而忽略了砚体本身,以至于“有雕无砚”,雕工很满但砚堂很小;或者在雕刻过程中忽略了砚堂的外形,如单独把砚堂抽出来欣赏,其外形多是曲里拐弯,没有舒朗饱满之相。
由于苴却砚色彩纹理丰富,适合利用俏色巧雕,遂成苴却砚的一大特色,也是目前苴却砚雕工的主要体现形式,故而巧雕的设计要立意高、构思巧,不落俗套。
另需明晓的是,雕工精湛不是以繁取胜,而是繁简得当,收放自如。砚雕工艺,贵在工艺传承,胜在有刀味。好的雕工有法有度,下刀“稳、准、狠”,线条果断利落、有弹性,打磨到位。而要做到雕工精湛,一是要有扎实的制砚基本功,二是要有虔诚的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