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较之于其他课程而言,更注重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主体性教学,应当尊重教学的主体性。本文将对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大学钢琴教学的主体性,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主体性
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钢琴教学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教学可促使学生素养以及内在品格的提升。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开展工作,针对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钢琴教学的主体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基于教育的本质来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场所,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开展音乐(钢琴)主体教育。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地位以及作用至关重要,重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以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倡导探究式、研讨式以及参与式等教改模式,同时这也是主体性教学理念在现代教改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基于此,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在现代大学教学实践中,主体性理念还未确立下来,需对其进行加强。就当前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体性问题而言,一直以来,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居于主体地位,广大学生只能作为听众、看客,长期处于服从地位,紧跟老师的步伐。从实践来看,该种教学环境紧张,师生关系甚至出现严重的失调问题。在该种情况下,钢琴课程教学失去了生机,而且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学生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很难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这一层面来看,若想有效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音乐和钢琴作品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必须对当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主体性理念,形成主体性教学形式或者模式。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应当以主体理念为指导,尊重他们的教学主体地位,树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突显其主体性。同时,还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钢琴教学实践活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钢琴学习内在诉求和需求,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加强高校钢琴主体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大学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和强化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尤其是钢琴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于分层教学而言,其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即将学生、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合理分层。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就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促使他们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准确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有效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牧歌》学习时,首先老师应当对作品进行分层介绍。对于这一作品而言,其由单三部曲式组成,即G大调以及6/8拍和小行板速度。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将作品所蕴含的田园风情展现出来,我们应当在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内涵基础上,抒发个人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钢琴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分别训练三部曲。从3小节开始,音乐进入第一段。这一部分属于规正乐段,其中包含了八个小节,而且基本旋律是基于G大调建立起来的,以一个4音构成动机型,并将其作为贯穿整个曲目的动力因素。在进行小组训练时,上述内容学生需进行自主发掘,然后采用集体力量进行规整和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进行钢琴教学
一方面要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一对一”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一对一”模式,并非针对学生自身而言,事实上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动态、不足和彼此之间的差异,并对部分同学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学。比如,《牧歌》(A段)练习时,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基本技能相对较差,这时老师需针对基本功训练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然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讲,缺乏演奏能力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此时老师应当基于专业技能的视角,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引导。通过该种模式的应用,学生可分别针对个人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利于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若想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老师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导作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大学钢琴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引导性原则为基础、采用多样性组织和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使教学能够紧紧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开展。
参考文献
[1]雷现.大学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4 (24):140.
[2]屠健.关于综合大学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6(04).
[3]赵娟.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58.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主体性
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钢琴教学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教学可促使学生素养以及内在品格的提升。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开展工作,针对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钢琴教学的主体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基于教育的本质来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场所,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开展音乐(钢琴)主体教育。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地位以及作用至关重要,重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以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倡导探究式、研讨式以及参与式等教改模式,同时这也是主体性教学理念在现代教改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基于此,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在现代大学教学实践中,主体性理念还未确立下来,需对其进行加强。就当前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体性问题而言,一直以来,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居于主体地位,广大学生只能作为听众、看客,长期处于服从地位,紧跟老师的步伐。从实践来看,该种教学环境紧张,师生关系甚至出现严重的失调问题。在该种情况下,钢琴课程教学失去了生机,而且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学生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很难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这一层面来看,若想有效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音乐和钢琴作品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必须对当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主体性理念,形成主体性教学形式或者模式。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应当以主体理念为指导,尊重他们的教学主体地位,树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突显其主体性。同时,还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钢琴教学实践活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钢琴学习内在诉求和需求,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加强高校钢琴主体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大学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和强化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尤其是钢琴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于分层教学而言,其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即将学生、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合理分层。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就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促使他们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准确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有效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牧歌》学习时,首先老师应当对作品进行分层介绍。对于这一作品而言,其由单三部曲式组成,即G大调以及6/8拍和小行板速度。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将作品所蕴含的田园风情展现出来,我们应当在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内涵基础上,抒发个人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钢琴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分别训练三部曲。从3小节开始,音乐进入第一段。这一部分属于规正乐段,其中包含了八个小节,而且基本旋律是基于G大调建立起来的,以一个4音构成动机型,并将其作为贯穿整个曲目的动力因素。在进行小组训练时,上述内容学生需进行自主发掘,然后采用集体力量进行规整和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进行钢琴教学
一方面要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一对一”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一对一”模式,并非针对学生自身而言,事实上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动态、不足和彼此之间的差异,并对部分同学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学。比如,《牧歌》(A段)练习时,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基本技能相对较差,这时老师需针对基本功训练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然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讲,缺乏演奏能力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此时老师应当基于专业技能的视角,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引导。通过该种模式的应用,学生可分别针对个人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利于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若想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老师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导作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大学钢琴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引导性原则为基础、采用多样性组织和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使教学能够紧紧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开展。
参考文献
[1]雷现.大学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4 (24):140.
[2]屠健.关于综合大学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6(04).
[3]赵娟.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58.